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立家法(续)

太平公主的嫁妆之多,所送礼品之多,让武清震惊无比。竟然堆满了整个幽泉院,如小山一般,从最低层次的绫罗绸缎,到最高精美玉器,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武清看着这如山一般的贺礼,摇了摇头,这就是公主的婚礼?管家是公主府的管家。大唐公主府一般有邑司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录事一人,从九品下。这些邑司各官各掌公主府财货出入、田园征封之事。像这种清点嫁妆和贺礼的事情,也就自然由这些人来做了。

但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如今武清的商业之路逐渐铺成,每日进项不知凡几,而这些虽是公主府家令,但是朝廷所封,属于外人。若让这些人掌管自己的财产,不得不叫武清警惕。

于是武清便出了幽泉院,到了书房。他一路思索,决定还是跟太平商量一番。

为了以示恩宠,天皇把太平公主的实封由大唐以来公主实封最高三百五十户,提到了一千二百户,而且婚礼当日大赦长安城里的囚犯。这些都无不显示着太平公主娘家实力的雄厚。所以若要让公主府司令掌管财物,也就是这两天交接。可如果这样交出去的话,武清是不愿意的。更何况武清商业之路铺开,已经非常之大了,保不准太平会告知天皇李治和天后。

武清越想越觉得有这可能,公主的荣耀是来自皇室身份,自己要建立商业帝国,那毫无疑问是在挖大唐的根基,即使跟太平公主再恩爱,她也不会让武清如此做的。

那么分开掌管,却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可这理由该如何解释呢?一时间武清陷入了沉思。

“阿郎!”

一个娇嗲濡软的声音传入武清的耳中,武清苦笑一声,这个时候敢进书房的。也只有太平公主了。

武清站起身,说道:“太平,到书房中可是有事?”

“没事就不能找阿郎吗?”太平公主坐在了书案之后,占据了武清的位置。而后感受了下高背圈椅,说道:“你这坐具倒是舒服,改日给我也做把。”

“这还不简单,秋菊!”武清说着便喊起了秋菊,可半晌没人答应,忽然想到,如今秋菊是妾室,倒也不能随意出入书房了,武清大为不习惯,心中不禁对万恶的旧社会一阵批判。

太平倒是抓住了字眼。说道:“看来秋菊在你心里很重要吗?”

武清说道:“我自小由秋菊照顾,习惯了,很难改过来,你要是伺候我,我也会习惯的。”

太平打娘胎里就是别人伺候的主。如何伺候得了别人,虽说武清是夫郎,可谁有听过公主伺候驸马的,驸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已。武清虽有些特别,但公主也是不可能去做的,一者皇家公主颜面。二者身子娇贵也做不了,此所谓娇生惯养。

太平白了眼,说道:“阿郎真是会欺负人,明知我不曾伺候过人,便让我做。怕是阿郎心中有事,说吧。有何事,除了伺候你,其他事我都答应。”

武清心中一愣,这太平果然是心思缜密,但此刻若说出来。自己理由也没想好,可又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于是便先调笑道:“谁说表妹不会伺候人呢?昨夜红烛夜不熄,总是雨停风更急。玉体香榻颠簸,只闻咿咿呀呀。”

太平瞬间脸色绯红,更加娇艳欲滴,骂道:“色胚!到了现在,你还提。你不说事情,说明你所求之事甚大。既然我已说过答应你,你直说便是了。”

武清走到太平身前,太平起身,武清坐于圈椅中,而后把太平拉入怀中,入怀满香,仿似抱着一团棉花一般,细腻处让人不禁联想那销魂之时。武清很快收了心情,说道:“你进了我家,我家并不是世家大族,所以没有多少规矩。按例便是你府中司令等掌管我家各项进出财物。可如今,我发觉,那些家令都是朝廷所封,一者家财不易外泄,二者我府中虽小,但还有些仆人和生意,若就此合作一处,怕有些不妥。”

太平秀眉微蹙,便说道:“那依阿郎的意思是?”

武清说道:“我看就家中之事各管各的吧。”

太平眼眸中出现一抹水气,仿佛有些伤心,便说道:“看来表哥与我成了夫妻,也依旧不把我当家人,而当成了外人。若表哥觉得那些家令不妥,我便辞了便是。希望表哥不要再说这样的话,太平也会做好本分,尽自己的职责,打理好这个家的。”

武清心中郁闷到了极点,这算什么事儿,但看太平样子不像作伪,可要是自己那些家财被太平看到了,会怎么样呢?他不敢想象。一时间他竟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娶公主,他第二次感到了麻烦!

若能退货就好了,但武清只能想想,什么手续都办了,每一道都非常合格,就连最是退货理由的“验红”都办了手续,那张梅花图都已经被收藏在了某个地方。

武清忽然灵光一闪,说道:“令月!”

令月是太平的小名,听到武清叫自己小名,眼眸中闪过一道惊讶之色,问道:“夫郎,怎么呢?”

“我要先定个规矩!”武清沉沉地说道。

“规矩?”太平更加惊讶,从来没有驸马在公主面前如此说话吧。

武清搂着太平的腰肢,紧了紧,说道:“你即为我媳妇,今生相伴到老,也不过几十载而已。但我俩子孙可很长远,今生所作,一者成就自己梦想,二者为子孙攒些家业。你是皇族,你身份尊贵,可你死后,是想入我家祖坟,还是想陪葬皇陵?”

太平公主从来没想过这些,而且也从来没有担心过死后会怎么样,更何况她更是没有想到武清竟然问得如此直接。一时间她心乱如麻,她也明白这或许就是在公主和主妇之间做一个选择吧。她侧身看向了武清,依旧是那双眸子,依旧还是那样让她看不透。太平心中叹息一下,面露绝然之色,说道:“阿郎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太平也明白。太平即为阿郎的女人,那今生便是阿郎的女人,阿郎宠爱太平,太平心中只有感激,只盼阿郎能够体谅太平。太平发誓,今生我太平爱阿郎,保护阿郎,死后只愿陪伴阿郎,若违此誓,天诛地灭,死后不入轮回。”

武清心中一颤,这个誓言很绝。武后信奉佛教,源自于母亲杨氏,太平虽曾自小出家,取道号太平,可并没有成为道士,而是耳濡目染之下,对佛教有些研究。佛家讲求超脱,相信有来生,人应有彼岸和轮回。如今誓言中“不入轮回”,这是最严厉的惩罚了。

武清含住了太平的红唇,二人久久不分。

第14章 神秘拜师第12章 大唐游侠儿第365章 武成殿廷议第197章 太平生了第81章 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第53章 霓裳羽衣初将成第173章 立家法(续)第231章 少林寺(四)第83章 再相逢已是男俊女俏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宁静第43章 教坊使第63章 武后的心思第151章 这就是名望第284章 娶妻素娥第210章 绝美的出尘姑娘第270章 新皇的愤怒第327章 统兵大都督第340章 夜探河内第408章 庐陵王风波(九)第242章 太子妃韦氏第274章 到宫中第467章 一代帝王(五)第451章 帝王之路(二十二)第280章 改革从科举开始第158章 理学之争(续)第159章 御赐牌匾地二百四十九章 输了第160章 清心书院第224章 整军建言(三)第344章 魏王的军事思路第405章 庐陵王风波(六)第117章 卫士第135章 长史来访第197章 太平生了第298章 出征在外第177章 出征(二)第8章 买牛第430章 帝王之路(一)第3章 这是大唐第99章 惊变(三)第4809章 庐陵王风波(十)第44章 用计谋初治教坊第434章 帝王之路(五0)第224章 整军建言(三)第123章 青瓷生意第20章 夜宴风波第15章 一语惊人第452章 帝王之路(二十三)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421章 庐陵王风波(二十二)第29章 枪术如神第496章 一代帝王(三十四)第7章 县城安家第16章 官逼民反第255章 干干县令的活第356章 女皇的心思第75章 论武功第149章 兰陵萧氏第499章 一代帝王(三十七)第24章 逛长安第121章 藏宝之第76章 武敏之作死第282章 太后驾临书院第194章 新收弟子第178章 出征(三)第338章 “盘丝洞”事件第1章 狗血式穿越第224章 差点**了第220章 天后临幸(续)第267章 夏侯瑾轩第355章 此万古新气象第159章 御赐牌匾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伟大事业第311章 向宗室伸出的屠刀第23章 得衣钵第356章 女皇的心思第339章 薛师伤心了第157章 理学之争第481章 一代帝王(十九)第258章 先拿夏侯家开刀第117章 卫士第349章 陇右军情急第487章 一代帝王(二十五)第156章 出征(十一)第280章 改革从科举开始第132章 到扬州地一百四十三章 去而复返第386章 做男人当如魏王第364章 吐蕃议和第128章 他乡遇故知第476章 一代帝王(十四)第178章 出征(三)第422章 庐陵王风波(二十三)第327章 统兵大都督第267章 夏侯瑾轩第242章 太子有请第206章 羽林卫(四)第459章 出征之前(二)第483章 一代帝王(二十一)第134章 且让奴家宽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