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谜

贞观二年十月初一,在太极殿的朝会上李世民接见了高丽使者李思齐和扶桑使者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当众宣布了大唐和高丽及扶桑的邦交问题,和高丽还有扶桑正是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同时宣布大唐答应了两国提出的各种请求。随即,李世民又宣布了对李佑和阴妃的处罚,宣布了对盛田理惠子和高延寿处罚决议。大家见李世民已经颁下了旨意,便没有一个再出声询问,毕竟这涉及到皇家内部的问题,外人不好拆手。

但是,随后李世民宣布的一个任命让众臣大跌眼镜,应该说是让他们始料不及,那就是让李恪统领河东道、河北道两地数十州兵马。虽然之前李恪就任并州大都督的时候就已经有职权节制两道兵马,但那也只是节制,现在改为统领,其性质完全不一样。

只是,李恪本被他人诬陷囚禁在府中,又被委以重任查清了皇宫下毒案,促成了高丽和扶桑为大唐缴纳赎罪银等有功于朝廷,因此,即便是有些人对李世民如此任命李恪有些不服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同时还有一个原因是,通过这次的查案李恪收获了没有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权的魏征和大理寺少卿戴胄两人的心,使得他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变得了庞大了很多,让很多也开始忌惮不已,不敢再向以前那样明目张胆的敢于跟李恪作对。

朝会结束,李恪回到汉王府准备回太原的事宜,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铁杆心腹全都到了汉王府,包括最近刚刚归顺的魏征和戴胄两人。

聚义殿内高朋满座,欢笑声不绝于耳,除了坐在主位上李恪之外,有中书侍郎岑文本、秘书郎褚遂良、御史马周、大理寺卿孙伏伽、长安县令邓同达及左翼、刘仁轨,再加上魏征和戴胄两人及李恪的三个结义兄弟,这些就是李恪在长安的全部心腹。

但是,看着眼前的这些大唐历史上留名的精英们,李恪对自己眼前的这套班底心里还是有些不满意。通过皇宫下毒案,李恪深深的体会到了阴谋的作用,而眼前的诸人大多都是正直之人,都善于阳谋而不善于阴谋,这明显就让自己在对付敌人的时候手段方面略显不足。自古争储之路艰辛异常,阴谋手段层出不穷,既需要正直有才的能臣,更需要耍阴谋手段的酷吏。因此,李恪在这个时候想到了武则天时的酷吏来俊臣,他自己也多些希望自己身边能有这样一个人。但不管怎么说李恪心里还是很高兴,毕竟得到魏征和戴胄这样的人殊为不易。自从封德彝致仕之后他在大唐中枢缺少了一个可以为自己说话的人,现在有了魏征归顺,他在这方面倒是不用发愁了,而且魏征的才能的远见也是他欣赏不已的。

众人选择今天来汉王府的目的是想李恪祝贺,毕竟李恪现在的权利之大比之当年的李靖,统帅河东河北两道数十万的兵马,这绝对是当年李靖才有的权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恪就要回太原了,众人是特意来给他送别的,顺便想商量一下他走后怎么样维护他在长安的利益。

因此,酒过三旬,菜过五味,李恪便将众人请到了自己是书房,让杨恩泡上茶,命令陈其加强了书房保卫工作,李恪这才对众人说道,“诸位,本王在长安城的日子已经落下帷幕,明天就要启程前往太原府,今后本王在长安的一切事物就交给你们了。”

“殿下请放心,臣等一定竭尽全力做好每件事情!”岑文本作为李恪党的党魁率先开口说道。

同时,魏征也开口说道,“殿下放心去吧!朝中发生什么大事的话臣一定会维护殿下利益,绝对不会让他人得逞。”

“恩!”李恪点头道,“那一切就拜托诸位了!”

岑文本是李恪党的党魁,他说的话众人肯定会听,而新归顺的魏征跟岑文本的关系让李恪很担忧。但是现在看到魏征保证说他会维护自己的利益,李恪心里放心了不少。原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两人在这方面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倒是自己多心了。

随后,李恪又跟众人分析了当今朝堂的政局,这才发现局势对自己这一方的非常有利,因为,李佑基本已经被剔除了大唐的权利圈中,而剩下的李泰和李承乾两人的势力均没有得到什么大的发展,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取得发展自己势力的机会,而李治岁数很小根本就威胁不到自己的位置。

但就是因为政局对自己一方有利,李恪倒是想不出自己接下来究竟该怎么办。毕竟,现在的政局很平稳,李泰、李承乾和自己三方都相安无事,都在准备蒙头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在这样情况下大唐的国力也在慢慢的恢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敢打破这样僵局第一个挑起争端。

最终,还是魏征给自己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储备人才,他对李恪的建议是,现在李恪身边有很多人才,但明显是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这在今后在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争储道路上人才的短缺将会是他最大的软肋。

因此,他的建议是趁此机会大力培养和储备后续人才为自己所用,在人才方面要走到李泰和李承乾的前面。说道这里,李恪倒是想到李泰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他在府中置文学馆,倒是招揽和吸纳了不少人才。李恪心里突然有了效法李泰的意思,毕竟现在的李泰还没有开设文学馆,他要是在李泰之前开文学馆就等于绝了李泰的一条培养人才之路道路,而且自己还没有什么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点,李恪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魏征等人,而一心致力于学问方面魏征、岑文本和褚遂良三人很赞同。然后众人有商量一番,终于得到了一致的结果,那就是由魏征、岑文本和褚遂良三人在长安为李恪培养和储备人才,而李恪自己在太原也要寻找和培养一部分人才位自己所用。

因为李恪要离开长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长安。因此,在李恪的书房中众人商量了很多问题,逐一将问题解决之后这才告辞离开。

第二天,李恪进宫跟李世民和杨妃告别之后便带着李愔、柴哲威、李宗和尉迟俊还有他的三百鹰卫离开了长安城。在渭水边为李恪送别的人有不少,但魏征和戴胄两人在送别的队伍中给外醒目。

朝中众人都基本猜到了李恪和魏征还有戴胄三人的关系。但是,让大家猜测更多的是魏征和戴胄两人是怎么投到李恪麾下的问题,李恪是用了什么手段才将两人拉拢到了自己身边,这是李恪离开长安城之后的第一个未解之谜。

第二个未解之谜就是李世民始终没都没有向众臣公布关于李恪、魏征和大理寺协同审理的齐王李佑,阴妃和盛田理惠子等三人的卷宗及供词。因此,朝中大臣,长安百姓和大唐学子都对三人的供词很感兴趣,都想知道李恪审理下毒案后的卷宗的内容。

至于,第三个未解之谜自然又追述到李恪在被公审之后觐见李世民,两人在两仪殿密谈的内容,众人一致认为李恪第一平反冤情,得意洗脱罪名跟他这次进宫觐见李世民时两人在两仪殿谈话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李恪从被怀疑为案子的主谋到最后被李世民任命为主审,再到拨乱反正魏征等人审理的结果,查出真正的元凶,然后又在李佑和阴妃的判决上体现出了他的仁爱之心,这让他在长安百中收获了不少声誉的同时又得到了一个神断的称号,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第300章 十万雄兵第707章 北王万岁第177章 吓唬你们滴第213章 王子和公主第500章 死的太快了吧!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阴谋第465章 仕隋老臣第555章 报仇!报仇!第175章 晚宴第316章 朝堂上的战争第363章 王爷的任务第572章 鬼面骑一战的传说第291章 李恪设计的骗局第71章 缜密的分析第182章 改组黑衣卫第304章 魔鬼的战争第476章 原来是你小子第649章 修几条大路第368章 真正的决战(三)第643章 陈其,你想干什么第258章 李佑和权万纪的恐惧第666章 兵围逻些城第704章 发兵长安城(六)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们要追第402章 宴会风波第341章 鬼面骑的意志(中)第585章 惨战(二)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541章 粮草没了第170章 平平淡淡才是福第553章 跟你打个赌吧第135章 弯弓射大雕第80章 赝品横行第129章 华丽的送别第578章 禄兄,咱别这样第692章 北上第52张 章 陈其的安排第17章 册立太子(一)第12章 本王要学武第214章 你想单挑第13章 觐见李世民第301章 你的话,我信第295章 李恪到访第400章 阴谋很深第267章 交易和协定第151章 书房谈话第398章 皇上对将军说过的话第642章 亚泽的战争第585章 惨战(二)第572章 鬼面骑一战的传说第485章 初为人父第121章 相赠亲卫第77章 血战到底(三)第382章 血染的葬礼第666章 兵围逻些城第539章 朔方捷报第4章 历史的反思第3章 你是朕的儿子第115章 六大太保第286章 又见云妹妹第455章 再建黑旗营第588章 反击,这就是反击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没有你的名字第40章 争相建队第465章 仕隋老臣第123章 颉利第14章 朕要惩罚你第107章 突厥的行动第205章 国士之心,兄弟之情第597章 诸将的聚会(二)第516章 见到李治了,不知道该怎么说啊第246章 各怀心思第297章 属于孟山的战役第115章 六大太保第658章 给吐蕃人的沉重一击第707章 北王万岁第431章 商业帝国第464章 听到谈话了第441章 遇到薛仁贵第125章 斥责颉利第655章 命运之战(上)第645章 攻克亚泽第460章 跟崔氏结仇第92章 扶持卫王第442章 又是赌注第568章 哲羽的两难境地第111章 朝廷的对策第405章 坊间传闻第465章 仕隋老臣第392章 就这样被生擒了!第129章 妒第555章 报仇!报仇!第597章 诸将的聚会(二)第611章 惨胜第675章 这只老枭第648章 坑杀三十万第660章 陈其的心思第479章 嗜血的七杀第692章 北上第413章 你敢杀“唐”的头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