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战争泥潭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初期,中国在欧洲大陆采取的战争政策一直是个迷团。按照当时的情况,中国不可能放弃欧洲大陆战场,这是牵制美国与俄罗斯的一个好地方,而且欧洲各国有持久作战的能力。但是,中国也绝对不可能在欧洲战场上投入太大的力量,毕竟这里远离中国本土,也不是战争的主战场。那么,到底中国在欧洲大陆需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呢?而这个问题,即使是在大战结束之后的几十年之间,仍然争议了好长一段时间。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与俄罗斯开战,道理很简单,在战争初期,中国的重点是放在太平洋与南大西洋上的。而在整个战争头一年的时间内,中国一直存在着兵力不足的尴尬情况。如果匆匆与俄罗斯开战的话,那将是一场规模巨大的地面战争,其投入的兵力不会少于上一次中俄之战。因此,在完成重点战场的战斗,并且获得充足的兵力之前,中国在对俄问题上仍然是比较克制的。

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虽然已经有意识的开始加强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并且修改了预备役部队的训练方法,以求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扩充军队。但是,不管怎么说,预备役部队仍然是预备役部队,要其达到正规军的作战能力,需要很多的时间。而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解放军的兵力只有120万,其中陆军35万,海军35万,空军30万,天军15万,另外还有5万文职人员。从本土防御,以及保护中国势力范围这个职能上来看,这120万军队是足够了,但是要应付大战期间的作战行动,这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中国在战争爆发之后,必然存在着一段兵力空白阶段。当然,这个问题谁也无法避免。美国在战争爆发之前的兵力也只有110万左右,比中国还要少一点!而这也是中美在战争最初的一年之内并没有爆发多少次大规模的战斗,反而将注意力放到了一些次要战场上的主要原因了!

拿欧洲战场来讲,美国大力支持俄罗斯,甚至迫使北欧三国做出让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让中国把精力放到欧洲战场上来,以减轻自己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同时,迫使中国更加注重大西洋方向上的问题,而这正是美国的优势所在,如果中国舰队远征大西洋的话,那就落入了美国的圈套,战争可能因此而发生逆转。而中国高度重视欧洲战场,想方设法的让欧洲国家联合起来抵抗俄罗斯的入侵,其目的自然是要欧洲国家具备独立的战斗能力,减轻在欧洲的压力,同时好将注意力放到太平洋战场上来。

可见,欧洲战场是中美两国斗智斗勇的地方,虽然对两个国家来讲,这里都属于次要战场,但是对整个战局来讲,在战争的头一年,如果谁输掉了欧洲战场上的战斗,那么谁就极有可能输掉整场战争!

既然是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战争的双方就不会仅仅是中美两国。而在战前,中美两国都有着自己广泛的同盟体系,因此,当中美相互宣战之后,双方各自的同盟国也纷纷加入了战争,而这才能够将这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

战争爆发之后,美国首先在中美洲与南美洲地区挑起了争端,而焦点放在了哥伦比亚。这是一个中美之间的老战场了,在上百年的时间内,中美两国在围绕着哥伦比亚问题上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冲突,其中一次还差点酿成了大规模战争。对美国来讲,南美洲就是他的后院,这是关系到美国安全的地区。比如,中国如果控制了整个哥伦比亚,就能够轻易的封锁巴拿马运河,到时候,美国太平洋与大西洋这两大舰队就将被完全分割开来,无法相互支援,只能够独立作战。而中国的三大舰队则可以相互支援,连成一线。因此,美国在战争初期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从新控制南美洲,至少要将中国赶到阿根廷去,避免中国威胁巴拿马运河,所以,在战争的初期,美国就在巴拿马与哥伦比亚北部美控区内集结了大量的部队,准备在哥伦比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以限制中国在南美洲的扩张!

比起美国积极的准备工作来,战争初期,中国的目标是放在太平洋,欧洲以及非洲地区的。对中国来讲,此时巩固太平洋上的优势地位,以及完全确立在印度洋的统治地位,所以,中国并没有多少精力来照顾南美洲战场上的问题。而中国为了减轻压力,在答应向阿根廷提供一大批新式武器的生产线,并且提供技术工人协助阿根廷自己生产武器装备之后,让阿根廷承担起了南美洲战场的主要任务,而中国军队则解脱了出来。

可以看出来,美国在进攻哥伦比亚之前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而中国则几乎没有什么准备,反而将原本部署在哥伦比亚地区的2万部队调了出来,部署到了非洲地区去。在这一增一减的对比下,哥伦比亚的局势已经相当的危险了。

美国进攻哥伦比亚的决心是异常坚决的,而其投入的兵力也非常的强大,但是,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美国考虑掉了一点,就是哥伦比亚的国情决定了,这里必然会成为美国军队深陷的一个泥潭!

即使是从全世界的范围来讲,哥伦比亚都算是相当落后的国家,而落后国家的特征表明,哥伦比亚国内缺乏有效的交通道路设施,缺乏足够的可以用被军队利用的基础设施。而现代化战争是严重依赖于交通设施的,仅仅这一点,就注定美国无法在哥伦比亚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因为简陋的后勤保障设施,根本就无法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而在哥伦比亚以山地和丛林为主的地理条件下,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风险,而在面对哥伦比亚游击队的时候,美军如果采用小分队作战的方式的话,那么危险系数更大!

所以,在美国入侵哥伦比亚的时候,他们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哥伦比亚是一个不可征服的国家,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个道理,西班牙人在这里失败了,随后的法国人在这里也失败了,接着美国人也将在这里失败。大战开始之后,美国急于保护巴拿马运河,扩展在哥伦比亚的控制地区,这并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如果换着中国在美国的立场上,肯定也会想办法保护好自己的海上生命线。但是,美国却采取了一种错误的办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中国降低了对哥伦比亚的控制之后,美国完全可以以帮助哥伦比亚获得独立的办法来赢得哥伦比亚的支持,最终和平演变这个国家,而避免陷入战争的泥潭。但是,美国人没有这么做,因为也没有时间让美国这么做。因此,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十多年,中国重返哥伦比亚,在美国的咽喉下面订上了一颗钉子,这确实是有显见之明的。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也只有通过入侵的办法来控制哥伦比亚,但是在入侵之后,要想成功的站稳脚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正是因为美国入侵哥伦比亚,导致最先跟随中国向美宣战的不是阿根廷这些铁杆盟友,而是哥伦比亚南方政府。哥伦比亚南方政府在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反美抵抗之后,立即就向以阿根廷为首的南美合作组织发出了请求,希望得到这些国家的帮助,并且按照同盟条约,要求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国家向美宣战。

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向哥伦比亚提供的安全保证是双重的,一是在中国的同盟国条约中,明确规定了任何一个同盟国成员如果遭到入侵的话,别的成员有义务与其共同战斗,也就是要向入侵者宣战。而之前,中国并没有遭到入侵,所以这一条约还不能生效,但是现在,哥伦比亚已经遭到了入侵,该条约自然就必须要得到履行。另外,南美合作组织的条约中也有相似的一条。而在当时的情况下,阿根廷在没有得到中国的默认时,就只能以南美洲合作组织的条约规定,向美国宣战了!

跟随阿根廷之后,智利,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四国也先后向美国宣战。而由美国控制的委内瑞拉以及圭亚那也跟着向阿根廷等国宣战了。紧随欧洲战场打响之后,南美洲战争也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3个月开始了!

在这场南美洲战争中,以巴西,乌拉圭以及巴拉圭组成的南美三国组织保持了中立地位。原本这三个国家都是亲欧集团的成员,但是当欧洲分裂之后,他们并没有投靠中国,或者是倒向美国,而是成立了独立的三国集团,以获取在南美洲的利益,并且通过自己摇摆不定的身份,在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谋求利益。而正因为巴西的强大实力,以及中美两国都不向将这三个国家推到另外一边去,所以对三国集团采取了克制的态度,并且在经济上与其展开了合作。这让三国集团能够迅速的度过经济危机,并且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很显然,在南美洲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三个国家仍然向从这场战争中谋求利益。现在,阿根廷是巴西的第一大贸易国,阿根廷工厂里需要的大量的石油以及铁矿石都是从巴西进口的,另外巴西出产的木材也主要销往阿根廷,相反,阿根廷生产的小麦,肉类制品,以及工业产品也有很多销往巴西。而美国则是巴西的第二大贸易国,美国需要的可可,烟草,橄榄等等农作物都是从巴西进口的,而巴西的主要机械设备则是从美国进口。可见,以巴西为首的南美三国集团在两个超级大国的集团中间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而他们能够在战争中安然不动,显然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们是南美大陆平衡的支点,而谁也不希望因为过激的政策,将这三个重要的国家推向了另外一边!

从整个战争来看,南美洲战场的重要性是相当低的。对中国来讲,底线是在阿根廷,秘鲁到智利一线,也就是说,中国在南美洲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只需要保护好这三个主要的资源出产国,并且为美国制造一点麻烦就好了。而美国则力求控制南美洲地区。因此,双方之间的投入差距是相当大的。在这个战场上,美国采取的是主动进攻,而中国则进行防御。因此,中国在南美洲战场上投入的兵力也非常的薄弱。在大反攻之前,中国在南美洲的兵力部署,即使是在鼎盛时期,也不足10万人,其中还包括了一支大概2万人的辅助性部队!而在整个南美洲战场上,同盟国的主要兵力来源是阿根廷,在最高峰时,阿根廷动员了450万部队参战,另外,智利动员了150万,秘鲁动员了250万,厄瓜多尔动员了100万,玻利维亚动员了200万。除了阿根廷军队之外,别的国家的军队的作战能力并不高,比一般的民兵强不了多少。而美国在鼎盛时期,投入南美洲战场的兵力达到了250万。虽然美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其部队的战斗力更强,而且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所以在南美洲战争的前期,美国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控制着战场上的局势发展!

中国能够在南美洲战场上坚持下来,除了南美洲国家的大力支持之外,最大的优势来自于哥伦比亚的恶劣环境。在糟糕的作战环境下,进攻一方占据主动权的优势是相当不明显的,而防御的一方则可以通过主动的出击,来打击对手,巩固防线。所以,南美洲战场从一开始就注定这是一个艰难的地点,即使双方投入再多的兵力,而真正能够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则是相当有限的!

从战争的烈度上来看,南美洲战场甚至比上不非洲战场。这是整个大战中最为轻松的一个地点。在前期的对抗中,美国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作战是相当有限的,而且这些战役主要针对的都是哥伦比亚的大城市,而对其偏远地区,美军是无能为力的。而主要的作战形式是小规模的对抗,双方投入的兵力一般在营级以下的规模,然后辅助以强大的空中打击。而大多数的战斗其实是巡逻队之间的遭遇战。规模不大,但是却相当的残酷,在整个战争期间,这里一直是中美两国特种部队的主要战场,因为在哥伦比亚的山地与丛林里面,只有特种部队才能够发挥自如,而一般的作战部队则主要驻扎在大中型城市里面,并不参与直接的作战行动!

从后来战争发展的方向来看,美国过早的介入南美洲地区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失误,当美国认识到南美洲是一块鸡肋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了。中国从来就没有想过在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拿下澳大利亚之前在巴拿马运河方向发动进攻,因为这种进攻是没有基础的,很容易遭受到失败。而美国则错误的认为,中国为了控制太平洋,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切断美国两洋舰队的联系,控制巴拿马运河。所以,美国积极的发动了针对哥伦比亚的入侵作战,最终让自己陷入到了一个战争的泥潭之中,而无法自拔。更为悲哀的是,在战争最紧张的阶段,正是因为大批美军陷入了哥伦比亚战场,而不能撤出来,导致美国在澳大利亚战区的防御兵力严重匮乏,最终让中国抓住了这个软肋,一举攻占了澳大利亚,让美国丧失了唯一能够威胁到中国本土的前沿基地。因此,可以说,正是美国过早的入侵哥伦比亚,导致美国在后面的作战行动中连连出现失误,将大好的机会拱手让给了中国。

设想一下,当时如果美国不入侵哥伦比亚,而是将这些部队投入到西南太平洋战区,巩固澳大利亚的防御。在这一情况之下,中国绝对不敢贸然的在南美洲北部地区发动进攻,去威胁巴拿马运河,因为此时通往哥伦比亚港口的海上航线基本上都在美国的控制之中,而由阿根廷或者秘鲁前往哥伦比亚的陆上交通线又相当的脆弱,且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实力进攻巴拿马运河。因此,中国在进攻澳大利亚,控制西南太平洋,进而控制整个太平洋的制海权之前,是不可能在南美洲战场上挑起新的战斗的。所以,只要美国加强澳大利亚的防御,让中国无法攻占澳大利亚,那么自然就保护了巴拿马运河。但是,美国的决策者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只看到了中国部署在哥伦比亚的军队已经可以威胁巴拿马运河的现实。所以,这是美国在整个战争期间犯的第一个严重错误,而正是这个错误,导致了美国连续犯下了多次错误,而最终输掉了整场战争!

与南美洲战场上的情况不一样,非洲地区战争爆发与中美两国都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因为随着大战的爆发,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总矛盾的爆发,而该地区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失去了压制,就跟随着爆发了出来!

在欧洲解体之前,非洲地区是处于三方平衡状态的,中国控制了从埃及到莫桑比克之间的东部非洲地区,而美国则控制则南非到喀麦隆的西南非洲地区,欧洲控制着西北非洲与北非地区。但是,随着欧洲解体,非洲大陆上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西北非地区的国家是比较亲美的,而北非地区的国家则随着中国舰队进入地中海,而迅速的投靠了中国。本来,这一来也就相安无事了。但是,正因为欧洲在统治这两个地区的时候,为了化解各国之间的矛盾,将北非与西北非地区并入欧洲版图,而认为的制造了一些麻烦。当然,这只是在欧洲解体之后才看得出来是麻烦,而在此之前,这对形成一个统一的非洲国家有着巨大的帮助。

好了,非洲大陆的划分重新开始,随着不同的国家倒向不同的靠山,那么之前的那些争端,特别是领土争端自然就爆发了出来,比较明显的有阿尔及利亚与毛里塔尼亚之间的领土争端,以及坦桑尼亚与刚果(金)之间的湖泊水域争端。在大战爆发之前,因为这些矛盾都被中美压制了下来,所以还可以得到控制,而现在中美两国都打了起来,这些分别投靠不同靠山的国家自然也不甘示弱,很快也就卷入到了这场战争中来。

坦桑尼亚是中国在走向全球争霸的时候缔结的第一个盟国,也是中国在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在埃及与中国结盟之前,坦桑尼亚一直是中国在非洲地区的核心。而到现在,坦桑尼亚仍然是中国在东非地区最重要的盟国,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坦桑尼亚是跟随中国步伐前进的,这从中坦双边经贸关系中就可以看出来。

中国一直是坦桑尼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坦桑尼亚出产的原料,农产品以及工业半成品的销售对象一直是中国,而中国生产的飞机,汽车,电子产品,以及机床等等生产工具一直是坦桑尼亚进口的主要产品。因此,中坦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进口的农作物中,有40%来自坦桑尼亚,而坦桑尼亚进口的高端工业产品的85%则来自中国。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坦桑尼亚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下级市场,同时,坦桑尼亚也从这种合作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因为在中国看来的下级市场里,坦桑尼亚是东非地区的高端市场,坦桑尼亚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东非地区国家的进口贸易,特别是对一些内陆国家来讲,坦桑尼亚是他们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刚果(金)之前一直是争议地区,中美欧都对这个国家有着自己的野心,因为这是非洲地区国家中,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刚果生产钻石,黄金,以及稀有矿物。而随后,又在刚果河三角洲地区发现了高质油田。在刚果(金)被美国控制之前,该国的内战打了近40年,上千万人死于内战,另外还有近两千万人沦落为战争难民,流离于邻近国家,其中进入坦桑尼亚的难民就达到了550万!

正是这550万难民引发了坦桑尼亚与刚果(金)之间的矛盾。在这批难民中,有前政府总统的儿子,而这个有野心的年轻人在坦桑尼亚境内成立了流亡政府,在同意重新统治刚果(金)之后,将原本两国有争议的坦噶尼喀湖地区划给坦桑尼亚,从而获得了坦桑尼亚政府的暗中支持,为其提供武器装备,并且派遣人员帮助他训练了自己的部队!

两年之后,这支武装起来的军队打回了刚果(金),并且控制了全国,但是让坦桑尼亚政府没有想到的,这位当年曾经信誓旦旦要年轻总统,在统一了刚果(金)之后,竟然一头倒在了美国的怀抱里,拿着大笔的美援,开始扩充军队,而其同意让出来的争议地区也就没有了下文。

双方之间的矛盾就这么产生了,当时中国顾全大局,没有同意让坦桑尼亚就此问题向刚果(金)发动战争,而坦桑尼亚在得不到中国支持的情况下,也不会贸然的与有美国支持的国家开战,这事就这么搁置了20多年,但是双方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为时间而消磨,反而因为长期的边境冲突而愈演愈烈。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中国已经没有能力限制坦桑尼亚的行动,同时中国也希望在更多的地区牵制美国,所以,坦桑尼亚与刚果(金)之间的矛盾就演变为了战争。双方在坛噶尼喀湖地区展开了激战。当然,相对来讲,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中美双方的军队都没有投入进去,只是在后方为这两个国家提供支援而已。比起此时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战争来讲,这里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毫无疑问的,正是这个遥远的战场,在无情的消耗着中美两国的战争实力!

而在西北非地区,阿尔及利亚与毛里塔尼亚之间的冲突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了。这两个国家以前都是投靠欧洲的,而正在欧洲控制期间,这些两个国家之间的边境出现了一些改动,原本生活在阿尔及利亚西南部地区的图阿格族与毛里塔尼亚的图库勒族是一个民族,而在欧洲的干预之下,原本属于阿尔及利亚的一块地区被分给了毛里塔尼亚。当然,在欧洲统治时期,这种领土的变动是没有多大影响的,但是随后,欧洲解体,阿尔及利亚投靠了中国,而毛里塔尼亚则倒向了美国,一时之间,两国在领土问题上的争端就爆发了出来!

战争爆发之后,阿尔及利亚迫不及待的让自己的军队夺回了被分划给毛里塔尼亚的地区,并且开始将迁入该地区的毛里塔尼亚国民以及原本是属于阿尔及利亚的图阿格族人全部赶往了毛里塔尼亚,酿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毫无疑问的,阿尔及利亚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在战争期间,出了用战争说法之外,别的一切和平手段都不可能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就算是比起坦桑尼亚与刚果(金)之间的冲突,西北非地区的战争的规模都是够小的,因受到了沙漠地区的限制,部队的后勤保障跟不上,所以双方投入的兵力都不多,并且基本上都是轻型部队,缺乏足够的火炮与装甲力量,而两国的空军都非常的弱小,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如果说别的地方的进行的都是战争的话,那么这里仅仅能够算得上是一场边境冲突,双方投入的兵力总和从来没有超过10万!

就是这场边境冲突,却极大的改变了西北非,西非,乃至中大西洋地区的格局。对美国来讲,非洲战场仍然是牵制中国的理想地点之一。毕竟,非洲大陆是全世界最后一个还没有得到开发的大陆,根据一些专家预测,在非洲地区蕴藏的资源,将要超过南美洲以及亚洲西部与南部地区。而对战争双方来讲,资源是关系到最后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中美两国虽然都是资源大国,但是其主要的战争资源以进口为主。比如,美国的石油资源有超过80%是依靠进口的,而其铁矿石更是95%的依靠进口,另外,橡胶,木材,有色金属矿石,农作物等主要的战争原料基本上都是依靠进口的。而中国的石油资源更有90%依靠进口,铁矿石,有色金属,农作物等等战争资源的大部分也必须要依靠进口。因此,谁控制了更多的资源,那么谁就更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而世界其他地区能够找到的资源基本上已经被瓜分完了,而非洲大陆上却还有很多地区根本就没有被勘探过,谁也不知道蕴藏在这个人类发源的大陆地下的资源有多么的丰富!

为了完全控制西北非,并且迫使中国在北非地区投入更多的兵力,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出兵支援毛里塔尼亚作战,却派遣自己的海军舰队攻占了加那利群岛与马德拉群岛。这是两个邻近西飞海岸线的群岛,扼守着西非地区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扼守住了大西洋上通往欧洲地区的海上通道。

在此之前,美国一直谋求攻占这两座重要的岛屿,但是因为中国大西洋舰队的存在,以及太平洋上战事吃紧,所以美国大西洋舰队很难有机会寻找到机会。而现在,中国大西洋舰队退到了阿森松岛附近,而印度洋舰队则返回了地中海。而太平洋上,中国因为受到了欧洲战场的牵制,已经难以在短期之内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所以美国加强了大西洋舰队的实力,在中国攻占迪戈加西亚美国海空军基地的同时,他们也拿下了马德拉群岛,随后又攻占了加那利群岛。成功的控制了赤道以北大西洋的制海权。

美国的战略行动是一步步来的,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中美两国在战争爆发的头半年里,重点任务还是清除掉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内的敌方据点,稳固自己的根基。这无疑是正确的战略步骤,如果在战争的初期就盲目的进攻的话,那么很容易被对手抓住致命的要害,而遭受惨重的损失,甚至因此导致最终输掉整场战争!

在各自巩固自己地盘的时候,谁能够最先完成大规模进攻的准备工作,即首先完成对自己后方的巩固行动,那么谁就能够在下一轮的大战中抢得先机,控制战争的主动权。而从战争爆发半年之后的局势来看,毫无疑问的,中国已经走在了前面,美国因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已经无法避免的失去了抢得先机的机会了!

美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哥伦比亚,这是一个战争泥潭,而美国在没有审清形势之前,就盲目的在哥伦比亚发动了进攻,最终导致大量的精锐部队陷入了这个深不见底的深渊之中。半年之内,美国陆续在哥伦比亚投入了25万地面部队,另外还有2500架作战飞机被调配到了该战区,而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第5舰队也留在了哥伦比亚沿海地区,而无法使用到更重要的战场上去!

其次,美国攻占加那利群岛与马德拉群岛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其大批的精锐陆战队被使用到了这里,而大西洋舰队原本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也被这里的战斗限制住了手脚。战后有些人对美国在大西洋上的行动做了分析,甚至想证明,如果美国当时能够提前三个月攻占加那利群岛与马德拉群岛的话,那么美国就有能力在中途岛海战爆发的时候,将大西洋舰队的一半力量抽调到太平洋舰队,支援太平洋舰队作战,而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国就不会存在着实力差距的问题。但是,反过来看,当时美国是绝对没有能力提前三个月攻占加那利群岛与马德拉群岛的,因为当时中国大西洋舰队还活跃在亚速尔群岛地区,另外中国印度洋舰队也留在直布罗陀海峡,如果美国大西洋舰队提前行动的话,肯定打的就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海战,损失就会更加惨重了。当然,从战局上来看,美国控制了这两座群岛之后,已经彻底的切断了通往西欧地区的海上交通线,中国援助法国,英国,西班牙以及德国的物资只能够被运送到地中海的港口,然后通过陆上通道输送过去,其效率降低了很多,这对欧洲战场的影响极为深远。

中国在发动大规模进攻之前的准备工作就要少得多了,夺取迪戈加西亚岛的战斗并不困难,战斗也只打了半个月就结束了。随后,中国加强了自己在北方以及中亚地区的陆上防线,在东南亚地区部署了更多的空军战机,以防御澳大利亚方向上可能出现的危险。而这些工作,在半年之内就已经完成了。战争发展到这个时候,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在太平洋上集结起一支强大的舰队,以及用于登陆作战的海军陆战队。按照中国当时的战略计划,在攻占了中途岛,将中国在太平洋战区的防线向东推进了1500海里之后,中国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来解决西南太平洋上的问题了。

可以看出来,中国的进攻准备是很迅速的,而中途岛海战将决定未来中太平洋的制海权,太平洋上平息了几个月之后,一场恶战终于要开始了!

第八章 局势大乱第八章 再度开始第一章 霸之根本第六章 走马上任第十二章 铸造未来第二十三章 烈火燎原第十九章 夏天的雪第一章 美国飓风第六章 貌似神非第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经济飞跃第九章 中欧条约第五章 中国教官第九章 和平传奇第十八章 血债血偿第三章 威胁打击第八章 声东击西第八章 将星陨落第十二章 坚盾利矛第十四章 五百壮士第十三章 骑兵对决第五章 只身赴险第十章 军人道德第十八章 二次战役第八章 海空雄鹰第六章 远渡重洋第五章 德意志鹰第八章 解除危险第十二章 战略轰炸第九章 硝烟散去第三章 借刀杀人第九章 龙之还击第一章 志愿战争第十一章 大显神威第五章第一章 延续政治第六章 经济地震第九章 中欧条约第七章 九天飞龙第五章 志愿舰队第十六章 饥饿封锁第五章 攻防转换第二十二章 不是结局第三章第二十二章 轮番上阵第八章 能源战略第十一章 原火计划第九章 深海蛟龙第三章 峰尖谷底第二章 资源谈判第八章 将星陨落第十一章 空地一家第九章 中欧条约第九章 致命一刀第九章 核色恐怖第二十一章 战争泥潭第九章 绝地反击第一章 战争结束第十一章 火线支援第三章 未来战略第十二章 登陆日本第八章 战术思想第七章 扩大行动第九章第七章 中国计划第一章 历史问题第七章 缤纷世界第二章 主动邀请第五章 战争之道第十六章第九章第五章 半岛之战第十六章 空中骄子第四章 重振军威第十三章 孤岛血战第七章 大洋决战第十三章 战略退却第十五章 危机暗藏第二十章 全面突击第十五章 祸起萧墙第六章 中国出兵第十二章 连环外交第四章 迫敌就范第三章 血洗群山第十八章第十五章 蓝天霸主第八章 再度开始第十四章 拼死突围第八章 基因革命第七章 跃马平川第七章 大炮巨舰第四章 不明爆炸第三章 冷血将军第三章 狂乱之夜第十章 围城攻坚第八章 再度开始第三章第三章 峰尖谷底第二十一章 相互利用第十七章 千钧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