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拉锯消耗

欧洲登陆马岛的行动,从一开始就不太顺利。在历史上,任何一次登陆行动都不会很顺利,特别是在对手有充分的反登陆准备的情况下,要想顺利的开展登陆行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此时,阿根廷的准备就很充分,即使欧洲情报部门搞的欺骗工作很到位,成功的隐瞒了自己的真实登陆场所,但是,在实际的登陆行动中,所遇到的困难却并不少!

虽然阿根廷在欧洲登陆场上配备的兵力并不多,但是这个旅却是阿根廷陆军的精锐部队之一,是在27年前就参加过上一次马岛战争,并且有着不错表现的一支部队。大概正是因为这支部队的战斗作风很彪悍,所以阿根廷的指挥官才会放心的把防守那段重要的滩头阵地的任务交给他们吧!另外,在登陆场上,阿根廷还部署了数量巨大的地雷。几乎在马岛每个适合登陆的海滩上,阿根廷都不遗余力的布设了数量巨大的地雷。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的登陆行动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了!

一上岸,那打头阵的500来名欧洲联合部队的登陆先锋部队就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之中。阿根廷竟然把雷场的纵深设在了5公里以上!这些欧洲大兵一下直升机,就发现周围全是地雷,很多的连肉眼都看得到,当然,看不到的肯定还更多!立即,这批部队就放弃了原先的计划,也没有去排雷,因为这并不是他们的专业工作,而是马上向后面的登陆部队发出信号,让他们做好在登陆前扫雷的工作!

这一来,欧洲计划的登陆行动被延迟了2个多小时,那些准备在滩头阵地上发起冲锋的坦克与装甲车不得不装上扫雷设备,而且,数艘装有127毫米口径舰炮的意大利的驱逐舰也开始向海岸靠近,准备用舰炮帮助登陆部队来扫清滩头阵地上的障碍!

此时,欧洲联合舰队缺乏对地打击能力的缺点显露了出来。因为欧洲以前是跟随美国的步伐在发展自己的海军的,而且在几十年之间,都是将自己摆在了帮助美国的航母舰队充当卫兵的角色,所以并不是很重视对地打击能力,更注重的是反潜与防空能力。相对来讲,美国航母有着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而且美国舰队的战舰几乎都能携带“战斧”这类的巡航导弹。所以,美国海军并不存在对地打击能力薄弱的环节。即使是现在的中国海军,随着几艘“太湖”级战列舰的服役,其装备的460毫米主炮,已经能够在100多公里外对岸上目标进行炮击,自然也不存在对地打击能力薄弱的问题了。但是欧洲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他们能够投入到战场上的战机至少有一半需要与阿根廷战机争夺制空权,另外还需要大量的战机压制阿根廷在马岛上的纵深目标,限制阿根廷军队的调动,那能够用到对登陆场所进行支援的战斗机自然就非常少了!事项一下,如果此时欧洲联合舰队哪怕只有一艘“太湖”级这样的战列舰的话,恐怕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很快,当两个携带着燃料空气炸弹的攻击机小队到达滩头阵地上空,并且用这种能够产生高温高压的炸弹对滩头阵地进行了打击之后,登陆的主力部队上岸了。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很多现代化的地雷是能够对抗这种原始的扫雷办法的。特别是那些磁敏感地雷,只会对坦克,以及装甲车这类产生强力磁场的庄稼目标才会被启动,而别的什么高压办法是无法扫除的。所以,从这些欧洲登陆部队一上岸,一路上就很不顺利!

在登陆的时候,欧洲部队受到的抵抗是很微弱的,因为阿根廷防备的那个旅因为兵力有限,已经收缩了防线,而且无力在欧洲战机的打击下进行反冲击。但是,让欧洲登陆部队最头痛的还是地雷,几乎扫不完,排不尽的地雷,时刻都在威胁着欧洲人的安全,并且更让这些欧洲士兵提心吊胆的,生怕随时有枚地雷在自己身边被引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就在欧洲登陆部队上岸的时候,阿根廷空军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行动。一方面,欧洲的制空战斗机立即与阿根廷的防空战斗机展开了争夺制空权的战斗,同时,那些原本负担对地支援任务的攻击机也不得不暂时撤出了战场,在空战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它们去战场上空的话,恐怕就只能成为阿根廷防空战斗机追杀的目标!

空战是非常激烈与残酷的,阿根廷空军为了保持对欧洲的强大压力,一直持续不断的向战区投入数量巨大的战机,好让欧洲的攻击机无法在近距离上执行支援任务,以掩护地面部队行动。而欧洲的战机也像发疯了一样。也持续不断的迎接着阿根廷的挑战。这一来,双方在马岛上空随时保持的战机数量超过了200架,这几乎都快要将这个狭小的空域给填满了!

第一天的战斗下来,欧洲损失了54架战斗机,但是其中至少有一半是被阿根廷地面防空火力击落的,其中高射炮就击落了15架!而阿根廷战斗机只击落了25架欧洲的战斗机,但是自己却损失了38架!在这断持续不断的空战中,欧洲飞行员的素质也大大的提高了,特别是空战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再加上欧洲战斗机在性能方面的优势,现在就算是中国飞行员也占不到多少便宜了!

不管怎么样,欧洲尽力的把部队送上马岛,而阿根廷则千方百计的要将欧洲部队赶下海去。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双方都表现出了高昂的战斗士气与热情,同时双方也都几乎在拼命般的战斗,就如同是最后一博一样。只是,这种高强度战斗所带来的巨大伤亡,恐怕就远不是以前的海战所能比拟的了,而最后,双方还能够在巨大的伤亡下坚持下去吗?

战斗的第一天,欧洲联合舰队在损失了大量的战机之外,还损失了不少的地面部队,特别是坦克与装甲车的损失一非常巨大,几乎都快让欧洲登陆部队无法展开后面的进攻行动了。而在损失的120多辆坦克与装甲车中间,超过80%的是被磁感应地雷干掉的,另外阿根廷攻击机不要命的攻击行动,也让欧洲地面部队吃了不少的苦头。

而就在这一天的战斗中,欧洲已经有300多名官兵阵亡,另外受伤而失去战斗力的兵力达到了1200名,正是因为有了现代化的战斗医疗技术的保护,这些欧洲大兵才没有因为伤势过重而丢了小命,不然的话,欧洲部队的阵亡数字恐怕要翻上两翻了!

当然,也就是在第一天的战斗中,阿根廷丢掉了大概5平方公里的滩头阵地,自己也损失了2000多兵力。绝大部分损失的部队是欧洲的攻击机所造成的。

在这种高消耗的战斗中,恐怕双方很多时候依靠的已经不是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是依靠自己的战斗意志以及士气在作战,此时谁先失去信心谁就将输掉战斗!

这种高消耗的,特别是高伤亡的战斗下,欧洲与阿根廷都感觉到有点支持不下去了。仅仅第一天的战斗,就损失了这么多武器装备,更有这么大的兵力伤亡,这大概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吧!而且这还仅仅是登陆行动的开始,而下面的战斗,会变成个什么样子呢?

为了让下面的战斗更顺利一点,欧洲部队并没有按照计划,在登陆成功之后立即向斯坦利港进攻,而是继续扩大着登陆场所,并且在这里集结部队。当然,欧洲联合部队这么做,最主要的还是希望其空中部队能够更快的夺取整个马岛的制空权,只有在强有力的空中支援下,他们才能够在进攻战斗中遭到最小的抵抗。从这能够看出来,欧洲是在聚集力量,争取一举夺回马岛,而放弃了前面那种急切的行动方法。当然,更可以看出来,欧洲已经有点吃不住这种高伤亡的战斗了。

阿根廷方面,在继续保持高强度空中行动的同时,阿根廷也开始调动地面部队,在朝斯坦利港的方向上构建起了几道防线。阿根廷最高指挥部这时候也认识到了欧洲人的真实目的,他们不是不进攻斯坦利港,而是要在条件成熟之后,才进攻这个马岛上最重要的城市与港口。所以,阿根廷已经从西马尔维纳斯岛上抽调了部分部队到达东岛上来防御斯坦利港。当然,阿根廷也想从国内抽调更多的部队用于马岛的防御,但是一时之间,是不可能将更多的部队,特别是这些部队所需要的装备送到马岛上去的!

阿根廷在2009年的总人口为6500万,在这一人口基础上,阿根廷要想保证国内的正常经济活动,能够动员的军队数量将不会超过150万。为了保持国内的稳定,以及国内的安全,至少需要70万部队在国内执行维持治安的行动,那么,阿根廷能够在马岛上使用的军队数量就只有80万了。当然,还需要除去在各军事基地的维护人员,海空军的人员,这一来,真正能够在马岛上作战的部队数量不会超过20万。而此时,阿根廷部署在马岛上的部队数量已经近17万了。所以,阿根廷能够向马岛增派的部队是很有限的,现在,马岛上的守军最缺乏的是武器,而并不是人员!

当然,阿根廷现在要想向马岛运送武器装备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那些在海峡内活动的欧洲核潜艇成为了阿根廷运输船最大的敌人,再且,现在大量的阿根廷运输船都已经挂上了中国国旗,航行在与中国的航线上,根本就无法用来向马岛运送装备。所以,阿根廷能够向马岛上的守备部队提供的帮助并不多,最主要的还是提供空中掩护,以及空中支援吧!

当然,欧洲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因为欧洲的后勤补给线更长。在原先的计划中,欧洲认为只需要3万兵力就能够顺利的攻下马岛了。但是,现在看来,3万兵力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没有掌握完全的制空权的情况下,这点部队更不可能达到他们的作战目的。而与补充战机不一样,虽然军人能够通过运输机快速的到达英国的“海上移动基地”,但是这些部队所需要的重装备却没有办法这么快速的送过来。欧洲使用的战术运输机是无法携带重量超过20吨的装甲车的,而通过海运,在时间上已经不可能赶得上了!

欧洲巩固滩头阵地花了整整4天的时间,而在这4天中,欧洲也加紧向马岛输送更多的部队与装备。也正是花了这么久的时间,欧洲联合部队才在滩头阵地上聚集了12000人的部队,以及他们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当然在这段时间内,欧洲军队也巩固了滩头阵地,出了空中的争夺依然激烈之外,阿根廷军队都已经退到了自己的防线上,准备着新一轮的战斗!

此时,阿根廷军队也在距离欧洲登陆场大概5公里的地方修建好了第一道防线,同时有5万多军队在这一地区完成了集结。因为欧洲地面部队现在缺乏远程火力,所以无法对这些阿根廷的阵地进行打击。同时,因为阿根廷空军加强了空中力量,所以欧洲空军要想夺取制空权显得更为艰难了。

这4天中,战斗主要是在空中进行的。而随着第一批J-14战斗机到达阿根廷,欧洲的空中部队也感受到了切身的威胁!

J-14是一款非常典型的高空高速歼击机,其原形是非常有名的Mig-31,也就是俄罗斯那种非常出名的高空高速截击机。中国空军是在台湾战争之后,才感受到要打击对方的战略性飞机缺乏力量,特别是在对付对方的空中指挥机,加油机,以及战略运输机的时候,一般的战斗机是很难起到突击作用的。所以,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突破对方的空中防线,用最快的速度打击对方的那些高价值的空中目标。因此在台湾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加快了J-14的研制进度,并且充分利用了与欧洲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关系,很快就确定了这种战斗机的性能,以及设计指标。

接着爆发的几次战斗,都严重的暴露出了中国空军缺乏快速的空中打击能力,特别是对敌人空中防线后方的突击能力。所以,J-14的研制进度一直在加快,而在有厚实的先期研制基础的条件下,J-14也在2009年的上半年正式定型了。

在经过了半年多的试飞,以及电脑模拟实验之后,J-14顺利的通过了空军的审核,作为中国空军的一种特殊战机,开始装备中国解放军空军。当然,解放军空军还没有那么快能够拿到这种先进的战机,第一批出厂的战机就被送到了阿根廷来。当然,这种战机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据后来阿根廷透露,卖一架J-14的价格,都够买好几架J-10了!

J-14采用了全钛合金结构,在主要的受热点,及机翼的前缘,进气道口,前机身的上下蒙皮都是用的钛合金材料。虽然,大量的使用钛合金,让这种战机的价格难以降下来,但是这却让J-14能够在25000米的高度达到3.3马赫的飞行速度!在实验中,其最大升限甚至达到了33000米,而在这一高度上,其最大速度能够达到3.8马赫左右!当然,这种全重超过了45吨的战斗机并不适合空中格斗,只能够充当导弹的携带战机,利用高度与速度的优势突破对方的空中防线,然后对处于对方战线后方的空中高价值目标进行打击。为了保证良好的气动性能,J-14携带的4枚导弹都是内置的,当然,要发射导弹,就必须要将速度降低到2马赫以下!而为了保证能够突破对方的空中防线,J-14最多能够携带24吨的燃料,其载油率超过了50%,其最大航程达到了7500公里,即使以3.5马赫的速度冲刺,也能够持续飞行1200公里以上,保证能够在突破对方的空中防线,完成打击任务之后,还能够用足够的速度返航。因为采用了内部携带弹药的方式,所以J-14也做了一些隐身设计,只是这种外型上的隐身是非常有限的,在技术上,还无法与美国的F/A-22相提并论。

从综合性能上来看,J-14是非常先进的,即使只使用普通的中程空空导弹,也能够对对方的空中指挥机,加油机,运输机,以及轰炸机构成巨大的威胁。而当J-14装备上专门为其研制的远程空空导弹之后,这种能力就体现得更明显了!

从使用上来看,J-14的用途是很单一的,而在中国的装备中,J-14的装备数量从来就没有超过100架,这也能看出其单一性所带来的局限。因为过大的重量,让其无法进行空中格斗。而它最有力的武器就是高度与速度,完全依靠高度与速度来突破对方的防线。而其30000米以上的飞行高度,3.5马赫以上的速度,已经超过了现在所有防空系统的拦截范围,即使是新式的战斗机,也能难对付这种走高走快的歼击机!当然,随着后面的发展,这种走极端的战机也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战术轰炸机,虽然携带的弹药不可能很多,但是这种几乎无法有效拦截的战术轰炸机,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舰队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只是,现在阿根廷拿到这些战机之后,是不可能将其作为战术轰炸机使用的,仅仅将其作为一种高空歼击机,用来对付在远海活动的欧洲舰队的空中指挥机,以及加油机这类高价值的目标!

当然,要想熟练的掌握与使用这种战机,阿根廷空军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也只是让中国的飞行员在驾驶这种战机作战。另外,因为阿根廷只采购了12架,所以J-14在战场上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只能对欧洲联合舰队起到干扰的作用,让欧洲人不能顺利的展开地面行动,而要彻底的改变战场上的局面,这还远远不够!

在J-14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中,就有一架法国的E-2F空中指挥机成了其牺牲品。当法国人发现来袭的战机时,都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是没有任何一种战机能够飞得那么高,飞得那么快的!开始还有人认为是雷达出现了问题,但是当那架在前方支持空中战斗的E-2F被打得凌空开花的时候,法国人知道这不是雷达出现问题了,而是出现了新的对手!

很快,法国就证实这正是中国研制的J-14歼击机!当然,法国外交部门也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发表了抗议,因为中国是承诺过不向阿根廷出售先进武器装备的。当然,因为J-14全是依靠中国自己的技术开发出来的,所以法国的抗议也起不到多少效果。作为一种战斗机,J-14的综合性能并不是很先进,甚至不是EF2000这类战机的对手!可以说,中国这时候耍了一次文字游戏,把一种敏感的武器装备卖给了阿根廷,而给欧洲联合部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欧洲联合部队原本计划在滩头阵地巩固后开展的进攻行动,在出现了新的空中威胁的情况下,被迫取消了!因为舰队的空中指挥机已经不敢靠近马岛,以对在马岛上空作战的战机提供支持。所以,欧洲联合部队现在只能够在马岛上保持有限的空中作战力量,用来维持战场上空的制空权还算够了,但是要向对阿根廷的地面部队进行空中打击,却显得捉襟见肘。而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本来就没有多少重装备的欧洲地面部队,是很难在战斗中占据优势的!

就在双方都准备了4天之后,空中力量对比出现改变的情况下,已经准备就绪的阿根廷地面部队,以及攻击机部队展开了疯狂的反击!

首先发动冲击的是两个旅的地面部队。这都是阿根廷的装甲旅,装备有从中国进口的主战坦克,但是数量非常有限,因为要将这些大家伙运到马岛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多的还是69Ⅲ式水陆两栖坦克。虽然,这种坦克的火力并不很强大,而且装甲防护也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对手,欧洲的那些地面部队就只有一些“武士”步兵战车,以及“挑战者”,“勒克莱尔”坦克。所以,阿根廷地面部队在火力与装甲上都占有优势,特别是他们装备的100多辆中国的98式主战坦克,实战已经证明这种坦克的性能非常优异,比起欧洲那些坦克并不差,甚至因为更耐用,更能适应恶劣条件下的战斗,而更受军人的欢迎!

随着地面部队的行动,阿根廷空军也开始全力出击了。在J-14让欧洲联合舰队的空中指挥机不敢到前线来指挥战斗的情况下,阿根廷战机已经在信息取得方面占据了优势,特别是在J-14的掩护下,阿根廷的YJ-11已经能够前进到马岛西面指挥战斗了。这一来,通过在信息方面取得的优势,阿根廷空军尽量利用远战来消耗欧洲战机,而弥补了在性能上的差距。空战的优势已经逐渐向阿根廷这边转移了。

在战场迫切的要求下,欧洲联合舰队被迫向马岛靠近,并且派遣了以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航母,以及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母为核心的先遣舰队,到马岛附近实行对地支援,以及协助空战的任务!

其实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欧洲的战争部署已经被打乱了,他们已经无法集中起优势兵力对阿根廷部队发动冲击,而且舰队的行动也被限制住了。在找到对付J-14这种极端战斗机的办法之前,欧洲联合舰队是很难摆脱战场上的这种限制的。所以,此时,欧洲联合部队的指挥者内部,也产生了分歧。

以联合舰队指挥官为首的法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的军官主张放弃第一次的登陆行动,在撤回部队的同时,对马岛上的阿根廷军队进行更猛烈的空中打击,等到阿根廷军队被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发动新的登陆行动。这些指挥官的想法是要控制部队的伤亡,并且用尽量小的伤亡代价来赢得这场战争,因为巨大的伤亡,已经让欧洲国家支持不下去了。当然,正是因为登陆部队,限制了联合舰队的行动,让本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的联合舰队被框在了这个局限的范围之内,无法将实力完全发挥出来。但是,如果这么做的话,欧洲部队的士气肯定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而且战争的进度将被延迟,甚至失去再次登陆马岛的机会!

以地面部队指挥官为首的英国与德国将领则认为,应该在继续保持对马岛上阿根廷军队的打击力度,同时支持第一登陆场上欧洲部队的情况下,想办法迅速的开辟第二登陆场,从阿根廷军队身后插上一刀,以求在地面行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时,欧洲联合部队还有1万多兵力没有投送到马岛上。所以他们还是有足够的实力在别的地方再开辟一个登陆场的。而这些军官是想在顶住伤亡的同时,迅速的赢得战争的胜利,加快战争的步伐。当然,这么做的话,确实能够牵制阿根廷的地面部队,但是却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能不能保持在两个登陆场上的制空权,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什么样的行动都无法改变战场上的局势。第二,就是欧洲联合舰队能否同时在两个登陆场上占据优势,如果不能的话,那么就只是将更多的部队陷进去,而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这种在战斗决策上的分歧,让欧洲联合部队很难采取有效的行动来解决当前的问题。随后的几天之中,欧洲联合部队仍然在登陆场上抵抗着阿根廷军队施加的巨大压力,而欧洲的战机也在与阿根廷的战机战斗着,但是却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

在欧洲联合部队登陆马岛10天之后,欧洲人终于在决策性的问题上取得了妥协。双方都做出了让步,既在继续保持对登陆部队的支持之下,放弃开辟新的登陆场,而是将所有部队都投入到以有的登陆地点,以求在这里解决战斗!

此时,英国的“海上移动基地”也已经恢复了动力,并且前进到了距离马岛只有450公里的海域,开始派遣战斗机对地面部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这一来,欧洲联合部队已经能够为登陆部队提供500架以上的战机支持。阿根廷此时却只能为马岛提供300架左右的作战飞机!而随着欧洲舰队的前出,现在已经解决了指挥空中战斗的尴尬局面,所以,在空中力量方面,欧洲人重新夺回了优势,地面上的战斗也随之发生改变了!

因为失去了空中优势,阿根廷地面部队已经放慢了进攻速度,最后甚至放弃了进攻,退回到了自己的防线上,开始使用远程火炮对欧洲部队进行压制与反复的炮击。而欧洲地面部队因为没有强大的炮兵,而其空中力量的主要任务还是与阿根廷空军争夺制空权,所以对阿根廷炮兵的反击很微弱,甚至没有反击!但是,在彻底的取得空中优势,并且对阿根廷地面部队进行压制之前,欧洲军队是很难在战线上取得突破的。从兵力上,火力上,以及装甲力量上,欧洲登陆部队都不占优势,如果贸然的发动突击行动,那这是让自己的士兵去送死,而不可能取得任何的成果!

而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来,阿根廷与欧洲之间的地面战斗就是一场拉锯战。在自己这方占优势的时候,尽量利用优势条件,迅速的扩大自己在地面上的行动,争取到消灭更多的对手,以及夺得更多的地盘。而当自己这边不占优势的时候,又会迅速的收缩战线,以确保自己在战斗中的成果!

拉锯战就是消耗战,在双方信息取得方式相当的情况下,战场上的行动是不会带有多大的欺骗性的。而且马岛只是一个小群岛,并不是很大的一个战场,地面部队的行动自然会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即使是空战,也因为空域过于狭小,在很多时候都是靠消耗自己来伤害对手!在这里,真切的体现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句古话!

当然,消耗战是谁也经受不起的,也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战争方法。但是,在这种特定的时期,战争双方都在考验着对方的忍耐能力,谁最先坚持不住,谁就将失去这场战争的胜利!而在双方各有优势的情况下,恐怕这场消耗战并不是那么容易结束的了!

马岛的地面战争持续了20天,欧洲登陆部队虽然在后来借者空中优势,虽然扩大了一点登陆场地,但是仍然没有能够突破阿根廷的防线,更别谈威胁到斯坦利港了。更严重的是,欧洲部队的伤亡一直居高不下,20天的战斗下来,已经有3000多具裹尸袋送回了欧洲,还有上万名的欧洲士兵因为重伤而失去了战斗能力。当然,欧洲人补充部队的速度是很迅速的,但是要补充装备,却没有那么容易了!

在前期投入200多亮坦克,以及400多辆装甲战车中,已经损失了过半。而欧洲的运输船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能够将新的装备运送到马岛上来。因为在最后地段的航线上,阿根廷潜艇的活动非常猖狂,欧洲联合舰队被迫抽调了部分反潜兵力去保护自己的后勤补给线。但是,这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运送装备的速度更是非常有限的!

当然,在阿根廷方面,20天来,阵亡的官兵已经达到了12000名,而这其中,至少有20多名中国援阿军事人员在为阿根廷的战斗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装备方面,阿根廷的损失也非常严重,所有重装备的损失已经超过了1/3。因为阿根廷在马岛上的装备储备并不少,现在并没有显露出装备缺乏的现象,但是最严重的是,马岛上的阿根廷军队已经出现了弹药匮乏的现象!因为持续的,高强度的战斗,是很费弹药的!即使每天都有运输船通过欧洲潜艇的海上封锁,将弹药物资送到马岛上,但是这补给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战争消耗的速度!

战斗持续了20天之后,双方都有点坚持不下去了。欧洲飞行员的损失已经超过了200人,这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难以弥补的损失。而阿根廷的飞行员更是损失了400多人,其中还有10多名中国的飞行员。比较起来,这时候双方都有点打不下去了。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而要想确保最后的利益,恐怕就远远不是战争手段所能够达到的了!

这时候,以中美俄三国为首的战争干预组织,及时的对双方发出了停战的消息,希望双方能够放下武力解决矛盾的办法。而这正好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看来,要想获得利益,也许并不仅仅只需要战争的手段!

第一章 对外政策第十二章 坚盾利矛第一章 事不关己第十一章 极地风暴第八章 老谋深算第二章 俄国行动第一章 联合舰队第五章 大独裁者第二章 军人梦想第七章 海战落幕第八章 大丘之战第十章 千钧一发第十六章 中国政策第一章 霸之根本第十二章 坚盾利矛第九章 危机一刻第十八章 战役收宫第四章 峰回路转第十四章 安拉旨意第六章 战火纷飞第十章 虎头蛇尾第三章 摩擦生火第八章 环球访问第一章 历史问题第五章 半岛之战第六章第三章 未来战略第六章 夕阳精神第三章 东瀛震荡第六章 地方武装第七章 大炮巨舰第十二章 列岛末日第一章 志愿军队第一章 奥运中国第二章 弹雨纷飞第一章 冰山行动第三章 艰难开始第十五章 战役转变第八章 雄鹰出击第九章 披挂上阵第八章 选找突破第十六章 中国政策第三章 欲罢不能第十七章 全球灾难第十一章 困兽犹斗第二十五章 进攻布局第八章 战争是非第八章 飞梭行动第十一章 朝鲜危机第十四章 战争转折第十一章 美国底线第六章 救赎战争第一章 前兆第十二章 海上决战第十九章 蠢动暗流第七章 缤纷世界第一章第二章 空中雄鹰第六章 轰天剧变第十四章 太空竞赛第四章 民族情绪第四章 不约而同第十一章 蛟龙发威第一章 血色黎明第二章 科技强国第四章 平凡生活第四章 血战马来第八章 果断行动第九章 深海蛟龙第二章 深海长城第九章 赶鸭上架第十五章 天兵显威第十章 得势不饶第五章 潜艇舰队第一章 战略决策第一章 危急时刻第六章 反恐前线第二章第二章 血染长空第四章第三章第九章 赶鸭上架第十二章 麻痹敌人第八章 深入敌后第五章 大战前夕第六章第十四章 变相干预第十章 空中劫持第五章 南洋华国第八章第二章 世界警察第二章 打打停停第十二章 以炸促和第十三章 烽火再起第五章 虎入狼群第十五章 进军日本第十四章 安拉旨意第七章 迷雾渐开第二章 惊天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