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田庄

过了两天,赶上陈远恒休沐,陈文蕙的两个哥哥也是学里放了假。陈远恒决定带妻、子们一起到他们置下的田庄看看。坐上绿油车,走了大半天,中午才到。这里离县城才十来里,依山傍水。白氏在这里买了二百亩良田,两座山林,还有一个两进五间宽的小院子,这些原是一个小地主的,因为遇事要投远亲,全卖了。白氏一起买下了,一个为了有点入息,另一个为着有个可以消暑的乡下别墅。到地方了,丫鬟和妈妈仆人们各自打扫屋子,铺陈设。陈远恒和白氏见了佃户的头李老实。李老实人确实很实在,是种庄稼的好把式,四十来岁,就是家里的老婆卧病在床很多年,家里有五个孩子,三男两女。老婆的病把家底都折腾光了,孩子又多,只得多租地主的地,但是还是入不敷出。这次,陈远恒和白氏来一是为了带着孩子们来乡下玩玩,二也是为了佃户头李老实给城里的陈材捎信说不能给东家种地了。陈远恒就来看看出了什么事情。

李老实来到厅里,很局促,慌忙跪下行了个礼,说:“老爷,我对不起老爷的信任,我家里实在是过不去了,想着我在山西还有个姑姑,想去投亲。”陈远恒说:“李老实,你先起来,家里怎么了。”李老实忙站起来说:“老爷,太太,我家里的病一年比一年严重,不能干活,还要治病,五个孩子都是半大的,饭量大,我养不活了,不是实在没有法子,我哪能背井离乡呢。”白氏说:“你的孩子都带来给我看看,你老婆是什么病?”李老实忙回头喊同来的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二子,快回去叫你的兄弟们都来。”一面又向白氏说:“回太太的话,我老婆得的是胃疼病,好的时候,也能勉强做点活,不好了,疼的打滚,只能吃药。”白氏听了点点头,又向李老实问道:“这庄稼长得怎么样啊?”李老实一听庄稼就有精神了,回答道:“太太,我们这里的地是极好的,水田肥啊,我们这些祖辈的庄稼人,弄庄稼可是本行,200亩大多栽了了稻子,有三十亩是早稻,已经收割好了,现在听管家的话也种上黄豆了,长的可好了,今年会是个丰收年的。”陈材这个时候回道:“太太,我刚刚去田里大概看了一下,李老实种田还算是好的,庄稼长势喜人啊。”白氏点点头。

正说着,李老实的五个孩子来了,白氏让五个孩子进来,三男两女,白氏问了年龄,大的男孩有16岁了,二子14岁,三子11岁,两个女孩一个8岁,一个6岁。白氏一看年龄就很高兴。对陈远恒说:“老爷,我看这五个孩子很好,能不能买下了。”陈远恒一听说:“夫人做主就好,也是救他一家子。”李老实一听赶紧磕头。白氏说:“李老实,陈管家说了,你心眼实诚,种田手艺行,就是家里负担大了,你要是同意就别背井离乡了,我把你一家子都买下来,我跟前少几个伺候的小丫头,两个女儿就给我当丫鬟,三个小子很结实,就给我们当小厮,每个月在府里待5天学规矩,识字,剩下的和你一起给我料理田庄。你老婆我给请个城里的大夫看病,若病好了,就给我管理这庄子的宅院,若医不好,你们爷儿六个拿月钱也够吃药的。你呢,给我当庄头。这个庄子整理好了,以后我还要买地买庄子都交给你,这样你就不用背井离乡了。你看怎样?“李老实一听还能给老婆治病,儿子不用离开身边还能识字,还给月钱,女儿能跟着县令夫人身边,这是幸运的事情啊。有路可走,谁愿意逃荒当流民啊。李老实忙结结实实磕了几个头,说:”夫人,你就是我们家的恩人,不,以后就是我们家的主人。我一定给你把庄子弄好了。“

白氏告诉陈材:“你回头准备几个卖身楔子,给他们一家子一共100两银子身价钱,他们好还债。这五个孩子先呆在院子里,先梳洗了,教规矩。分别起个名字。嗯,就叫李寿,李财,李福。两个女孩子就叫红鲤,金莺。留在内院算是我的二等丫头。“这些吩咐好了,就和陈远恒起身回到后院里,先和孩子们用餐,休息去了。剩下的就交给陈材去办了。不消一会,楔子就已经立好了。李老实一看一家子都有了着落,还给了一百两银子,激动的。忙和老婆孩子到大门口磕头。

休息完,陈远恒和白氏带领三个孩子还有一众丫鬟仆役到田庄里走走。陈文蕙第一次接触古代的农村。一路看来,只能用风光如画,民生凋敝来形容。江南水乡的风景如画,但是在如画般的风景中是村民们破旧的土坯茅草房子,土坯茅草的房子还算是好的,至少那房子厚实,冬暖夏凉啊,更多的是茅草棚子。真是不知道古代的农民是怎么在这种破房子里生活的。路上遇到村民,都是陈家的佃户,这些人见到陈家人就远远的跪下行礼。村民们衣衫破旧,衣服都是葛衣或麻衣,基本上没有鲜亮的颜色,多是灰色和白色,且补丁摞补丁。陈文蕙看了心中难过,在前世,很难见到这么多穷苦的人了,要知道这是在鱼米之乡啊,出了名的富庶之地,那在山区,在北方不知道有多穷苦呢。陈文蕙细声细气的问陈远恒:“爹爹,这些人太穷苦了,我大楚朝的百姓都是这么穷苦吗?”陈远恒一听笑了:“我的蕙儿还真是不解世事的姑娘家啊,这百姓哪能算穷苦了,他们吃饱穿暖,有房住有田耕,已经是我大楚朝的上民了。要知道在西北,西南,东南等地百姓哪能顿顿吃饱啊,更别说穿衣服了,往往一家人只有一件衣服呢。”陈文蕙目瞪口呆。回想起他们这些官宦人家的生活,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陈远恒和白氏却没有这些感慨。他们一路行来,欣赏着田园风光,半点都不会看路边行礼的百姓们。是啊,这些贵族阶层的人是不会关心百姓的生活的。陈文蕙的两个哥哥陈文俊和陈文麟也没有关注这些百姓,他们毕竟年幼更关注田野中的东西,天上飞过的鸟儿,还有水里的游鱼。陈文蕙在心里暗暗想,要改变村子,改变父母和哥哥。

陈远恒和白氏看到田里的庄稼长势很好,很欣慰,虽然豪门出身的他们不懂看庄稼,但是那满眼整齐茁壮的庄稼还是让他们看出种地的人是下了苦工的。不禁对李老实的活表示满意,更觉得买下李老实一家是明智之举。

陈远恒问陈材和李老实:“这些田还不错。我们买下的山林怎么样了啊?”李老实忙用手指了指远处的青山说:“老爷,那边那两个山,就是老爷您的,长满了杂木,您要不要看看,就是有点远,怕夫人和小姐走不了这么远的路。”陈远恒看看,确实有点远,女眷们恐怕不能去了。横竖要住上两天,那就等两天在去。想着就对陈材说:“今儿个乏了,就不去了,改天你备下轿子,再请太太们同去。”陈材忙称是。

第二天,陈远恒和两个儿子骑马,给白氏和陈文蕙合用一顶轿子。一行人上山去了。到了山下,换了备下的滑竿。当然只有白氏母女做滑竿,一人一个,陈远恒和儿子们都是步行。陈远恒和陈文俊,陈文麟虽然是文人,但是世家子都是幼时就有师傅教导练习过武术的,虽然功夫不怎么样,但是强身健体还是可以的。这个就是所谓的穷文富武了。陈文蕙看了很羡慕,也想有健康的身体,但是世家是不会让女孩子学武术的。陈文蕙打定主意,虽然不能学习武术,但是也要多锻炼身体。要知道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陈文蕙向父母要求也要和哥哥们一起爬山,陈远恒夫妻拗不过,只好让滑竿跟着,预备走不动再让陈文蕙做。陈文蕙高兴的被两个哥哥牵着手爬山。

山是个小山,风景却一般。主要是树木太杂,没有特别好的古树,也没有什么稀有品种,山间只有小路,大家看了一会子就觉得没有意思,下山去了。陈文蕙这下登高望远,才有机会看到山下庄子的全面,只见一块块整齐的田地间遍布着许多闪闪发光的宝石块,心里知道,那些就是池塘了。果真是江南啊,水资源丰富。陈文蕙看看小山,再看看山下的美景,心里觉得可惜。这座山上的树木太杂,乱七八糟,没有规划,要是鲜花满目,鲜果成行,在搭个亭子,看着山下美景该多好啊。在前世,怎么可能把这么一座山划为己有啊,现在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布置一番,这样就有渡假的地方了。

第一百零二章 二嫂第一百四十五章 注入新血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速行动第一章 高调第三十五章 品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母第三百四十二章 飞霞港第一百八十七章 长公主的心肝第十五章 继续扩大第一百五十一章 发现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洲第三百五十六章 晴天霹雳第九十三章 奢华第二十八章 舅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村大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抢占先机第二百三十三章 侧妃第二百七十章 会跳舞的厨娘第九十一章 姐妹分散第四十六章 真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家的事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学艺第二十九章 得种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一样的陈家女第一百一十七章 快速行动第九十四章 海上航行第三百一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妾问题(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九章 已定命运第二百七十四章 融入第四十九章 皇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航线第二百四十三章 子嗣第一百五十五章 提前排除障碍第六章 婚配第二百六十一章 飘如浮萍第十八章 发现人才第一百四十章 特殊照顾第四章 能住院子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忘约定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灾第十二章 建设客栈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给你打理吧第九章 父母官第三百四十一章 族规第十三章 进宫第三百二十一章 争夺第一百八十三章 哪一个是呢?第八十八章 画堂第一百五十七章 承诺第一百一十三章 为我所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族规第三百零一章 人才济济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战争第四十六章 义正言辞第一百六十八章 贤臣第五十八章 哭闹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眷第一百一十三章 探宝第九十四章 棉布第五十四章 天降喜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为我所用第二十七章 粮谷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子妃难堪第五章 启动第二十二章 大房变化第二十四章 第一个年第九章 田庄第一百八十七章 面见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携带第七十二章 纺织第四十一章 万万不可第十三章 进宫第一百四十章 识趣第六十五章 搬东西第一百零八章 犯了大大错第三百零七章 京城风云第九十章 离开第七十二章 狗血剧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面见第九十二章 胡氏到来第七章 新的宝藏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途难测第一百一十四章 愿为犬马第一百章 赵家崛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典礼第二百二十三章 豪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缺人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智的行为第二百五十九章 音律第一百零三章 欢喜第二百八十六章 宝藏的事情第一百一十章 堂姐妹第一百零九章 汹涌第二百二十四章 殷切希望第三十九章 趁着过年娶媳妇第一百四十七章 同盟第二十七章 粮谷第一百一十七章 棉花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