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暂时落幕

“长史杨弘昨夜依天子之命取刘涣于宫中……”

四月二十日一早,袁术就接到了这个报告,顿时大惊失色---他何曾派过杨弘去召来刘涣?

长史之职并不算低,再加上杨弘一向得袁术信任,在其表称帝之意后,也是第一批表示赞同之人,故而无论是袁术自己,还是其余的军士,都认为其必为袁术之绝对心腹,毫无异心可言。

但早时“朝议”未见其人,再接到这个信报,袁术大惊之余立时派出军士往为杨弘在成德县城中安置的居所中查看,结果依旧如一,却是空无一人……

再问于守门四方校尉,袁术终于得到了杨弘的准确行踪---于晨时坐于马车中,借有“天子之命回寿春”而出西门。

只从这个消息,再看袁术那惊怒交加的表情,谁都知道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

他们所料的不错,在这个时候杨弘已绕城来到赵云大营之中言及将有大事禀报。

“弘久闻于安平王之高义,向往以久,却终是因为所限良多,故而未能及时相投。也幸好如此,方能借机将安平王之兄救出,使得安平王兄弟得以重聚,如此,弘之心愿足矣!”

杨弘也并未将自己来意藏着,见到赵云后便是如此说法,最后再加一句问道:“却不知安平王回于北地之事,究竟如何?”

言下之意便是如此大事,若是刘晔在此,却应当亲自来迎了。

“主公回于幽州之事千真万确,而吾主一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今其不在此处,便由吾来多问几句:不知杨先生于袁术属下却是深受重视,为何会选择归降这条未知祸福之路?”

既然杨弘到了此处,话又说到了这份上,那么刘涣被其假借上命调出之事应当千真万确,赵云倒也不急于立时请其将刘涣带上“验明正身”。反而是先问起杨弘的动机来。

“袁术称帝之事,实际上群臣中没有一人赞同,主薄阎象更是引以周文王天下三分据其二,尚且服侍于殷商之故事劝谏,只可惜其一意孤行!总计年余时间内,原本其麾下臣属十去其四,留下的或是身份不重要之辈。或是受限于早前便投于其人,天下再难有容身之处。甚至未必没有待其称帝之后,会有所改变奢望。可惜只从现今局面,便可知其在如此危机关头,同样是我行我素,不顾及于其它影响,吾立时醒悟再随其走下去,终究是条不归路而已,故而选择将安平王之兄救回,为安平王解决一件棘手之事。同时也为自己找寻一条合适之路……”

杨弘能够在原本有众多士族支持袁术之时脱颖而出,自然有他的不凡之处,一席条理分明话语道出。使得众人皆感受到他选错主子那等无奈心情,心底对其排斥也立时少了许多。

“德文如此选择自然使我等佩服万分,只是未知汝之家小却如何安排,万一受得拖累,岂非使得吾主心有愧疚?”

赵云对于杨弘的回答是颇为满意地,他自己就曾亲自经历过所托非人。浪费时日,不知前路的那多般滋味,对方弃暗投明本就是明智之举,赵云当然也不会存着故意为难心思,所以不再问其动机,而是话锋一转,问起杨弘家事来。

“有劳赵将军挂心,至于弘之家小,则先有人派出将其从寿春迎出。绕路先至于徐州。便算是弘不能再尽心力,却可依旧有安平王保护下使得家人不受连累。如此已算弘投身非人之良好结局……”

说杨弘没有一点想借此功劳得到刘晔器重,谋个一官半职想法,那却是自欺欺人。但他却想有过最坏的打算,若实在不成,哪怕是至于徐州只为平头百姓,略有积蓄的他却也可安度余生,这比诸于跟随必败迹象明显的袁术来说,已是天壤之别,如此一想,杨弘当然也就看开了许多。

“德文心思周密,更难得是识得大体!不错,吾主一直为其兄长之事忧心,我等属下也是小心谋划而求得能够顺利保全于主上之兄,今有德文之助,使得我等不费吹灰之力便已解决最大忧患,可谓居功至伟!有才且有功,在主公眼里,这等人却是任何时候都会需要!只因主公回转幽州之事,故而德文不能第一时间接到封赏,却有些委屈你了。”

赵云对于杨弘德行方面,并非如他话语中所透露出的那般赞许之意,但他却明白长久以往,刘晔想重新统一天下,像杨弘这等“知情识趣”之人却是必不可少,否则便会使得自身伤亡损失数字大增。故而赵云将个人好恶置于另处,却是好言宽抚道。

赵云作到的这点,也正是一位作为统帅者必须具备地品性,这表明无论实际行动还是心性上,他都距离实质名归的统帅之位并不遥远……

“非常之时便行非常事,弘先将安平王之兄交接于赵将军,然后便乘车马至于徐州与家小会合,便待安平王回转也无不可,赵将军却是不必如此客气!”

杨弘却也是知情识趣,在话题基本上重点论述完毕后,不等赵云开口他便主动说道。

“如此甚好,有劳德文!”

赵云轻轻点头,然后便派人去将刘涣请来,要“验明正身”,先前赵云等众将皆随于刘晔身边,自然是见过刘涣的,故而在其被请入营中后,皆是心头一喜,进来的不是一脸迷惑神色的刘涣又是谁人余日的刘晔水军两条蒙冲大舰到达辽西郡境内海阳县渡口登陆之后,再用五日时间终于回到了一别年余的蓟县。

琐事不提,除去安抚于别离日久地妻子外,刘晔重理幽州大权第一件事便是建立海阳水军大营。并在此处征用民夫建起港口,使得即使将来船舰更大,却依旧能畅通无阻。

至于前时所提之“异族寇境”借口,本就是常事,在主守之时无论如何加强戒备,终究只是能减少一些损失罢了,想完全避免便只有将所有心怀敌意。没有归顺之意异族全数平灭!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

由于袁绍与公孙瓒已开始小规模作战,所以刘晔在任命于张飞更加严加戒备之余,也使得新老兵换防夹编于长城,使得新兵能够在不时面对敌方骚乱之时,在老兵地带领下迅速成熟。便在此时,刘晔就已经开始作将与袁绍争锋的正式打算。

当时间进入到五月之时。早就退于寿春强征民兵固守的袁术在也感觉到了自己终将败阵于此,只从刘涣被杨弘救走后,袁术实际上便有了这个觉悟,只是自欺欺人的不愿相信罢了!

而在四月二十三日起,整顿好大军的赵云也在解除后顾之忧后,立时齐起大军与吕布军配合攻击成德,只在两天时间便将有近两万人防守的成德拿下,使得袁术狼狈的逃回寿春。

而后更是不断有四家攻战于淮南其余地方消息传回,至于到得五月四日之时,整个淮南便基本上只有寿春一座孤城固守。

“内无多少粮草。外不知援军在何方。”

如此境地,袁术手下将士之士气能有多高?这种不选择一鼓作气攻击其主城,反而蚕食其属地作法。也是在曹操,代表刘晔地赵云,孙策以及吕布四人商议之后作出地决定。

现今除去边远地区城池因道路原因大军不再前往攻击,再留下需得分守之关键战略城池后,其余四家军士总计四万七千人便围拢于寿春城下,四面围城摆明了要将袁术一网打尽主意。

“四面围城”这个战法却并非是赵云所赞同的。若“围三缺一”,则敌不存死战之意。不留后路只会致使两个结果---要么敌方战意崩溃,不战而降;要么便是要拼个鱼死网破,存死战之心不与妥协。

但其余包括曹操都被一直以来的胜利,以及行至各处百姓们地夹道欢迎所激得士气满满,认为无论是寿春的军士还是百姓,同样也会如此行事,则寿春虽然坚强,却依旧抵不住内外夹攻!

此次联军是曹操作为盟主。他的意思发下。再加上孙策与吕布也认为其所说之言语在理,故而赵云虽有不同看法。却并未多言,只是小心命令下属们防备,攻城之事也不需得太急。与其余部曲不同,刘晔所领军士是极少有如其余诸侯那般战前招收,多用来充当炮灰减少敌人火力输出,并消耗其守城物资,这才是真正地“一将功成万骨枯”。

虽说“慈不掌兵”,但刘晔同样是作不到如此藐视于生命程度,这也是他在攻城器械未能研究大成之时,不准备与其余诸侯早早翻脸相攻原因了。战争就像一个深深的泥潭,如若陷进去了,没有外在因素的帮忙,便只有自身与泥潭作抗争,基本最终都是以一方胜利而告终。

有如此想法,在赵云负责地东门,便是与其余三门不同,极少有正面攻城之事,反而佯攻次数不少。有最多的军队在此,指挥守城的张勋又不明白赵云实际上是为了保全实力的考虑,当然同样起到了最大的牵制作用,使得东门守备之一万五千士卒从不敢懈怠,只在小心观察,随时防备而已。

如此一来,其余各门攻城进度自然一切顺利,再有五日时间,时间进入五月中旬之时,寿春北,西,南三道主门以及城墙皆是残破不已,其中西门兵员充足的曹操更是使军士以及民夫整日轮换挖掘地道,意欲将城墙下方挖空后,再去掉支柱,使得地面塌陷,达到一举损坏城墙目的。

经过八日时间,约有六千名军士以及民夫日夜开工下,终于在五月十二日功德圆满。

在曹操凝视着寿春城墙,然后轻轻一挥手示意。再如属下将命令传下,以绳索连结拉掉支撑地基之木桩,只片刻后,原本未曾交战,故而略显平静地战场上便先是听得一声巨响,整个寿春城墙中段似乎都瞬间矮了半尺左右。

而城楼上以为是地震发生的袁绍士兵则是惊恐万分地乱成一团,将官都无法喝止。

没留给他们反应过来时间。再是一连片地轰然居响,中段城墙终于从中裂开几道大口,陷落约有两丈余到地,然后垮塌之处极多,在中间形成了一个攻城方军士只需越过去的一个小土堆便可直接入城,宽约有一丈地大口子。

“进攻!”

见到一切顺利,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直接便挥手下令属下军士大军趁着敌方动乱不已之时攻击,意欲将其一鼓而拿下。当守城方丧失了高城优势,而需得与攻城方短兵相接之时,便意味着一般处于弱势的他们,借助守城之利来调平甚至可以使对手伤亡比例大增的优势不保。

“西门城墙被破??”袁术不敢置信地惊问道。

原本他认为凭着尚有三万兵力,并且紧急征兵后再得万余人,实力以及强征的粮草已经足能保证至少再支撑十日,而能居于寿春城中地,不是士族中人便是对他并不算排斥,未被其外放属下恣意祸害到地百姓。实际上对于袁术虽然不满,却对于曹操他们如此不留后路,摆明赶尽杀绝感到极为的愤怒。

这愤怒不是没有原因的。想原本徐州之事,曹操杀人屠夫之名便已流传开来,只怕此次行如此死围之法,定是要在战后屠城!

----这些百姓以及士族们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是统一的,如若真正“围三缺一”。或者让他们接受一位新主的统治并非是难事。

“诸位爱卿可有言教于朕,现今情况却是如之奈何?”

袁术此时方显出他未登位前,以及刻意做作时显露出的谦诚之态,此时他倒是真正没主意了。虽然算下时间,若请南匈奴寇于兖州之计较成功,那么现时南匈奴骑兵定然已至于兖州境内,再过得数日,或许曹操便会接得消息回报。

“陛下需得立下旨意,趁夜集中兵力突袭一门而舍弃寿春。以后再作计较。迟恐不及!”

陈纪也是惊骇万分,原本他同样对于若曹操主力去后。无论是本就没有硬拼损耗心思地赵云大军,还是吕布,孙策,都不可能将寿春城在短时内攻克,但城墙如此之快被破坏,还是出乎他地意料之外。思来想去,却也只有这等金蝉脱壳之计有用。

原因便在于,寿春是为袁术所定之都城,对方将其攻破以后,便已算得将敢于称帝地袁术势力全数击败,而本就不可能一心纠集一处,比若于吕布与曹操,他们便各有着自己和利益冲突以及往日矛盾,当然不可能再去追击于狼狈奔逃的袁术。故而选择撤退不仅能保全性命和部份实力,更能使得联军之势有由此瓦解机会。

由此便可以看出陈纪也并非是无用之辈,他地确有着几分真才实学……

“正当如此!”

“寿春不可久守,陛下请早作决断!”

“文武百官”们纷纷进言,此时尚未离开袁术的,已算是与其一条船之人,故而性命前途交关情形下,先劝袁术不作意气之争,保全实力是最为紧要之事,故而他难得地意见统一,皆是劝袁术听从陈纪之谏,立时在今夜领兵择一门而冲出,趁对方未及反应之前逃于别处。

百官皆表示同意,袁术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意思,结果自然是君臣同心,开始商议从何处突围。

“陛下,臣以为当从北门!”

在众人皆言及从南门孙策,或者是从未派出大军参战的东门赵云部曲中“借道”而过时,陈纪却又是口出惊人之语,见得众臣皆将目光转汇,袁术也示意可以尽言后,陈纪再道:“首先。北门吕布可谓四人中最短智计者,他此时只怕还未知道我军在城破之后立时便会突围打算,而曹操与其有隙,未必会选择告之!故而在其无防备之时从此处突围,几有必成之效!吕布更不会第一时间报于曹操知晓,如此一来,我等去远之后。他们更会忙于分赃而无追击之心,至此吾等难处尽解!”

“妙!陈爱卿此言大妙!朕若无陈爱卿,只怕又会走错道路!此计几为万全,便依此行之。张勋、纪灵,你二人立即前去整理士卒,早些使其安歇,并于今夜子时埋锅造饭。饱食后便与朕一起由北门突围而出!”

明白这是一个难得好计策的袁术立时反应过来,直接便拍板作出了最终决定,而他的这个决定,也果然出乎于包括曹操在内地围城之军意外。

由于与吕布之前的不愉快,故而当日下午将城墙攻破之事曹操只是传令送于赵云,孙策两处,同样曹操也认为吕布有“战神”之名,目光短浅地袁术应当不会选择从北门冲出,但为防万一他还是留了千人于此监视。

有如此情况,一方为求生存。一方几无多少戒备,吕布也并未用陈宫提醒之多加强戒备,增派巡守士兵地谏言。故而结果很明白清楚。只是一通小战,袁术也不令军队贪图将吕布军力全数吃下,只留一小部份从为牵制力量四处放火并延缓吕布集结起全部兵员时间,大队则迅速向汝南行去。

再次往回于汝南,也正是因为袁术此时也料到自己终究是“过街老鼠”,在未有其余同类敢于冒头之时。他便是被打击的对象,与此相比,虽然汝南多黄巾余乱,并无多少百姓于此处,但毕意袁术有军队,同样这些黄巾余孽也会给想进豫州剿灭袁术的其余军队带来极大的麻烦。

“袁术逃了?”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表情一时间可谓精彩,他想到了袁术可能会选择逃走,却并未想到其原来是从最认为不可能的吕布之处而走,他所派去的一千军士得到消息后便第一时间派快马回来禀报。使得曹操成为继吕布之后。第一个知晓这个消息之人。

对于他们所提出地是否立时增援于吕布,将袁术所留之约有三千军士留下之请问。曹操并未多在意----正主都走了,留与不留这些小鱼小虾已不算正式问题,他直接便发了教他们回转,任由渐渐稳定情况的吕布去解决此事。

确认了消息的真实事,不需作太多思考,曹操还是明白了袁术可以选择之地现今而言,便只有汝南而已,原因也正如袁术所想,汝南实在太乱了些,并非短时机所能稳定,故而曹操虽然早有拿下此地实力,却一直未作出明确的决定。

“传信于赵,孙,吕三位将军,请约束部曲先不进城,吾等需起商议一番。”

思来想去,曹操还是认为应当派人将众人一起请来,然后先商议是否继续征讨于袁术,将其一股作气剿灭,甚至----还可以借机将汝南境内作乱的几处庞大黄巾余孽势力扫平!

有“挟天子”之利,曹操想作任何事情,只要对方在承认刘协的帝位合法性情况下,一道旨意便可解决许多问题,根本不需要讲道理来说服对方。

面对城池将破情况,袁术拔动了如意算盘,并最终选择了汝南作为暂避的目地地继续作他的“天子”,并等待其他“辈份”矮一级地“天子”们出现,解决他现时成为天下矛盾地中心之难办局势。

而曹操同样不希望第一次正式以朝廷代表出征便只能得到一个“斩草不除根”的小胜结局,故而他也拔弄起了算盘,究竟是谁地主意更精一些,这却得看谁的谋略最符合于当时情况,又是否有机会施展了!

毫无疑问,曹操的主意是可行的,先不令大军进入寿春,以免涉及于战后分赃可能引发的进一步矛盾,而是先聚合众人,然后以朝廷名义带着他们入汝南攻击袁术之余剿灭匪贼,为他将来入主豫州开始作打算。

但是,计略虽妙,他却有这个机会来施展么?

建安二年五月十八日。当曹操再以快马加急送来地“天子圣旨”约束于心不甘,情不愿的孙策,吕布两者全军,以及赵云因为需得回到徐州主事,故而委派管亥所领一万军士,入得豫州境内,再过三日便可到达汝南城外之时----

“报!!报告丞相。有一支约为三千数匈奴装束轻骑由河内入境,一路寇杀,竟曾有兵袭许昌之意!幸得荀攸军师施展计策拖延,等到援军齐至固守,方才使其其无功而折向其余地方,现今约已到得谯郡!”

谯郡也就是武平郡,正是曹操的封地。同时也是蔡琰地故乡。原本历史上,便是这一次使得她饱受磨难,流落于南匈奴十年之久。而这一切,都仅是袁术地不择手断求援于异族所致!

有如此庞大,骑射之术绝对强于先前吕布麾下骑兵的轻骑队伍在腹地流窜,对于生产的破坏,以及后方的安定破坏是极为严重的,若此时曹操不选择撤兵,当他攻下袁术后,或许便将面对兖州残破不已。短时内绝难恢复地狼籍景象了。

“竟有如此可恶之事!诸位将军,此次汝等军力皆显不足共讨于袁术逆臣,且此时孤不得不返。便各自散回所属,将来若有机会再来同心攻于逆臣!”

关于是在外建立威名,还是立即返回稳定后方,这个问题如何取舍其实已有定论----

若是后方不稳,便有如树木根须遭到破坏,最严重之时。整颗大树都得在意外之下枯死。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后方威胁极大,那么不论前线是否下一刻便会将敌手拿下,都应该早作打算,第一时间赶回解决忧患!拖得越久,便越是不利,这种不利体现在很多方面,比方说直接的便是抢掠、肆意践踏之下损失极多粮食。郡县官吏可能被对方杀戮不少以示其嚣张气焰。这些都是明面上地;而看不见的损失却是更为重要的,那便是没有安全感的士族和百姓对于上位者的信赖程度下降。简略概括的说,便是民心归附感的损失!

征伐于袁术之事,便在这等袁术刻意不择手断地谋划下,虽然刘涣之事未能起到足够作用,却结连于异族使得曹操不得不半途而废,可算是不了了之。

寿春城也因为曹操地早早发出命令,故而无军士进城,令担惊受怕许久的士族以及百姓们长舒了一口气,从此陷入了不短地时间内没有人主事,只能由百姓们自发推举之人管理城中事务的权力处于空白期。

将袁术打得丧失掉地盘,只是苟延残喘,并且将刘涣救回,对于赵云来说,这个结果已经是能让刘晔满意的,他当然不会如同孙策以及吕布那般战罢却得利极少,故而满腹牢骚想法了。

刘晔不在徐州之时,所有军事大事都由赵云作主,并且水军也将受他监督,可谓权力极大。相较而言,名义上为政事之首的张昭却需受些掣肘,他有否定其余所有意见的权力,却没有独自专行的决事权,一切都需得众人投票表决,过半数方能实行。

这个安排也体现出了刘晔在于军事上的信心十足,大方向没有错误,便不畏惧于其余任何挑衅作战;于政治上则小心翼翼,努力控制好将来走向,不至于出现走了岔路却难以返回地尴尬处境的心思。

论现今刘晔手下文武人才,只以两州之事来说却已充足之极,但若涉及于再占地盘,却又显得不足,更不用说将来想统一天下了!所以在打天下之时,人才总是不会涉多的,至于和平时期,不需用得如此之多人才,同样环境也难以造就出如此众多英才之士罢了。

袁术称帝之事,从此告一段落,其若一直龟缩于汝南城中,并不惜拉下身份与众多黄巾余孽搭上关系,约以共同进退。那短时间内只怕也无人有兴趣去征讨于汝南这得不偿失之处。

回到幽州地刘晔,也开始缓缓的布局。

先去除掉邻近于徐州的袁术,使其再难成气侯,现在刘晔所摆到面前的敌手,便是实力得到天下公认最强的袁绍!

与这两史弟似乎极有缘份的刘晔清楚地知道,他实际上并未经历过极大规模地交战,反而多是在局部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次数较多,换句话说,此次与袁绍相争,便是最严峻地一次考验。

胜负,并不单纯以兵力对比,军员素质来作决定,或许影响它的,仅是那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小点而已。

面对袁绍的刘晔清楚地明白,可算是他来到三国世界以后,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挑战在不久的将来很快便会来临,若能成功,他不仅会得到实际历练的机会,属下的所有将士们更可以在此无处不在地大规模数线交战情况下成长起来。

有了这些难以言表,却是必须地经验,再面对任何人,刘晔都不会有担心难以应付之事,哪怕是多数情况下,同样会成为对手的----曹操!

11 诸侯会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22 郭占投身说地形刘晔改策迎面战29 诸多计较备兵事得知情况定战心27 接密报陶谦变态送书信陈糜识势05 入十月招贤队返遇二贤刘晔心喜30 王允掌权长安乱吕布败阵投四方21 袁绍阴谋双算计乱世年月人心险19 轲刘各自细谋划幽燕北地战云密第9章 一个赌约第14章 大变前兆35 陶谦再次让徐州暗流涌动待局收04 赵明李政通文理左右双翼初显成07 郡守府一番战争以誓辞巧救蔡邕01 千里外代郡亭院才女蔡琰动心思26 大胜获得马千数岂料惹出鲜卑盟22 佯攻解作操练事不闻趁夜进兵时第24章 刘晔封王19 战阵沙场流血地为活而战不言输第8章 吕布陈宫第35章 决胜之地20 重甲精骑再建功典韦勇武擒严善17 刘晔曹操细计较董卓李儒有商量23 东门兵变骤然发田楷赵云齐上阵05 得秘法思虑实用杀敌无声毒箭计28 田畴讨得退兵诏刘晔震惊疑问生第5章 拉开序幕第15章 携美回徐02 逢黄巾围攻刘虞晓利害定计破敌第6章 苍天黄天36 刘晔分析阴谋事暂督徐州两牧实第6章 苍天黄天第3章 初现端倪13 匹马出营战千军温酒斩将传美名02 中平元年黄巾乱刘晔重生遇三英第18章 洛阳之变01 穷则思变立清醒刘晔幡然悟己途第8章 张角毒计24 收管亥竟得奇书看黄巾怒书讽信第37章 意外之事23 子扬妙语退曹操傲骨仗剑闯歧途06 入代郡城守事件刘晔郡府逢蔡邕02 逢黄巾围攻刘虞晓利害定计破敌25 袁绍为子媒甄洛刘虞请使赴长安25 袁绍为子媒甄洛刘虞请使赴长安第36章 计定待成28 围彭城曹操心喜截援军夏侯冲阵01 千里外代郡亭院才女蔡琰动心思23 东门兵变骤然发田楷赵云齐上阵14 孙坚闯宴讨说法吕布镇军虎牢关03 登堂入室会三英子扬且为军主薄第5章 拉开序幕第24章 刘晔封王10 戏志才现身幕府排众议刘晔出兵第7章 浮出水面22 郭占投身说地形刘晔改策迎面战第7章 釜底抽薪10 风景宛若往昔时喜闻君郎回归日11 诸侯会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17 黄巾围攻都昌城袁刘援军次第至第21章 帝皇亲兵01 千里外代郡亭院才女蔡琰动心思02 两难时喜得田畴布局终统兵北上02 乍闻郭嘉至代郡刘晔惊奇速回归31 两军对峙彭城外曹刘针锋互往来13 沉稳将才太史慈出兵是为徐州资03 辎重粮草遭窥伺幸得援绝处逢生16 亲自出马折节拜子义感动立时归30 彭城之内陶谦悔败阵夏侯狼狈归31 两军对峙彭城外曹刘针锋互往来32 攻营战诱敌深入重骑兵首战建功16 师出有名正义战谋略得宜何惧败05 联盟散刘曹亦别归途中得遇名医21 狼烟未熄战不停英雄悲歌唱黄昏15 鲜卑扰边欲寇境刘晔掌印任都督第35章 决胜之地第19章 各有算计21 管亥亲留断后路三家尽付招降信36 刘晔分析阴谋事暂督徐州两牧实17 问装备明定想法发诏令再求贤人06 猛张飞三战恶来互胜负惺惺相惜21 管亥亲留断后路三家尽付招降信26 迁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隐忧第23章 袁术称帝10 刘焉卧病思后事张松密报刘备逃08 求师华佗历数月势演变再拜名人第1章 双喜临门15 两军阵前交辞令热血岂畏沙场行02 荀彧进献统一计忠心耿耿为汉室第3章 初现端倪第31章 宣战辽东07 谈判间明暗交锋白驹议名传千古第22章 按步就班11 赐女刘晔欲定亲刘玄德自有念想31 两军对峙彭城外曹刘针锋互往来08 求师华佗历数月势演变再拜名人05 入十月招贤队返遇二贤刘晔心喜26 大胜获得马千数岂料惹出鲜卑盟31 换装备誓师出击分将令会营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