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回归

前一段时间,后勤说缺粮,赵桓已经预感到后方出了大问题。

但西征关键时刻,他只能将这事压住,不然西征可能就前功尽弃了。

赵桓来回在行宫走了整整半天,心绪难平。

良久,望着西方的残阳,叹了口气:但愿岳飞能平定西域。

他决定班师回朝。

内乱不是小事,而且这一次辽东铁林军都参与进来的,稍有不慎,很可能造成前唐安史之乱的局面。

或甚在朝堂上换了主人。

毕竟现在想要推翻新政一些改制方案的大有人在。

第二天,赵桓就自己领了五万御林军,开始向东返回。

关于辽东造反的事情,他并没有公告出来,只是以凯旋回师的名义先回朝。

半个月之后,大军抵达高昌城。

李光亲自出城迎驾。

此时的高昌城与赵桓离开的时候有一些区别。

至少大街上没有那么多人了,因为高昌城粮食紧缺,李光严控了粮食,人们为了减少消耗,很多人不出门走动了。

李光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都跟赵桓说了一遍。

从一个半月前,河套路就停止向高昌提供粮食。

据传回来的消息,西北进入战时状态,唐恪已经对所有的粮食进行严控。

西北军在五天前已经南下拱卫京师。

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西北军因为地处战略要地,即便辽东发生战乱,也不会轻易南下。

现在南下,说明辽东叛军已经攻入居庸关了。

赵桓心头一紧,这预示着这些年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河东与河北两地很有可能要再一次在战争的铁蹄下流血了。

在高昌城只是做了短暂的停留,赵桓一路东进,一路没有做任何停留,全军急行军,在短短的五天之内,进入了玉门关。

已进入玉门关,赵桓心就稍定下来。

首先是去沙州打听了一番消息。

中原战争,导致河套路的粮食也飞涨起来。

而且听说南边的陕西也有人叛乱了,有一部分富商在民间收买笼络了不少私人武装,甚至还流出一批火枪。

陕西路的形势也变得非常紧张起来。

当赵桓进入到肃州的时候,肃州几乎已经没有守军了,整个西北能调走的都被唐恪调走。

要知道,肃州曾经是大宋河套路的主要军事重镇。

赵桓又派人往北边去北府调兵,几天之后,回来得到的消息是北府兵早已被唐恪抽调走。

赵桓心头顿时有些恼怒起来。

肃州城的粮食价格已经涨到一石5贯钱。

按照肃州城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2贯,一石一家人吃两个月,收入基本上都用来买粮食了,基本没有余钱。

百姓刚刚好转的生活,一下子就进入了崩溃的边缘。

赵桓看得心痛不已。

他好不容易将国内清扫完后,打算通过战争来发动一场顶层金融的战略扩张,如今却要因为内乱要延期。

他仅仅握住腰间的刀柄,目光平静,但心中却已经翻江倒海。

这一次无论是谁,朕都要大开杀戒!

两天后,赵桓从肃州城直接南下进入陕西路。

此时的陕西路已经大乱。

就说赵桓即将抵达的秦州,秦州知府何卫东的尸体就挂在秦州城楼,已经腐烂,没有人去领。

赵桓带着几个亲卫军先去前面打探一番,路过秦州外的牛家村的时候,就看到一些穿着军装的人在村里抓壮丁。

此时天气已经转凉,一些在村口的百姓连一件厚一点的衣服都没有了。

他记得出征前刚刚走的时候,陕西路不是这番场景。

大概西北的各大公路已经被叛军封锁,那些布行的生意也都被拦截,现在民生行业基本瘫痪了。

赵桓停下马,问村前一个残疾的中年男子道:“老丈,前面那些人是在做什么?”

那中年男子穿着单薄的衣衫,叹了口气,痛心道:“作孽啊,这是要被抓去当壮丁的。”

“当什么壮丁,难道要去平乱?”

“唉,就是去当叛军的壮丁!”

赵桓没有皱起来了:“皇帝才西征几个月,大宋怎么就变得如此模样了!”

一提到皇帝,那中年男子顿时大哭起来:“陛下若是还在,必然不会出现此番模样。”

赵桓疑惑道:“你此话怎讲?”

“军爷,你是哪个部队的,还不知道吗?陛下已经在西征中归天,辽王以此为理由,发动战争,现在辽王和当今太子分为两波势力,已经开打了。”

“唉,若是陛下还在的话,我们怎么会这么苦,听说西征大败,可怜我儿子也死在了西征的征途中,我现在一人孤苦伶仃!”

说到此处,中年男子已经老泪纵横。

“遥想十四年前,金贼兵临京师,我们随种相公从洛阳进京勤王,后跟随王军北伐,是何等的快哉,大宋终于迎来了一个圣明之君,我这条腿就是在北伐那一战中被金贼砍断的,但我觉得值啊!就算当时让我把这条命扔在那里都值,这些年,村里乡亲们都有饭!可现在,我们已经揭不开锅了!”

他刚说完,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哭泣道:“王叔,我阿爹都已经走了十天了,他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那中年男子抱住这个小女孩,安慰道:“等打完仗,阿爹就会回来的。”

“王叔,去年过年的时候,你不是说再也不会有战争了吗,你不是说陛下会好好保护我们的吗,我要我阿爹,阿娘已经死了,我要我阿爹!”

赵桓的手上暴出一根根青筋。

过了好一会儿,赵桓才走过去,道:“我去把你阿爹带回来!”

那中年男子连忙道:“我看你也是军人,应该是西北军吧,如果你还有人,赶紧去西域去找岳大帅吧,我听说岳大帅还活着,只要找到岳大帅能回来,说不定能平息战争。”

“放心,我回来就是来平息战乱的。”

中年男子显然不相信,只是叹气道:“全乱了,整个陕西都乱了,连孙相公都已经站在辽王那一边。”

“皇城司呢?”

“呵呵,死的死,降的降,现在整个陕西都已经站在辽王那一边,抓壮丁是长安城的命令,辽王打算从西北发兵,对京师进行夹击,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很快,这天下就要变了。”

赵桓摸了摸女孩儿的小脑袋:“孩子,我现在没有资格告诉你你要坚强了,因为你已经失去了母亲,承受了人生的大痛苦,如果可以,你告诉我你父亲的名字,只要他还活着,我就让他活着回来见你!”

“我的阿爹叫曾容。”

“好,我记下来了。”也许是内心的愧疚,赵桓的心一下子变得非常柔软。

赵桓翻身上马,消失在两人的视野中。

傍晚时分,五万御林军在荒原中绽开阵型。

赵桓骑着马飞奔而回,他在军阵前来回奔跑了好几转,内心中的气息久久难平。

“儿郎们,你们都是跟朕一起西征的好男儿,一起并肩作战,你们就是朕的同袍!”赵桓声音高亢,充满了穿透力,“这些年南征北战,死了那么多弟兄,其中就有你们的亲兄弟,我们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大宋的百姓衣食无忧,为的是让你们的父亲和儿女能够平安长大,让外族的铁骑再也不能踏进大宋半步,为了这片土地再也没有战乱,但现在,有人想要让大宋流血!想要咱们父母和儿女的命!”

“只要朕还在,朕就决不允许有任何人来颠覆大宋!”

众将士齐声道:“吾皇万岁!大宋万岁!”

赵桓领着五万铁骑,一路风驰电掣向长安城而去。

第二百六十九章叛乱?这是好事啊!第一百五十六章腹背受敌的皇帝?第八十三章百家大世疏第三百一十一章感觉被赵桓阴了的夏主!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慑日本和高丽,都给朕乖乖跪着!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八十一章满朝皆言斩?第三百九十一章看朕给你做一份美食!(第一更!求订阅!)第三百零九章杨再兴斩野利青哥第五百八十五章郁闷的耶律大石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价杀掉皇帝?第五百零七章天威临辽地第一百二十六章大宋的救星?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战,一触即发!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杀四方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贫之策第七百零五章兵临罗马,西方震惊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谁是魔鬼第七百零七章横推了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黄河第五百八十五章郁闷的耶律大石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桧的为官之道第三百六十二章渡口上的僵局第二百九十一章吴玠的大迂回奔袭第七十九章新政雏形?第二十章金军的伐宋策略第二百一十一章东海尽头找红薯!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牵连第三十二章大义凛然却干着害人之事的嘴脸第一百五十三章无所不知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三百三十二章赵桓有钱了!第二十一章宗泽第五百零八章完颜亶第二百八十六章轰塌神堂堡城门!第四百四十六章分封南海第四十章宋军捷!第四十七章活剐袁焕第四百四十六章分封南海第四百五十七章铁道司第三百八十五章真香!(第四更,求订阅!)第二百一十一章东海尽头找红薯!第三百零九章杨再兴斩野利青哥第八十四章新的军政和税政第三百三十四章跋扈的皇帝第六百一十八章辽国皇帝耶律大石第七十四章沉默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二十章金军的伐宋策略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三十六章坚壁清野与议和第三百八十章岳飞的前妻(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九章赵桓的精英间谍!第六百五十九章强攻第三百五十七章华兴纺车案(六千字大章)第五百八十六章对啊!我们可以去抢啊!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启动对金国的商业战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四十五章杀红眼的宋军!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杀四方第五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三十四章拳头才是硬道理!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户籍,治大国若烹小鲜第三百六十四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第四百八十九章斩夏金乌,宋军开始攻城第七百零八章李文正第四百八十一章铁浮屠出现了第三百五十章改良蒸汽机车第九十八章风波不断第六百七十七章撕裂的中线第二百四十三章赵桓吐哺第三百零九章杨再兴斩野利青哥第四百零六章岳飞的闪电战!第五百六十二章有客自远方来第九十一章与新军痛饮的皇帝第五章皇帝亲军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万岁,新军无敌!第一百五十二章南方格局第一百八十九章赵桓的精英间谍!第五百四十一章赵昚献计第一百九十八章汉奸!隐元社!第九十一章与新军痛饮的皇帝第五百七十六章一箭双雕的事第二百五十七章国子监案第二百六十二章中山府购田案起第六百七十五章号角连营,汉家雄师渡河!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四百零五章愿与君同袍杀敌!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五百一十六章这么想死的吗?第三百九十八章河源寨的危机(第四更,求订阅!)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六百八十五章开门迎圣!第四百六十七章全国动员,八十万大军北伐第十五章康王赵构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百八十九章赵桓的精英间谍!第二百七十九章西北急报!人定胜天!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