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

杨雪梅来龙山村,一方面是现在对于新进公务员的硬性规定,必须下驻农村一年以外。

选择来龙山村,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想要在龙山村有一番作为,在帮助龙山村种植户获得更好手艺的同时,还希望能够把村集体的经济发展起来。

虽然现在因为大家都外出务工,特别困难的人相对来说已经是很少见了,可是要说到村集体的经济状况,那就很差了。

现在很多山里面的村子,以前可以卖树木的时候,还可以卖卖村集体的林地,也能有点收入。可是现在树木价钱不好不说,砍伐证也是卡的越来越严了,想要卖树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现在但凡村子里有什么想要用钱的地方,账上无钱的村干部就只能四处化缘,经常去镇上找镇里面的干部,有门路的就跑到县里的直管部门,能要多少算多少,多少都不建议。

早几年龙山村就经常跑上跑下的化缘,村长和吴邦就是去化缘的主力。所以现在除了帮助困难户脱贫以外,让村集体脱贫也是摆在上面那些头头脑脑案上的事情。

实在是有时候那些化缘大军有点影响到了部门的正常工作,而对于找上门来的人,你还得好好的接待着。要知道,这些农村当村长支书的,你别看人家真的是一个老农民,可是没办法啊,别人活的久,很多人在村长支书的位置上干的也久。

而找上门来的,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找过关系的,都是有门路的人,你就算是不打算给钱给经费,可是却不能把人给得罪了,说不定眼前的老农民,后面有着一宗大神呢。

所以在大部分的困难户脱贫以后,解决村集体经济困难的问题也就提上了议程。

而杨雪梅他们在下村之前,对于各村的情况也都有简单的介绍,当然了,这些都是可以落实到纸面上的东西,很多具体的情况只有亲眼看到才会知道。

而他们下来的任务,除了熟悉最基层的情况以外,大多也都带了各种各样的政策下去,当然了,任务也是有的,一个大的方向,那就是发展农村经济。

不过在一年的时间里面,想要让一个村的经济出现明显的改变,那就要看个人能力和机遇了。而大部分的人,一年的时间除了熟悉一下农村的生活人情以外,并不能做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大部分人也就是在农村混一年时间回去交差了事。

而杨雪梅显然不打算混日子,特意选了龙山村,是她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做出的选择。

对于龙山村的情况,杨雪梅在来之前就打听了不少,除了部门培训的时候那些资料认真的看了并且记住了以外,杨雪梅私下也打听了不少龙山村的情况。

在一年以前,龙山村也和绝大部分穷山村一样,村里九成以上的壮劳力都选择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真正的年轻劳力那是少之又少。

平时村里的人就种一点自己吃的菜,就连粮食大部分人都是买现成的,大部分人家的开支都等着外面打工的家人寄回来。

要是这样的情况,杨雪梅也不一定会选择来龙山村,很可能选一个离着县城近一点的村子驻点,那样的话还可以住在家里面,只要偶尔去村子里露一下脸,了解一下情况就可以了。

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龙山村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在疫情结束以后,龙山村种植的蔬菜,居然不声不响的走进了县城的大部分上档次一点的酒店宾馆,还有很多的机关食堂。

而且在决定来龙山村驻村的之前,杨雪梅也和朋友亲自来过一趟龙山村了解情况,当时看到的场景,让杨雪梅不敢相信这就是资料上面一穷二白的龙山村,来来往往拉菜的菜贩,和县城的农贸市场也有的一比了。

杨雪梅当时还向人打听到,龙山村的西瓜居然远销深城,并且自己也亲眼见到了,一辆拉着一万斤西瓜和小香瓜的车子从村里出发。

在来过龙山村一次以后,本来还有点犹豫不决的杨雪梅,很快就决定了来把龙山村当做自己这一次驻村的最终目的地。

在来之前,杨雪梅就搞定了经过龙山村的那一条乡村公路的扩建项目。这一条路的扩建,本来就已经做好了扩建的规划,只不过还没有确定什么时候开始扩建。

不过经过杨雪梅的努力,这一条路的扩建工作提前了,算是她带给龙山村村民和沿路村民的一份见面礼。

以前进出吴飞他们村子的公路,路面宽度只有3.5米,随便两辆车相遇,都很难顺利通过,一定得其中一辆车找一个宽一点的地方才可以让另外一辆车过去。

在来村里进货的人多了之后,只一个问题就显得更加明显了,反正每一次都有人埋怨路修的太窄了,进出一次特别的费事。

自从县里开始扩建全县的乡村公路以后,吴飞就天天盼着什么时候可以轮到经过自己村子的这一段路。吴飞去看过已经完成了扩建工作的公路,从以前的3.5米,扩大到路面宽4.5米,有一些村子的公路,更是直接升级到宽 5.5米的双车道。

吴飞不指望可以升级到5米多的双车道,能够尽快扩建成4米 5的就谢天谢地了,这起码这样的路,一般的车子还是难过顺利的会车的,而对于经常来村里买菜的人来说,更是没有问题了。

因为大家开的车子上大多都是三轮摩托车和面包车,4米 5的路随便都可以过了。

不过杨雪梅带来的消息,却让吴飞有了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国庆节以后开工扩建的公路,会按照路面宽5米5 的标准来修建。

这一个消息,对于吴飞来说实在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了,到时候等到县城的高速公路开通以后,从家里到县城也就是半个小时的事情。

新开通的高速公路,入口离着吴飞家里只有五六公里,上了高速公路以后,到县城只有三十公里的距离,只要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赶到县城。

到了县城一下高速公路,就是吴飞新买的门面房,到时候简直方便的不能再方便了。

第三百八十章 新农贸市场(下)第三百零一章 买鱼苗 (2)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山羊第三百四十章 购物广场和烂尾楼第四百九十五章 神奇的工具第六百三十二章 月子(2)第二百七十章 朵朵的入学问题第四百二十四章 面子问题第五百六十章 西瓜增甜剂第五百三十九章 周国龙的决定第六百八十一章 贼多的山洞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受欢迎的西瓜(2)第三百二十五章 食材短缺第二百二十四章 同学聚会第五百三十七章 囤花囤菜第六百六十二章 客栈开业(4)第一百九十九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五百四十三章 西瓜(2)第一百三十三章 抓鱼(3)第三百三十八章 人靠衣装第二十一章 抓田鸡第二百二十三章 去吃火锅第三百九十章 难产的鸡棚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程的荔枝第一百四十七章 老人的心思第四十五章 老贵的王八第六百三十二章 月子(2)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手工费第四百九十五章 神奇的工具第二百五十六章 小葱和大蒜第一百五十四章 偷鱼贼第二十四章 空间升级第五百七十三章 大受欢迎的西瓜第二百三十七章 县城的菜市第六十九章 未来岳父(加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看望老师第二百零二章 送苗第十三章 美女同学第五十五章 曾经的人和事第二百七十章 朵朵的入学问题第四百九十八章 丑丑的印记第四百八十章 吴清友的想法第六百九十九章 建酒厂第三百八十二章 鱼的出路第六百三十五章 等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柴火灶第三百四十三章 煤球炉子和麻辣烫第七十七章 农家肥第六百零三章 买彩票第四十五章 老贵的王八第五百七十二章 日进斗金第一百五十八章 其实是打酱油的第七百零二章 白酒定价第六百八十九章 拜晚年第八十八章 除草大战第二百九十五章 冬放鱼苗长三分第二百七十二章 入学条件第六百九十四章 筹备第三百九十五章 慢工细活第四百七十八章 送年礼第三百二十二章 楠木苗第六百章 预算爆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过年(2)第一百二十章 赶集第二百六十六章 季节性的工作第八章 神奇的葡萄第一百五十九章 惯偷第四百四十章 简单的关系第五百四十八章 今古传奇第七十三章 果树苗(1)第二百七十三章 姐夫买房第五百五十九章 麻烦的鸟类第四百八十五章 工作不停第五百一十一章 庆祝第三百六十一章 地方话第五百二十六章 丢了好多金币第一百九十六 葡萄苗第三百八十八章 土壤改良第四百九十四章 解释第五百三十二章 吴飞的想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过年(2)第一百七十章 有钱才有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贼来了第八十一章 做老师很好第三百五十七章 买金器第四百八十七章 过年(1)第一百四十三章 最后的收获第一百九十三章 老手艺第二百五十六章 小葱和大蒜第六十一章 相亲(1)第三百七十一章 个人喜好第三百二十七章 难见的老鸭第四百七十四章 家里要加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零售价和批发价第五百四十章 日常(1)第六百九十四章 筹备第六百八十四章 合作社和有机认证第二百九十二章 开张大吉第五百零九章 卖草莓第二百六十一章 贵出天际的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