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黑衣卫

李恪醒来,已经日上三竿。昨晚因为褚遂良和马周两人诚心归属,他高兴异常,以致喝的烂醉如泥,现在头还有点疼。以后绝对不能太过豪饮,李恪轻轻捶着头想,虽然酒的度数低,但多饮也会伤身啊。

兰儿见李恪醒来,便说道:“殿下你可醒啦,董大人已经来过三趟了,每次见殿下还未曾睡醒,就又回去了。”

李恪闻言一惊,顿时记起董伯仁说今天要教导他绘画之事,忙问:“昨晚本王酒醉之后,还有谁跟本王说过话?都说了些什么?”

兰儿一边给李恪梳头,一边说道:“殿下酒醉之后是由苏将军搀扶回房的,他没有跟殿下说什么话,倒是岑大人很晚才离开,奴婢不知道他跟殿下说了什么。只是他离开的时候,微微叹息,奴婢不知道他叹息什么。”

李恪听完,心里懊悔不已,直怨自己昨晚喝的太多,他的表现肯定让岑文本很失望。他立马对兰儿道:“吩咐杨恩,准备车驾去岑府。”他心中焦急,不能因此而失去岑文本这样一个顶级谋士的心。

兰儿见状,小心劝道:“殿下,岑文大在宫内处理公务,到晚上才能回府。”

李恪一怔,自己一时情急,倒忘了现在才是午时,便微微一笑对兰儿道:“还是你聪明。”

兰儿笑道:“是殿下太过心急了而已。”

李恪见兰儿如此说,也不在意,心里在想,一会要到董伯仁那里去一趟,人家一上午跑三趟,怎么也要给这个老爷子一个交代。而他从中也发现了董伯仁治学严谨的态度,心中佩服不已。

董伯仁正想第四次去看李恪时,李恪带着歉意微笑赶来了,先给董伯仁深施一礼,一面自责道:“恪害老师多次来而又返,特来请罪了。”董伯仁忙扶起李恪,颔首道:“殿下不必多虑,你今天能亲自前来跟老臣道歉,已经很让老臣欣慰了。”李恪心里一热,赶紧扶董伯仁坐下,董伯仁讲了些绘画方面的常识,李恪感觉获益匪浅。

从董伯仁的住处回到聚义殿,苏定方领着陈其正在等着李恪,二人行过礼后,苏定方对李恪道:“殿下,昨天甄选出精壮士卒已经编为五队,每十人一队,有队正一人,队副一人。其余四百多人末将已经编为一个营,共有三伙,每伙有五队,五十人,每伙皆有一个旅帅,两个旅副管理。”

李恪没想到苏定方只一日时间,就已经整编完了从各处调来的勋卫,颇为惊喜,笑道:“定方果然是大才,区区一日就将勋卫组建完成,今后王府勋卫就交给你了,本王的亲卫也有你统管。”

苏定方喜道:“多谢殿下厚爱,一切听殿下安排。”

李恪满意的点了下头,忽然想到不能老是亲卫、勋卫的叫,该给自己的护卫起一个名字,他思考再三之后道:“从即日起,府中护卫皆称‘黑衣卫’,黑衣卫都必须着黑衣黑甲。”

李恪这样做,是效仿秦朝的黑甲精兵。秦军扫六合而得天下,兵威之猛,世所罕见,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军队中最具备国家军队性质的常胜军,与岳家军等私家军性质的武装相比,秦军无论是谁指挥,都可以打出辉煌的战绩,其军队的强大令人瞠目结舌。秦军不仅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军事制度,足够激起士兵心中对战争的渴望,还有当时世界上最严明的军事纪律,军令如山,誓死前行。在加上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车和弩箭。这一切都使其称霸天下在河套会战一战定乾坤,打的匈奴十年不敢南下牧马。所以,李恪希望自己的护卫也像黑甲精兵一样,勇猛无敌。

见苏定方没有反对,李恪继续道:“本王的亲卫就叫‘黑衣鹰卫’,由陈其负责训练。”

陈其听后,激动不已,忙道:“末将领命。”

李恪继续说道:“剩下的全部四百士卒组建一营,就叫‘黑衣狼卫’,由定方训练,我要他们上马可成铁骑,下马便是精甲,要让他们成为大唐的狼群。”

苏定方心情激荡,李恪如此命名,又如此重视这四百多人,料想他定有大用。于是连声道:“殿下放心,四年之内,末将必定能训练出堪比秦军的精兵铁甲。”

李恪知道苏定方的能力,对他道:“有你们这些话,本王就放心了,以后需要什么,只管跟本王言明,本王将会全力支持你。”随后,李恪又对陈其道:“黑衣鹰卫的训练不比黑衣狼卫那样只要求征战沙场,以一敌十。我第一个要求他们的是武艺,第二个要求他们的是还要有一技之长。你明白吗?”

陈其微一思索,明白了李恪的意思,朗声道:“殿下放心,末将一定不辜负殿下的期望。”

见陈其明白自己的意思,李恪欣慰苏定方确实给自己找了一个人才,又对陈其道:“本王让你在五十六个健壮士卒中选出六个资质、能力出众的人来,你可选出?”

陈其恭敬道:“末将已经选出六人,现已在殿后等候殿下召见。”

李恪对陈其的表现甚是满意,他需要苏定方这样的帅才,也需要陈其这样的干才。苏定方终归是要回归沙场去建功的,但他走后自己身边不能没有忠心的家将,陈其是他选定的人员,李恪昨天没来得及询问陈其有什么能让苏定方看上的能力,今日想了解一下,便直截了当问陈其道:“陈其,不知道你身怀什么绝技,能让定方对你青睐有加?”

陈其似乎早知李恪会有此一问,所以不假思索的道:“禀殿下,末将天生力大无穷,又自幼习武成痴,除了一身蛮力,别无一技之长。”说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李恪有心证实,又问道:“你力能扛鼎否?”

陈其谦虚道:“殿下恕臣斗胆一试。”

李恪微一点头道:“你且举来让本王看看。”

陈其朝四周看了看,朝着大殿外的一口青铜大鼎走去,来到大鼎之前,陈其双手放在鼎的两个腿上,慢慢用力,只见大鼎被他一点点的举起,直到举过头顶,方才缓缓放下。

李恪被震住了,他今天终于见识到了书中所说的“霸王力能扛鼎”之事,不过现在的扛鼎之人是陈其。许久,李恪才回过神来,对陈其道:“你就是本王的恶来,有你这样的虎将,别说本王的安全,就是颉利大帐也能去得。”

陈其略懂文字,知道李恪所说的恶来是三国时期曹操的护卫典韦,能够被李恪这么器重,陈其非常感动,连忙道:“谢殿下夸奖,末将不敢当。”

李恪止住陈其道:“不要谦虚,你当之无愧。”

此时,刘仁轨走了进来,见到陈其刚才的一幕,心中为李恪得此虎将而高兴,上前对李恪道:“恭喜殿下又多一员虎将。”

李恪对他笑笑,道:“正则来的正好,本王正好有事情要与你商量。”说完,李恪示意三人坐下说话。

“殿下请说。”刘仁轨道。

李恪略一沉吟,说道:“定方把王府‘黑衣卫’已经组建了起来,他们以后就是本王的私兵,本王想给他们每月发一份饷银,以助其养家,你们看怎么样?”

李恪这么想,是有理由的,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度,不像后世宋朝那样有固定的禁卫军。府兵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马匹需要自备,当时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府兵执役分征防两种,征即临时调派,防则固定上防,除亲身上番外,还可以输资代番(花钱请人),依军职大小和距离缴纳一定的绢或钱,执役的都是永业田的农户,一年五番,一般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否则容易造成士兵逃亡。

所以,朝廷除了十二卫,东宫诸六率是从各折冲府选出的常备精壮,属于常备军之外,其余都是服兵役而已,是没有军饷。如果李恪给他们发银饷,对兵士必将是种鼓励,更加让士卒们感到他的仁爱。

三人都觉得李恪的提议很好,这样士卒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战场杀敌会奋不顾身,军队会更加能征善战。所以,都表示赞同。

李恪心中欣喜,对刘仁轨道:“那正则就拿出一个具体方案出来,给本王递上来。”

刘仁轨身为府椽,又兼任附属职责,掌王府通判功曹、仓曹、户曹事,兼管通判兵曹、骑曹、法曹、士曹事,这件事情是他的职责,他连忙答应。

府卫的事情处理完了,李恪对苏定方和刘仁轨道:“本王昨天说给你们寻件趁手的兵器,今日正好有空,你们看看这两件兵器是否称心。”话刚说完,杨恩已然领着几个随从拿着两件用纱布包裹的东西走了进来,放在了大殿中。

苏定方和刘仁轨疾步走到兵器面前,随着纱布被接去,两人眼里不由荡起一阵惊喜。苏定方的是一件长槊,足有丈一,金属槊头和多棱形状的槊尖在阳关下银光灿灿。刘仁轨的是一杆大枪,枪长一丈有余,黝黑的枪柄与枪尖,异常的浑厚,好似要将整个地板吸纳进去般,让人感觉千钧的重量。显而易见,都是两件不凡的神兵利器。

两人不由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看着两人对手中兵器爱不释手的样子,李恪就知道他们很喜欢。两人把玩了一会,才想起跟李恪道谢,李恪欣慰道:“神兵利器能者得之,你们都是大将之才,这两件兵器在你们手上也不辱没了它,马匹之事等忙完这段时间再给你们准备,不如我们现在就到校场,两位比试一番如何?”

苏定方和刘仁轨得到这么好的兵器,也想试练一番,便满心喜欢的答应下来。李恪率先起身向殿外走去,苏刘两人忙跟在他后面。走到门口,李恪转身又对陈其道:“你喜欢什么兵刃,本王也为你寻一件。”

陈其正暗中羡慕苏定方和刘仁轨两人,听李恪问他,又惊又喜,忙道:“谢过殿下美意,末将善用刀。”

出的大殿,就见眼前六位军汉一字排开,站得笔直。李恪知道这是他让陈其在五十六个精英中选出的六个精英,于是吩咐杨恩将他们带下去,自己和苏定方等三人朝校场而去。

第240章 第二次公审第40章 争相建队第497章 威武啊第547章 回长安的目的很简单第673章 长相守第513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6章 校场训话第261章 案发始末第620章 玩笑开大发了第265章 达成协议第200章 英雄豖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办法第510章 四将会聚大典第449章 商业合作第223 谈话间得十万大军第98章 侯君集的决定第315章 汉王的担忧第426章 洞房花烛夜第422章 婚礼进行时(一)第496章 一箭封喉第284章 五千黑甲骑兵第660章 陈其的心思第556章 诡异的朝堂第216章 约战李承乾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212章 三方汇合第656章 命运之战(下)第495章 膝盖中箭第616章 我们又见面了第93章 组建重骑兵第50章 李世民的夸奖第180章 斩首示众第519章 不能固步自封第316章 朝堂上的战争第129章 华丽的送别第188章 魔鬼骑兵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130章 阴谋第100章 新军主帅第467章 叔舅,咱别这样第295章 李恪到访第541章 粮草没了第612章 吐蕃的和亲团第519章 不能固步自封第455章 再建黑旗营第685章 长安城的诡异第251章 第三次三堂会审(上)第125章 斥责颉利第224章 惩罚后的一种补偿第198章 以少胜多第555章 报仇!报仇!第271章 最近的判决第450章 孙思邈答应了第690章 诸将的心迹第71章 缜密的分析第93章 组建重骑兵第417章 过年才是王道第336章 强者的对决(五)第269章 李佑和阴妃坦白第294章 大战前夕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79章 朝堂争论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385章 又是一场大胜第47章 演练比赛(三)第103章 坐而论军第129章 妒第三百就是六章 又遇到一个名将第27章 华丽的组合第180章 斩首示众第523章 这代价未免太大了吧第661章 松赞干布的路第633章 不一样的唐军第491章 犯我陆军学院者,虽强必斩之第538章 第一次,没了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10章 如此秦怀玉第323章 当军神遇上枭雄(一)第583章 战前第318章 命中克星第531章 天下谁堪敌手第478章 杀戮都在阴暗面第63章 黑衣双煞第85章 渭水相会第368章 真正的决战(三)第682章 辽东危局第347章 枭雄的心——硬啊第22章 王府易主第209章 爱我就跟我走第555章 报仇!报仇!第180章 斩首示众第468章 入院考试第19章 册立太子(三)第369章 真正的决战(四)第609章 血战到底第434章 放权五年第610章 薛礼的疯狂第546章 败北的理由的阴谋第244章 有人在做伪证第135章 弯弓射大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