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大乱战(下)

这场战争绝对比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的规模都要庞大。

除了新罗马帝国之外,几乎所有主权国家都加入了进来。

奥斯曼帝国最终还是加入到了欧罗巴阵营之中。

好在董书恒早就在阿拉伯半岛有所准备。

这些年,阿拉伯人在复兴军的支持下已经积蓄了不少的实力。

就在奥斯曼人宣战的同时,其东部的几个帕夏纷纷宣布独立。

鲍有志的印度洋舰队派了一支分舰队就将奥斯曼人位于红海的舰队给全歼。

然后赵大志的北非军团北上沿着红海西岸杀入埃及。

阿里王朝的军队一触即溃。

不过,很块欧罗巴联军派兵到埃及作战。

双方在广阔的沙漠中战得难舍难分。

红海东岸的阿拉伯人则控制了沿海地带。

阿曼王朝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他们是也是华夏共同体的成员国。

此时他们出兵二十万直接怼上了奥斯曼人的后心。

战线被一路推到了小亚细亚。

复兴军在地中海东部终于有了一个立足点。

当然了,复兴军的海军飞不过来,但是这依然让整個欧罗巴震动。

就当大家将目光集中到奥斯曼帝国和阿里王国的时候。

大英帝国的开普敦殖民地出事情了。

因为就在两年前,开普敦殖民地北部发现了大量的金矿。

大嘤帝国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要不他们怎么敢跟复兴军叫板呢。

就在大嘤帝国全心投入到战争中去,他们以为在开普敦放一支舰队就好,加上弗兰西人控制的马达加斯加,可以防止复兴军海军进入大西洋。

但是问题偏偏却出现在了陆地上。

因为战争的需要,嘤国人向当地布尔小地主增加税收。

而这些布尔人早就对英国人霸占金矿而不满了。

复兴军的暗中支持,让他们最后决定造嘤国人的反。

复兴军通过自己在桑给巴尔的控制区,在陆地上打通了一条到布尔人控制区的商道。

源源不断地将武器和物资送给布尔人。

大嘤帝国此时哪里还有那么的步兵去对付布尔人啊。

他们只能在陆地上节节后退,最后只剩下开普敦港口。

就连自己的金矿都丢了。

这下子伦敦的那些资本家急眼了。

他们去游说新罗马帝国,希望他们能够参战。

只要新罗马帝国参战,整个欧罗巴联盟就将一下子多出几百万的兵力。

要知道此时的复兴军还没有全面动员,整个欧罗巴联盟就已经招架不住了。

沙俄在过去的一个冬天对乌拉山一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但是这一次,寒冷的天气并没有成为沙俄人的朋友,复兴军早有准备,他们躲在坚固的工事中。

工事中甚至烧起了火炕。

士兵们也都配备了保暖的皮衣或者是羽绒服。

复兴军控制的极北行省、远东和汉唐地区全都盛产皮毛。

这些东西的价格已经被压低到了很亲民的水平。

农业部门还在百姓中推广养殖业,这进一步压低了皮毛的价格。

沙俄的士兵作为进攻的一方,却要忍受着寒风的洗礼。

他们的黄绿色军大衣在雪地上非常的明显。

他们高大的身材非常适合作为狙击手的目标。

如果沙俄人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某一个点。

复兴军的装甲战车就会出现在那里。

钢铁洪流直接跃过工事,将沙俄人给平推回去。

仅仅一个冬天,沙俄人在乌拉山留下了三十几万战士的性命。

亚历山大二世后悔了,不该听大嘤帝国的话。

他原来苟着的时候,复兴军也没有进攻他们啊。

现在好了,他们丢掉了所有亚洲的土地,丢掉了整个哈萨克草原。

战争进行到第三年。

加勒比大海战爆发。

双方的舰队主力在相互试探了一番之后终于进入了决战状态。

加华与北米战区的白人在陆地上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僵持阶段。

白人在北米战区集中了将近五百万陆军。

其中有三百万人是从欧罗巴支援过来的,两百万是北米的白人移民。

这几年加华一直在向东扩张,白人移民对华人都非常痛恨。

他们都觉得是华人在挤兑他们的生活空间,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共同体一方也将战场分成了几个战区,董书恒的身份已经不适合再上战场。

每个战区都有专门的统帅负责。

地中海战区,包括了东北非、地中海东岸地区。

乌拉尔战区在乌拉山沿线。

再有就是南米战区和北米战区了。

而投入兵力最多的就是北米战区了。

加华陆军喊出的口号是将欧罗巴联军赶到大西洋去。

双方加在一起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万。

加华几乎全民动员,复兴军还从本土、扶桑以及南洋地区组织了两百万援军。

复兴军的装甲部队也在这里投入使用。

这让加华军一开始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但是欧罗巴联军很快就想到了对付这些装甲战车的方法。

他们前些年为了对付复兴军的飞艇部队,研究了一种高射炮,某个聪明的炮兵年轻军官发现这种高射炮对付那种铁疙瘩有奇效。

这样他们才稳重阵脚。

战场被维持在阿拉巴契亚山脉,米利坚的领土只剩下原本的十三州。

不过此时,他们的纵深拉短,补给反倒增多。

在复兴军的潜艇部队被遏制之后,欧罗巴大路的物资又能够送到北米了。

而且他们的物资到了港口之后,很快就能够送到前线。

如此,战争沿着阿拉巴契亚山僵持了下来。

新郑州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他现在的面积几乎覆盖了整个堪萨斯地区。

赵四喜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正在视察新郑城的火车转运枢纽站,战争开始之后每天都有海量的物资从这里转运到东部的战场。

战争才打了三年,仅仅而立之年的赵四喜,鬓角上就已经有了白发。

金城,共主府,董书恒查看了来自化学研究所的报告,在一份画着骷髅头的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他一直坐镇加华,这里是几个华人国家中发展最好的。

无论是教育、经济和文化都能够跟本土相媲美。

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加华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万,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壮年。

这也是为什么,在动员了三百万的兵力之后,加华还能够维持运转。

男人们在前线打仗,那些勤劳的华族女人能够将自家的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们甚至会驾驶拖拉机耕田、收割和播种。

加勒比海东北部的大西洋面上,两支庞大的舰队碰撞到起。

光是战列舰的数量加在一起就达到了上百艘之多。

这绝对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海战。

双方将所有的筹码都压在这场海战之上。

在复兴军海军的后方,几艘拥有平直甲板的奇怪战船缓缓跟在主力舰队的后方。

而在陆地战场上,加华的士兵带着奇怪的面具。

北米大路的风向变了,西风压倒了东风,从陆地吹向大西洋。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六九六章 撤退第四十二章 天地会的造反策略第五〇二章 电力运用的短板第二一一章 东府降第七〇八章 科曼奇人的野望第五〇七章 普鲁士联合舰队第八二三章 激战塔朱拉第二〇二章 韦昌辉的野望(天气好热,求票!)第五五六章 东行记第六五二章 攻防结合第三四五章 实力碰撞第五二八章 印第安造船工第六四七章 建城第六〇〇章 遏龙计划(五千字大章求票)第四〇二章 暹罗王国第七十九章 中医研究所第三八九章 少年军校第七三〇章 米利坚风云第三七一章 第三次华沙战争第六一一章 丛林遇险第八〇九章 加华军议(滑稽大萌萌萌哒!)第一六三章 收徒第四六七章 移民才是关键第三三四章 刺杀(感谢浮生若梦)第五三〇章 张森收徒第六六九章 融合第三四九章 车行(求票!求订阅)第一七九章 攻入辽东第三四五章 实力碰撞第一八五章 淮克重工第一六六章 鹿儿岛之战第六五〇章 金城、洛城第四二五章 实弹打靶第一八二章 大丰城第一六五章 萨摩藩总动员第五四二章 沙洲要塞激战第六〇二章 远方来客第五十四章 战后扬州第一九七章 新思想的萌芽第九十一章 接管库页第六六二章 声东击西第二十三章 各方反应第四十五 江苏天地会第四九〇章 收缩第六一七章 货币一体化第七一一章 北线军议第七十四章 百年工程(上架三更,求订阅)第七五六章 北方噩耗第二〇七章 危机降临黑水之间第二七五章 欧皇马连奎第五三七章 关外移民第四一九章 印度殖民当局的盘算第四二四章 普鲁士海军的野望第三六四章 阿穆哈拜商第二二三章 山谷激战(三更求票)第二四〇章 席卷而过第一七四章 会见麦莲第三三九章 菏泽祭坛第七三〇章 米利坚风云第四九三章 北美之帝国时代第九十八章 准备收网第三三四章 刺杀(感谢浮生若梦)第三三五章 战场新形势(求票,求订阅!)第四十六章 布局太行第四九四章 探险开拓队第六一六章 半小时海战第三六三章 沙俄帝国的坟场第三八四章 小工厂的发展困局第七八九章 不一样的地方第六四四章 扶桑的劳工市场第六三六章 南方有座恶魔岛第五三四章 龙巢计划第五七八章 董书恒的书房第三四六章 货币体系第四九一章 南洋的形势第四三八章 调转炮口第四七三章 李世贤的变化第六九一章 围城还是攻坚?第七八二章 蒙巴萨和塔朱拉第二六六章 武器研发高潮第七十二章 铁路和电报第一五八章 暗流涌动第六十五章 南洋攻略第四七一章 圣军的新设军团第一四五章 收容流民第八〇九章 加华军议(滑稽大萌萌萌哒!)第六〇四章 岳麓书院第六〇九 中南三省的问题第六四五章 中途岛(二更求票)第一一〇章 江东六十四屯第五三〇章 张森收徒第五五三章 英军的战略转换第五八九章 鑫华电器公司第八二五章 报复第六九五章 坦普尔的部署第四八五章 堵截第六九五章 坦普尔的部署第三三二章 各自的渠道(感谢十里飘飞)第四六三章 吕宋的战后建设第八章 起兵出发准备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