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永福秘史

天下的书籍浩淼如海,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本。

纵是再怎么狂妄之人,也不敢说自己读过全天下所有的书籍。

汇总先圣之学,开启后世之思,传承文明记载历史,这就是书。

多到不可计算的书籍,大多分为四类,分别是《经》《史》《子》《集》,其他的则归到杂学当中。

作为四大门类之一,《史》书必不可少。

光是这一个《史》字,就泱泱如海,不知凡几,通史、断代史、传记、志史等等,其中又衍生出无数个版本,真的是灿若星汉烟波浩渺。

如《史记》《唐书》《宋史》等等统称为“正史”,代表着比较客观的史学家观点。

除此之外,还有不那么正统的“野史”。

野史虽然不那么正统,有时候还缺少足够的依据和佐证,但也可以作为正史的有效补充,很多的记载都是出自于野史。

因为时代的不同和学术流派的差异,有时候野史甚至可以当做正史来使用,渐渐的,正史和野史之间的界限也就开始模糊了。

除了正史和野史之外,还有两种史书,就显得不那正规了:秘史和艳史!

所谓的秘史,大多是以某个人物或者某个单独的事件为理论基础,勾勒出一幕隐秘的历史故事。

至于艳史,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一般都是说的宫闱之内闺房之中的香艳故事,虽然存在荒诞不经的弊端,却往往会依附与某一段历史或者某个历史人物,也并非全都空口大言的胡说八道。

和正统严肃的史书相比,秘史和艳史就显得不那么正规了,却因为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反而更能吸引眼球,这也是秘史和艳史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总的来说,正史、野史、秘史、艳史这四个门类,涵盖了素有的史书范畴,只要是和历史有关的东西,全都脱不出这四个种类。

最近一段以来,有一本史书风靡天下,阅者极众。

这本史书说的并非是什么春秋大义圣人教诲,却涵盖了正史、野史、秘史、艳史的全部范畴,书名叫做《永福秘史》。

从立论和描述手法里看,这本《永福秘史》应该算是糅合了野史和秘史两种书写方式,其中还有不少正统的历史记载,隐隐有着正史的架构,但是,这种书谁他娘的看那些个东西呀?大家都是当做香艳读物来阅读的。

众所周知,当今大清国的太后,也就是顺治皇帝的亲娘,以前就是住在永福宫里头的,这本书说的就是当今太后的故事。

书中从布木布泰十四岁进宫开始说起,开始的时候有点像是言情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单纯而又美丽的科尔沁少女进宫的故事,然后就是一连串勾心斗角的争宠剧情,把后宫的争斗描述的淋漓尽致,各种各样的算计和阴谋层出不穷让人忍不住的想读下去,简直欲罢不能。

宫闱争斗,尤其是涉及到后宫争宠的女人之间的争斗,自古以来就是最隐秘之事,这本书却毫不留情的揭示出来,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偷窥欲,第一次把宫闱秘史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

紧接着,就写到布木布泰被黄台吉宠幸,其中又穿插了布木布泰和多尔衮之间的暧昧之情,书中虽然没有明确提起,却几次三番的屡屡做出一个暗示:当今的大清天子,顺治小皇帝不是太宗文皇帝黄台吉的儿子,而是多尔衮的种。

这样的情节这样的故事,无论背景还是人物,都是当今之人当世之事,而且又有宫闱之秘,很快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再加上其中有很多香艳的细节描述,自然会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一读为快。

大清皇帝一晚上需要临幸几个女人,嫔妃们又是如何在床上伺候皇帝的,等等这些细节全都写的非常生动香艳,再加上说的是皇家宫闱秘事,瞬间就火爆起来。

从表面上看,这本《永福秘史》好像有些荒诞不经,但却对清廷的官制、法度和人物关系掌握的非常清晰,甚至连内宫里的情形都描述的一清二楚,说明作者肯定是个知道内情的人。

就算书中描述的不全都是真人是事,肯定也有所依据,不可能全都是假的。

这本书瞬间风行南北轰传天下,清廷也很快就知道了消息,立刻就做出了反映:封禁。

将《永福秘史》立为禁书,严谨刊印、买卖、阅读,有违反者,以大不敬论处,并且责令各级地方官府严查此书,一旦发现立刻收缴焚毁,相应人等一律严办。

禁则佳。

越是官府大张旗鼓要禁止的东西,民间就越为流行。

开始的时候,一些人还把《永福秘史》当做是单纯为了吸引眼球的胡言乱语,朝廷如此大规模的封禁,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也许,这本书里说的人和事都是真的,要不然朝廷为何要如此大力度的进行封禁呢?

随着朝廷的禁令,很多原本不知道这本书的人也就知道了,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市面上已经没有了这本书的存在,但私下里却有更多数量的手抄本开始流传,无数人人挑灯夜读,尤其是看到那些香艳处,更是心痒难耐大呼过瘾。

“砍了,全都砍了!”怒火中烧的多尔衮暴跳如雷的大叫着:“崇贤书案,一应案犯不必再审,全都枭首示众!”

崇贤书案,本不是多么重要的案件,只不过是因为查出崇贤书店贩卖禁书《永福秘史》,书店老板一家老小,还有伙计、最近到书店里买书的主顾,有关无关的人等一百多个,不论青红皂白,全都砍头示众。

光是在京畿一带,这样的案件已是不是一起两起了,而是达十几起之多。

每次都是株连无数,全都是杀身之祸。

脏水都泼到当今太后和摄政王的身上了,这还了得?

如不严刑峻法,岂不是要反了?

说当今天子顺治小皇帝是多尔衮的私生子,这样的言行绝对是重罪。

但多尔衮做的有些过分了。

除了查抄相关的书店和砍杀相关的人员之外,多尔衮又下了一道命令:市面上现存的书籍文字者,必须全部收缴焚毁,就算是《三字经》《论语》这样的常用读物,也不例外。

所有的书本,必须经有朝廷重新审定之后才能刊行买卖,否则就是图谋不轨居心叵测。

这道命令的打击面实在是太大了,一时间舆论哗然。

传承了千年的圣人书竟然成了禁书,立刻就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

对此,多尔衮并不在意:“读书人不满意有能如何?他们念叨几句朝廷的法令就不施行了么?前番的剃发令,他们也是不满意的,现如今不照样乖乖的剃了头发留起了辫子做了大清国的顺民?”

“用科举拴住读书人的心思,让他们白首穷经的做一辈子学问,乖乖的做大清国才奴才就好。平日里可以装出一副尊重读书人的样子给天下人看看,却不能真的在乎他们的意见。前明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明朝的灭亡,就是因为太过于重视读书人,以至于读书人结成朋党左右朝政,亡国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永福秘史》一书,直接就把布木布泰描述成为水性杨花、阴险狠毒的女人,简直就是在世的红颜祸水狐狸精,就差直接说她是亡国的苏妲己了。

在这个事情上,布木布泰本人绝对是受害者,她的名誉遭受了巨大的损害。

布木布泰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盆脏水是从哪里泼过来的:江南。

哪个读书人会吃饱了撑的没有事干,冒着抄家灭族的危险编造当今太后的谣言?

还专门花费银钱刊印成书,摆明了就是早有预谋,也只有江南残明才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布木布泰甚至已经隐隐的猜到了这事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一定是张启阳,就算是不他也必然和他有关。这盆脏水就是李吴山泼到她头上的。

事情是明摆着的:不管怎么说,江南的复隆朝廷也是大明正统,传承的是崇祯皇帝的法统,做事还是讲究些体面的,不大可能用出这么下三滥的招数。

这种事儿,只有他张启阳做得出来,也只有他张启阳才能快速的把这本书散发到北方来。

作为一个受害者,布木布泰已经在心里把张启阳骂了几百遍,如果是在几百年之后的二十一世纪,肯定要和张启阳对簿公堂,告他一个名誉损害,要他登报道歉顺便赔偿一大笔名誉损失费。

但是现在,她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张启阳花费这么多心思,就是为了给败坏一个女人的名声?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随着事态的发展,布木布泰已经越来越清楚的感觉到了张启阳的真实用心:借助这个事情挑起清廷和读书人之间的严重对立。

《永福秘史》这本书一出来,清廷必然会大力封禁,一定会株连很多人。

作为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受害者,皇叔父摄政王一定会把这事扩大化,大兴文字狱堵读书之人的嘴巴也是完全可以想象到的结果。

如此一来,读书人就会站到清廷的对立面上,这才是张启阳的险恶用心。

多尔衮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按照张启阳安排的剧本进行,连连掀起大狱,诛杀众多的读书人,多尔衮越是这么做,就越中张启阳的下怀。

虽然早就看清楚了隐藏其中的这些个关键,布木布泰却不准备说出来,更不想劝阻多尔衮,因为她有自己的考虑。

封禁舆论,株连众多,这些事儿全都是多尔衮做的。

自从多铎战败身死之后,多尔衮的实力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削弱,让他站到读书人的对立面上,正可以产生进一步的制衡效果,进一步的削弱多尔衮,以免出现多尔衮独大的局面。

“这些读书人胡说八道,竟然编排起你我来了。”多尔衮气呼呼的说道:“归根到底还是多铎的错,若是他当初能够顺顺利利的平定江南,哪里还有这么许多了乱七八糟的破事儿?”

正是因为多铎没有能够顺利平定江南,让残明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现在竟然有了逐渐稳固的姿态,才会有这么多人心怀故国,去相信《永福秘史》一书中说起的那些个事情。

如果不能尽快的消灭江南半壁,人们就始终不能心甘情愿的做大清国的奴才,他们总是怀着残明可以恢复故土的梦想,始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就算是把头发剃了也是三心二意。

消灭残明平定江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虽然多尔衮屡屡催促,但洪承畴却始终拖延,不愿意和渡江去和南京决战。

虽然这让多尔衮非常的恼火,更多的还是无可奈何:洪承畴说的是事实,他还不具备一举消灭残明的实力,不能贸然渡江作战,否则多铎的败亡就是前车之鉴。

按照洪承畴的说法,他只能维持住江北的局面不会进一步恶化,却无力渡江平定江南。

除非湖广的阿济格能够在战略上进行配合。

到时候阿济格的几十万大军从上游顺江而下,洪承畴就有机会有把握平定江南了。

“阿济格在湖广已磨蹭了一年,应该催一催他了。”多尔衮说道:“拟旨!”

第378章:利益第398章:暴怒的张启阳第343章:强行过关第三十七章:建奴杀来了!第一章:穿越第六章:魔鬼第三十二章:又见李安宁第194章:抄家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132章:劝降史可法第195章:打不过就去死第二十九章:赏官第七十九章:安全返回第十二章:同行第309章:对手一定是傻子第285章:不慌,本官去去就来第236章:说书人第362章:底层士兵的心思第221章:武穆遗风第556章:两年第四十一章:杀千户第三章:醒来第562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209章:决战第172章:僵持第207章:钱谦益第133章:援军不可期第450章:你们自己选择吧第453章:宁长官第522章:全部身家第542章:相送一程第357章:决心第200章:猜测第187章:今非昔比第238章:行动第209章:决战第278章:新式战争第237章:高起潜夜访第332章:为儿子操心第440章:国策第一章:穿越第289章:消灭第409章:郑头第491章:龙体欠安第583章:冷酷无情第564章:身体检查第326章:就此揭过第237章:高起潜夜访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七章:怪老头第247章:抓卖考题的人第298章:北伐第513章:传承第439章:除名第609章:归宿第558章:教学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284章:文御武第219章:岳飞后人第461章:拉燃式手雷第218章:深宫会议第一百零三章:锄奸营第223章:告天下书第七十八章:炸药包第437章:神第435章:押送官府第三十二章:又见李安宁第346章:两面讨好第552章:生意第398章:暴怒的张启阳第221章:武穆遗风第六十七章:江湖骗子病了第162章:毁城第313章:让我给他打下手,不可能第185章:士气高涨第412章:清醒第404章:狙击第143章:熊卫第205章:冲击第453章:宁长官第353章:皇帝誓言第309章:对手一定是傻子第428章:赌徒第205章:冲击第二十章:安宁公主第二十七章:彩头第220章:武穆遗风第582章:杀第466章:为这天下的是我不是你第389章:功成身退第357章:决心第388章:宁死不降第302章:两百万钱票第463章:化铁为铜第十五章:摆宴第440章:国策第377章:做的不错第三十七章:建奴杀来了!第522章:退缩第462章:你去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