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考成法

看着邹元标,朱由校无奈了。眼前这位就是一个理学先生。

朱由校不知道邹元标是故意的,还是他真就是这么想的,不过朱由校觉得后一种可能性还真的挺大的。

以自己的脑回路去理解邹元标,或者理解这些人的脑回路,怕是不可能。

等到邹元标嘴都说干了,朱由校对着陈洪招了招手说道:“去,给邹爱卿端一杯茶来。”

邹元标连忙站起身子道:“谢陛下。”

看着邹元标喝水,朱由校这才开口说道:“爱卿,既然爱卿赞成新政,朕也有一些想法。”

邹元标一愣,不过这个时候他总不能说“我不听我不听”。陛下都听你说了这么半天了,你不听陛下说?还想不想混了?

看着邹元标,朱由校直接开口说道:“邹爱卿,今日构陷熊廷弼的事情让朕寝食难安,这可是都察院的御使,是科道言官,为帝王耳目风宪,他们居然收受贿赂构陷大臣,都察院尚且如此,那其他的衙门呢?各地的地方官呢?”

朱由校说道这里叹了一口气,随后又剧烈的咳嗽了起来,等到陈洪递过绢帕擦了擦嘴,他这才好一些。

“邹爱卿,既然你想要给张居正平反,还推崇张居正的新法,朕觉得是不是可以先从张居正的新法之中拿出一些来实行?比如考成法?”

所谓考成法,其实就是给官员的头上套上了一个紧箍咒,是张居正改革中建立的一种官员考核制度,目的是注重考核工作实效提高效率。

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

不仅要对各级官吏进行定期考察,并且对其所办各事均规定期限办妥,执行“考成法”重要特点即所谓“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后世的官员考核和人事考核就有考成法的影子。一句话,责任到人,限时完成,完不成的,一律处置,该处分处分,该开除开除,朝廷不要庸官和懒政的官员,凡是冗官和不作为的,全都罢黜,一律永不叙用。

在张居正秉政的几年里面,被考成法罢黜的官员达到了三成之多。这些被罢黜的官员结成了一个反对张居正的团体,其中就有大量的人混迹在东林党里面。

朱由校这个话就是一个陷阱。

邹元标说了新政,说了一大堆,朱由校却提出来的是东林党不想要的考成法。

后世有很多人说东林党给张居正平反,其实也就是给了一个名,既然推崇张居正,为什么不重新推行他的改革?

比如考成法,比如张居正的税务制度?

显然这些都是东林党不愿意要的。

现在朱由校不管东林党要不要,这是自己要的。

一句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在朱由校看来,张居正改革的最精华就是考成法。一旦完成了考成法,那么吏治必然大有起色。

至于张居正最得意的一条鞭法,朱由校根本就不看好。

一条鞭法绕过了问题的本质,也就是官绅一体纳粮,查清了天下的土地又怎么样?过几年还不是一样?

而且一条鞭法加重了自耕农的负担,因为税收是收银子,粮食总不能自己变成钱。士绅和地方官府勾结,在纳税的时节打压粮价,让粮食变得不值钱,百姓要想用银子交税,那就只能低价卖粮。

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士绅和官员就抬高粮价,让百姓买不起粮食,只能卖地,卖身。

可以说一条鞭法是一条妥协的法律。正是因为它的妥协,使得大明的百姓负担加重了不少,使它从一条为民之法变成了害民之法。

如果大明的新政不被废除,万历时期就遍地烽火了,活不下去的百姓就直接起义造反了,一条鞭法只是饮鸩止渴。

至于解决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后世的清代雍正皇帝已经给出来了。

清代承袭明的制度,康熙末年,基本上又重现了明代的旧观。税收不上来,各地土地兼并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皇帝直接一步到位,摊丁入亩。

没有免税,你当地主没关系,你家有几万亩地也没关系,你有多少地,你交多少税;没地的,不用交税。

当然了,这也有弊端,因为地主会长租子,压力在佃户的身上,他们过得更加苦不堪言。

解决的办法也有,发展工商业,让百姓从土地上解绑。

去务工,去经商,去当兵,去殖民,反正就是不当佃户,百姓有了其他的活路,自然就不当佃户了。

朱由校就想要这么干,不过这一切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吏治。可就现在这个吏治,什么政策都没用。

所以朱由校直接就上了考成法,正好邹元标撞上来了,那就他吧!

邹元标听了朱由校的话就是一愣,考成法?

一瞬间邹元标就在心里面否认这个想法。

怎么能用考成法呢?

“陛下,考成法过于严格,将所有的事情都做规定,这是对臣子的不信任啊!”邹元标直接就反驳道:“陛下的臣子都是读圣贤书之人,君子之行,在于正己,为君之道,在于仁恕。对臣子要信任,切不可如考成法一般,那样会使得臣子与君王离心离德啊!”

朱由校看着邹元标,心里面有数了。

这就是一个理学的卫道士,治理天下靠的不是律法,而是君子之道,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

虽然不知道邹元标是故意这么说的,还是他真的是这么想的,不过这都不重要的了,这就是他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主张。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明白,这个人没法用。

即便他有气节,有骨气,甚至面对鞑子敢于自杀以全臣节,但是依旧没办法用。若真的听了邹元标的,估计大明灭亡的更快。

听着邹元标在那里说帝王垂范,朱由校摇了摇头。

居然相信只要君王带头做了,下面就会上行下效。简直就是在开玩笑,自己把皇庄纳税,这些人也会跟着?

根本就不可能,什么帝王垂范,那就是你们弄出来让皇帝听话的。

第三七四章 这个皇帝很强硬第六八九章 钉子第一一一章 猪队友第六四八章 杭州楼外楼第二八五章 埋伏第五九八章 回京与皇后敦伦第六十七章 王化贞第一七八章 帝后情深(求全订冲精品!)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时代来临第六六三章 大执政(求月票!)第五二六章 徽商慌了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刚(三更求打赏!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来了第一二四章 东林党盯上了皇帝第六一零章 宪兵督查处(求月票求打赏!)第五五零章 叫吴克善到山海关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飞第六四零章 朝鲜募兵第三九八章 重开爵位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买之人的名单第五二三章 清吏司插手第六三五章 魏忠贤在浙江搞事第二二六章 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四四章 重复太祖荣光第四四四章 皇帝动手了第六七九章 江户决战(除夕快乐!)第六三七章 准备策反朝鲜小世子第六四零章 朝鲜募兵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谈人生第七十四章 控诉!第二一零章 达成协定第五五三章 黄台吉被炸成重伤(盟主永恒自在天加更)第六八八章 反水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十一章 弃徒韩立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进京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国公朱纯臣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边吃花酒第一三二章 刘一璟出手(求月票!)第二九二章 恩宠二妃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二十六章 李庄妃第三四八章 早点签字你好我也好第六七九章 江户决战(除夕快乐!)第六五四章 孙传庭也到朝鲜了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四七九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门Dragon星空加更)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众人第三二二章 张维贤砸了自己的脚第五二八章 直接抄家第六四零章 朝鲜募兵第二九八章 弹劾陛下苛待功臣第一四三章 赵韩一起动手(盟主Cz、加更)第六七四章 惊动终极元老第十章 你家老爷要去辽东了第三十章 立地成圣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第二十七章 寿命最长的后妃第一六九章 午门跪谏第四十一章 燧发枪第一九八章 兵仗局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订阅!)第二九二章 恩宠二妃第一八七章 和王安谈理想第二二一章 赵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五二五章 扬州封城第二八二章 樊家龙虎兄弟(盟主迪迪卡卡俱乐部加更)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五零四章 认怂才是王道第三八二章 朕乃绝对权威(会长生日加更)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应星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为单身g们加更)第一五一章 魏忠贤得留着第一三七章 化险为夷(第七更,求打赏!)第五七一章 怀疑大明的实力第二章 魏忠贤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六四九章 方正化上船第二七八章 奇兵有奇用第五零一章 扬州瘦马第三二二章 张维贤砸了自己的脚第六二九章 张余出使朝鲜第四零六章 声援钟羽正第六七七章 逼宫第四十六章 努尔哈赤第八十一章 好人坏人第三一四章 要离京第六五零章 幕府将军之位第六二一章 海军演习(求月票)第一三四章 东林党的反击(求打赏!)第四九零章 工匠评级第六七一章 朴正阳自杀了第一三七章 化险为夷(第七更,求打赏!)第三九八章 重开爵位第三九四章 阿敏之死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零五章 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