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章 鑫华电器公司

董书恒也在猜测齐彬准备怎么做。

他手中的情报是文衍源那边传过来的。

文衍源的应对就是将横须贺的陆战队以护侨的名义调到了江户边上。

实际上就是要确保江户的安全。

只是现在家定病重,如果没有了幕府将军,江户还有那么重要吗?

文衍源请求国内派遣医疗专家过去,可能是他觉得应该保住家定的命。

幕府的情况现在还没有那么危机。本州岛上大部分还是亲藩和谱代大名,这些人对倒幕军的那一套说辞并不感冒。

毕竟这几年,这些人都被喂的很肥。虽然大部分都是贪婪昏庸无能之辈。但是好在他们应该明白站在谁那边。

文衍源的报告中似乎也对幕府新军的出征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文衍源的应对并不妥,这会让幕府觉得复兴军会全力保他们,这怎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本来就是幕府自己事情,他们自己不全力应对,指望别人怎么行?

幕府这几年赚了这么多钱,是时候吐出来了。

“文衍源太沉不住气了!”高邮的临时行在内,董书恒有些不悦。

“也许文公使是担心局势不可收拾吧。这幕府的表现也太差了,一下子就丢掉了十几个藩属国。”一旁的魏玉祥说道。

“玉祥,不需要帮他圆场,文衍源怕是被幕府的温柔乡给弄的不清醒了。我们并非一定要死保幕府,这样只会让那些幕府的人觉得我们非救他们不可。我们要掌控倭国也不一定非要用幕府。我看还是齐彬沉的住气。”

这时候没有传来齐彬的消息,说明他还蛰伏在什么地方,等待时机。

“明天,我们继续南下,先到江宁,然后顺江而上。”董书恒吩咐道。

这次到高邮,董书恒发现这里的工厂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了。

这种实地考察比那些数据更加的直观。

工厂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的集聚,形成了新的市民群体。城市的扩张速度在短短时间内就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候。

高邮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到处都是双层排房的社区。

这些社区很多冠以工厂的名字,比如某某纺织厂宿舍区。

但是实际上这些工人的生活并不比乡下的农民好多少。至少住的一般,每家基本上就两间排房。

有孩子的就更加拥挤了。两间屋子都要改成卧室,夫妻俩总要有一个单独的空间,不然想继续造人怎么办?

厨房要用公共的,厕所也是公用的。

好的地方,比如沪上,会建一些好的福利房。

但是高邮这种全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区,建房子根本就跟不上分房。

现在,随着农村地区的发展,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再进城务工。

复兴军内部经济情况在改善,劳动力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高。

因为复兴军的海外移民政策,让国内的穷人有了一个兜底的选择。

而随着这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移民而变得富裕。

国内工厂的薪资如果太低,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选择移民呢。

去了南洋、远东或者美洲,就能够获得几百亩不等的土地。

有了这些土地,只要自己足够勤奋就吃穿不愁。

因为这么广大的土地,哪怕是收成不好也不会饿着肚子。

而且好多国人都是有着土地情节,能够拥有一块可以传家的土地,是很多人的梦想。

在工厂做工,说白了还是帮人家干活,就像是以前的长工一般。说实话,工人的地位现在并不高。

除了每个月能够拿到固定的工资,更容易攒到钱外,最后能够捞得着什么呢?

这次董书恒到了高邮,再次找原本支持自己的一帮子扬州商人座谈。这些人囊括了江浙地区的主要财阀。

每次南下,董书恒都会开这样的座谈会。

这帮子商人也都是老熟人,大家也能够放开畅所欲言。

这次座谈会,商人就提出了移民政策对工厂发展带来的影响。

因为移民政策提高了工厂的用工成本。

有些商人提出是否可以招募朝鲜和倭国劳工。

因为那些人用工成本低。

董书恒也可以理解这些人,他们并非只是争取更多的利益。

工业生产必然要依赖出口,华夏内部的市场现在并不是很成熟。

要跟那些洋人竞争,只能在用工成本上下功夫。

毕竟老百姓们还在为解决温饱而努力,没有那么多的钱拿来消费工业品。

国外的市场还是很重要的。

董书恒明白必须要在国内制造出一批中等收入的人群。

这个群体才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

这个群体原本应该从工人和自耕农以及官府的工作人员中产生。

所以董书恒在财政改善了之后,就给手下的官员逐步的提升待遇。

他没有一次性地提升待遇,而是制订了一个涨薪计划,按照每年百分之十的比例给手下官员涨工资。

这是董书恒从后世学来的经验。即使你有这个能力,也不要将手下的工资一下子提升上去。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

一次性涨的太多,让今后没了上涨的空间,反而会失去这一刺激大家工作热情的手段。

商会代表提出的放开使用朝鲜和日本劳工的问题。

董书恒觉得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做一些限制。

比如说对这些人的居留权要做一些限制。可以让他们过来打工,但是不能给他们居留权。

这些人过来之后只能在工厂做工,但是要住在工厂安排的宿舍,而不能在内地定居。

这是必须要严格把控的。董书恒可不想以后将内地的人口迁移出去了,但是却涌进来一大批的朝鲜、倭国或者是南洋人。

引入这些劳工之后肯定会继续将工资水平压在一个很低水平。

董书恒也知道这对那些底层的工人是不公平的。

但是工业化的初期,在生产率上比不上人家,只能在用工成本上想办法。

要不然光靠复兴军的支持是很难完成工业化的。

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够发展出健康的工业体系。

而仅仅依靠国属企业,使用政府投资也没办法建立工业体系。

董书恒给复兴军设计的经济体系是国家掌控一些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行业,比如说铁路、能源、医药、通信、电力……

而其他的行业则向地方的财团、普通的投资者开放。

即使是前者,普通商人人也能涉猎,只是要由国家掌控大头而已。

这样才能够让那些国属企业健康地发展。

当初,入驻新京城之后,董书恒将原本握在自己手中的淮海集团和长江集团中的股份转归国属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当时像刘明远这样的元老都对此持反对态度。

他们认为淮海公司掌握的都是一些关键领域,应该留给自己的家族掌控。这样董书恒的地位才能够巩固。

但是董书恒却不这么认为,既然不称帝,那么就不能握着关系国家命脉的行业。

比如当初淮海公司掌握的那些兵工厂。这些兵工厂完全就是复兴军的命脉。

有时候手握利器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但是董书恒也不是那种无脑的大公无私。

他还是给自己的家族争取了很多利益。

比如他的两个妹妹建立的云梅集团掌握很大珠宝行业和皮草行业的份额,几乎占领了奢侈品内销和出口的半壁江山。

如果不是董书恒,就凭借两姐妹俩是不可能将云梅扩张的那么快的。

现在云梅集团绝对是最大的奢侈品公司,各种丝绸制品其基础行业。

北方的优质皮草和中南半岛的宝石资源很多也在云梅的控制之下。

这样云梅有稳定的货源开发奢侈品领域。

另外,云梅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布局。吸收了欧洲的许多时尚元素,与华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出了很多引领时尚的产品。

比如云梅就率先打开了化妆品行业,他们将华夏的一些传统化妆品技艺同欧洲传过来的萃取技术相结合,还跟中医药合作,推出了很多护肤品、化妆品。

这相当于开创了一个新的行业。这个行业附加值高,给云梅从全世界不断地带来收入。

再比如以魏玉珍名义创办的商务出版集团。

也是报纸、书籍出版行业的龙头之一。

新闻出版行业将是将来一个重要的行业。

另外董书恒还通过刘明远掌控了美洲的西海岸公司。

是的,西海岸公司并没有移交给政府,而是留在了董书恒的家族手中。

公司的高层相当于是董家的家臣。

刘明远已经隐退,他现在就专门帮助董书恒协调各种资源输送到美洲去。

加州基本上在董书恒的掌控之中。北边俄勒冈地区甚至是华盛顿地区也被西海岸公司渗透。

西海岸公司与长江安保公司就是董书恒掌控美利坚西部的两颗钉子。

实际上美利坚这些年扩张国土也是用这样的办法。

能够用钱买的,他们就不会去动用武力。

这才有他们对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掌控。

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美利坚对这些地方的掌控并不牢固。

董书恒也正是运用了这一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先是用西海岸公司雄厚的财力几乎将整个加州给买了下来。接下来再用白齐文这些白人逐渐掌握州议会,从而控制加州政府。

现在白齐文已经做上了加州的州长。加州的政府部门也已经被黄种人给掌控了。

一些从东部来加州闯荡的白人突然发现这里变成了华人的世界。

联邦政府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在南北内战之前的美利坚,地方州是有很大的自治权的。

美利坚现在再想要控制加州的华人,除非发动战争。

但是现在堪萨斯的内战还没有化解,联邦政府哪里有能力去对遥远的西部发动战争啊。

长江安保公司在堪萨斯地区的战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自由派的军队现在都不想跟这支由华人组成的军队交手了。

这支华人南方军团,被北方军称为“魔鬼军团”,他们比手段残忍的德克萨斯佣兵还要令人恐惧。

联邦政府也要掂量一下与加州华人交手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西海岸公司相当于西部地区的政府,而长江安保则相当于西部的军方。

加州在手,中部的科罗拉多、内华达、亚利桑那等还没有纳入联邦管辖的地区就更容易渗透了。

当地只有一些被白人打残了的印第安人部落。

对付这些印第安人,华人的手段要比那些白人多的多。

屠杀只是最简单无脑的办法。

美利坚西部是董书恒留给自己的自留地,自然是要好好经营好。

每一个派过去的人才,董书恒都会亲自接见,向董书恒宣誓效忠成为董书恒的家臣。

去年下半年因为堪萨斯内战双方都出现了后膛枪,董书恒也将最新的装备给送到了加州。

同时也派遣了更多的军官过去。

长江安保在那里的兵力已经扩张到了五万人。这样的常备兵力在美利坚已经是一支十分雄厚的力量了。

作为家臣,他们每个人都将得到西海岸公司的一部分干股。

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哪怕只是百分之零点零零零几的股份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更不要说他们还能得到土地等财富。

普通的长江安保士兵都能够分到几百亩的土地,这些家臣分到的土地更多。

董书恒准备在这里生生地制造出一个阶层来。

董书恒在海外掌控的资源还不至于这些,在西太平洋公司中,其家族也控制了大量的股份。

在国内他还积极投资内燃机、电器等新兴产业。

除了国属公司之外,董书恒让家人与徐寿合作成立的鑫华电器,就是专门投资生产各种电器设备的新型科技企业。

董书恒家族出钱,徐寿这个技术宅出技术。

科研人员是可以用自己的研发成果投资。

董书恒成立科研院之后并没有将这些科研人员给框死。

要想让大家愿意投身到科研领域就要让科研人员也能够成为富翁。

要不然以后聪明人都去做生意了。谁还愿意搞研究。

所以复兴军的公司法就规定了科研人员能够用自己科研成果出资与他人成立公司。

只是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技术保密规定罢了。

董书恒自然是选择跟徐寿合作。这位可是将来华夏的“爱迪生”。

现在线圈技术成熟了之后,徐寿正在研究无线电。

董书恒知道这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

另外通过电机技术演生出的冰箱、空调、电风扇等电器也都被徐寿攻克。

董书恒出思路,徐寿出技术,两人是完美的二人组,有一段时间董书恒不务正业,天天往电器研究所跑。

这几样东西可都是不愁销路的。

冰箱可以用于食物的保鲜,能够极大的解决远洋航行的食物补给问题,几乎所有的远洋商船都要装一台。

有了冰箱、制冰机之后,远洋捕捞也不再仅仅是捕鲸了。

安装了发电机和制冰机的远洋渔船可以将更多的鱼获带回来。

甚至是内地地区的百姓都可以吃上冰冻保鲜的海鱼。

在此之前渔民们只能在近海捕鱼,要想远销到其他地区只能将鱼获做成鱼干或者是罐头。

这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另外空调、电风扇也为复兴军开拓南洋地区提供了助力。

热带地区土地肥沃,雨水丰富,但是历史上却一直没有什么辉煌的文明诞生。

其实就是因为天气太炎热,人口不能大规模聚居在一起,否则就会产生疫病。

但是现在有了风扇、空调,只要有电力,那么原本这些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也会变的宜居。

其他的东西,比如取暖器,电热炉等都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

只要复兴军政府坚持推广建立电厂,在各地铺设电缆,这些东西就能跟着推广开来。

即使是暂时进入不了普通百姓的家中,光是那些有钱人购买,加在一起也不少了。

这是依靠着这些内部的有钱人,走高端路线,鑫华电器一建立就带来大量利润。

这让徐寿的研发团队一个个都成了富翁。

好在这些理工男没有因为变富就准备躺平,而是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

董书恒不怕手下的人有钱,他就是要造富,越多的人变富有,华夏的经济才能够更加的活跃。

在内地投资新兴产业,在海外控制基础资源。这就是董书恒留给家族的遗产。

ps:准时发个大章,求票,求推荐!

第三二九章 家臣?(5000+求票!)第六六七章 质询第六二三章 第二场海战第三一九章 筹划起事(五千+,求票!)第六一六章 半小时海战第五八四章 倭国暗流第八〇〇章 杨洋的计划第七三二章 论战第八十一章 左宗棠的决定第七八一章 炙手可热的沙俄第九十五章 北海海战下第四〇三章 沪上证券交易所第七九八章 极地军团第一四七章 万园之园第七九四章 艰难的防御第七一一章 北线军议第五〇五 井喷式科技发展第二十四章 返乡记第二一二章 诸王薨第七一七章 詹西城下(月底了求月票,推荐票!)第四章 游西溪事端多第八〇七章 普利茅斯会谈第一五二章 开启铁路时代第二二四章 反攻开始(四更求票!)第六五一章 两笔订单第五六一章 骑兵出击第八十五章 天京城的大事第一四六章 再谈第二五一章 穿越的高考第三七六章 环球访问第四七一章 圣军的新设军团第三一七章 鄂军西进(求票,求订阅!)第六七七章 普奥之争第八十五章 天京城的大事第七七六章 天选之国第十六章 花园之中畅未来第七四九章 抄后路第八一三章 奥斯曼帝国的危机第八〇四章 拍卖会第二七四章 淮海军来了第五七九章 廓尔喀王国第二四七章 先划江而治第五六三章 东华军的战略规划第二〇〇章 新生活运动第一八一章 巡堤第三八四章 小工厂的发展困局第六〇八章 巴黎谍影第三二一章 打草谷第一〇九章 巡游黑龙江第三十三章 整军备武第九十九章 栽花计划第七十九章 中医研究所第二五七章 婚礼(感谢海绿毛龟)第九十章 幼龙初显峥嵘第一〇三章 挑衅第二二九章 女人们第四四八章 停火协议第七九九章 邦联体帝国?第七一九章 海战序幕第一一八章 震惊的邵灿第五四一章 反攻达卡第五十一章 再次劫道第一四一章 冲突第二七二章 李存文的选择(求票!求订阅!)第二〇七章 危机降临黑水之间第七六一章 登陆纽西兰第三五六章 你偷茶树我偷羊(五千字求票!)第六二四章 金边会议第一四八章 撤军第六〇九 中南三省的问题第一三二章 反击的北伐军第一四二章 对战胜保第六一七章 错综复杂的形式第五五六章 东行记第四九五章 狗头金第二三二章 城市圈第五〇三章 有轨电车第六八〇章 袋鼠部落第三九八章 石达开的选择第三十二章 工业和银元第二二六章 寇可来,吾亦可往第一七〇章 招商引资(上推加更)第六七一章 会面第七六九章 南下的远征军第一七九章 攻入辽东第二二四章 反攻开始(四更求票!)第一四四章 谈判第七三三章 堪萨斯军团第七三六章 未亡人维多利亚第二三八章 木尔丹·梅林(月初,求票!)第三七四章 石达开必须西去第八三〇章 再战第七七四章 坦普尔政府的末日第二七一章 镇海炮台第六〇八章 巴黎谍影第一八三章 重型迫击炮第六二七章 凯旋归来第五五八章 东华军第七七一章 约翰·杨的反击第六四〇章 “镇海”级入列(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