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魏王的军事思路

方此时,西域商路畅通,安西四镇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四镇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大食、大秦等国的货物运到了四镇,再由四镇运往神都。

如今,迁徙百姓已经达到了二十万,按照武清的构想,需要往四镇迁徙百万百姓,才能保证安西四镇永久性地为大周拥有,所以他上禀女皇后,女皇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每年迁徙到安西四镇的人口定为二十万,分五到六年完成,如此一来地官任务繁重。

武清便请封刘令古为安西迁户使,专门负责大周各州迁移到安西四镇的户口。

每个迁往安西四镇的户口采用了新的税收制度,即摊丁入亩。也就是取消大周继承大唐的租庸制,把地税和户税合一,都集中到田地当中,取消了长久以来的丁税,即人头税。总之就是每一丁能够获得一定的土地,丁多则地多,丁少则地少。

当然男女授田也是不一样的,武清在调查了大周农民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和地官尚书商议,并结合安西四镇的实际情况,男丁授田二十亩、女丁为十亩,并规定所有的田地不可转让,不可买卖,若不想种田,朝廷有收回田地的权力。

总之,安西四镇只是施行,并没有扩大的趋势,所以居于中原的地主们也就无所谓了,反正西域那地方本来就不是中原的。女皇希望看到武周能有新的土地政策,而且她也清楚中原之地的圈地和兼并实在太严重了,更何况新土地制度只是在安西四镇施行,所以也就答应了。

女皇命春官准备封禅嵩山的一应事物,同时派往各道的巡访使也陆续回到朝中,其中剑南道巡访使奏报。通泉县县尉郭元振铸造私钱,掠卖人口,百姓深恶痛绝,但郭元振请求面见女皇。

武清正好在一侧。女皇看完奏疏。便把此疏递给武清,说道:“你觉得此人可见吗?”

武清说道:“既然此人想觐见圣上。不如召来见见,看他有何话说。”

女皇答应,随即让值事太监通禀,把人领来。

不过半个时辰。一个将近四十岁的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昂首挺胸地走进大殿后,武清也不禁看到了此人的独特。

郭元振跪拜行礼,也不多说话,便呈上了自己作品,“罪臣有《宝剑篇》呈于圣上,罪臣也就死而无憾了。”

宫女接过,递给女皇。女皇翻开看了半晌。忽然一拍龙案,大叫一声,“好,好。好诗篇!”

郭元振的脸上丝毫没有露出得意之色,武清不禁对这个汉子有了新的认识,郭元振在通泉县县尉上多年,他为何买卖人口呢?尽管这个时代买卖人口不算什么重罪,但为士大夫所鄙视,而且大唐律也规定买卖人口的罪刑。

女皇把诗篇传给武清,武清打开看了下,“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淬绿水,鉴红云,五彩焰起光氛氲......”

此诗用典故颇多,可见郭元振对兵器的熟悉,而且剑术一定不错。

武清放下了诗篇,并没有如女皇一般赞美,便问道:“郭元振,本王问你,你剑术如何?”

郭元振知道这个男子就是如今颇有争议的魏王,武清,便拱手道:“回殿下,罪臣修炼剑术三十载矣。”

武清心中顿时有了想法,但依旧不说诗篇,问道:“你为何私铸铜钱?”

郭元振躬身道:“回圣上,殿下,罪臣铸私钱只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些,并无多铸,而且微臣所铸之钱,比之少府监所铸之成色都要好上一分。”

武清点了点头,这人倒是个人才,但他对买卖人口实在不感冒,便问道:“那你为何买卖人口?”

郭元振依旧躬身道:“微臣买卖人口,从来都是羌民,她们生活困苦,我大周百姓安居,却少女子,买羌民之女给我大周男儿作妻子,这有何不可?”

武清倒是一愣,这人倒是一个很会做买卖的人。

女皇听到此处,也觉得郭元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她转头看向武清,问道:“魏王,你说这郭元振该如何处置,是杀呢,还是?”

顿时,郭元振有些紧张起来,但刹那间,眼中便恢复了常态,武清是和等人,自然看在眼中,便笑道:“纵观此人,倒也不无优点,以微臣看,就让他去凉州当个参军吧,看看他有无真本事。若无本事,再杀不迟。”

女皇无所谓,反正五六品的给事、补阙、员外都有数千人,何惜一个七品官。便说道:“既如此,那就去凉州好好当个参军吧,你可别忘了魏王的举荐之功。”

从一个九品县尉一下子升到从七品的凉州参军,一连升了六阶,这让郭元振恨不得跪下来磕几个头。但他知道自古奴颜卑膝者是得不到赏识的,故而他躬身道:“谢圣上,谢殿下。”

等郭元振退去后,女皇便留武清一起用膳,如今能够陪女皇用膳的人可真不多了。而且武清感觉到,女皇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但每次都生生咽了回去。他猜不透女皇到底是何心思,但他认为这可能跟武李两家有关系。

女皇不说,武清也不会去问,如今女皇很少上朝,特别是最近一月,每日嗜睡到日上三竿,可见已经老迈。她或许已经在考虑大周继承人的事情了,只是不想太过明显,权力的**依旧让她不想把大权放在继承人的手中。而且对于继承人,她一直在纠结当中。

到底是传给武氏还是李氏,这是自建立大周以来女皇一直不断考虑的问题,而且如李昭德、狄仁杰、魏元忠、乐思晦等等,都认为传位给李氏,所以这些人被贬斥了,有的被杀了。因为这些人自认为是唐室旧臣,身在周朝。心思在唐。这让女皇很愤怒,所以他贬黜这些人,希望他们能够明白,如今还是大周。他们吃的是大周的粮食。领的是大周的薪俸。

武清自然很清楚那些人的心思,所以当狄仁杰和魏元忠再次被贬黜后。他也不再求情,不再给他们机会。尽管武清很欣赏狄仁杰和魏元忠等人的才干,但既然不能为他所用,那么只好放弃了。

因为武清相信。这个世界最不缺少的是天才,也最不缺少的是治国良臣,只是缺少发现良才美玉的伯乐。所以武清创建了清心书院,创建了大周武院。

很明显,如今的大周,清心书院的人才遍布天下,他们只需要一个机会。便会一飞冲天。

在魏王府,武清接见了武攸绪和郭元振。武攸绪是武氏当中少有的才干当中的一个,这也是武清想好好锻炼他的原因,让其为积石军经略使。主要是为防备吐蕃,同时锻炼此人。

武攸绪来到魏王府后,犹豫了下,便踏进了魏王府,武清早命人迎候,所以武攸绪一到,便被引往梧桐院。

按辈分,武清要叫武攸绪一声堂哥,但武清是亲王,武攸绪是郡王,所以武攸绪施礼后,武清也不做作,便请进了书房。

二人坐定后,源初静子奉上香茗,看到源初静子,武攸绪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但随即隐去。

武清笑道:“我知你自幼性格恬淡,但也有志向,如今女皇创立我大周,你我皆封了王爵,我武氏与李氏便势同水火。一旦女皇逊位李氏,我武氏必将惨遭灭族。你有子嗣,我也有子嗣。我想你也不愿意自己的子嗣惨遭屠戮吧。”

武攸绪没有想到武清开门见山就说这种很忌讳的话,但细想一下,还确实如此。四十岁的他确实曾经有抱负,性格也恬淡,所以一直没能进入武承嗣和武三思的圈子,虽一直和魏王武清有些联系,但并不受武清重视。

如今,武清举武攸绪出任积石军经略使,这无疑使得武攸绪在武清的心目中加大了分量。

武攸绪面容肃穆,说道:“殿下叫我如何做,我便如何做。”

武清笑道:“积石军的意义在于吐蕃攻取河源至临州一带时的一支奇兵,所以你到了积石山后,务必训练士卒的骑术和山地作战能力,说不定将来跟吐蕃一战,便是以积石军为前锋了。你有什么需要尽管给我说便是。”

武攸绪明白了积石军的目的和训练目标,便也明白了武清的部署。那就是对于吐蕃,暂时采取守势。

其实,武清的思路就是对吐蕃采取安抚和守势,因为如今的吐蕃确实比较强大,特别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下的吐蕃兵,不是一般的强大。暂时采取安抚和守势,集中解决东突厥问题,等国内和安西四镇修养数年之后,再全面包围吐蕃,到那时高原兵也训练完毕,吐蕃可一战而下,彻底解决吐蕃问题。

但是,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大周境内迅速发展,募兵制彻底代替府兵制。可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实在是太困难了。因为女皇到如今对于继承人还不确定,而且朝廷中枢冗官一大片,武氏和李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势必会形成朝廷动荡。

武清不知道这个动荡会持续多久,但李氏继承大统,那么他只有跑路的份了。或许李旦或者李显不会对武氏赶尽杀绝,但是对于帝位有威胁的武清,那么只有一个死字。

纵观历史,皇位面前,就是亲子也能给杀了,就是父亲也能给砍了。毫无人性!

武清和武攸绪谈论了两个时辰,武清也教授了武攸绪一些练兵要点,还探讨了一些治国方略。

武攸绪是怀着自信离开魏王府的,也是从这一刻,武攸绪下定了决心,他决定追随武清,追随这个颇有争议的魏王,不论将来他是否继承帝位。

郭元振是等了一个时辰,等武攸绪出了魏王府后,才被领到了书房。

对于郭元振,武清起身便到了院中,走到兵器架前,抽出长枪,而后取下腰中宝剑,扔给了郭元振。

“郭元振。让本王试试你的真本事,显不出真本事,凉州你也不用去了。”武清沉声说道。

郭元振也知道魏王之言不会有假,所以“仓啷”一声拔出宝剑。而后赞叹一声。“好剑!”

武清枪身一抖,一枪刺出。直奔郭元振面门,郭元振长剑在手,顿时一股剑客气势散发而出。

唰唰唰!

一连挽了五个剑花,挡住了武清的枪头。武清冷笑。一式“指点江山”直刺郭元振腰间。

郭元振大惊,剑走偏锋,用一种奇异地剑道击在了枪头上,武清顿时感到一股大力传来,随即单手一震,一式“铁索拦江”,堪堪挡住。

到了此时。郭元振双手握剑,招式大开大合,大有劈柴之感,武清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郭元振的剑术与鸦九的颇为不同。鸦九走到的是诡异路线,而这郭元振却是很普通的招式,就是劈砍,仿佛拿着一把刀劈柴一般。却又让人感到一种质朴的剑意。

一百五十回合后,武清终于大喝一声停,他已经试出了郭元振的武艺,所以便不用再比了,而且他已经力有不逮,再比下去就出丑了。

源初静子赶紧端来布帕,武清好好擦了下汗珠,而后对着观战的护卫说道:“郭元振武艺高强,你们也不一定是对手,往后要勤加修炼,便把精力都用在女人的肚皮上。”

众护卫不敢说什么,但肯定腹诽不已。其实武清说这话,也是给自己说的,自己就是把太多的精力耗在了女人的肚皮上了。

郭元振目不斜视,他收剑而立,不禁对魏王有如此武艺而惊叹,看来传言也是不假的。他接过侍女递来的布帕,擦了汗水,单膝跪地,把宝剑呈上。

武清挥手笑道:“我看这把剑你用得不错,就送给你吧。”

所谓美女配“禽兽”,宝剑赠英雄也。

郭元振一愣,随即深深一拜,他混迹官场多年,从不曾让士大夫或皇亲贵族看重,如今被颇有争议的魏王看重,是福是祸都得走上一遭。

经过一番比武,加上赠剑,拉进了两人之间的不少距离,所以二人也是攀谈良久。

武清分析了吐蕃形势,郭元振也说出了自己治理陇右的方略,总的来说,郭元振的思路符合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士大夫和谋略之士的想法。认为吐蕃乃高寒之地,不应该夺取,因为夺取不易,驻守更不易,纯粹一块鸡肋。

武清只是微笑着摇摇头,如果他能告诉大周百官,在远古的远古时代,吐蕃之地时一片汪洋,而且那些大山中的金属矿藏十分丰富的话,会怎么样呢?

但这些都没有证据,他也没法证明。在《进化论》没有遍及世界的时候,关于人类的起源,是被神化了的。

不过就目前来说,郭元振以屯田屯兵陇右的策略是正确的,大周必须要抵挡住吐蕃的袭扰,才能集中力量解决实力稍弱的东突厥后汗国。

不然,等东突厥这样发展几十年,必将成为中原民族的大患,五胡乱华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所以这一点必须得防备。当然也有可能农耕文明被游牧文明所灭,而且数百年后,也确实如此发生了,而且还不止一次!

郭元振带着信念和希望离开了魏王府,他相信,魏王的心事系着整个天下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清在陇右布下重兵,与此同时,颜元孙终于拜为天官侍郎并同平章事,进入政事堂。如此一来,理学官员也终于撬开了中枢的大门。不久吉頊由明堂尉升为侍御史,刘知几顶替颜元孙为洛阳令。

武信在大周定居,并在司宾寺任职。经过姜出尘的诊治,源初静子,武清前世的“女神”,终于怀上了,这让武清很无奈,他必须找一个能够照顾他生活起居的人,毕竟每天日次忙碌,还是要一个贴身婢女的。

而这个时候,刘令娴来到了神都,一个天下少有的才女来到神都看望哥哥,但具体目的只有她自己知道。哥哥刘令古没看到,堂兄刘知几便把刘令娴带到了魏王府。

如今二十有三的刘令娴是个大姑娘了,武清很诧异地望着这个才情并具的女子,终于放下了最后那点自欺欺人的坚持,把她搂入了怀中。

夜晚的红烛下,刘令娴端着酒,笑着说道:“这合欢酒可是得喝的。”

武清笑道:“我女人那么多,将来怕也照顾不过来,你确定要侍奉我?”

刘令娴浅浅低吟,“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还看镜中色,比艳似知非。”

武清心中欢喜,而后两人手臂交缠,喝了合欢酒。

“我的郎......”

“我的妹......”

随即,两厢合抱,便向着胡床倒去,武清缓缓解开了刘令娴的绿裙,露出了白皙的香肩,一股幽香传入鼻中,他迫不及待地向着香肩咬去,从她发鬓,耳垂,眉毛,眼睛,琼鼻,一一亲吻而去。刘令娴轻轻颤抖着,解开了武清的长袍,露出了结实的胸膛,她伸出手,抚摸着,而后呢喃着。直到刘令娴放开了身体,奋不顾身地缠住了武清,而后任凭那风吹雨打,任凭那一阵阵波翻浪涌......

第447章 帝王之路(十八)第389章 来俊臣之死(一)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337章 守孝第59章 武敏之兽血沸腾第314章 丽景殿中怒斥武承嗣第173章 立家法(续)第201章 早朝第413章 庐陵王风波(十四)第237章 武清关于生命的思考第467章 一代帝王(五)第217章 吏部 铨选(续)第73章 收仆第250章 吾得一虎将矣第323章 武周革命第247章 太后令第258章 先拿夏侯家开刀第41章 初见武后第196章 帝王之路第348章 娄师德之言第391章 来俊臣之死(三)第437章 帝王之路(八)第498章 一代帝王(三十六)第108章 大战丐帮第446章 帝王之路(十七)第202章 武清的野望第365章 武成殿廷议第263章 远山与令娴第493章 一代帝王(三十一)第256章 由吴氏杀夫案引起的一场风暴第204章 羽林卫(二)第130章 滕王阁之宴第229章 少林寺(二)第69章 神童争艳第479章 一代帝王(十七)第288章 扬州平叛(三)第301章 太后微服而来第155章 元日夜(下)第283章 收获一枚棋子第62章 蹴鞠场上初遇子安第100章 我没看错你第464章 一代帝王(二)第361章 素罗汗山之战前夕第225章 宣泄精力第403章 庐陵王风波(四)第118章 发明创造第274章 到宫中第47章 忽闻敏之犯错地三百五十章 到临洮第21章 裴氏姐妹第307章 内相上官婉儿第498章 一代帝王(三十六)第251章 采补采补第429章 帝王之路第365章 武成殿廷议第398章 家宴第55章 席卷之饮食风暴第211章 肉夹馍第450章 帝王之路(二十一)第85章 太子死了第363章 各方压力第386章 做男人当如魏王地一百四十三章 去而复返第447章 帝王之路(十八)第75章 论武功第49章 朝堂奏对解危难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绝唱第479章 一代帝王(十七)第375章 魏王的草原情结(三)第200章 宝藏消息第194章 新收弟子第49章 朝堂奏对解危难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211章 肉夹馍第360章 契丹反,吐蕃退第189章 出征(十四)第457章 帝王之路(二十八)第50章 越人歌声起第412章 庐陵王风波(十三)第148章 兰陵萧氏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333章 西域政略第10章 生意第116章 公输后裔第416章 庐陵王风波(十七)第36章 开馆讲书第65章 武清的心思第97章 惊变(一)第78章 一晃五年第412章 庐陵王风波(十三)第91章 江宁仓中主薄的秘密第312章 明堂成,天下颂德第369章 郭元振火油显神威第116章 公输后裔第34章 人走茶凉第223章 整军建言(二)第60章 武敏之,哥笑了第78章 一晃五年第201章 早朝第324章 为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