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誓让天下有盐吃

被秦宜禄这么一提醒,赵兴开始认真思考食用盐这个关乎到国计民生、却一直没有被他所重视的问题。

赵兴隐约记得后世普通百姓吃的主要是井盐和海盐,而且大部分还都是经过清洁处理并且加入了少量的碘,好像是可以防止大脖子病。之所以盐能卖的那么便宜,跟国内盐矿储量巨大,以及海水晒盐方便有关。

赵兴还想起了上一世某个岛国一场海啸过后,因为核电站泄漏,结果在国内出现了疯狂抢盐的可笑场景。由此他还联想到中国许多朝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都实行盐业专卖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着盐的产销,以徭役的形成强迫盐户产盐,生产者役作极苦,还要负担繁重的盐课,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看来盐这个东西平时不起眼,一旦缺少的时候,还真是能让人们疯狂呢。

随后,赵兴和秦宜禄两人单独谈论了涉及到盐行业的一些具体情况。经过大半夜的了解,赵兴总算是对汉代制盐业有了详细和全面的认识。

原来汉代时候,百姓食用的盐主要来自并州等地的盐池、益州的井盐以及少量的海水晒制的盐。这个时代海水晒盐并不是主要渠道,而且因为海水杂质较多,制作出来的盐颜色浑黄,不像盐池和深井所产的盐洁白如雪,所以也不受百姓的待见,只是穷苦人家才吃。

赵兴还通过秦宜禄介绍,得知大汉如今最挣钱的地方竟然就紧挨着晋国,是被朝廷直接控制的河东郡安邑县南边的盐池!这个地方每年出产大量的盐销往北方各地,为大汉朝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然了,除了河东郡的盐池之外,晋国境内也有一些小型的盐池,但是因为生产工艺简陋,产量不高,最多能够保证自产自销。

赵兴问秦宜禄:“晋国如今储备的盐够我们用多久?”

秦宜禄思考片刻,回答道:“如果不考虑继续生产的盐,现有的储量可以供百姓食用半年。”

“那就从府库中紧急调运三个月的储量到受降城!”赵兴放佛下定了一个决心,毫不犹豫地给秦宜禄下了命令。

“还是要腌制咸肉?”秦宜禄有些不甘心地问。

“是的,必须要腌制。因为我可以保证过不了三个月之后,盐的价格将会直线下降,总有一天会便宜到全天下敞开供应,老百姓人人都不会为没钱吃盐而发愁!”赵兴十分自信地回答秦宜禄。

听赵兴这么说,秦宜禄还以为他准备发动一场针对河东郡的战争,将盛产盐的安邑县给攻占下来,于是急忙说道:“还请主公三思而行,为了这次救灾,咱们犯不着跟朝廷翻脸,动摇了三年内政建设的既定方针!”

赵兴听完秦宜禄的话,有些哭笑不得,只得再进一步解释道:“你这次可是想偏了!谁说想吃盐就得把河东郡给打下来?天下能制盐的地方多了去,制盐的方法也多了去,这次我就让你开个眼界,看看我是如何把朝廷的盐池给彻底挤垮!”

安抚了受降城的百姓之后,赵兴继续让高顺带着部队与炎晟师合在一处,按照砸雪成冰的办法向北突进,在他们后面则跟着运输救灾物资的运输队。这些物资既可以供开路的部队消耗,而且可以沿路救济被大雪围困的小部落。等第一批物资快要消耗完毕时,后续从晋国各地筹备的物资便会陆续运抵受降城,确保了开路部队始终不会陷入危险之中。

又过了七天,开路部队已经向北推进到了大雪深可埋人的地方,再向北走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于是开路部队折向东行,准备在大漠之中开辟出一个环形的救援通道,尽最大可能地救助被大雪围困的牧民。

一直让赵兴牵心挂肚的飞虎军终于有了消息,结果却是虚惊一场。当天气发生变化的时候,飞虎军正游荡在幽州北方原来属于辽东鲜卑人的地盘之上。军师李铁柱是个鬼灵精,一看雪有越下越大的迹象,便立即建议吕布带着大军向南撤退。

飞虎军向南撤退的过程中,郁闷地发现风雪竟然没完没了地追着屁股而来,最后索性跑进长城之内,一口气到了右北平郡,躲进了驻扎在这里的熊罴军营中,正好躲过了一场大雪灾,顺带着还骚扰了徐庶一把。

在赵兴的亲自指挥下,北方的救灾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他也从这件事情上转移注意力,将目光盯在了制盐大计上。

赵兴通过紧急传书的方式,要求卧虎钢铁厂生产制作五万个刚刚被发明定型的蜂窝煤炉,同时给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的官办煤矿去了一封紧急生产蜂窝煤球的命令。

赵兴还给上党陶瓷厂去信,要求定制二十万个能盛放至少四十斤重量的大砂锅,最迟在今年六月份全部交付卧虎城太傅府使用。

所有接到赵兴命令的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对于赵兴这么着急地要求他们生产大量不知用途的产品都十分的不解,包括秦宜禄和刘继礼。

其实赵兴做的这些准备都是在为大量生产食用盐做准备。晋国距离海边还有上千里路之遥,而且北方的日晒强度和气候并适合海水晒盐,所以短时间内想要立足晋国大量提高盐的产量,那就只有一条道路可走——煮盐!

煮盐比起依靠日晒和风吹来晒盐,生产周期可以缩短到十分之一甚至更短。煮盐的工艺流程并不复杂,只需要三个主要材料即可:含有盐分的干净卤水、煮盐用的盛水器皿、柴火。但是煮盐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成本过于昂贵,在蜂窝煤炉和没有被使用之前,依靠木材煮盐不仅十分辛苦而且耗费的木材也是个惊人的支出。

但是赵兴让人生产的蜂窝煤炉和大砂锅将会大大降低煮盐的成本,而且会让人轻松很多。对于生活在矿山之上的晋国人而言,整个晋国的地底下埋藏的煤矿足够人们用上几百上千年都不用担心资源枯竭,所以赵兴用烧煤来取代柴火煮盐便有效降低了成本。而且使用蜂窝煤炉的好处在于火力均匀,不像柴火在灶膛中燃烧,时时需要人看在旁边,而且烟熏火燎的非常折磨人。

使用砂锅煮盐也是一个很好的降低成本的办法。如果使用铁锅煮盐,用不了多久锅就会被卤水腐蚀坏掉,而砂锅作为陶瓷制品,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粗糙一些的砂锅,生产成本十分低廉,却丝毫不会影响到制盐的质量和速度。

按照赵兴的设想,今后在晋国境内所有小型的盐池周围,都架设上汲取卤水的陶瓷管道,使用风车和龙骨水车提水,输送给每家煮盐的大水缸。然后这些专门生产盐的家户,每家在院中摆上一排蜂窝煤炉,在炉子上摆着大砂锅,锅里烧的是咕咚咕咚的卤水。如果整个煮盐形成了产业化和流水线作业,一个成年人每天能够煮出来三十到五十斤的精致雪盐。

虽然盐是人们必须的调味品,但一个人撑死了一年能吃掉十斤到十五斤的盐。也就是说,按照赵兴设计的这套煮盐办法,一个不需要力气多大的劳力一年生产的盐可以供一千五百人到两千人食用。晋国加上凉国和幽州目前是六百五十万人口,那么只需要四千多人专门用来煮盐就够大家食用,而赵兴计划让两万人专门从事制盐!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两万人一年煮出来的盐可以供应三千万人口食用!而大汉此时的总人口估计也不会超过五千万,如果赵兴想刻意压低盐价,那么他对刘继礼提到的整垮朝廷专营的安邑盐池也不是什么玩笑话。

而且,赵兴还有更为完备的制盐计划。等他将来完全控制住徐州之后,便可以大范围地使用海水晒盐的方式,进一步降低制盐的成本,到那时,他让全天下百姓吃上廉价盐的誓言便会成为现实。

第981章 动物凶猛在砀山第433章 刘岱带兵攻蓟县第944章 邺城这次要倒霉第852章 煞有介事的巡游第310章 众诸侯进京吊唁第383章 熊罴军暗算严颜第117章 百锻好钢上党造第796章 跟着老大闯关东第540章 三路大军攻冀州第330章 曹性阴袭公孙瓒第430章 北地局势乱如麻第995章 家和才能万事兴第456章 恶人还让董卓做第947章 卢太傅破釜沉舟第799章 大家一起向东逃第973章 平西王的慈悲怀第463章 忍字头上一把刀第408章 农兵商金行开张第830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449章 苍狼军直捣陇西第550章 没有金山动手抢第748章 云长壮心今犹在第641章 一场暗战正上演第322章 天下强军是卧虎第399章 英雄儿女结良缘第749章 又是岁末年将至4 签约感言第289章 剑侠徐庶投卧虎第192章 厉兵秣马议军情第922章 该不该信益州兵第874章 迎盛会群魔乱舞第86章 一战扬名天下惊第486章 太傅也有发懵时第580章 带头大哥发话了第303章 向幽州施以援手第586章 三流杂鱼的逆袭第344章 太史慈怒射陈兰第308章 猢狲散皇子遭劫第954章 曹刘密谋刺赵兴第608章 如今成了火龙王第520章 你不仁我便不义第847章 铸神器兮于城郭第489章 经济战拉开帷幕第183章 屯田能吏富并州第64章 御笔亭上文惊雷第932章 子时突围为那般第457章 各军任务重划分第122章 又见子龙浑身胆第411章 西凉辣椒到五原第640章 朝廷也跟着凑合第67章 半路杀出王大侠第657章 哥仨帐内学治军第465章 西凉又立一个王第849章 要把襄阳水搅浑第403章 刘伯安月下感怀第328章 各方终知并州强第230章 狠狠刺激袁本初第237章 这些妖孽吾来杀第494章 青徐军顺流而下第169章 镇北军团自此立第906章 急报来功亏一篑第624章 皮焦里嫩黑张飞第254章 张辽冀州耍流氓第939章 青徐大战风雷动第926章 王路能否扛得住第615章 六大军团适时立第691章 谁来接替黑山军第517章 新郎倌动手擒贼第234章 张角已到末路时第349章 北地恶邻起祸心第192章 厉兵秣马议军情第72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293章 糜家千金到并州第352章 徐庶驻军细柳庄第352章 徐庶驻军细柳庄第718章 东北春城茶啊冲第29章 羽哥一怒谁能敌第830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523章 出路就在大海上第787章 郭淮这次苦难言第680章 众望所归平西王第186章 上党引来凤栖梧第547章 众志成城买国债第380章 耍手段瓮中捉鳖第637章 岔了辈分岂能干第439章 步度根亡命漠北第719章 猎犬也能入军籍第373章 想拿师傅当枕头第843章 新成三军驻东北第327章 郭汜李傕皆授首第163章 飞将入籍卧虎城第134章 黄天当立天下反第九章 天上掉下赵曲星第350章 黑山张燕受蛊惑第77章 寻陈宫遇到恶来第43章 有种姿势玩不得第129章 不破云中誓不还第236章 功勋是个好东西第557章 陷阵无敌破姑臧第453章 卧龙凤雏归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