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中非强国

bookmark

马丁虽然是黑人,可是他自己却不喜欢自己的肤色,他选的皇后和皇妃,绝对不会选真正的黑人女子,而是选了阿拉伯人、欧洲人,他也有黑人皇妃,只不过不是纯种黑人,而是埃塞俄比亚的混血黑人女子。

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拉人、提格雷人和奥罗莫人的血液中,都有阿拉伯人的血统,而阿姆哈拉人身上的阿拉伯血统最多,所以也是黑人之中最能出美女的民族,提格雷人和奥罗莫人的阿拉伯血统比较少,但也比纯种的尼格罗人要好看多了。

身为纯种尼格罗人的马丁,反而喜欢有些混血的埃塞俄比亚人。

马丁绝对是把奢侈腐化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宫殿占地面积达到了一平方公里,几乎所有的房间都安装了空调,吃的东西都是各国运来的美味佳肴。马丁皇宫内,除了有一个皇后之外,皇妃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两百多人,还有六千多名宫女伺候,皇后和皇妃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都有。

宫殿的建筑物铺满了花岗岩、大理石和汉白玉,装修得十分奢华,电灯都是高级水晶灯,门把和楼梯扶手都是黄铜镀金,卧室安装了大面积的落地式水晶窗户,屋内铺着昂贵的阿拉伯地毯。

在马丁的皇宫内,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菜肴,从法国大餐到满汉全席,应有尽有,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厨为他服务。

现在的马丁,当年南北战争时期那个勇敢善战的小伙子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体重超过300斤的超级大胖子,胖得都快要走不动路了,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身体也虚弱了许多。

当年的几个兄弟,杰克逊、奥巴马、约翰逊等战友,如今基本上很少进宫,高高在上的马丁当了皇帝,他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而其他的弟兄们还在为这个帝国的发展而努力。

不过中非帝国的实力还是非常强悍的,这里有丰富的铜矿、石油、黄金、钻石,还有钴、锌、锰、锡、钽、锗、钨、镉、镍、铬等金属矿产资源,而且在马丁的统治之下,各地奴隶主也绞尽脑汁,拼命的开发农业和种植业,这里盛产各种经济作物,什么咖啡、可可、橡胶、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这里还能种植水稻,农产品十分丰富。

原本那些野蛮的食人族,都被强大的中非军队给镇压了。那些野蛮的食人族,以人肉为食,十分野蛮残暴,曾有不少自由民遭到他们祸害,现在都被马丁的军队给镇压了。

中非帝国依靠出口矿产和经济作物,换回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使得这个国家已经成为目前非洲最强大的军事大国。

如今的中非帝国军队,拥有海陆空三军,使用的武器都是最先进。

陆军装备有各种口径的火炮,拥有240毫米迫击炮、203毫米榴弹炮、155毫米榴弹炮、122毫米榴弹炮、130毫米加农炮、105毫米加农炮等各种重炮,还有88毫米高射炮、37毫米高射炮,20毫米高射炮等防空炮,营属炮兵配备75毫米山野炮,82毫米迫击炮等武器。就连兰芳最新式的装甲车,中非帝国都配备上了。陆军有炮兵、步兵和骑兵三个兵种,装甲车隶属于骑兵部队,骑兵采取的是美式的火力骑兵,装备了骑枪步枪,机枪、迫击炮、平射炮和冲锋枪等武器。步兵的武器,和列强的步兵装备相当。

以中非帝国的陆军实力,可以吊打非洲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以马丁一直在奉行对外扩张的战略。

这个国家居然还拥有海军和空军,不过海军实力还是太弱了一点,中非海军只有两艘巡洋舰、八艘驱逐舰、四艘潜艇、六艘扫雷艇、十二艘炮艇,还有十多艘辅助舰船。这样的海军虽然和列强海军比起来是太弱了,可是在非洲大陆上,其他土著人的国家都只有独木舟,中非帝国拥有正式的海军,实力算可以了。

空军的实力还可以,拥有120架战斗机和60架轰炸机,比目前的奥斯曼帝国的空军实力还强。

而在军工业方面,其实马丁的军队也不是所有的武器完全依靠进口,中非帝国也有自己的兵工厂,只是兵工厂除了维修武器之外,也就只能生产步枪和子弹,机枪和冲锋枪都是依赖进口。

中非帝国在工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个国家的工厂,基本上都是外国人来开办的,主要的重工业工厂有冶炼厂和炼油厂,轻工业方面有食品厂和服装厂。至于生产武器弹药要用到的火药和炸药,都是依靠进口原材料来生产,自己没有化工厂,化肥都依赖进口。

除此之外,这个国家还有一些工厂是发电厂、自来水厂和冷冻厂之类的生活保障工厂。

海军和空军的武器维修,都是依靠聘请外国人来修理,主要的技术人员来自兰芳,还有俄罗斯、德国和法国。

这样一个以原材料出口为经济来源的国家,却没有自己基础工艺,从未来长期来看,其实是非常受制于人,没有了列强提供的武器,这个国家的军队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中非帝国的交通运输,国内的交通主要依靠铁路和航运,铁路线方面,有兰芳的铁路工程队帮忙中非帝国的铁路交通算是比较发达,铁路线总长度达到了一万多公里,从首都金沙萨上火车,基本上可以抵达全国各大城市。

在航运方面,马塔迪以下的河流,都是直通大海的港口,海轮可以进入马塔迪。而马塔迪上游的河流,因为到金沙萨沿途过去瀑布众多,所以从马塔迪到金沙萨没有航运,过了金沙萨之后,就有便捷的内河运输了。

自从汽车诞生之后,中非帝国也在开始修公路,并引进了小轿车、卡车和客车。

兰芳顾问刘平走出了金沙萨国防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他一年中的休假时间。作为一名由中非政府高价聘请的军事顾问,刘平每年都有三个月的休假期。

这三个月的休假期,刘平不想回国,因为回国的话,坐船在路上走就要耗费一个半月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半月时间能够在家里。所以他只有等到完成了在中非帝国担任军事顾问的任务之后,才会回国。

这个年代还没有民航客机,长途洲际旅行,需要耗费很长时间。

既然不回家,刘平就决定在这个国家里面到处去走一走,旅游一下,散散心。

刘平打算去卡莱米走一走,卡莱米位于中非帝国东部,在坦噶尼喀湖边上,这个湖泊是世界上第二深的淡水湖,水量仅次于贝加尔湖,鲁库加河从这个湖泊流出,最终流入刚果河。

从金沙萨到卡莱米,兰芳给中非帝国修建了一条铁路线,这条铁路沿着中非草原的边缘走,终点抵达卡莱米。刘平打算,过去的时候乘坐火车去,回来坐轮船顺流而下回金沙萨。

为了节约资金,兰芳给中非帝国修建铁路的时候,并没有采取标准轨铁路,而是修建一条米轨铁路。

刘平到了火车站,亮出了他之前预定的一张特等卧铺票之后,就走进了火车站内。

虽然是一个国家首都的火车站,但是因为是米轨铁路的火车站,所以火车站的规模不是很大,站房大楼和兰芳国内一些县级火车站差不多大,但是走进站内,却有十八条股道和六个站台。

刘平走进候车室,他购买的是特等软卧车,所以坐在贵宾室内候车。

距离开车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贵宾室的检票口开了,刘平检了票,就走进了站台。他要乘坐的火车停靠在一号站台,直接从贵宾室出来,就上了一号站台。若是要去后面的站台,需要爬上楼梯,上天桥走过去。

“呜——”一台蒸汽机车停在火车站内,机车后面牵引着一列特别快车。

这种特别快车,在中非帝国只有那些跟随着马丁从美国回来的国家元老级的人物才能享受得起,就连一般的奴隶主,都坐不起这种火车。这列火车的名字叫中非刚果号列车,全列车有空调。

这列火车有一节特等卧铺车,一节一等卧铺车、两节二等卧铺车、一节餐车和一节挂在尾部的酒吧车,一共有六节车厢。

蒸汽机车后面是两节二等卧铺车,每节二等卧铺车内设六间包间,每间包间两张上下铺,四个人一间包间,其实就是普通软卧车,不过车厢内除了有卫生间之外,还有洗澡间;中间是一节餐车,餐车可以一次容纳十六人进餐,餐车内装饰奢华,每日三餐,可以提供奢华的法国大餐和昂贵的法国葡萄酒,当然了,在餐车用餐的费用也是十分高昂的。餐车也有提供普通的盒饭,由小推车送到车厢去卖,价格便宜多了,盒饭放在铁饭盒内,吃完之后,由餐车的工作人员去车厢回收。

走过了餐车,首先是一节一等软卧车,一等软卧车内设五间包间,每间包间一张上下铺,一张沙发椅,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在旅客自己的包间内就能洗澡,上厕所。

一等软卧车后面就是特等软卧车,一节特等卧铺车只能容纳四名乘客,一共有两间豪华套间,车厢内的装饰十分奢华,走进特等软卧车的包间内,就像是走进了五星级宾馆的客房一样,只是房间面积比宾馆小一点罢了。

特等软卧车后面的一节车厢,其实就是最后一节车厢了,是一节酒吧车,其实也可以当高档旅客的餐车。酒吧车的前半部,是室内酒吧,后半部是敞开式的酒吧,敞开式酒吧没有车厢壁,只有顶棚,周围以栏杆围起来,坐在后面的平台上面,可以欣赏列车尾部的风景。

这列火车的供电依靠车厢底部的车轮轴发电机供电,每节车厢带有一台24千瓦的发动机,由车轮滚动的时候,皮带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可以提供车厢的照明和空调用电。

列车停在站台上,发电机是没有供电的,完全依靠蓄电池来供电。但是蓄电池数量多,能够提供空调用电。

刘平到了自己的房间内,他的房间内只有他一个人,这种特等软卧车,一张票可以上两个人,但他只有一个人。他把行礼放好了,脱掉了鞋子,换上了房间内提供的拖鞋。

车厢内冷气开放,十分凉爽,走进车厢内之后,浑身的热汗也消失了。

看着装修奢华的车厢,刘平心里暗暗道:这个国家的有钱人,还真的很能享受。

“呜——”蒸汽机车汽笛一声长鸣,这意味着发车时间快到了。

刘平从车窗向外面望去,之间对面的站台上停着一列普通客车,那种普通客车是中非帝国最常见的慢车,慢车有十节车厢,但只有一节餐车和一节硬卧车,还有一节行李车,其余的七节都是硬座车,而且全车没有空调。这种车,是这个国家的普通老百姓经常乘坐的火车。这种慢车每一站都停车。

再过去另外一边的站台上,还停着一列普通快车,普通快车有十二节车厢,一节行李车,一节邮政车,一节餐车,一节软卧、三节硬卧车,和五节硬座车,普通快车的软卧车有空调,其他车厢都没有空调,这种客车,是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乘坐的车。普通快车停站比慢车少,一般是县级以上的车站停车。

刘平乘坐的特别快车发车了,火车缓缓加速,驶出了金沙萨火车站,在铁路线上缓缓加速,很快就达到了每小时70公里的最高时速。

其实特别快车也分等级,普通的特别快车,一般是十节车厢,遇上城市停车,县级以下车站都不停了,那种特别快车也只有软卧车有空调,其余的车厢都没有空调。而刘平乘坐的这列特别快车是等级最高的全空调特别快车,只有省会以上城市才停车,一路过去,所有的车都要让它先走。

列车驶出了金沙萨火车站,在市区行走。市区内,铁路线沿线不是普通平民的居住区,就是工业区。

除了金沙萨市区之后,列车沿着刚果河边缘行走,沿途过去,都是绿油油的水稻田,周围还有不计其数的种植园。

火车不知道开了多久,就同刚果河分离,沿着中非草原的边缘疾驰。一路上,可以看到在草原上飞奔的斑马群,还有野牛群。狮子和鬣狗追逐食草动物。不过这些野生动物不敢靠近铁路线。

第359章 装甲列车(二)第225章 太平军北伐(五)第371章 多隆阿平叛第414章 德国飞行大队第416章 飞行大队受挫第27章 海盗打水师(下)第114章 兰芳驸马第154章 解永安之围(下)第22章 杨云娇第464章 英国阿富汗(五)第485章 英布战争(四)第241章 天京事变第139章 烽烟遍地(三)第153章 解永安之围(中)第191章 长毛的威胁信第46章 瓮中捉鳖(上)第131章 澎湖之战(下)第172章 太平军攻长沙(二)第278章 击沉米舰(下)第102章 抵达英吉利第36章 海峡殖民地总督第494章 南非游击队(四)第11章 消毒和消炎第116章 左季高第406章 建立中非帝国(一)第105章 登陆爪哇岛第15章 中药送来了第221章 太平军北伐(一)第274章 米舰来日第225章 叶赫那拉第381章 空袭(六)第200章 福州之战(四)第140章 烽烟遍地(四)第230章 大沽口之战第417章 新式防空炮弹第314章 马纳萨斯战役(中)第353章 惨烈巷战(三)第116章 左季高第229章 进入渤海湾第447章 装甲车(四)第89章 东方革命者第230章 八里桥之战(一)第75章 *和后装枪第7章 登陆战(下)第39章 珠江口海战(上)第245章 再访欧洲第52章 盾车和炮弹第246章 水冷式机枪第24章 罗大纲练兵第25章 海盗打水师(上)第32章 兵不血刃第109章 城下之盟(上)第31章 夺岛之战第242章 东王升天第288章 俘虏阮知方第9章 排队枪毙第423章 拿破仑三世投降第275章 火烧江户第107章 巴达维亚之战(中)第405章 美国农民的幸福生活第35章 抵达新加坡第109章 城下之盟(上)第457章 坦克(三)第231章 天津之战第215章 赵烈文第203章 抢占湖南第53章 铁丝网沟壑第32章 兵不血刃第474章 潜航印度洋(一)第178章 对日第一枪第2章 硝酸甘油片第477章第22章 杨云娇第428章 舰载机(二)第315章 马纳萨斯战役(下)第172章 太平军攻长沙(二)第6章 登陆战(上)第109章 城下之盟(上)第9章 排队枪毙第86章 俄国公主第410章 普法战争爆发第45章 煮熟的鸭子第406章 建立中非帝国(一)第404章 贷款买拖拉机第284章 抓俘虏当奴隶第193章 同盟军战长毛第109章 城下之盟(上)第488章 英布战争(七)第10章 手术斧头截肢第440章 华人的抗争(三)第459章 坦克(五)第93章 登陆婆罗洲第497章 老罗斯福的战略计划第269章 印度之战(5)第390章 实验飞机(二)第214章 第一次自杀第448章 装甲车(五)第236章 载垣谈判第168章 黄家满门忠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