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张记布行状告华兴商社

在第一个阶段需要二十年时间。

要做这样一件事是离不开政宣司在民间大肆动员的。

不过,这件事只是靖康六年的一个插曲,并没有在这一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准确的来说,只是皇帝为大宋的未来布下的一个局。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在粮食产量逐步稳定的大环境下,生活必需品之一的衣服都是这一年大宋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民间的布行生意,在这一年开始集中爆发,燃起这团火焰的首先是东京城。

出现这一盛况的根本原因是朝廷新政这几年在民间积累了一些财富,东京城的温饱问题是最先解决的。

据徐处仁提交上去的汇报来看,东京城的百姓,十有八九是能够吃饱饭的。

只要是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人,只要不懒,都可以靠劳动来养活自己。

这一年的商人们,才真正感受到了朝廷新政带来的好处。

比起消费大幅度被拉动起来,涨的那些商税已经不算什么了。

而彻底改变大宋商业生产基础的华兴纺车也在这种环境下横空出世,与蒸汽机一起拉开了大宋第一次工业革命。

当军器监已经开始在着手制造铁轨蒸汽机车的生产模具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在意的永盛庄园,却已经在东京城外买下了一大片空地,建起了生产一种叫做华兴纺车的制造厂。

而这个时候,在新政下受益最大的张记布行并不知道,它的末日已经来临。

仅仅只是一个月之后,李氏布行的出货量突然暴涨。

因为市场需求过大,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还尚未影响到张记布行的生意。

但是,在出货量有了保障的情况下,店面的资金流水账目变得非常漂亮,李秋娥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开始扩充门店。

又在永盛庄园的帮助下,李氏布行的扩张变得非常顺利。

四月的时候,李氏布行已经在东京城开了三家店,并且刚刚购买了第四家。

直到这个时候,张记布行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他们的售货量依然在增长,但眼看一个强大的对手就这样崛起了,张清远开始坐立不安。

为此,张清远派人以雇工的身份潜入李氏布行的织布厂,带回来的消息震惊了张家所有人。

张清远连夜拜访顾永志,并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告诉给了顾永志。

顾永志在张记布行是有十抽一的股份的,虽然这事没有在商部做登记,但暗地里是有分润。

他怎么会允许有人在他的口里来夺肉,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将李氏布行的纺车制造工艺偷过来,然后立刻去商部登记专利权。

偷学纺车的制造工艺,这件事并不难,张清远只需要派一个专门制造纺车的工匠过去,伪装成雇工,几天之内就可以学到。

张清远从顾永志那里离开后,连夜就开始找这样一个人,第二天这个人就去李氏布行去谋职,第三天就将华兴纺车的图纸给送了出来。

而张清远则在第三天正常办公的时间,去了一趟商部的商务司,那里是专门做专利登记的地方。

商务司的员外郎叫程旭,当他将华兴纺车的图纸成交上去的时候,当场被驳回来了。

理由是,这种纺车已经被华兴商社登记过专利。

张清远当场犹如晴空霹雳,他慌忙又去找顾永志,将这事跟顾永志说清楚。

顾永志的眉头皱起来了:“又是这个华兴商社!”

张清远疑惑道:“顾上官,这个华兴商社是什么来头,为何说又是它?”

“两个多月前,闹得满城风雨的蒸汽机车你还记得吧?”

“自然是记得,据说当时连诸位王宫、宰府都在场。”

“那蒸汽机车便是出自华兴商社之手,专利权也被他们登记了。”

张清远大惊,虽说他的女儿嫁给了顾永志,但只是做小妾而已,平日里,他对顾永志言听计从,不敢有丝毫不敬。

“顾上官,这华兴商社是何来头?”

“不知,不知,神秘得很。”

“那现在如何是好?”

张清远心急如焚,那华兴纺车的图纸他是看了的,简直就是全天下布行的共同敌人!

顾永志突然冷笑起来,眼中闪烁着狡猾的光:“无妨,这个华兴商社在朝中可是得罪了不少人的,他们将高压蒸汽机车的专利权握在手里,每年政事堂还得给他们一大笔专利费,这事惹怒了徐相公,此次那个华兴纺车,无疑对唐相公的品造局有很大的冲击,我这边去见唐相公,与他说明要害。”

张清远闻言大喜。

那华兴纺车的确厉害,一辆纺车敌得过他八辆,并且只需要一个人操作。

无论是从出货的速度,还是从节省人工开支来看,都比传统的纺车要强太多。

甚至张清远很多个瞬间都在颤抖,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玩意儿?

真的是太可怕了!

要是真的让这玩意儿出来了,倒也好,可偏偏现在大宋搞了个什么专利法,那就蛋疼了。

这不是要弄死他张记布行吗?

他好不容易打通朝廷的关系,张记布行的生意如日中天,前景一片大好,可千万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啊!

他心生一计,对顾永志道:“顾上官,我们完全可以跟唐相公说,那个纺车是我张记布行造的,原本是打算献给唐相公的,却被李氏无耻偷窃走,并且登记了专利!”

顾永志点了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两人定下来后,顾永志便去求见唐恪。

话说,唐恪的艺造局、品造局等等,这几年做的也是风生水起,给皇帝赚了不少钱。

就说艺造局里的上等丝绸、陶瓷和玉器,在日本国、高丽国以及南洋都卖得十分抢手,并且还有天竺、大秦等国不惜万里跋涉而来,对大宋的文化和工艺视若珍宝。

唐恪也成了皇帝跟前一等一的大红人。

顾永志整理了一下,急匆匆跑去见唐恪,并将华兴纺车的图纸递给了唐恪。

唐恪只是看了一眼,顿时眼珠子都凸出来了。

这纺车的构图并不复杂,但甚为巧妙。

如果不看,是绝对想不到纺车居然还可以这么造的!

唐恪的手不由自主在颤抖。

最近大宋是怎么了?

怎么这么邪乎?

先是出了蒸汽机车,现在又出了这个纺车!

唐恪尽量让自己在下属面前表现得有宰相的威严,只听顾永志道:“相公,此物名为张记纺车,乃是张记布行的张清远做出来的,他特意让下官献给相公。”

“张清远?”唐恪嘴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就是最近在东京城开了第五家布行的张清远?”

“是的,就是他。”

“看不出他还有这等才能,不过他大可以将此物登记专利,这样更有利于他的布行生意。”

“相公,下官当时也是这么跟他说的,但是那张清远一根筋,脑子转不过弯来。”

“哦,如何转不过弯?”

顾永志犹豫了一下,道:“他非说此物不能自己占为己有,他能有如此的成就,都是朝廷给的,都是在唐相公的政策下得到的,唐相公掌大宋商部,日夜辛劳,他愿意将此物献给唐相公。”

唐恪心中暗暗一喜,不过在官场上混迹了那么多年的直觉又告诉他,这事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天上不会掉馅饼。

前有华兴商社获得蒸汽机车专利,大宋邸报都公开承认了。

那则代表,朝廷是公认民间商社拥有合法专利权。

这无疑是在鼓励民间商社搞创造。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张清远不可能平白无故将这东西拱手让出来。

唐恪可是掌管商部的,他对商人太了解了。

那帮人只要有利益,什么都会做!

唐恪表现得非常冷静,他直勾勾盯着顾永志:“他有什么条件?”

“相公,他并无条件。”

“那我现在让人去商务司登记专利。”

“相公且慢,实际上,这纺车已经在商务司登记了专利。”

唐恪面色立刻就变了:“既然已经登记了专利,再拿来给我作甚,你莫非是要耍本官!”

“相公息怒,下官不敢!”顾永志连忙做解释,“此物的确是张清远要献给相公的,只是事出意外,纺车的图纸被华兴商社遣人给偷走了,并且来到商务司登记了专利权。”

“又是华兴商社!”

“没错,但是这一次,华兴商社偷盗图纸,是有证据的!”

顾永志便将自己提前编造好的故事说了一遍。

大致就是,两个月前,张记布行改良了纺车,制造出这种张记纺车,大大提升了织布的速度,也节省了人工。

但是,却被华兴商社在张记布行的一个细作给偷去了图纸。

一个多月后,那个细作露出了马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交代清清楚楚。

唐恪这才明白,人家根本不是来献宝的,只不过宝贝被人偷走了,需要他来主持公道。

这样事情才说得通,不然怎么会平白无故就有人来献宝的!

唐恪犹豫了片刻,道:“将人证带到这里来,我亲自问问。”

“是!”

顾永志心头一喜,他知道,唐恪管定这件事了。

这事顾永志办得很快,下午他就将人带了过来。

而这件事,唐恪也告诉给了徐处仁。

唐恪和徐处仁对张清远和那个叫陈志的细作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盘问。

这事的属性是属于商业犯罪,并不会惊动到政事堂这样高级别的府衙,不过,有了徐处仁和唐恪的知情,这事得以“沉冤得雪”的概率就大起来了。

随后,徐处仁和唐恪就此事私下也做了商议。

他们也告诉顾永志,这事归开封府衙管,不过这事若是闹大,级别会往上升,大理寺为立案,一旦大理寺立案,政事堂就有理由过问了。

顾永志当即了然于胸,该怎么做已经非常明显。

第二天一大早,张清远便带着那陈志,到了开封府衙,开始敲鼓鸣冤。

张清远在开封府衙门大堂上将华兴商社偷盗张记布行纺车图纸一事说得清清楚楚,并且还带了人证和物证。

这事很快就在东京城传了开来。

第六百四十六章薛东来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拨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第六百零八章赵谌的婚事第六百零七章赵构的策略第七十一章铜人跪像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顺义郡王入京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飞回京,韩世忠河北剿匪第四百八十章维稳战局第六百一十章大宋商业之论第五百六十五章不愿归附者,都该乖乖去死第十一章朕让你们全家都睡不着!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云志,大宋有铁骨!第二百一十八章以吾之性命,护国之安宁第五十二章两军风骚的书信往来!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飞的抉择第三百一十九章赵桓对日本国的“待遇”第六百二十三章除掉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战第六章太上皇第四百一十章满朝皆惊第二百一十七章诸君随吾死战!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杀四方第五百二十三章君臣情谊第二百六十一章真正的燧发枪第四百零四章驰援北线!第一百七十九章这是朕的东京城!第二百四十六章从火绳枪到燧发枪,给陛下跪了!第五百一十四章投降下午上限免,中午章节晚点更新第二百五十九章应天书院案第四百二十四章草原上的风云,岳飞西进第六十四章进驻太原府第三十六章坚壁清野与议和第二百三十二章活着不好吗?第一百五十三章无所不知的皇帝?第五百四十五章围杀叛军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第五百三十二章陈氏案第六百九十一章赵构上位第五十九章正面硬扛!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处决,一个不留!第一百三十五章粮价第六百九十七章争论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万大军入侵!第一章先杀一批搅屎棍再说!第一百三十章恶魔之军?第一百七十九章这是朕的东京城!第三百三十九章震惊的完颜宗磐(五千字大章)第二百三十九章处置陇西李氏!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一百三十章恶魔之军?第五百八十一章出城迎敌第二百九十六章鏖战!第七百零九章大结局第三百三十五章火药还可以这么用?第五百一十四章投降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张面孔?第一百六十二章碾压南方,大获全胜!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让他们都滚过来!第四百四十一章这个小国开始作死第二百二十六章解决改田为桑的问题第二百五十三章这么贱的要求,不答应怪不好意思的!第四百六十章权力的明争暗斗第一百四十七章恩威并施?第二百二十六章解决改田为桑的问题第一百八十八章渗透入幽州的金国细作!第三百六十三章风雨已来!第十二章朝堂杀大学士第一百四十四章少了五万石第一百四十章是谁给你的胆子,来东京城撒野的?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云志,大宋有铁骨!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强攻!第九十六章孔府事件第二百一十章新军无敌!交趾右路军崩溃!第一百零八章大宋未来的教育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线决战第五百七十四章赵昚的毒计第五百四十五章围杀叛军第一百九十二章对付汉奸最合适的方法之一!第一百六十五章装完逼就开溜?第九十三章皇帝的决定第一百五十三章无所不知的皇帝?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三百七十七章最肥美的沃土(第一更,求订阅!)第二百七十章韩世忠那个渣渣!被山贼追着跑!第九十五章暗流涌动第一百三十二章重立中枢第十三章废徭役的明君?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四百八十章维稳战局第四百二十章金国东施效颦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贵客?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锅的传统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儿,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一百九十二章对付汉奸最合适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