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五章 巡视

因为复兴十年十月份有一场重要的庆祝活动,所以董书恒将他环大华夏圈的计划提前到了复兴军九年的年中。

他的行程没有远近亲疏,就是按着太平洋顺时针走。

这次出行,董书恒选择乘坐军舰。

这是复兴军建造的第一艘高速装甲巡洋舰,设计的灵感是董书恒对后世战列巡洋舰的记忆。

高速加重点防护加上大口径的舰炮。

这艘军舰目前来说基本上是无敌的存在。

第一舰队的主力舰大部分抽调出来跟着全程护驾。

一个整编陆战旅随着船队行动,另外还有总统府的内卫。

同行的还有一个文官团队。

他们大都是董书恒挑选出来的共主府班底。

姜玉钦已经不在董书恒身边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张孝达的二十几岁年轻人。

此人并非出自淮海书院而是岳麓书院的毕业生。

但是进入行政系统之后表现非常出色。

后来调到侍从室工作,之前曾担任了一段时间姜玉钦的副手。

后来姜玉钦转到地方工作,他就接替了姜玉钦的位置。

另外这次出行的总负责人是李少荃。

他从次大陆回来之后也进入内阁中书工作。

但是现在却是董书恒内定的共主府官员。

另齐彬也将进入共主府,但是并非是做官员,而是担任董书恒的家老之一,管理董书恒的家族事务。

在半岛和扶桑,董书恒身着精心裁剪的华丽汉服。

其中吸取了一些古代皇袍的因素。

那些半岛和扶桑的百姓就像朝拜神灵一般跪拜他。

就是那些国王、大名见了董书恒都要行大礼。

这些礼节都李少荃带人制定出来的,已经提前一部跟当地的人做了交代。

接下来,舰队到了加华。

加华的地位比较特殊,这里将是共主的直辖领地。

当初董书恒就已经提前做了布局。

董书恒的共主府就建在金城。

这里将改名为炎黄城。

现在这里由刘明远在主持工作,他是董书恒的大家老。

而大量被董书恒选派到共主府的人今后也将迁移到这里工作、生活。

董书恒最终还是没有完全将自己共主府放在本土。

这样本土就能够走上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按道理,藩属国只要不发生战争,那么他董书恒是没有权力去管藩国的内政事务的。

哪怕是藩属国的政府更迭了,只要他还遵守大华夏共同体的公法,那么董书恒就不会干预。

这是董书第一次来到阿米利亚大陆。

在密西西比河东边,南北双方的战争还在继续。

已经进入1864年,打到现在,南北双方都已经精疲力竭。

这场战争已经造成包括平民在内几百万人死亡,而且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壮。

加华虽然也参加战争,但是并没有尽全力,他只要对付北方军的西部军团。

北方军的主力在华盛顿的南方。

就在今年南北双方遇到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

双方都出现了饥荒。

位于西部地区的加华,背靠着整个大华夏圈,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而且加华还能向南方各州输送大量的商品。

作为商品的中转基地,新郑州城现在已经膨胀成一个拥有十几万人口的大城市。

在整个中部地区都算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了。

南方从弗兰西人那里获得的贷款有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从加华购买物资上了。

这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加华工业经济的发展。

董书恒来到金城参观了建设当中的共主府。

他的这个身份前无古人,所以起了一个天下共主的名号。

简称天主听起来有些奇怪,还是叫共主比较自然一些。

离开了这里之后董书恒继续向南,访问了中阿米利亚的几个小国。

现在除了布拿马之外,其他的几个面向太平洋的小国也都自己主动加入了大华夏圈。

因为他们的位置,不加入大华夏圈,他们根本就是生存不下去。

紧接着是东华,东华也是大华夏圈的大国,在地位上与本土是一个等级。

董书恒准备在藩属国大会中设置一个理事机构,由几个较大内部国家组成。

东华肯定有一席,本土也有一席。

另外几个他还没有选好,像是南华这样的地方还没有发展起来,等他发展好了肯定也有一个席位。

整个大华夏共同体今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

大国和小国之间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

有些事项可以按照一国一票,有些可能就要按照实力说话了。

董书恒今后作为平衡者其实还是要依靠这些国家。

加华和南华都是他能够控制的。加华是他的直辖领地。南华由西太公司控制,而他是大股东。

东华也是董家人建立的帝国,自然也会支持他。

东华、加华、南华加上本土,四个国家,还是不够。次大陆那里可以将圣国给拉进来。

在东华,书同、书恒兄弟俩终于见面了。

董书恒对这个兄长很陌生,但是董书同眼中的弟弟却没有怎么变。

兄弟俩谈了很久,可以说是促膝长谈。

从整个共同体的未来发展,到整个家族未来的延续都有涉及。

董书恒还为东华做了未来的规划。

他要让东华做南阿米利亚的霸主。作为华人势力向大西洋渗透的前进基地。

这样东华今后至少能够成为除了本土之外,大华夏圈的第二把交椅。

同时,东华也是董书恒为家族安排的后路。

因为东华的多民族结构,董书同家族作为华人和殷地安人的混血家族,最后反而在这个位置上会非常稳固。

无论是东华发展到什么地步,他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国王去平衡内部华人、殷地安人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董书恒沿着太平洋途径东华的双子岛,也就是原本的纽西兰岛。

在南岛他圈了一块地方,准备建成自己的度假别墅。

岛上对残留殖民者的清除工作还没有结束。

一部分原本分散在各地牧场的白人殖民者躲在山里面跟东华的驻军打起了游击。

这样的战斗也许还要进行很长时间。

各地还会出现零星的反叛和袭扰。

当然了,这些零星的殖民者造成的危害有限。

在南华,董书恒接见了陆顺,董书恒很喜欢这个年轻人。

计划中的南华国还没有,这里还是西太公司的南华管区。

内部的安全由复兴军和公司的安保人员共同承担。

同双子岛的情况差不多。

这里主要也有一些残留的白人殖民者。

这些人躲在内陆地区,避开了第一波的攻击。

在沙漠地区,他们还组织了游击队,躲到沙漠中的一些绿洲地带。

时不时地出来袭扰一下。

这让陆顺非常头痛。还是杜正文在原本悉尼的图书馆中找到了白人的笔记。

上面记述了这些白人殖民者是怎么在来到这里的三十年内,让这里上百万人口的土着减少了95%。

即使是一种种族灭绝,这样的效率也太高了吧。

他们发现那些白人殖民者的手段其实并不复杂。

南华岛这里干旱缺水,主要的河流也都不长,只要控住了那些水源地。

那些残存的白人殖民者早晚都要走向灭亡。

现阶段,南华的主要任务就是接收移民,加强对南华地区的投资建设。

陆顺现在是花钱花到手软。

不过他的压力也很大,这些钱可都是股东的钱,股东会派了专门的团队过来监督陆顺。

他虽然只是一个经理,但是他行驶的却是一个总统的职权。

董书恒跟陆顺聊了很多东西,还视察了南华城建设。

苏霆专门从西边的前线跑了回来,就是为了见一见自己的这位老东家。

当年苏霆犯了错误,被赶出了卫队。

但是董书恒依然帮他安排了一个好去处。

虽然他现在只是东华安保队长,但是未来南华建国之后,他就是妥妥的陆军总司令。

经过这一圈视察,董书恒发现了一个问题。

现在复兴军本土的发展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移民来带动的。

当本土的建设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科技没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发展会进入一个瓶颈期。

这个时候通过移民,开发新的地区。能够让这样的发展延续下去。

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扩大规模来延续经济的上升期。

比如说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电气化的运用。

当本土全部完成电气化之后,那么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会进入到一个饱和期。

就比如修铁路,当有价值的线路都修好了之后,再继续修的话,就可能要亏本了。

这个时候就要出现经济危机了。

但是现在复兴军还有一个缓冲。

那就是本土完成了建设之后,他可以将这些技术向整个大华夏圈扩散。

因为董书恒实行了货币一体化,所以这种发展带来的红利可以分摊给整个大华夏圈。

而通过移民拓边,可以将这个范围继续扩大。

至少在未来的半个世纪内,大华夏圈内部都不会出现饱和的情况。

但是前提是这种外向型的发展模式能够持续保持下去。

最危险的就是本土出现了反对这种普惠发展的苗头。

要是本土倚仗自己是唯一大国的地位要是去吸整个大华夏圈的血,而自己却不思发展,那样就糟糕了。

董书恒这个身份的存在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

他时刻牢记自己现在追求的是所有华人的发展。

是要将这个民族给发扬光大。

因此即使是他卸任了总统一职之后,他依然要保持对本土这个最大实体的控制力。

因此他改变了当初的计划。

他准备在沪上设置一个常驻的宫城,是为西宫。金城的宫殿称为东宫。

这样他每年有半年住在本土,半年住在加华。

能够平衡两块大陆。

未来人类发展主要是还是在欧亚大陆和阿米利亚大陆。

只要华人在这两块大陆发展好了,未来主导整个人类发展的还是华人。

董书恒接下来来到了南洋地区。

这里的小国,无论是华人小国,还是土着人小国,无一不是欢腾一片。

这里因为地理的原因,小国林立。

董书恒也不想将这里整合出一个大国来。

成立了共同体之后,反而是大国更加难以管理,小国管起来要容易得多。

还没有担任共主,董书恒就已经感觉到了这些。

现在的本土,董书恒还没有卸任,就已经开始有人拉帮结派了。

因为董书恒定下来选择的方案。

聪明人都已经能够从中看到机会。

魏玉祥已经从拉达克回来,他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回归中枢。

他原本人缘就很好,再加上他外戚的身份,很多人都看好他,于是就在他的身边从中枢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另外刘青北在复兴军中做的时间最长,他的身边也有一群人,大都是以前董家的老人。

大家都知道,左季高是要退了,他这几年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国内的大商人。

董书恒都有些犹豫,是不是要继续将总统的位置再霸占着,这样至少他能够名正言顺地将复兴军给控制在手中。

说白了,他还是身居高位的时间太长了。

高位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疑心病。

董书恒最后到了加尔各答,会见了次大陆各国的领袖。

不过他单独见了石达开。

两人进行了几个小时闭门会谈。

董书恒访问完次大陆去锡兰岛看望了一下印度洋战区的士兵,然后就启程回国了。

他原本还准备去波斯和阿曼看看,然后乘坐通到波斯的火车回国去。

但是没有时间了。

因为国内正在筹备的复兴十年的庆典就要开始了。

这次庆典活动,复兴军上下都非常重视。

准备工作早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在筹备了。

而且这次有很多国家的都会前来观礼。

当然这里面的国家大都是指欧罗巴国家。

因为共同体内部的国家肯定是要来的。而除了共同体之外,只有欧罗巴才有正经的国家。

其他的地方还真没有什么正经的国家了。

现在的世界上只剩下两个阵营,大华夏圈和欧罗巴。

阿米利亚可以看做被这两个阵营瓜分。

米利坚、布西和格里纳达可以算作是欧罗巴阵营。

剩下的全部都加入了大华夏圈阵营。

第三四八章 漠北都护府(求票!)第四八六章 阻击第六九七章 破城第九章 团丁出世惊天地第一三四章 咸丰认怂第七五七章 突袭温尼伯堡第八十二章 第一次全体会议第六五四章 麦哲伦海战的序幕第一二五章 千里跃进太行山第四〇四章 吴淞炮台第五〇三章 有轨电车第四二四章 普鲁士海军的野望第二〇九章 杀人夜第二七〇章 见闻第六五七章 新潼关第六二九章 年轻的冒险家第三七一章 第三次华沙战争第四一四章 首战阿萨姆第一六八章 暴怒的麦莲第四八二章 双败第六三九章 家庭会议第一三五章 大沽口第一六〇章 战琉球(上)第五八八章 衣锦还乡第三八六章 汽油弹(求票,求推荐!)第三一四章 奇袭醴陵(五千)第二一五章 七月流火第三一三章 山东易帜(求票,求订阅!)第六八八章 陈玉成的分析第四八〇章 肉搏第六三〇章 半吊子战争第三七五章 布兰德尔报告第二七六章 夺门(三更求票!)第二一七章 坚壁清野(求月票、推荐票)第六九一章 围城还是攻坚?第三十章 初遇天地会第六五二章 攻防结合第七九九章 邦联体帝国?第二〇二章 韦昌辉的野望(天气好热,求票!)第八二三章 激战塔朱拉第四十八章 大张旗鼓地进攻第一九六章 首舰下水第三八四章 小工厂的发展困局第七二五章 螳臂当车第二九九章 里应外合第六一八章 董氏的加州第五七〇章 攻击华人街第五一八章 巨型铜矿第二五二章 论英雄第七三二章 论战第五十三章 蓝翔军团掘进第二八九章 灭清时间表第六五五章 扩军(二更求月票!)第八二四章 军议第十九章 没意思的战斗第四五四章 两年之间第五六一章 骑兵出击第七一一章 北线军议第五五八章 东华军第二七四章 淮海军来了第五三二章 森林印第安人军团第三六九章 最可爱的人第二八五章 杜尼娅的新生第二一八章 火烧黑水(求月票!推荐票!)第五五六章 东行记第五八四章 倭国暗流第一三八章 长芦盐商刘锦文第四〇六章 残破的堡垒圈第二〇九章 杀人夜第八二四章 军议第二九八章 叛变第六四五章 中途岛(二更求票)第一四六章 再谈第二四一章 尼布楚城(限免求票!)第二十四章 返乡记第七十一章 南洋水师第三五七章 骑兵终结者(5000+)第八二二章 东非骤变第三〇〇章 北上第八三四章 狠辣的谢尔曼第一一二章 挺进太行山第六四七章 建城第五三九章 粮食换劳力第四一二章 李渐甫入缅第四五九章 复仇者(求票!)第七七〇章 铁矿石第五三二章 森林印第安人军团第一九五章 猎人的末日第六一四章 炮轰萨尔瓦多第五五四章 南阿米利亚也是散装的第二〇四章 洪秀全的应对(召唤绿毛龟)第七六五章 飞艇出击第一五〇章 双头鹰第三二七章 战后京师(求票)第一章 魂穿盐商之子第七四七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三一四章 奇袭醴陵(五千)第七八二章 蒙巴萨和塔朱拉第七〇六章 基建狂魔第三三四章 刺杀(感谢浮生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