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裁军

“社稷绵延国祚传承,兹事体大书文难竞,朕意面晤商之!”

这些内容不是出自圣旨,也不是正式的官样书文,而是皇帝以私人名义写给张启阳的一封“私信”。

在复隆皇帝的这封书信当中,对于光复北地收复故都之事大加赞赏,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篇幅,但那根本就不是重点,重点只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大行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葬礼,皇帝本人基本同意了张启阳的意见,但具体的规格和细节还需进一步商议。

至于第二件事,则是在说册立国储。

翁皇后喜诞麟儿,复隆皇帝做父亲了。

这个孩子的出生,对于整个大明朝而言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正宫皇后生下的这个男婴,就是复隆皇帝的嫡长子,若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个孩子很有可能被立为太子,成为国之储君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这个时候,绝不是谈论此事的最好时机。

按照国朝传统,一般会在孩子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才册立太子,哪有刚刚出生几天就册立太子的说法?

但复隆皇帝还是动了“早立嗣君以安天下”的心思。

册立太子为国储君,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是,把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册立为太子,这就显得有些古怪了: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子嗣众多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皇子之间出现纷争,才会确立太子人选,用来稳定局势。

或者是皇帝本人年事已高,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才会着急立一个太子出来,好随时做好继承大统的准备。

但是,复隆皇帝年纪轻轻,而且只有这么一个子嗣,却急急吼吼的要“早立嗣君以安天下”,明显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但皇帝的这封书信却说的极是诚恳:到底要不要册立太子,这是国家大事,关系到江山社稷的传承和大明朝的未来,我这个做皇帝的始终拿不准主意,所以想和你勇毅公私下商量商量。

毕竟是这么大的事情,书信往来实在很难说清楚,万一文字有误岂不是要耽误了整个大明王朝?所以你还是回来一下吧。

“哎,咱们的这位陛下真是小气了!”张启阳笑着对高起潜说道:“想要调我回去,直说就好了,偏偏要玩弄这样的小聪明小手段,真是贻笑大方。老高啊,你说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朝廷的意思?”

朝廷想把张启阳调回去,这分明就是一种试探,连高起潜都看出来了。

但却使用如此幼稚可笑的借口,确实显得欲盖弥彰,对此高起潜只能苦笑:“我估摸着是陛下的意思吧,若是蔡枫华他们操作这个事情,断不会如此的轻忽儿戏。”

蔡枫华这个人,虽然对张启阳的戒备之心很重,甚至可以算是李吴山的政敌,而且严重缺乏应有的眼光和魄力,却胜在做事沉稳老成持重,一定会找个像模像样的借口,

而不是想这样拿册立太子来说事儿。

自从蔡枫华“被退休”之后,复隆皇帝已经在事实上甩开了内阁的牵绊,却也暴露出急功近利操切毛躁的短处。

“既然陛下想要我回去,那我就回去一趟吧。”张启阳笑道:“这一次我不能空着手回去,得给咱们这位陛下带一份见面礼。老高啊,你帮我草拟个条陈。”

“什么条陈?”

“裁军!”

听了这话,高起潜稍微愣了一下:“张帅真的要裁军?”

“真的。”

作为北地事实上的主宰者,张启阳最为江南朝廷所忌惮的就是他手中的兵权。

历朝历代的权臣都会想方设法的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只有如此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但张启阳却主动提出裁减军队,足以证明他根本就没有倚仗军力割据北方的意思。

“陛下似乎想要推行新政,大刀阔斧的裁减军政人员,在这个事情上,我怎么也得做个表率,支持一下咱们的陛下吧?”

裁减军政人员,缩减官吏数量,精兵简政这个大方向绝对是正确的。

作为一方统帅,远在北地的张启阳能够知道江南朝廷还没有确定下来的施政方阵,这一点都不奇怪。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皇帝本人在这个事情上有些畏首畏尾,所以张启阳才在这个时候唱起了“裁军”的高调,表示对新政的大力支持。

“裁减之事从我张启阳做起”这个调门可真高。

现如今的毅勇军,光是在编的战斗部就有十万之众,而且只多不少,除了北伐的三路主力之外,还有湖广的一部分,确实已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

在张启阳的心中,军队的数量和战斗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乱七八糟的乌合之众就算是有十万之数,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还不如趁机精简人员缩小编制,走“精兵”的路子。

按照张启阳一贯的宗旨,如新华军校的那些学生们,只要有一万正式的野战军,就足以扫平天下了。

就算他还有更大的目标,有三几万主力精锐,也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必要真的养活一支数量上了十万规模的队伍,养不起!

主动裁减军队数量,而且是大规模的裁减。

一道命令下去就把军队解散,那不是裁减而是典型的“卸磨杀驴”!

打天下的时候在前方拼死拼活,故都光复了之后就把队伍解散,这不是卸磨杀驴又是什么?

所以,所谓的裁军并不是一哄而散,必须要有一整套的安置方案。

军官可以转化为地方行政人员,有功的士卒可以转化为地方上的治安力量,就算是最低级的辅兵也要给出相应的的待遇,或者是分配田地或者是给出一笔遣散银子,反正不存在一哄而散的说法!

至于种种的安置细节,那就需要进一步商榷了。

这笔安置费用当然得走朝廷的财政渠道,不可能由张启阳自己掏腰包,事实上他根本就拿不出这么许多钱财。

张启阳曾经做过粗略的估算,裁撤军队重新安置的这笔费用完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算是朝廷的财政状况已大为好转,恐怕也拿不出来。

第608章:谢幕第602章:征战四海第166章:跪第三十八章:埋伏!第476章:时间第一百零章:让公主去游说第258章:门面第112章:归顺第484章:神谕第九十九章:运送军需第246章:卖题第454章:重返北京第193章:翁城捉鳖第446章:会议第292章:无用便弃第九十三章:颍州知县第147章:战斗2第三十三章:喜当爹第372章:有功无罪第262章:洪承畴的计划第141章:狐假虎威阎王刘第489章:全都来齐了第175章:臣忠君贤第572章:禅让准备第四十三章:驿摩黑的心思第336章:舍不得也要舍第382章:乞降第533章:那就打过去第一百零二章:死士第362章:底层士兵的心思第三十六章:第二届比武第444章:在上一课第415章:吴三桂的使者第278章:新式战争第534章:雨林计划第254章:赏赐第203章:决战降临第四十五章:水淹八旗兵第135章:宋老实第414章:天王营第五章:招降第227章:家事第286章:纸上谈兵第136章:奇袭第356章:扯皮第406章:一般而已第255章:御花园第二十六章:亲戚又来了第526章:赎买第三十九章:溃兵第五十一章:擒获驿摩黑第四章:给张献忠吃辣条第478章:见面费第287章:溃败第473章:夜宿第548章:医务室第178章:铁血监军第573章:新的主角第550章:成婚日第220章:武穆遗风第448章:情报员第124章:史德威来访第八十一章:吴三桂投清第200章:猜测第九十七章:赏花第六十四章:卖官第434章:不知情第469章:便宜第212章:勋章第538章:穷兵黩武第487章:选择第四十六章:袭扰第523章:标记第220章:武穆遗风第584章:别样浪漫第514章:北地第421章:解救史环第181章:不分敌我第509章:繁荣第二十七章:彩头第489章:全都来齐了第147章:战斗2第419章:我叫张腊月第120章:美人第364章:飘飘然第308章:金四爷第505章:生辰第462章:你去搞清楚第六十九章:炸药包第283章:急行军2第546章:忘年之交第595章:英雄归国第317章:阿济格的儿子第387章:资格第458章:招生第136章:奇袭第六十一章:勇毅伯第252章:杨丰跑了第296章:问答第292章:无用便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