第三百五十五章 决堤之祸

周围一片死寂,灵宝死死的捂住起伏的胸口,屏着气息,几乎憋得脸通红而隐隐泛着异样的惨白,耳畔安静的似乎一根鸿毛落下都能发出清晰的声响来,过了片刻,冯唯淡淡的收回了眸子,小心抱着手中的盒子,掀开竹帘,便抬脚走了进去。

竹帘轻轻摇晃,与房门碰撞出轻微的声音来,听到那个让人胆寒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灵宝的身子如同被抽去筋骨一般,忽地就要软瘫下去,下落之中,灵宝突然又想起什么,紧张地再次将神经绷紧,不自觉地扣住槅门,让自己靠在那儿无声而小心地喘息着。

而此刻,冯唯已然将装有密信的盒子放到了案前,在建恒帝的示意下,转而去里间取了保管的钥匙,将那铜匙缓缓伸进去,轻轻一转,便听得“啪——”的一声,铜锁被轻易地打开,冯唯伸手将铜锁取了下来,捏在手中,随即小心打开抠子,将盒子缓缓揭开,只见一封封了蜜蜡,拓了朱红印泥的信封安静地躺在其中,建恒帝亲自探手取出,一旁的冯唯已然递上银片,建恒帝接过将那密封的封口划开。

伸手间,以两指将密信取出,只见建恒帝手中轻轻一抖,薄薄的信笺,随即被展开在空中,建恒帝将信封丢到案上,接过信笺的下摆,静静地落眸看去。

安静的屋内,冯唯默然地低下了头,没有刻意去看,就在此时,建恒帝的脸色微微有些难看,唇角不经意地抿起下沉了几分,一双让不怒自威的眸子此刻浮动的更是冷凝的意味,随着“哗啦——”一声,建恒帝又将手下的第二页信笺翻上来,看到最后,眼角终于扬起了几分弧度,却是更令人紧张。

“你可知道这是谁送来的密信?”

听到建恒帝的问话,冯唯微微抬起头来,察觉到皇帝的不愠,更为小心翼翼答道:“回陛下,奴婢不知。”

建恒帝未曾说话,只是付之冷笑,随即将手中的信笺抖了抖道:“这是江南一个河道使避开上面的大小官员,斗胆向朕上报的密信。”

听得建恒帝的话,冯唯微微一愣,一时有些诧异,一个河道使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官,相比于同品的知县,手中的权力还要小些,在这抬头便是京官的京陵里,实在是不入流。

可是,一个小小的河道使,居然敢避开上面一级一级的顶头官员,直接向皇帝上报密件,这样的胆量也是了不得。

要知道,在大兴律法中,对上下尊卑的要求极为严厉,官员是不得越级向上禀报,否则,即便是上报成功,依然会连降三级,如今这河道使已然是七品,再连降三级,那便会被直接撵出官员之列,成为一个庶民。

如此可见,这个小小的河道使是抱着怎样决绝的心意,去完成一个与他而言莫大的使命。

“这密信上说——”

建恒帝捏着手中薄薄的两页纸,语气中听不出怒却也绝对听不出喜,冯唯见此更加小心地低下了头,随即便听得皇帝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今年南方连下了半月的雨,长江的河道上涨,冲垮了松安大堤,沿堤的数万百姓家中被毁,流离失所,全都涌入了苏浙二地躲灾。”

话音一落,冯唯几乎是震惊的抬起头来,眸中满是不可置信,如此大的事,可京城却是没有听到半点的消息,无需多想,不是南方的官员知情不报,妄图欺上瞒下,便是朝中有人只手遮天,打算掩下此事。

而下一刻,冯唯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般,颇为担忧道:“陛下,那下游的吴江大堤——”

听到冯唯戛然而止的声音,建恒帝已是明白其中的意思,吴江大堤周围的百姓不仅比之松安大堤更多,良田也是更多,若是吴江大堤也决堤,那于江浙而言,便是更大的创伤,只怕明年的粮食收成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到时候那些粮商无利不起早,必会趁此以收成不好,粮食品质低为由从粮农手中低价收购粮食,反而囤积起来,哄抬粮价,再高价卖出,从中谋取暴利。

建恒帝将信笺按在手下,随即拿手捏了捏睛明穴,也是稍稍舒了一口气道:“信中额外提过,下游的吴江大堤并未决堤,一切倒是在控制之中。”

听得此话,冯唯微微抬眸凝思,眸中渐渐氤氲着异样的颜色,而坐在那儿的建恒帝早已将此收入眼中,看似平静,一股越烧越烈的火气却是渐渐向外喷薄。

世人皆知,从前涝灾之时,下游往往情势比上游更为严重,而吴江大堤当年是由谭吾贞亲自督建,松安大堤则是由朝廷拨款由浙江总督及巡抚一众官员负责,不仅如此,当年修建松安大堤耗费的银两比之吴江大堤更要多出近二十万两。

可如今,松安大堤决了堤,吴江大堤却是完好无损,其中之意,似乎无需多说,也是再明白不过了。

“这个河道使倒是个有胆色的人,竟然敢在密信中向朕直谏,松安大堤在修建之时,下面的官员盘剥朝廷下放的银两,以次充好,而那个看似稳固的松安大堤,不过是一个随时都会决堤的空壳子。”

察觉到冯唯渐渐微扩的瞳孔,建恒帝唇角的扬起已是让人不寒而栗。

身为一国之君,他为国为民劳心劳力,日日起早贪黑的处置上百甚至上千的朝务,要的,不过是国泰民安,让百姓看看他这个天下君父的爱民之心,被后代万世尊一声明君罢了。

可这些个远在京城之外的官员,却是光明正大地盘剥国库的银子,修出这样不堪一击的大堤,视百姓的命如草芥,让他的一切政绩都化为泡沫。

今日若非这小小的河道使敢拼死越级密奏,他到如今还被蒙在鼓里,成为一个百姓眼中那个眼不能明耳不能清的无能之君。

“混账东西——”

听到建恒帝几乎咬牙而出的话语,冯唯默然垂下了头,极近小心翼翼,随即便听得了建恒帝冷而愠怒的声音。

“传朕密旨,命谢昀即刻动身,前往江浙,暗查此事,至于明面上,就说朕欲命翰林院整理古今文集,修订出一部天下之典,谢昀此番便是替朕去江浙向藏书之家以朝廷的名义借览珍藏的书籍。”

冯唯闻言微微一愣,不由脱口问道:“陛下,此事,可要通晓内阁。”

建恒帝闻言唇角冷笑,几万人流离失所,如此大的事,他的耳边却是一点风声都未有,若说是江浙瞒报,只怕给他们十几个胆子也不敢,可见,必是这内阁中有人当真权势通天,胆敢在他得眼皮底下,将这等事压了下来。

“既然有人想瞒朕,那朕便被瞒着好了,此事不用知会内阁了。”

冯唯闻言连忙颔首,与此同时,建恒帝又转而抬头吩咐道:“顺便让韩振也跟着去,让他二人给朕提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要打草惊蛇,到时候给朕带来最真实的消息。”

听到此,冯唯已然明白建恒帝的打算。

此事既是要秘密去查,派去的人便不能太惹眼,谢昀虽是名声在外,但也只是兵部下的一个官员而已,借着修阅典籍之名,谢昀这世家的身份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韩振,那是皇帝最为信任和倚重的锦衣卫之首,皇帝自然是想要以韩振一同前去,牵制谢昀。

这的确,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安排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婚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风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忤逆第一百二十章 设局(下)第六十八章 谢昀第四百一十九章 终结第三百八十一章 替罪羊第三百一十章 保命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谋深算(今天第二更,明天见~)第三百六十一章 异常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逼的忠义第八十三章 身孕第十六章 妯娌第一百七十章 入宫第三百二十章 大败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托付第八十二章 无端的嫉恨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九十一章 棋逢对手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烧艾第九十三章 谢老安人第四百零六章 尘封的辛密第二百零三章 提醒第一百二十四章 悲悯(本章略高能)第一百八十章 隆恩第四百零九章 变质第二十一章 辛秘第二百二十二章 猜忌渐起第一百零二章 各怀鬼胎第一百二十四章 悲悯(本章略高能)第三百七十四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长宁侯府第一百三十章 让不得第三百一十二章 尘封的记忆第二百零三章 提醒第一百四十四章 顾敬昭的终场第二百八十四章第四百零三章 中计第八十七章 皇帝的疑心第十章 母女第三百六十四章 征兆第三百五十五章 决堤之祸第十七章 千金难买早知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设局(中)第二百八十章 反攻第三百一十五章 牵连第二章 归来第九十七章 你的醒酒汤好喝第二百一十一章 其心可诛!第二百七十二章 放长线第三十二章 借人第六十五章 绥荣院第三百七十五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浙江暗查第十一章 同心第二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醉酒误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反水第一百三十八章 疾风骤雨第一百三十三章 摆了一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八十六章 温暖第三百一十三章 兴师问罪(正式恢复更新!)第三百七十九章 浙江暗查第四百二十八章 长宁侯府第五十六章 血缘亲情第三百五十四章 听壁角第四百二十二章 灯如昼第一百四十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下)第四百零三章 中计第一百八十八章 深谋远虑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示第一百四十五章 父子的对决第一百八十六章 温暖第二百八十二章 以退为进第十四章 各怀心思第四十一章 悟真观(加更一章)第三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子留母第六十一章 后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安知谁是黄雀谁是蝉第一百九十五章 进京第八十四章 请帖第一百二十六章 顾砚锦的恶毒第一百零一章 成贵妃的心思第三章 真情假意第三百八十二章第七十六章 母女的生分第四十四章 嫡庶第二百三十七章 后续第三百二十一章 御驾亲征第一百二十八章 诡异第二十一章 辛秘第一百三十五章 靡靡第二十九章 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