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奇人岑文本

出得皇宫,李恪就在小宝子的引领下下来到了长安城最为繁华的西市。

眼前的繁华可谓到了极致,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不时的有西域胡商出来叫喊。

街上行走的白茶马帮、挽着手臂的男女,悠闲的海外异客,和操着各种口音讨价还价的雇主。

李恪确实感觉到历史上对长安城的描述的确不假,说万国来朝也不为过。

不过,看到李恪心事重重的样子,明显心思不在眼前的繁华长安西市上。

历史上想要被立为太子,最终坐上龙椅。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得到皇帝的认可,二是文武大臣的支持。但是,在唐朝除了这两个必要条件之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

李唐王朝是由三股力量建立起来的:一支是关陇集团,一支是山东集团,一支是江南文士。

关陇集团就是由北魏鲜卑贵族组成的军事集团,也包括胡化的汉人和西域的胡人。而关陇集团,大部分都是李氏家族的勋亲贵戚,有些还在李唐开国过程中建立了战功,如李神通、李道宗、李孝恭等人。

山东集团则包括山东士族和山东豪杰两部分。山东士族历史悠久,经济实力雄厚,并且具有强大的宗族乡里基础,由此产生出巨大的政治能量,进可以控制朝政,退可以控御乡土。而山东豪杰则是在隋末混乱下崛起的寒门地主集团,换言之,他们是在隋朝末年大动荡中势力迅速崛起的地方豪强。所谓山东豪杰是以暴力提升社会地位的,说白了就是黑社会。

江南文士是在隋朝统一南方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世家大族,他们一方面参与唐朝政治制度、典章则例的制定,另一方面又在江南地区继续发挥影响。这三支力量对于唐朝的建立和前期国力的恢复壮大都起了很大作用。

李恪在想,自己想当上太子,成为未来大唐帝国的皇帝,就不能不重视这三股力量。

但是,重视归重视,但要让这三支力量认可自己,让他们支持自己,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的,需要从长计议。

而除此之外,首要的问题就是发展自己的力量。做任何事情没有人是不行的,而眼下李恪最缺的就是人,现在他身边可谓一个信任的人都没有,更何况是那种为他出谋划策的心腹了。

血淋淋的历史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没权没势的王爷是斗不过手无实权的权臣。所以,他要是跟李承乾争皇位,跟李泰和李治争皇位,必须要有权利。

所以,他需要的是一个忠于自己的集团,忠于自己的文官集团和军方集团。只要有了这样的势力,他才有跟能力跟他们争夺皇位,才有资格走上争霸的道路。

说到文官集团,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岑文本。这个在《贞观长歌》里被描写为妖人一般的顶尖的权谋大师。

顶级的权谋家,必须首先是一个干才,这其实是千万行业的定则,技术让你站住脚,处世让你迈开步。而岑文本就是这样的一个干才,他忠于大唐,忠于李世民。

所以,即是李世民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也拿他没办法。

在太宗将任命通知岑文本那段全戏顶级对话中,李世民把话说开:“这十几年,我知道你身在曹营心在汉,放弃了所有欲望,忍受无法忍受的屈辱,我很想把你揭穿,但居然找不到你任何把柄,现在,我也只有把这个职位给你,否则,史书一定会说我不能用贤。”

贞观年间,由于李世民在做秦王时曾任尚书令,十几年,此职空缺,而在最后,这个宰相之首的官衔授予的正是岑文本。正是岑文本的忠义和睿智是他让李世民如此让步的。

他作为李恪的老师,毕生都在为李恪入主东宫而努力,可谓是呕心沥血,最终败给了长孙无忌含恨而死。不能说岑文本智谋不行,只是李恪表现的太刚烈,太张扬,才使得岑文本最后功亏一篑。

岑文本可是江南文士的第一人,在贞观后期引领着整个江南的文士集团。并且,他本人又是江南世家子弟。

所以,得到他的支持,就等于江南文士和世家的支持。

现在的李恪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李恪。既然让自己重新做一次李恪,他就要让岑文本发挥他全部的谋略,让他看到自己入主东宫的那一天。想到这里,李恪心里不由暗暗得意。

而他今天突然出宫,名义上是逛街,主要还是想去看看岑文本,想提前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里。

所以,他问小宝子,“你知道岑先生住在哪里吗?”

“岑先生?”小宝子疑惑的问道:“你是说那个书生?跟在封大人身边的那个书生?”

“对,就是他。”李恪急切的问道:“你知道他住哪里吗?”

“好像在永兴坊。”

“赶快带本王去。”李恪催促到道。

永兴坊,岑府

岑文本正在书房里看书,他在等待朝廷的任命。

因为杨妃的说情,他被封德彝举荐到了史官当撰官。虽然,当时封德彝问岑文本,他有两个职位可以举荐岑文本,一是从六品上的户部员外郎,一是从七品下的史官修撰,问他选择其一。

但他却选了史官,因为,在他看来,户部员外郎从六品上,虽然是个肥差。然而,在户部有尚书,左右侍郎,左右郎中等,像员外郎这样的小官如果没有人照应是很难再升迁的。

而在史官就不一样了,每一个帝王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所做所为在历史上会留下什么样的影响。而李世民也不例外,这是一个容易见到皇帝的职位,即是见不到皇帝,也能让他发挥自己才能。所以,才会权衡利弊,决定去史官做修撰。

就在这里,他听见吓人禀报说长沙郡王前来拜访。

忙起身好带着府里管家迎上来施礼道:“臣岑文本拜见殿下。”

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多岁,一身书生装打扮的男子,李恪暗自感叹他的才华和忠义。见岑文本给自己施礼,忙上前几步还礼道:“先生如此大礼,恪如何承受得起呢。”

岑文本听到李恪称他为先生,知道如今李恪身为皇子,依然以弟子身份侍他。心里略为感动,随即躬身一迎道:“殿下请。”

于是李恪在前,岑文本慢半步跟着他进了岑府。

来到客厅,婢女上茶之后便退了出去,小宝子也知趣地站在了门外。李恪先行解释道:“恪因坠马受伤,至今方愈,今天请示母妃,方能出的宫来看望先生,还望先生见谅。”然后,喝了一口茶,继续道:“母妃让我代她向先生问好。”

岑文本对于李恪杨妃甚为恭敬,听李恪如此说,忙拱手道:“多谢娘娘和殿下的挂念,文本万分感念。”

李恪道:“先生被父皇授予秘书郎,专职中书内省和弘文殿间行走,恪给先生道贺了。”

岑文本谦虚道:“文本受之有愧,此全赖娘娘的提携和封大人的举荐。”

“先生初到长安,生活方面还算习惯吧?”李恪看了岑文本简陋朴素的府邸,关心的问道。

岑文本有点感动:“多谢殿下挂念,初是不适应,现在已经习惯了。”

喝了口茶,李恪跟岑文本请教了一些关于学问上的事情,岑文本都悉心给李恪做了解答。如此交谈下来,李恪觉得两人之间还有一点隔阂,如果不把这层隔阂给去掉,恐怕很难让岑文本真心归属自己。便开口道:“恪今日前来除了给先生道贺之外,还要一事要请先生帮忙。”说罢起身长施一礼:“请先生一定要答应。”

岑文本被李恪这一举动吓了一跳,忙一把扶住道:“殿下有什么事情,只要文本能做到的一定尽力。”

李恪道:“我欲禀告父皇请先生做我的老师,还望先生不要推辞。”

岑文本对于李恪如此行为,深受感动。他和李恪在柴绍军中经柴绍介绍认识,李恪对他的才华非常钦佩,非常希望他做自己的老师,那时岑文本以为李恪只是一时冲动,未必是出于诚心,便没有答应。没想到今天他来此,依然是为这件事情。如果,李恪直接让皇帝下道诏书,他岑文本也不敢违皇命不从。但李恪没用权力压他,而是亲自来征求他的意见,可见李恪对他敬的。岑文本只是一个书生,一个从七品的秘书郎,而能让一个皇子诚信的两次邀请自己,这跟当年的刘备三顾茅庐何曾的相似,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能让他比这更感动的呢。他哽咽道:“殿下不嫌臣学识浅陋,臣必事必躬亲指导殿下学问。”

李恪高兴道:“那先生的答应了?”起身对岑文本施礼道:“恪见过先生。”

岑文本道:“殿下无需对臣行此大礼,殿下对臣如此厚爱,臣岂有不答应之理。”

李恪心里欣喜,知道岑文本的想报答杨妃对他的提携之恩,所以才会答应的如此干脆。不然,以他谋略,岂能这么轻易就被李恪所收复呢?

第71章 缜密的分析第53章 宝藏和皇位第53章 宝藏和皇位第204章 两营对垒第136章 遭伏第63章 黑衣双煞第652章 禄东赞死了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台第166章 探监第431章 商业帝国第167章 铁案第68章 验尸结果第570章 本王让你喷血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110章 宿州急报第95章 灯谜缘分第417章 过年才是王道第687章 坍塌的城防第603章 陌刀兵第349章 火攻第642章 亚泽的战争第394章 汉王和二汗的预谋第696章 降了吗第631章 破除秘术第349章 火攻第244章 有人在做伪证第639章 卓青的想法第572章 鬼面骑一战的传说第75章 血战到底(一)第385章 又是一场大胜第552章 北王的陈情第335章 强者的对决(四)第306章 溃败的结果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597章 诸将的聚会(二)第705章 自白第526章 发行唐币第二十三十五章 王爷的审判第81章 反思和反击第553章 跟你打个赌吧第499章 房二的爆发第629章 发兵吐蕃第18章 册立太子(二)第271章 最近的判决第531章 天下谁堪敌手第324章 当军神遇上枭雄(二)第411章 还有后手第109章 抢钱抢粮抢女人第529章 册立皇后第445章 十万雄兵就这么得到了第301章 你的话,我信第480章 李佑,你去长安捣乱吧第30章 黑衣卫第185章 商议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683章 有个办法第402章 宴会风波第199章 一刀七杀第559章 到了凉州,形势不妙第461章 不惧豪门士族第502章 息事宁事第341章 鬼面骑的意志(中)第132章 刀锋入骨不得不战第575章 这是个大章节啊!第648章 坑杀三十万第528章 以静制动第81章 反思和反击第613章 城门关闭了,明天再来吧第6章 剁了这只手第691章 北王的意第286章 又见云妹妹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265章 达成协议第94章 苏定方入主千牛卫第66章 心急如焚第220章 不详的预感第218章 不一样的玄武门政变第292章 布局第185章 商议第613章 城门关闭了,明天再来吧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382章 血染的葬礼第464章 听到谈话了第570章 本王让你喷血第475章 死间还是活间第280章 北伐之争(上)第684章 支持的人不多啊第435章 搜罗人才第430章 李恪发狠了第657章 兵临逻些城第26章 校场训话第365章 精兵简政第307章 汉王的心思——杀俘第454章 火器构想第596章 诸将的聚会(一)第496章 一箭封喉第627章 秘术第696章 降了吗第475章 死间还是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