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直入邺城

,燕宜都王桓帅众万馀屯沙亭,为太傅评后继,闻评内黄。闻安阳城陷,丁丑,桓帅鲜卑五千让城奔龙城。燕太宰欲以李绩为右仆射,燕主玮不许。屡以为请,玮曰:“万机之事,皆委之叔父,伯阳(李绩)一人,玮请独裁。”出为河间太守,忧愤不已。

引言摘述

“北府王猛军已经攻下荡阴阳,前锋已抵至安阳城,距城不过五百里。”

中书监封弈低声念着手里的军报,由于都是些不好的消息,谁也不愿意做报丧鸟,推来推去,最后还是封弈被推了出来担任这一重任。

“北府北海将军卢震于今年开春领三万骑军过鲜卑山,传檄东胡各部,言伐燕之事,声令凡附燕者灭族。此令一出,弱洛水(西辽河)以北,余娄、夫、寇漫汗、契丹、库里奚数百部,无不纷纷易帜,并捐献牛羊,出青壮精锐随军助阵,据闻尾附者蜿蜒不下五万余人。”

“卢震挟此威势,于七月初十在扶余城(今吉林四平)大败我平州留守军,斩左中郎将慕容筑及两万首级,平北将军武强恭、振威将军慕舆贺辛奔逃回高显(今辽宁铁岭),平州龙城震惊。”

听到这里,脸色苍白的慕容恪不由连连咳嗽,撕心裂肺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里诡异地回响着。看到慕容恪这模样,刚才一直阴沉着脸的司空阳、左仆射司空皇甫真连忙劝道:“大司马……”

而坐在正中上首。只有十一岁地燕主慕容玮也忍不住了,连忙关切地说道:“皇叔,不可太心急了,身体要紧!”是啊,正是国事艰难之时,柱石慕容恪要是再倒下去了,这燕国真的就没有希望了。

旁边的慕容评也连声说道:“大司马,当心身体……”他是降将。本来应受国法。但是慕容却以非常时期。人才重要的理由请燕主慕容玮赦免了慕容评一干人等,这让慕容评心中多了那么一丝感激之情,而且这个时候自己也该好好表现一下。

在众人的关切之中,慕容恪无力地摆摆手,而后轻轻喘着气说道:“我的身子就这样了,无妨!无妨!这卢震不过二十多岁,居然如此厉害!”

“大司马说得是啊。想这北海将军卢震,据说是曾镇北亲手调教,统领北海敕勒诸部数年,不但镇抚有方,还练得铁骑数万,屡屡马踏鲜卑山,狩猎难水河。此子深得曾镇北器重,为北府新进重将。不但军略超群。还是个杀伐决断之人,这数年来,东胡诸部被他灭族的不下千余。死于他刀下的以数十万计。在整个东胡草原上,提起北海将军地名字,谁不在心里打个颤,据说可止小儿夜啼。”感叹地是慕舆根,他曾经北上跟慕卢震交过手,似乎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听到这里,慕容恪不由地又咳嗽几声,几乎将肝肺都要咳出来了,慕容玮心里不由大急,连忙示意一位内侍上去为慕容恪地后背轻轻拍打,几经抚顺,终于让慕容恪喘过气来。

“我燕国领土被压缩成南北狭长,兵力分布无奈成一字长蛇,北府可以分路出击,轻易就能把燕军分成几块,首尾难顾。”慕容恪缓缓地说道。

听到这里,众人都明白了慕容恪所说的意思,现在燕军被分成广固慕容尘军、蓟城慕容垂军、龙城留守乙逸军,燕都城等四个集团,但是城看上去却是最势弱的一支。

“北府以北海将军卢震侵扰平州,意取龙城,以拓跋什翼健领军威逼幽州,压制蓟城的五弟,王猛挥师北上,直逼城。兵法有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曾镇北不动则已,一出手就将我燕国的三个死穴点得死死的。”慕容的脸色在激烈地咳嗽之后,居然有了两丝潮红色,他使劲捂着胸口,缓缓地说道。

“大司马,卢震所部只是草原骑军,一群乌合之众,我平州经营多年,留守军只需坚守固城,他就无可奈何了;拓跋什翼健与我燕国有姻亲,应该能对我燕国网开一面,至少战局不明时他应该不会那么快将我燕国推入绝境,这样对他没有什么好处;如此说来,只需我们坚守城,再和幽、青州连成一片,定可稳守冀州和青州,只要缓上一口气就好办了。”慕舆根皱着眉头说道,说完之后,接着又摇了摇头,可能自己都觉得有些太一厢情愿了。

看着众人一片愁眉苦脸,坐在上首的慕容玮有些沉不住气了,转而问向慕容恪道:“皇叔,这如何是好?”

慕容恪沉吟许久,方才缓缓答道:“回陛下,当今之计只有拼死一战了。陛下可传诏诸州,加紧签发青壮粮草,转集城,再拜护军将军傅颜为都督,龙骧将军李洪、左卫将军孟高为副都督,收拢魏郡等附近诸郡兵力粮草,屯兵武城,以为呼应,而后领广固慕容尘汇集青州军,北上相援,攻王猛军后翼。再请封大人前往幽州,说服拓跋什翼健,无论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答应,只要他能约束朔州、漠南北府兵不前攻幽州,五弟就能腾出手来援助城。待到各路援军汇集一处,我军再与王景略一战,到那时再论输赢吧!请陛下放心,臣等就是粉身碎骨也要保住燕国的基业。”

慕容恪一口气说了这么说,越发得气喘起来,最后又忍不住猛烈咳嗽起来。

“太原王之略真是定国之计,”阳骛听完之后感叹道,“有太原王出手,定能力挽狂澜。”

众人也纷纷点头,脸色稍微好看些。

看到情势缓了一缓,燕主慕容玮也不由松了一口气。当即传诏尊可足浑后为皇太后,以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专录朝政;上庸王慕容评为太

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皇甫真为秘书临,参辅朝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慕容恪亲自调度。将汇集来地十余万青壮和剩余的五万精锐编制在一起。分驻城周围的要道重镇。而王猛在占据安阳后却突然停下脚步。似乎畏惧了燕军的气势,幽州、平州都没有传来不好地消息,城一时气氛高涨,人人觉得情形正在向好地一面转变,居然有时间将慕容俊葬于城安陵,谥曰景昭皇帝,庙号烈祖。

但是这短暂的太平时间却依然压不住燕国内部积累许久的矛盾。

太师慕舆根性格木衲强骜。自恃先朝勋臣旧将,心中多不服慕容,又与慕容评不和。而慕容现在忙于军务,太后可足浑氏就与慕容评相结,频频干预政事,慕舆根深恨之,且值此微妙之时,欲谋策乱。乃进言于慕容恪曰:“今主上幼冲。国事艰难,却有母后干政,殿下宜防意外变故。不如筹谋自全。且定天下者,全赖殿下之功也。兄终弟及,古今成法,今先帝已去,宜废主上为王,殿下自践尊位,以为大燕无穷之福。”

慕容恪勃然大怒曰:“太师这是何意?竟然出此不臣之言。吾与太师受先帝遗诏,当思德报恩,安有此悖言。”

慕舆根满脸惭愧愧,悻悻拜退。慕容恪言于秘书临皇甫真,真进言诛之,慕容恪以国事危难,不宜内讧,逐不听。

慕舆根又进言于可足浑氏及燕主慕容玮曰:“太宰、太傅将谋不轨,臣请领禁兵以诛之。”可足浑氏不语,燕主慕容玮却曰道:“二公,国之亲贤,先帝选之托孤重臣,而今又有大敌临境,安能自毁长城!”乃止。

慕舆根刚过两天又闹腾开了,他一直思恋平州故土,如今又见中原多事,不由心生还乡之情。于是又进言于可足浑氏及燕主慕容玮曰:“今天下萧条,外寇猖狂,国危忧深,不如东还,以平幽基业相拒,定能稳固。”可足浑氏和慕容玮为之动心。慕舆根又重金贿赂左右内侍进言,燕主更是动摇。此言流传至城中,军民一时动荡。

慕容恪闻之,不由大怒,乃与太傅慕容评相谋,密奏慕舆根罪状,然后奉诏使殿中将军艾朗领禁军缚慕舆根,并其妻子、党羽千余人,中有前军将军慕舆虔、镇北将军慕舆轨、搠提将军慕容宙等,尽斩于城南。

看着得意洋洋地慕容评,再看看脸无血色,浑身颤抖地慕容恪,阳和皇甫真不由一阵悲凉,正值这危难之时,却为什么又是个多事多秋,难道真地天要亡燕国。

众人很快就陆续离开这充满血腥味的刑场,只剩下慕容恪一个人无语地站立在一边。看着那个瘦弱的身影在夕阳中越拉越长,就如同秋风中孤独无助的枯叶,皇甫真觉得两行泪水悄然地从脸上滑过。“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啊。”

十月二十三的夜晚,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了城所有人的美梦。

“报,五万北府白甲军于十月初九出井关,先取真定,再急奔数百里,直取冀州信都,现在已经转南连陷襄国、巨鹿,兵锋直指郸。”

这个消息像巨雷一样在众人地头上炸响,就连一向非常镇静的慕容也大惊失色。人家王猛不是怕了燕国的反击,而是等待这支北府军直抄后路,准备把城一锅端了。

“这支北府军真的是白甲军,打的是谁的旗号?”最后还是慕容恪最先回过神来了,开口问道。

“回太原王,这支北府军全军身穿精白钢甲,一人两骑,日夜急驰,下马便可攻城对战,转战千里只是十数日之间的事情。这一军皆号厢军,中军大旗书晋大将军曾字号。另有并州刺史甘领七万府兵紧跟其后,接收各城。”

“真是曾镇北,我还是低估了他,光是首尾相击怎么能显出他的手段。出兵地时机也正是天衣无缝。我燕国各处被牵制,毫无机动兵力,就在生死相搏地一刻,兵出冀州,不死不休!”慕容恪仰天长叹道。

“皇叔!”“太原王!”“大司马!”众人异口同声地叫道。

“白甲军正是厢军,是北府最精锐之师,攻如火,疾如风,要是让这五万厢军与王猛十万府兵会合城城下,不但城不保,就是想跑都来不及了。”慕容黯然地说道,“曾镇北既然亲自领军,这天下就没有攻不下的城了。”

“皇叔,那怎么办?”燕主慕容玮哭丧着脸问道。

“还是尽早奔龙城吧。”慕容最后无奈地说道,随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当夜,上庸王评、乐安王臧、字襄王渊、左卫将军孟高、殿中将军艾朗等领精骑五千拥燕主慕容玮及太后可足浑氏等内宫数百人出城,转奔龙城。慕容领太保阳、秘书监皇甫真自守城。

十月二十五日,王猛大军突至城,一夜之间将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武城十万大军早已军心不稳,闻得北府兵至,一声呼啸,居然散了精光。都督、护军将军傅颜自杀,副都督、龙骧将军李洪只身奔回城。

十月二十六日,曾华领五万厢军会至城,北府军士气大振,连发石炮示威,城一日数惊,人心惶惶。这夜,散骑侍郎徐蔚等率扶余、高句丽、百济、新罗、任那质民子弟五百人,趁夜打开西城门引纳北府军。十万北府军汹涌而入,数万燕军或战或散,不多时整个城乱成一片。太保阳、龙骧将军李洪自杀,中书监封弈、秘书监皇甫真等人伏降。黎明,曾华、王猛领军入城。

第233章 江左穷,桓温窘(二)第46章 圣教(上)第255章 大宪章第168章 第一次西征(七)第211章 碎叶川之战(一)第186章 王者归来(二)第281章 - 三皇会议(二)第59章 关中(五)第80章 纷乱的永和七年第38章 宕昌城(全)第219章 侯洛祈的选择(五)第206章 进学(四)第82章 野利循(二)第128章 北海之畔第46章 圣教(上)第273章 - 圣主之剑(一)第271章 - 内沙布尔城(一)第271章 - 内沙布尔城(一)第132章 长安的冬天(一)第265章 南海攻略(三)第151章 凉州战事(二)第201章 三省第187章 虏家不解汉儿歌第237章 青州(二)第251章 尘埃落定(二)第160章 我们要西征(二)第253章 取经人第241章 江左风云(二)第210章 太和西征案(二)第12章 夜袭江州(1)第33章 武都(1)第269章 泰西封风云(二)第260章 纳伊苏斯会战第207章 天灾人祸(一)第106章 河北战事(一)第231章 徐州事件第184章 王猛出关(二)第168章 第一次西征(七)第257章 哥特人(二)第99章 远方的客人(中)第139章 慕容恪(一)第163章 第一次西征(二)第220章 波悉山第65章 讨胡令第130章 懊悔的人们(一)第158章 遥远的西域(二)第88章 王师北伐(一)第117 回家过年第98章 远方的客人(上)第208章 天灾人祸(二)第26章 凤求凰第66章 金城之战(一)第70章 宜阳(一)第252章 尘埃落定(三)第137章 勇气和荣誉(二)第254章 即位与称帝第10章 誓师西征第154章 永和十二年(一)第4章 受封第32章 仇池(4)第115章 初战拓跋(五)第280章 - 三皇会议(一)第260章 纳伊苏斯会战第258章 哥特人(三)第257章 哥特人(二)第51章 初出关中(四)第249章 谁家之天下(六)第103章 木根山之战(下)第226章 战争还是和平?(一)第68章 金城之战(三)第44章 最牛的拉练第198章 闲谈(二)第85章 并州(三)第167章 第一次西征(六)第166章 第一次西征(五)第25章 梁州(3)第82章 野利循(二)第67章 金城之战(二)第68章 金城之战(三)第279章 - 伊斯法罕(四)第33章 武都(1)第16章 塘沟之战(2)第196章 渤海道(二)第9章 西征大计第242章 江左风云(三)第172章 沙州和西州第164章 第一次西征(三)第270章 华夏十年第15章 塘沟之战(1)第13章 夜袭江州(2)第160章 我们要西征(二)第15章 塘沟之战(1)第191章 旌旗招招皆向东(三)第156章 永和十二年(三)第52章 初出关中(五)第278章 - 伊斯法罕(三)第232章 寿春袁真第57章 关中(三)第193章 直入邺城第77章 建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