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横贯东西

在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中,大部分对中国陆军感兴趣的学者所重视的都是在对俄战争期间时组建的那5支主力军团,而且这5个集团军群在战争中的表现也足够抢眼了。不仅仅是魏明涛嫡系的第3集团军群,以及跟随他参加了后期战斗的第2集团军群,另外的三支主力军团在各个战场上的表现多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往往有很大一部分人忽视了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后,中国陆军新建立的那三个集团军群在战争中的表现!

大战爆发之前,中国采取的是战区制,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各地区不同的需要!当时,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特别是在战胜了俄罗斯之后,中国在世界各地都有驻军,大部分军队是分布在本土之外的军事基地里的。而因为各地区的条件都不一样,所以海陆空三军(主要是陆军)采取了由各战区司令部进行管理的办法,只有新成立的天军由中央司令部直接统帅!

当时,各战区都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人文背景等等因素,对自己战区内的部队进行单独的训练!这能够最有效的利用好有限的兵力所具备的战斗力!比如,当时北方战区就主要是寒带作战部队,而中亚战区则主要是高原作战部队,中东战区主要适应沙漠作战环境,而印度洋战区则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作战,太平洋战区则针对岛屿作战来建设地面部队。而在装备采购方面,虽然仍由总后勤部负责向军工厂采购,但是在研制过程中,各战区都会给出自己的需求,然后由总后勤部综合各方面的需求,向研制武器的单位发出招聘合同。显然,在武器装备方面也照顾到了各战区的实际需这一套复杂的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军队的作战效率,虽然各战区之间经常互通有无,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各战区之间的部队相互支援与调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各战区部队的主要任务还是负责本战区内的作战行动,齐是在兵力不足,或者是战争规模扩大到不是本战区部队所能够应付的时候,才会向其他战区要求支援!

在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军队的主要作战方向是在太平洋上,而唱主角的是海军,即使甚至澳大利亚战役与新西兰战役期间,主要的地面部队仍然是太平洋战区的陆战队,陆军参战的机会并不多!但是,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地面战场肯定会成为主战场,而以往中国那一套军事制度仅仅是用来应付地区性小规模战争的,而面对世界大战的高要求,再采取战局分散管理陆军部队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了。这一点,在俄罗斯战争爆发之后就表现得相当的清楚。在对俄战争的前几个月内,中国仍然没有改变陆军按照战区分配的原则,而在俄罗斯战场上,各部队的表现都不怎么好,就连魏明涛指挥的第3集团军的表现都不怎么样!

随后,中国改变了陆军的制度,取消了各战区单独的陆军编制,而是将当时各战区的陆军主力部队集中到一起,编成了五个集团军群,而这五个集团军群由总参谋部统一指挥,以集中使用陆军部队!

当然,这也是当时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时中国的重点是集中在战争建设上的,即迅速的扩充国家的战争力量,而大量预备役部队并没有能够迅速的投入战斗,而是在后方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这虽然导致中国在战争初期有很严重的兵力不足问题(这是当时中国放弃了南美洲战场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这对战争后期的作战行动有很大的帮助。正因为这些预备役部队都得到了高强度的训练,其战斗能力并不比战争之前的正规军差多少,其在战场上的表现都非常的优秀,比起美国那些没有经过多少正规训练的预备役部队来讲,中国的预备役部队完全可以算得上是正规军了!当然,在陆军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就只能将主力集中起来使用,以确保在主要战场上获得兵力上的优势,而放弃一些次要战场!

五个第一批成立的集团军群是中国陆军的顶梁柱,虽然这五个集团军群的总兵力只有120万左右,但是其战斗力相当的强悍!而且,随后中国成立了单独的后勤保障部队,并且让前线作战部队中的后勤保障人员分离了出来,这极大的提高了前线作战部队的战斗力,而且让他们不再需要担心后勤保障的问题,可以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战场上去了!

精兵政策为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这使得中国能够用尽量少的作战部队来获得最大限度的胜利!当然,发展到后期,当地面战场成为了主战场之后,五个集团军群的兵力是不够分配的。比如,当时在墨西哥战场上,魏明涛最少就需要两个集团军群的主力部队,而且最好应该是三个主力集团军群!另外,在欧洲战场,中东战场,非洲战场上都需要投入主力部队,那么五个集团军群是怎么也不够分配的!这一点,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后表现得相当的清楚,正是因为缺乏兵力,所以中国在欧洲战场上一直没有能够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将美军从欧洲赶出去,而只能勉强的与美军维持着平衡状态,直到后来海军在大西洋上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切断了美国欧洲远征军的补给通道之后,才迫使美国欧洲远征军投降!

组建新的主力军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所以,这就有了在欧洲战争期间成立的后面三个集团军群!这三个集团军群的大部分部队都是从预备役军团中挑选出来的,当然,都是最优秀的军队。除了战斗经验之外,其他各方面,他们都不比前面的五个集团军群差!因为这时候战争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所以留给这三个集团军群表现的机会已经不是很多了。特别是在全球性的地质灾难发生之后,只有第6集团军群还被留在了前线战场上,而第7第8集团军群则被送去参加后方的救灾工作中去了!

虽然第6集团军群参战的时间不长,他们在欧洲战场上的表现确实也不怎么样,这恐怕他们遭别人忽略地个主要原因吧!但是,从作战能力上来看,第6集团军群的战斗力是不弱的,即使比不第3集团军群,但是比起当时魏明涛手里的所有二线部队来讲,他们都是真正的作战部队,而不是责后勤保障的部队!

从编制规模上来看,第6集团军群也是当时仍然在前线作战的三个主力集团军群中最大的,其员编制达到了24万人,下辖七个军,其中有两个轻型军,两个重装甲军,以及三个装甲突击军。而在I3军与43军被加强到第6集团军群之后,该部队已经拥有了近29万名官兵,从各种装备的数量来看,他们都是最庞大的一支集团军群了。在调到了魏明涛手下之后,第6集团军群缺乏的仅仅只是斗经验了。他们在欧洲没有多少打大规模战役的经验,而在加拿大那边,他们还没有热身,就被余彬给推了过来。

大部分第6集团军群的官兵对魏明涛是很有好感的,一方面是魏明涛本身就高度重视地面部队战斗中的作用,而不是余彬那种将领,只把地面部队作为了辅助部队!另外一方面是,到了魏明涛手下的主力部队都会得到重视,比如第2集团军群以往就没有多少可以表现的机会,而当他们重返洲地区之后,第2集团军群立即得到了重用,并且迅速的成为了魏明涛手下的主力军团!第三,也最重要的,他们一过来,魏明涛就让他们单独承担起了一个方向上的作战行动,而且还分了一支航空队协助他们作战。显然,这在以前是他们无法企望的,不管是在欧洲战场上,还是在加拿大那边的战场上,第6集团军群可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既然受到了魏明涛的重视,那么第6集团军群的官兵就不会让魏明涛失望,他们能够证明自己机会已经不多了,在士气受到了鼓舞之后,第6集团军群在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上,简直就是一头无阻挡的雄狮一般,任何美国军队企图挡住第6集团军群前进的步伐,都被第6集团军群的坦克压得粉碎!

在拉斯克鲁塞斯镇,战斗只打了4个小时,驻扎在这里的两个美军步兵师就被第6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给围歼了。魏明涛原本认为这里的战斗至少要拖上一天的时间,即使是让第3集团军群去对付这两个美军步兵师,大概都要打半天的时间,而第6集团军群才上战场,对这边的情况还不是很熟悉,而且也缺乏大规模作战的经验,不拖上一天都是怪事了!但是,他们仅仅只花了四个小时,就把这两个美军步兵师打爬下了!

战斗打得相当的激烈,第6集团军群的官兵也没有在乎自身的伤亡,利用坦克强行突破了美军防线,然后迅速的占领了城镇,而美军在城区内抵抗了两个多小时,就宣布投降了!当然,第6集团军群的伤亡也不小,仅仅4个小时的战斗,就有I200多名官兵阵亡,伤员的数量也不少。但是,这对于庞大的第6集团军群来讲,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而这些伤亡也不可能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突破了美军设在拉斯克鲁斯镇的防线之后,第6集团军群分兵两路,其中一支部队北上,按照魏明涛部署的任务向阿尔伯克基杀去,而另外一路则直接向东运动,向图森扑去。显然,第6集团军群到了魏明涛手下之后,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灵活利用自己的兵力,只要能够保证完成主要任务,那么其他的行动魏明涛是不会干预的!

阿尔伯克基是新墨西哥州最大的城市,有人口120万,同时这里也是新墨西哥州的交通枢纽城市,工业城市,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丹佛的南面屏障。美军在阿尔伯克基部署了35万地面部队,这个守军的兵力不算多,主要的原因是该城与外界的联系不太方便,虽然有数条公路联系着北面的丹佛,东面的俄克拉何马,南面的埃尔帕索,西面的菲尼克斯,但是因为这四条高速公路都是修建在高原山地中的,在此之前遭到了中国空军的猛烈轰炸,很多道路与桥梁都被损毁,因此阿尔伯克基无法得到太多的外界支持,自然难以维持更多的兵力了!

就算是这35万美军在阿尔伯克基都过得度日如年一般。寒灾中,虽然阿尔伯克基更靠南一点,但是这里正好处与洛基山风口之下,而不像丹佛一样,受到了周围山峰的屏护,寒风是直接吹到这里来的,所以阿尔伯克基是重灾城市之一,其最冷的气温记录达到了零下55度!而美军原本在这里就没有储备太多的物资,灾难到来的时候,外界的物资更不可能运进来!一个多月的寒灾,让阿尔伯克基几乎成为了一座鬼城,120万居民中,至少有40万人在寒灾中死亡,而灾难过去一周之后,气迅速的回升,大量尸体因为得不到适当的处理,立即就在城市里酿成了瘟疫!这更加迫使大量幸存下来的居民开始向丹佛转移,虽然驻扎在这里的美军没有离开,但是,恐怕他们也没有多少能力来防御这座城市了!

正是明确了这一点之后,第6集团军群只分了一半的兵力去攻占阿尔伯克基,他们在阿尔伯克遇到的最大的麻烦不是美军的抵抗,而是正在蔓延的瘟疫,以及大量已经严重腐烂的尸体!这简直就像是一座地狱一样,甚至连那些交出武器投降的美军官兵都没有多少人样子,根本让人无法相信,这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曾经有120万的居民,曾经是美国最主要的铁矿石以及钢铁冶炼中美军主动投降给第6集团军群提供了方便,但是面对这么一座几乎被尸体堆满了的城市,第6集团军群的官兵才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才是战争!光是处理城市内那些腐烂的尸体就花掉了四个军足足一周的时间,而且很多尸体已经无法辨认其身份了。而第6集团军群的官兵在这些尸体群中只找了不到五万名幸存者,其中绝大部分都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但是,只要能走的人,全都向丹佛逃亡了!而这些幸存者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活过一个月的时间,即使魏明涛动员了大量的军队医务人员来帮助他们,但是这根本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最后,第6集团军群的官兵们在这座死城里面找到了45万余具尸体,而且在此之前,美军已经用们最后一点力气处理掉了至少25万具尸体!战后,阿尔伯克基建立了一座战争遇难者公园,在公园里面立了一座墓碑,上面只雕刻着七十万这个数字,因为当时绝大部分的遇难者是无法辨认身份的!而每年的12月18日,阿尔伯克基的幸存者都要来到这座公园里面,因为他们知道,在那七十万名遇难者中,有他们的亲人与朋友!因此,阿尔伯克基也得到了一个外号——死城。确实,在中军队进入这座城市的时候,这就是一座死城,当时弥漫在城市上空的只有死亡的气氛,似乎这是死神的娱乐场,是瘟疫之神的牧场一般!

第《集团军群通过阿尔伯克基继续向北面的圣菲推进的时候,还在沿途的一百多公里道路的两发现了数万举平民的尸体,这些平民都是从阿尔伯克基向丹佛逃难的,而他们没有能够到达目的地,在走出了没有多远之后就已经被瘟疫多去了生命!战后,在阿尔伯克基到圣菲之间的公路两旁,美国人建造了45782座十字架,这代表着倒在这条路上的45782名遇难者!从此,这条公路也被叫做了死亡之路!

阿尔伯克基的120万居民中,至少有75万人死于寒灾以及随后发生的瘟疫,这一死亡比例是美各受灾大城市(大部分中小城市的居民已经在灾难时期迁往了大城市,所以根本就无法统计)中最高的。当然,这些只能够给中国军队造成刺激,而美国政府早就已经封锁了相关的新闻消息,其他地区的美国人根本就不知道在这边发生的事情!

第6集团军群北上的部队在到达了拉斯韦加斯之后就停止前进了,他们不是遇到了美军的抵抗,而是部队准备的物资都在救灾工作中消耗完了,而原本为他们提供后勤保障的二线部队全都去收拾灾难的残局去了,哪还有能力为他们及时的提供补给呢?而且按照计划,他们也只需要推进到拉斯韦加斯。当然,后来这一路部队还是继续北上与第2集团军群在丹佛南面的普韦布洛会师。

第6集团军群的重头戏是在那支向西突击的部队身上。当时他们的指挥官也够大胆的,把主力部队都放在了这个方向上,而且集中了5个军的兵力。一个军的轻型部队打突击,13军与43军紧随其后,另外两支装甲军则负责拓展进攻线,掩护后勤保障部队!显然,这才是第6集团军群的进攻重点!而最初,第6集团军群司令官还不敢怎么大胆,毕竟魏明涛是下了命令的,他们必须要攻占阿伯克基,如果分太多的兵力向西推进的话,那么就不能保证在阿尔伯克基的美军进行顽强抵抗的时候顺利的占领这座城市。但是,13军与43军的军长都强烈主张将主力放到西进这条线路上来。他们曾经跟随魏明涛在墨西哥的战场上打过几仗,对魏明涛是比较了解的。而且从各种情报上来看,阿尔伯克基的美军都已经崩溃了,如果投入太多的部队那简直是在浪费力量,他们甚至主张只派一个军过去收拾残局就行了!显然,他们的这个主张是有道理的,但是第6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却不敢这大意,最终只是在西进的部队中多安排了一个军的兵力而已!但是,这也足够他们一直向西打到亚利桑那州境内去了!

原本,魏明涛是计划通过围困来迫使亚利桑那州内的美国军队投降的。而且,此时墨西哥北部的叛军正在与其政府军打游击战,而亚利桑那州是这些墨西哥叛军的大后方。魏明涛要想牵制墨西哥政府,就不能让他们的内战停下来,自然要给墨西哥叛军留一个出气孔。而且,攻打亚利桑那州带来的利益并不大,所以魏明涛不准备在这个方向上浪费他宝贵的兵力。但是,魏明涛小看了第6团军群的能力,如果有可能的话,打下亚利桑那州也不算是什么坏事,至少,通过这里的地面通道,就可以直接与西海岸地区的陆战队取得联系了!

攻打亚利桑那州的战斗在最初陷入了困境,美军在这里部署的军队抵抗得非常的顽强,这让第6集团军群在距离图森还有200公里的鲍伊就不得不停止了突击,准备将盘踞在这里的美军给吃掉!

因为亚利桑那州地处洛基山脉中间,受到了洛基山脉的屏护,而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暖风也给这里带来了生机。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在遭受寒潮袭击的时候,亚利桑那州南部地区的受灾情况都不是很严重。而且,当时美国为了支持墨西哥的叛军,所以在亚利桑那州储备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出了作战物资之外,还有很多生活物资!显然,这是维持美军战斗力的主要原因了!因此,当时部署在亚利桑那州的75万美军基本上都安全的度过了寒灾期,并且保持了完整的战斗力。而亚利桑那州的大部分居民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而在天气转暖之后,情况更是迅速的好转了起来!

鲍伊的战斗打得很激烈,13军与43军在前面打了两天,才在美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但是并没有能够形成突破!这几乎使战斗演变成为了一场消耗战。13军与43军的情况还要好一点,那两支在侧翼打掩护的装甲部队因为没有参加过墨西哥的战斗,以往主要是在欧洲平原上作战,极为缺乏山地作战的经验,在面对美军的防御阵地时显得手足无措,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下手!而担任突击的轻型部队更是缺乏在山区内的快速突击作战经验,他们本应该在战斗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的,但是很多时候却需要13军与43军去支持他们!

显然,第6集团军群在鲍伊的12万美军面前暴露出了其战斗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是,这也绝对对第6集团军群的一次绝佳的锻炼机会!如果当时他们面对的不是这么一小股美军,而是美国部署亚利桑那州的所有地面部队的话,那么这五个军肯定被打残废了,他们的西进行动也将遭到彻底的失败!但是,美军没有能够在这里集中兵力,没有能够利用好中国军队还缺乏山地作战经验的这个好机会,而当他们后来想要弥补的时候,就将在中国军队面前付出惨重的代价!

鲍伊的战斗打了足足一周,当时北上的大军已经抵达了圣菲,而他们却还没有能够前进一步,但是一周的战斗打下来,大部分前线指挥官都已经总结出了山地作战的经验,而且很多一线作战部队的士兵也知道应该怎么去对付美军修建的那些坚固的堡垒了!显然,这对第6集团军群的官兵来讲,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实战让他们迅速的吸取了战斗中的经验,并且将这些转化为了战斗力!

本来,第6集团军群就是主力部队,官兵们都经过了极为严格的训练,其战术基本功一点都不差,脑也不笨,只要他们吸取了战斗中的经验,那他们就完成了向主力部队走出的最后一步,也弥补了他们对比于其他主力部队的差距!

战斗的第八天,13军与43军分别从美军防线的两侧进行了突破,而这次轻型部队为这两支地面装甲部队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与支持,另外浪支装甲部队则在正面有效的牵制住了美军主力。当美国守军发现中国军队已经迂回到了他们背后的时候,13军与43军已经完成了包围工作,剩下的数万美军已经被围死了!

比起魏明涛的部队以前所打过的包围歼灭战,这场战斗仅仅包围了数万美军,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但是,这对第6集团军群的官兵来讲,却是一次重大的胜利,他们用数千名官兵的生命换来的验是极为宝贵的!

鲍伊一战,虽然第《集团军群的官兵初受挫折,但是很快就建立起了新的信心。他们已经从战斗中总结了经验,那么后面的战斗自然就好打得多了!

鲍伊沦陷之后,美军也发现了这支来势汹汹的中国军队带来的威胁,虽然他们对之前的战斗也感到很惊讶,毕竟中国军队在美国本土战场上所向披靡,几乎就没有吃过亏,而这次他们只用12万军队就几乎挡住了兵力差不多的中国军队!美军指挥官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中国的主力军团,或者说是不是中国军队,因为在以往,魏明涛手下的二线部队都要比他们表现得好得多呢!但是,当中国军队在一周过去之后,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歼灭了被围困的美军之后,他们就再也不敢小看这支部队了!看来,前面一周的时间只是中国军队的磨刀而已,当他们的刀磨快了之后,那劈砍起来就更加的势不可挡了!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经过了鲍伊的战斗之后,第6集团军群在后面几次战斗中的表现更加的色,也更加的成熟。在本森的战斗只打了不到两天,这里的4个美军师就全数被消灭,中国军队顺的控制了通往墨西哥的高速公路,并且随后挡住了美军的两轮反击,又将十多万美军给干掉了!

此时,图森的美军已经减少到了不到20万,即使是整个亚利桑那州的美国军队也不到45万了,他们哪还有多余的力量来阻止中国军队扫荡亚利桑那州呢?

图森的战斗打了三天,20万美军在损失惨重之后不得不向中国军队投降了,而这座有100万右人口的边境城市落入了中国军队手里之后,墨西哥叛军也基本上完蛋了。而在控制了图森之后,中国军队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在,他们可以向西继续前进,打通与西海岸地区的联系。而中国军队也基本上翻越了洛基山脉,地势更为平坦,更适合装甲部队作战!而他们也可以选择向北前进,先攻打菲尼克斯,攻占亚利桑那州的首府,然后扫荡其他地区的美军就更为轻松了!

此时,丹佛那边的战斗已经快要结束了,而堪萨斯城附近的战斗也进入了高潮,第6集团军群的几个军长一商议,决定分兵前进,13军与43军在轻型部队的配合向进攻菲尼克斯,而其他两支装甲部队则向西前进,打到西海岸地区去!

魏明涛收到第6集团军群喜报的时候,13军的坦克部队刚刚开到了菲尼克斯市政大楼的外面,然里面的美军还在做最后的抵抗,但是战斗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当时,第6集团军群的前线指挥在得知丹佛已经被占领,而堪萨斯城方向上的美军也全线崩溃之后,就自作主张的提前发出了喜报。当然,这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在魏明涛回电祝贺他们的时候,最后一支美军在空军的轰炸下被彻底的消灭掉了,虽然损失一座市政大楼,但是这对于占领整个菲尼克斯来讲,这点损失还算不了可以说,第6集团军群在其主要的进攻方向上,最初出现的问题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即使是由魏明涛来指挥他们进攻,在部队缺乏山地作战经验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当初,魏明涛指挥军队踏上墨西哥高原的时候,就在中美洲的高原地区折腾了好几个月,这不是他在故意的浪费时间,而是在让部队尽快的熟悉高原地区的作战方式。显然,这种训练的效率永远没有实战高,第6团军群仅仅通过十多天的战斗就掌握了高原环境下的战术,而且也逐渐熟悉了这边的激烈战斗!

这一战,奠定了第6集团军群作为主力部队的基础,虽然魏明涛对这支部队仍然不敢完全相信,但是从此之后,魏明涛也开始或多或少的给他们分派一些重要任务,让第6集团军群能够在战争结束之前得到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至此,整个丹佛战役就算是结束了。这是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地区跨度最大的一场战役行动。虽然美国的作战环境与当初魏明涛指挥第3集团军群在俄罗斯战场上的作战环境多少有点相似,特别是从战场跨度来看,美俄都是大战略纵深的国家,但是魏明涛在两个战场上采取的指挥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在俄罗斯战场上,当时五个集团军群是分别承担一个方向上的作战任务的,而且当时中国军队也没有完全掌握大兵团作战的指挥技巧,毕竟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上百年时间内,中国军队就没有打过这种大规模的战争。即使是21世纪70年代的中俄战争,中国投入的地面部队都非常有限,战争的主角是空军!而正因为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所以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地面战争初期,中国陆军基本上是分散行动的。在俄罗斯战场上,每一个集团军群就是一个单独的作战单位,配属有自己的战术航空队,单独的后勤支援部队,并且在各自的方向上承担所有的作战任务。虽然总参谋部也会协调各路进攻部队的速度,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就如同是五个国家的军队在向俄罗斯进攻一样,根本就谈不上多大的配合!当时,魏明涛仅仅是集团军群司令官,他所指挥的第3集军群只有20多万战斗部队,所以他所能够打的地面战役都是小规模的,就如同蚂蚁啃象一般,每次进攻只要获取一定的胜利就足够了。所以,他的部队从出发地点推进到莫斯科的2500公里战线上,他一共打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其中光大的战役就有5次之多,这还有没有算上莫斯科战役!

现在,魏明涛是战区司令官了,他手里有三个集团军群的主力部队,同样的,他也在战争中总结出了大量的指挥经验,熟悉了大兵团作战的方式方法,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之下,他自然会将战役的规模扩大,并且在战场上用最快的速度夺取最大的胜利了!比如在墨西哥战场上,他的部队从阿瓜斯卡连特斯到托雷翁,一口气奔袭上千公里,让他第一次指挥大兵团来了次快速纵深突击了。而丹佛战役更是大兵团作战的典范。这场战役中国军队最远突击了1500公里,战区面积超过了150万平方公里,投入兵力220余万(包括了外籍军团以及二线后勤保障部队),6000多架作战飞机,以及大量的作战物资。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地区最广泛的一场战役了。魏明涛在总体兵力不如美军的情况下,灵活的应用了手里的部队,打了一场漂亮的战斗,并且最终奠定了战胜美国的基础!

可以说,丹佛战役就是整个美国战争的转折点,这一点,在丹佛被中国军队占领,美军士气急剧下降上表现得非常的清楚。在此战役之前,美军的斗志都非常的高昂,为了保卫本土而战,任何一名美国士兵都可以拼到最后一口气。但是,在丹佛战役之后,美军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们再也没有勇气去与中国军队对抗了!

第二十五章 战地钟声第四章 “海洋”遇难第五章 四次战役第四章 拉拉战役第五章 提斯浦尔第二十一章 红场之鹰第十章 拉锯消耗第二十章 闪击蒙市第九章 磨难重重第一章 战火燎原第十二章 和平契机第十六章 前进坦克第七章 铁壁合围第十章 军人道德第二章 战争和平第十章 焦点时刻第十二章 军队之魂第十六章 空中骄子第十三章 “联合”作战第十一章 战略行动第六章 美国反击第十一章 大显神威第六章 强拉硬拽第五章 铁血丹心第二十二章 重大发现第五章 冲锋号角第三章 自由特工第一章 魂归故里第十章 错误行动第一章 幕后操纵第一章 战略决策第六章第二章 美国抽身第九章 龙争虎斗第九章 外科手术第一章 对外政策第十一章 痛定思痛第七章第九章 保卫亨登第二十一章 半点遗憾第八章 再度开始第二章 指东打西第十章 大战前兆第五章 雷霆出击第七章 深沟高筑第八章 海空雄鹰第七章 购买日本第三章 三角势力第十六章 饥饿封锁第十二章 擒贼擒王第四章 大马士革第五章 联合末路第十二章 朝鲜春天第十二章 海上决战第十章第二章 特种天下第五章第七章 双赢合作第八章 老谋深算第十章 错误行动第九章 中欧条约第六章 英雄之城第十二章 军队之魂第七章 逼马入巷第十章 战术思想第七章 接管行动第七章 发战争财第十五章 危机暗藏第二十四章 无谓抵抗第十章 不可避免第八章第二章 人民斗士第二十章 装甲突击第十二章 军人职责第六章 谁是叛徒第十五章 战略撤退第十章 陆战雄师第十一章 朝鲜危机第二章 另外一面第十六章 战争原则第十二章 黎民黄昏第六章 美国反击第十七章 战略裁军第五章 丰收时刻第十一章 岛屿攻坚第二章 主动邀请第四章 紧急出动第二章 血染长空第二章 情报战线第十一章 红色火线第十七章 千钧一发第四章 中国态度第十三章 摘除毒瘤第六章 拉虎皮,做大旗第六章 美国反击第十二章 海上堡垒第二十三章第十二章 最高机密第九章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