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等待态度

朱元璋当初在开元之初,是不允许后代子孙重用宦官,那这些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多数都有迎合皇帝之意,渐渐的皇帝自是觉得这些人是能被信任的。

自朱棣靖难起兵成功之后,便念及不少宦官给他传递宫中消息的情分,便开始重用起宦官来,之后更是成立了以宦官为主的东厂,后世子孙有样学样,先后成立了西厂,内厂,与之同时,还设立司礼监,以秉笔太监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在明朝历代皇帝中,不乏被皇帝宠信专权的太监,明英宗之时被太监王振所坑在土木堡之中被俘,之后的皇帝非但没有吸取其中的教训,宠信宦官反而是越发严重。

呃,说的好像有些多了…

朱允炆派出的内臣回宫去汇报消息之际,正逢一众朝臣在奉天殿议事,现正逢燕军围困京师之际,君臣上下自是不能轻松,所考虑之时无非不过就都是如何应对燕军。

就在君臣为此束手无策之时,那内官不合时宜的声音从大殿之外由远而近传播而来。

“曹国公,谷王放燕军进城了…”连续不断的呼喊在大殿之中传播开来。

本来君臣上下正为这个事情忧心呢,因这内臣的呼喊,奉天殿之中君臣更是一片慌乱。

朱允炆出生之时,明朝已开元定鼎,自小只是学习了些诗书礼仪,在其老爹朱标突然挂了之后,他才被匆匆定为接班人,粗略学习了一些治国理政之法便坐上了皇位。

没经历过风雨自是难当大任,面对此种困局,一时之间也没有了应对之策。

整个大明的武将便被朱元璋铁血斩杀了不少,再加现在还有很多武将在各城门之上,奉天殿之中参加朝会的武将也就只有徐辉祖一人。

本来因徐辉祖因与朱棣的关系就难被朱允炆信任,因徐增寿通风报信更使得朱允炆对徐辉祖兄弟戒备起来,自然在守卫九门任务之时就不会有徐辉祖的份儿。

朱允炆没想到的却是,在朱棣进城,第一个提出阻拦朱棣之人竟会是他所不信任的徐辉祖。

“陛下,臣先去抵挡一阵,陛下与各大臣尽早拿出处理之法!”

没等到朱允炆的答应,徐辉祖便匆匆跑出了大殿。

朱允炆与黄子澄,齐泰等人看到徐辉祖此时如此真诚和积极,恐会有些后悔,当初之时没能够重用他的话,或许,燕军也不会如此这般轻易的就进入了京师。

当然,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即便是心中后悔,也不能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就那么堂而皇之的讲出来。

在徐辉祖离开之后,开始有大臣提出让朱允炆离开京师,筹勤王之师,以便东山再起了。

目前虽有徐辉祖的抵抗,但也不过是一时的,朱棣可是有着几十万大军的。

“陛下,趁着有魏国公一时抵挡,陛下即刻出京,陛下乃是先帝亲封储君,继位名正言顺,只要陛下一声号令,天下之师必响应,召集几支能与朱棣抗衡之军队乃是轻而易举之事,一时得失完全先不必计较!”

这世上都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件事情之上每个人的想法自是也不会相同的。

在朱允炆离开京师的问题之上,自是不会是所有的大臣都持赞成意见的。

也有大臣以朱允炆身为一国之君,应当有与江山社稷共存亡的决心,在此危难关头,不可率先逃命,应当以身殉国。

提出这一想法为首的大臣便是方孝孺。

方孝孺可是在一早的时候便持此种意见鼓动朱允炆以身殉国了。

不能说方孝孺此种说法不对,一国之君若是能以身殉国,那也是一种气节了,可没有几人能做到这般的。

朱允炆虽然柔弱,但若是到了不得已之时,也不是做不出以身殉国之事的。

就在奉天殿朝臣为此争论不休之时,徐辉祖已带了府中的几百家丁就在金华门外拦住了朱棣的去路。

见到徐辉祖,朱棣率先喊了一声,“大哥!”

徐辉祖却是没好气的,回了一声,道:“当不起,今日你若要进城,便从本公身上踏过去!”

朱棣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进了京师,本就有些底气不足,越是这样便越就希望身边亲近之人能够支持与他。

徐辉祖与朱棣除却妻弟关系,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是否支持与他先就不说,在好不容易进了京师,第一个阻拦他的人竟会是徐辉祖。

朱棣率先进城之只带了神机营和汉赵骑兵营两营。

徐辉祖拦住朱棣去路,朱高煦也没等到朱棣命令,便率先策马奔腾而去。

徐辉祖本意就是为阻拦朱棣的,既然朱高煦率先开始了冲锋,那他自然也就没有不应战的道理。

当当当…

很快,两人便交锋在了一起。

朱高煦骑射功夫皆是出自于朱棣的传授,说起来也与徐辉祖差不了多少,但朱高煦却是年纪轻,挥刀之中更是虎虎带风,徐辉祖虽说也是武将出身,他所使出来的刀法却是柔和了不少。

不过,徐辉祖的刀法虽说柔和了些,但毕竟经验摆在那里,在与朱高煦交涉的几个回合之中倒是也没吃了亏。

朱棣现在需要的是马上进入京师,而不是与徐辉祖这样的人物缠斗,眼看着朱高煦一时之间解决不了战斗,朱棣只好亲自动手,拍马赶至朱高煦旁边,道:“高煦,你先下去!”

现在的朱高煦也是成熟了不少,不再像一只好斗的公鸡了,听闻朱棣这话之后,倒也没坚持,回道:“是,父王你自己小心。”

朱高煦退下之后,朱棣便与徐辉祖交战在了一起。

徐辉祖与朱高煦可也是不相上下的,若但只是比拼一时半会的恐是很难分出胜负。

现在一个现象是很明显的了,徐辉祖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了,只要他有一口气,是决不允许燕军进城的。

已经是到如今这个时候了,还讲究什么公平的比拼,朱棣若是想与徐辉祖分出胜负,以后有的是机会,何必要在这一时。

更何况,若是如此耽误下去的话,在京师其他几门的兵丁若是赶来,如此一来对燕军最后的取胜倒也没有多大影响,但那却也是有着不少的麻烦的。

在朱棣与徐辉祖比试之时,秦光远便挥手令神机营的乙火铳所先解决了徐辉祖所带来的家丁。

徐辉祖在带哪些家丁出来之际,哪些家丁便已经做好了与燕军决一死战的准备了。

因而在神机营的兵丁冲杀过去之后,那些家丁很快便做好了应敌之策。

不管徐辉祖所带来的家丁有多强大,但在先进武器面前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两个队伍在还未交战之际,随着火铳所兵丁火铳的发射,那些家丁便已经接连不断的倒下。

不过只是片刻功夫,徐辉祖带来的那些家丁还未靠近神机营,便倒下了一大半,剩下的那群人,在与之交战之后,又倒下了一大半,最后在一轮冲锋之后,百余人的家丁,只剩下了两三人,还都负了伤。

如此情况之下,即便是再与徐辉祖缠斗也没太大意思了,朱棣率先收了刀,一笑道:“今日就这样吧,本王现带着神机营前往本王王府中歇息,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吧!”

现在朱棣是已经进了京师,接下来需要看的就是朱允炆的态度了。

第176章 回到王府第507章 旨意到临江第378章 见吴荣第592章 正名第255章 赶走吴高第453章 邱福到了第46章 朱允炆的旨意第229章 抓到两兵丁第308章 进敌营第178章 布兵第589章 舆论造势第347章 朱棣醉酒第560章 找到下落第372章 朱元璋的手段第448章 刺客第191章 在王府的说讲第366章 说服李景隆第286章 打入德州第144章 又去京师第70章 盖起学堂第21章 朱棣的考察第149章 蛮横的张信第343章 完胜第23章 秦光远的拒绝第228章 下跳棋第323章 包围水西寨第515章 真相第513章 遇袭第357章 朱高煦的心思第257章 朱权其人第412章 逼迫出银第95章 去复命第21章 朱棣的考察第455章 回京第570章 天大的事第146章 秦光远回北平第295章 撤回北平第508章 柳暗花明第507章 旨意到临江第176章 回到王府第412章 逼迫出银第196章 被采纳第460章 赵耀祖被绑第284章 敌军撤退第577章 急火攻心第471章 敲竹杠第135章 满意结果第311章 准备再战第66章 去往东临山第105章 以大明门进宫第56章 遣送回去第572章 贺礼第135章 满意结果第39章 回到北平第87章 合作说书第287章 拿下德州第 477章 离开第595章 宝船第509章 真相如何第190章 派出使者第120章 终解释清楚第271章 货物被扣第282章 再次合战第105章 以大明门进宫第582章 试验火车第79章 制作方便面第417章 竞价成功第392章 被动刑第80章 送与姚广孝第329章 拜访私塾先生第589章 舆论造势第114章 告密书信真与假第490章 拜早年第529章 医馆寻医第25章 秦光远的妥协第318章 遣使进京第171章 上书朱允炆第192章 请喝酒第442章 犯事之人第139章 后续安排第307章 出兵夹河第458章 高大发求助第131章 选出小旗第473章 朱棣光临第537章 救出第593章 传旨第104章 专走皇道第272章 东临山的变化第59章 版权问题第103章 朱棣进京第177章 被罚第442章 犯事之人第127章 找上门来第354章 被盛庸围困第580章 见朱高燧第17章 秦光远报信第197章 开始攻击第269章 宏伟蓝图第172章 讨贼檄文第229章 抓到两兵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