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秋风悲歌送英灵

这一天,李绩忽然清醒过来,而后召集全家和族人,还有武清。

当武清走进客堂,看到李绩竟然在大摆筵席,但所有人脸露悲伤之色,唯有李绩谈笑风生,放佛病魔并没有缠身一般。

见到面容枯槁的李绩,武清心中着实哀伤了下,原来李绩这是油尽灯枯后的回光返照啊。

于是武清悲伤地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说道:“徒儿终日期盼师父醒来,终于是见到师父了。”

李绩依旧微笑着说道:“徒儿不必悲伤,你我师徒相处总共也不过月余,但为师此生最为自豪的一件事情,就是收你为徒,使我毕生心血有了继承之人,我心甚慰,你且坐到我身旁来。”

武清谢过,而后很恭谨地坐在了李绩身旁。

李绩环视一周,目光深沉,有力地说道:“我今日将死,你们不必悲伤,我之葬礼一切从简,这我已经说于敬业和二弟李弼,你们就照我所说的做便是了。我之子孙,平庸者甚多,我也不求你们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但希望你们能够造福百姓,做一个忠臣。如果你们当中有谁鱼肉乡里,欺男霸女,为恶者,李弼,你便可直接打杀了,然后剔除族谱。至于吾之妻妾,正妻早亡,你等有二女的,便留在府中颐养天年,没有子嗣的,去留随意,你等可记住呢?”

众族人悲声应是。

李绩大笑道:“今日与尔等告别,当欢饮此杯,来人,鼓乐奏起!”

一时间鼓乐渐起,乐姬们翩翩起舞。

李绩大笑,对着武清说道:“徒儿具有大智慧,吾之儿孙多庸俗之辈,若他日儿孙惹下祸事,望徒儿保我李家一线香火。”

武清不知道李绩何意,连忙说道:“师父的家人,便是徒儿的家人,徒儿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没曾想,李绩一语中的,后来李敬业还真反了,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李绩微笑着亲自给武清舀了瓢酪浆,武清谢过,一饮而尽。

李绩与众人连饮三杯,而后微笑着看着场中,一动不动。

武清大奇,伸手一探鼻息,已然停止了呼吸,第一次离死人这么近,也第一次看到有人尽然如此安然死去。

武清大呼一声,赶紧跪倒匍匐在李绩身前,悲声道:“师父,师父去了!”

瞬间,大堂内所有人跪伏在地,哭声一片。李敬业跪爬到李绩身前,大声呼喊着“爷爷”。李弼这个弟弟则是比较冷静,他长叹一声,自此之后,李家将不复往日了。

第二日一早,李府遣人到长安各文武百官府上报丧,李弼亲自进宫在紫宸殿向高宗和武后报丧,高宗听到李绩病逝,差点晕过去,哭泣道:“李爱卿三朝元老,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不想就此去了。”

武后也是很悲伤,毕竟当年争夺皇后之位的时候李绩出了很大的力气,况且对于这个无论在军事还是在朝政上都很厉害的人物,武后是非常欣赏的,于是便劝慰高宗皇帝道:“陛下,切莫悲伤,李爱卿也是寿终正寝啊,我们该为他高兴才是,陛下应该追封李绩和他的子孙啊。”

“对对对,还是皇后你想的周全。裴侍郎(黄门侍郎),追封李绩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其长孙李敬业承袭英国公。发讣告于各州,罢朝七日,文武百官前往吊唁。”高宗一口气说而来这么多,深吸了一口气,满脸哀愁。至此,太宗皇帝留下的辅政老臣算是彻底没了。

李弼得了高宗皇帝的旨意,便回到李府,和李敬业商量丧事等事宜。

武清虽不是李绩五服之内的亲族,但身为李绩的亲传弟子,也必须以子侄之礼披麻戴孝。对于李绩的突然死去,让他很是伤感,这不仅仅是他不能再请教行军打仗的道理,而是往后生活将举步维艰。他很清楚,往后若自己还在李府,那将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要么被李敬业羞辱一顿后赶出李府,要么就在李府中忍受非人的折磨直至死去,总之是没有好下场的。

李弼看到这个李绩的徒弟,看到武清眼中无尽的伤感,还以为这孩子真的是一个孝子,家兄不亏也。要是他知道武清的悲伤是因为往后的日子不好过,那他估计能够找快石头直接撞死。

安慰了下武清,叫武清放心在李府住下,武清也点头答应。

随着长安百官和皇亲国戚陆续知道了李绩死去的消息后,便纷纷前来吊唁。

有的送上了一些新鲜的水果,有的则是送上一些布匹,还有的送上了兵器,送兵器的都是军中将校,有来的文人骚客便赋诗一首,写下来,焚烧在了灵前。

武清在非常沉痛中,也对前来吊唁的这些人祭品之丰富也是叹为观止。最让武清震惊的是,竟然有日本人前来吊唁,这尼玛太震惊了,三个日本人虽然身材矮小,但是从礼节上来看,这些日本人太恭敬了,别人都是上柱香拜一拜,这日本人则是跪伏于地,双眼含泪,满脸悲戚,都比守灵的李家族人都要悲伤。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几个日本人是遣唐使河内鲸等人。这个武清可是知道,有大唐一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将近二十次,他们漂洋过海,实在是意志坚强,要知道当时的航海技术不是很先进。

李绩灵柩停灵三日,而后要运往昭陵安葬,给太宗皇帝陪葬。

送葬这一日,天色阴沉,哀乐戚戚,哭泣之声悲天恸地,各式幡子飘扬似乎在诉说亡人的已逝,各样纸人被奴仆们高高举起,这一切都彰显着亡人曾经的辉煌。

按照礼仪,灵柩从崇仁坊西门出,而后绕过皇城出长安金光门前往昭陵。武清一路跟随,一路看到无数的长安百姓来祭奠,路边焚烧着纸钱。武清感慨万千,一个人死后能有如此多的平民百姓自发祭奠,到底是做了很大的功勋啊。

皇城朱雀门城楼上,武后扶着痛哭流涕地高宗皇帝注视着李绩的灵柩从皇城下经过。

李绩灵柩也在朱雀门前停了停,而后便在高亢凄凉悲情的挽歌中缓缓前进。

“剑镜匣晴春,哀歌踏路程。名镌秋石上,夜月照孤坟......”

秋风瑟瑟,一代英雄人物就此落幕。

第439章 帝王之路(十)第123章 青瓷生意第227章 吉祥三宝第331章 再置安西四镇第91章 江宁仓中主薄的秘密第242章 太子妃韦氏第258章 先拿夏侯家开刀第140章 师姐考校第60章 武敏之,哥笑了第208章 研香阁第206章 羽林卫(四)第383章 太平公主的情与爱第31章 清心馆第441章 帝王之路(十二)第99章 惊变(三)第418章 庐陵王风波(十九)第二一十四章 名门望族第360章 契丹反,吐蕃退第140章 师姐考校第358章 宰相议军情第32章 突闻噩耗第23章 得衣钵第185章 出征(十)第421章 庐陵王风波(二十二)第19章 李绩收徒第456章 帝王之路(二十七)第204章 羽林卫(二)第211章 肉夹馍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第189章 出征(十四)第1章 狗血式穿越第168章 一场武清的个人秀第477章 一代帝王(十五)第34章 人走茶凉第218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第394章 来俊臣之死(六)第430章 帝王之路(一)第388章 魏王的爱情观第433章 帝王之路(四)第420章 庐陵王风波(二十一)第415章 庐陵王风波(十六)第3章 这是大唐第104章 传授第355章 此万古新气象第261章 新发现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451章 帝王之路(二十二)第114章 清湖之上第489章 一代帝王(二十七)第160章 清心书院第69章 神童争艳第61章 菊花,刀,美人第100章 我没看错你第14章 神秘拜师第2章 赤贫人家第8章 买牛第407章 庐陵王风波(八)第498章 一代帝王(三十六)第207章 玉树不见了第196章 帝王之路第307章 内相上官婉儿第78章 一晃五年第133章 喜当爹第262章 案情进展神速第171章 赐婚第103章 江南船行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宁静第19章 李绩收徒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绝唱第35章 一群萝莉也第454章 帝王之路(二十五)第481章 一代帝王(十九)第358章 宰相议军情第351章 部 署第359章 定计素罗汗山第一七十五章 玉漱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224章 差点**了第236章 回到洛阳第244章 房中术第156章 出征(十一)第489章 一代帝王(二十七)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157章 理学之争第297章 再次出征第407章 庐陵王风波(八)第376章 魏王的草原情结(四)第246章 天皇驾崩第320章 杀王弘义第402章 庐陵王风波(四)第314章 丽景殿中怒斥武承嗣第416章 一代帝王(二十四)第227章 吉祥三宝第44章 用计谋初治教坊第85章 太子死了第140章 师姐考校第130章 滕王阁之宴第374章 魏王的草原情结(二)第404章 庐陵王风波(五)第171章 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