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

从岑文本的府中出来,李恪坐在车中,思绪仍旧回荡在岑文本的书房。

当他自己将甘泉宫的对话跟岑文本说完之后,就见岑文本的脸色很骇人,似乎像发生了什么大事一样。

“先生怎么了?出什么大事了?”他问道。

“殿下,你最近是否跟什么人有过密切的来往?”岑文本谨慎的问道。

“密切来往?”李恪重复道,“没有啊,本王不曾有过什么密切的来往,就是去过璐国公府,但这也不算是密切的来往啊!”

“殿下去的时候璐国公没有在府中,等殿下要走的时候是不是发现璐国公从军营里赶了回来?”岑文本继续问道。

“先生,本王还没有告诉你呢,你怎么知道?”李恪惊道。

“问题就出在这里,殿下你以后还需要少跟璐国公来往才是。”岑文本告诫道,“璐国公自从新军组建就一直在军营不曾回家,为何你到他的府上他就立刻赶了回来呢?难道是偶然吗?只是为了跟你见面聊天这么简单?”

“先生,本王没有跟璐国公有过什么深刻交谈,只是谈些新军的问题,不涉及什么私密问题。”李恪回答道。

“殿下,你们没有但不代表着别人不这么想啊!”岑文本一脸忧色的说道,“而且这个人还是皇上最为信任的人。”

“你是说有人在父皇面前告我跟璐国公...”说到这里李恪突然不再言语,他终于明白了李世民为什么在他刚到御书房的时候语气那么冷淡,明显对他不满意。现在看来,确实只有这个原因才能令他对自己甚为不满。一个是新军大将军,一个是当今皇子,自己到侯府,侯君集就立马回府,这确实会让人心中有其它的想法。更何况是李世民呢,更何况侯君集回城第一个见的不是李世民而是自己呢?只是这个告密的人又是谁呢?亲信之人?但是以长孙无忌的性格这样不像他的风格啊,他最喜欢的就是一击必胜。

李恪想到这里,百思不得其解,抬头之时正好撞上岑文本的目光,见他目光清澈,似乎什么都明白,就问道,“先生以为告密之人是谁?恪该如何行事?”

“皇上给你王羲之的真迹就是表明了他的心态,他对殿下的期望很高,同时也希望殿下能够安心学文习武,勤练书法,不用管其它的事情。若不是殿下在御书房用孔子论孝一说让皇上知道你的仁孝,恐怕今天就不是御赐真迹这么简单啦。所以,殿下以后做事还要慎重。”岑文本淡淡说道。

李恪在车里想到岑文本说这句话的时候的神态就知道李世民这是在告诫自己,不是在教导自己。告诫和教导的差别很大,李恪明白其中的含义。

“低调做人吧!”李恪叹道,“自己最近确实有点锋芒毕露了。”

回到府中的李恪开始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每天不是习武练剑,躬马齐射,就是读书练字,偶尔给研究活字印刷术的工匠们一点提示。期间若依曾来过几次,李恪也跟她出城踏过青,在河边钓过鱼,在林中看过鸟。而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是与日俱增,比朋友更胜。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秋季节。

这天是贞观元年十月十五,李恪一如往常在府中的后院仰望夜空的明月,痴痴自语:“冰凝,你很好吧?”

长孙冰凝自从去年十一二月离开长安之后到今年的十月都没有音讯,而李恪心里对她的思念之情也是与日俱增,每到晚上,他想她的时候都会来这里瞭望夜空,他想从天空中找出那个属于她的星星,可是他怎么找也找不到。因为,每一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更何况已经快一年了呢?

在李恪深居简出的这几个月里,大唐发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是在贞观元年八月,长孙皇后怀孕,让李世民高兴不已。李恪知道长孙皇后所怀的这个孩子就是李治,也是大唐未来的皇帝。李世民为此还大宴群臣,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对这个还没有出生的孩子的期望。

第二件事情就是,幽州都督王君廓谋反被杀。王君廓在幽州骄横,做事多有不法,贞观元年七月,李世民征他入朝。王君廓怀疑长史李玄道告他不法,君廓便策谋逃跑,半途还杀死驿吏,但将要逃到突厥时,途中还是被人杀死。

第三件事情就是,岭南酋长冯盎遣子入朝。岭南酋长冯盎与谈殿等人连年攻战,久未入朝。诸州多次奏称冯盎谋反。李世民命将军蔺暮等发江、岭数十州兵前去讨伐。魏征认为冯盎并无反状,劝李世民派使臣先去安抚,李世民于是罢兵。贞观元年十月,特派员外散骑侍郎李公掩持节前往慰谕。冯盎派子智戴随使者入朝。李世民非常高兴,称:“魏征令我发一介之使,而岭表遂安,胜十万之师。”赏赐魏征五百匹绢。

这些事情李恪都知道,所以,他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突厥。因为,据历史记载,今年突厥会受到严重的重创,而最终受害的却是大唐。因为,回纥会大败颉利可汗。

东突厥强大时,敕勒(或作铁勒)各部散在漠北,有薛延陀、回纥、都播、骨利干、多滥葛、同罗、仆固、拔野古、思结、浑、斛薛、结、阿跌、契苾、白霄等十五部,各部风俗大体上与突厥相同。西突厥曷萨那可汗势力强大,敕勒各部臣属于他。曷萨那对他们征税无度,各部怨声四起。曷萨那杀死各部渠帅一百多,敕勒各部先后叛走,推举契苾哥愣为易勿真莫贺可汗,居住在贪于山北。又推薛延陀乙失钵为也至小可汗,居住在燕末山北。

西突厥射匮可汗兵势再强大时,二部又去掉可汗称号向他称臣。而居住在郁督军山的回纥等六部本隶属于东突厥颉利可汗,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时,力量削弱,乙失钵的孙子又帅部落七万多家向东臣服颉利可汗。不久,颉利政治混乱,薛延陀与回纥、拔野古等部相继叛离。颉利派他哥哥的儿子欲谷设带十万骑兵前去征讨,回纥酋长菩萨带五千骑兵与欲谷设战于马鬣山,回纥大败欲谷设,菩萨追击欲谷设到天山,俘获了欲谷设的大部分兵马,回纥的势力因此大振。

薛延陀也攻破颉利的四设。颉利的势力更衰弱,天又降几尺深的大雪,百姓饥饿,颉利可汗害怕唐朝乘机进攻,带兵潜居朔州。

想到这里,李恪不由的心急如焚,因为如今已经是十月中旬,离颉利可汗大败的日子不远了。如果颉利真的战败,然后乘机再侵入朔州的话,那遭殃的还是朔州百姓啊。可是,自己心急又有什么用呢?李世民的告诫他还没有忘记,如今又是涉及到军国大事,如果事情真按照他说的发生了,那么李世民会怎么看他?如果再有那个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自己的处境岂不是更加艰难?

想到此处,他不由的一叹,“兴,百姓苦;亡,还是百姓苦啊!今天我就为了自己而自私一回吧!朔州的百姓,是我李恪对不起你们啊!如果,有朝一日,我李恪能为你们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一定会义不容辞!”

此刻的李恪在月光下显得是那么孤单而又凄凉,就连天空中的满月也无法排解他心中的忧愁。因为他在思念远方的她,他也在深深的自责自己一己私利而不顾朔州百姓而感到可耻!

人性本自私,今天终于轮到自己自私一回了!

第214章 你想单挑第601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35章 现代意义的蹴鞠第313章 妒忌是怎么产生的第372章 真正的决战(七)第280章 北伐之争(上)第498章 这就是搏杀第572章 鬼面骑一战的传说第322章 狼骑营的任务第597章 诸将的聚会(二)第559章 到了凉州,形势不妙第219章 任城王第204章 两营对垒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261章 汉王介入第398章 皇上对将军说过的话第25章 剑名渊虹第528章 以静制动第673章 长相守第1章 戒指也疯狂第653章 吐蕃建新王国第530章 李恪的准备第628章 内奸第112章 长孙无忌的秘密第538章 第一次,没了第594章 情真意切第13章 觐见李世民第16章 太子和贤臣第413章 你敢杀“唐”的头领第594章 情真意切第384章 和军神的对话第424章 婚礼进行时(三)第688章 将相谋第683章 有个办法第639章 卓青的想法第645章 攻克亚泽第326章 当军神遇上枭雄(三)第413章 你敢杀“唐”的头领第222章 扑朔迷离第336章 强者的对决(五)第345章 死战到底第154章 信第135章 弯弓射大雕第439章 一语惊醒东王梦第514章 高阳的心事第485章 初为人父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办法第85章 渭水相会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704章 发兵长安城(六)第152章 升迁部署第241章 大家都在动第175章 晚宴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并州第383章 血染的葬礼第20章 汉王府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703章 发兵长安城(五)第109章 抢钱抢粮抢女人第215章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第318章 命中克星第615章 就是为难你第571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410章 婚事就这么订了第68章 验尸结果第614章 这招够损的第257章 交易第377章 背水一战(三)第585章 惨战(二)第149章 哎!噩耗啊!第640章 巷战,也是野战第220章 不详的预感第101章 同心协力第576章 冤家路窄第129章 华丽的送别第639章 卓青的想法第553章 跟你打个赌吧第352章 颉利的动作第345章 死战到底第112章 长孙无忌的秘密第411章 还有后手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352章 颉利的动作第212章 三方汇合第248章 收网第570章 本王让你喷血第350章 班师回营第633章 不一样的唐军第141章 六千铁骑出漠北第620章 玩笑开大发了第72章 蜡丸密信第573章 捷报和噩耗第376章 背水一战(二)第192章 训话第160章 重疾引起的猜疑第48章 李世民要来第385章 又是一场大胜第300章 十万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