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神都献俘事

bookmark

神都,洛阳。

这一日,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朝廷百官,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吐蕃大败,突厥彻底覆灭,如今只剩下契丹作乱。有魏王在,契丹灭亡还远吗?

即使对魏王颇有微词的一些唐室旧臣也不得不承认武柲之功勋,有些超越前代诸多名将的意味。而能在不声不响中一举灭亡带甲三十万的后突厥,这更是让他们有些颤栗。

不可否认,自后突厥灭亡的消息传到神都后,神都的男人都开始崇拜这个军神一般的人物。而神都的女人,都愿意跟武柲有那么一场情事。甚至,一个美艳女冠扬言,她要给魏王生孩子。

随着端门献俘消息传开,理学生更是弘扬理学之治国理念,以期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推广理学的队伍中。令人想不到的是魏州刺史狄仁杰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批判理学生结党嫌疑,并把理学生归为理学党。

顿时,天下腐儒们仿佛活了一般,以“理学党”为攻击目标,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攻击。有激进儒学文士冲进理学学校砸毁了不少东西。女皇的龙案上,也摆满了关于抨击理学党的奏疏。

自古以来,朋党之争,结党营私是皇帝最为忌讳的,但这对于女皇来说,却没什么,她忌讳的是武氏不够强大,忌讳的是谋反,所以虽案牍垒山,她依然自若。

自改为神功年号以来。这几个月,她每天都能在梦中笑醒,而且她仿佛再次拥有了青春一般。床第之欢也越加频繁了起来。但就是如今白天一直想睡,看一会儿奏疏,便打瞌睡。还好有上官婉儿,不然,真不知道要堆积多少奏疏。

即使如此,一些大事还得她拿主意,上官婉儿的效率便慢了下来。这让上官婉儿不得不把奏疏拿回寝殿去批阅,因为她可不想听着那羞人的声音。还若无其事得批阅奏疏。

年过三十的她,精力充沛,那欲望也极为旺盛,只是她一直压抑着。她生怕自己犯了错误。如今的她随便一勾手,想伺候她的大周少男们估计都能绕神都一周了。

这一天是献俘的日子,女皇早早起来梳洗打扮,如今都大半个时辰了,还在化妆。

端门献俘是一个大日子,是非常隆重的,献俘也只是一个过程,但所表达出的气象却是不同的。女皇能够在有生之年拔除了后突厥这根刺,足以告慰平生了。献俘之后。便是祭祀太庙,如今太庙所在地是武氏太庙,李唐高祖、太宗、高宗配享。并在长安宫中立了李氏五庙,毕竟大周天下得自李唐,而且来自她的夫皇。

一个时辰后,宫女终于插上了最后一朵珠花,女皇也颇为满意得站起了身,一身玄色赤边的大礼服。宽衣博带,让女皇显得更加威严。

上官婉儿如今懂得女皇心思。便欠身道:“圣人今日容光焕发,仿似三十许人一般。”

女皇微微一笑,道:“你啊,就喜欢挑朕喜欢的说。现在是什么时辰呢?”

“回圣上,快到午时了。”宫女欠身说道。

女皇点头,缓缓说道:“婉儿今日陪朕观礼。”

上官婉儿欠身答应。片刻之后,在皇帝仪仗的陪衬下,女皇坐上御辇出了内宫,在朝堂前和百官汇合,便登上了端门城楼。

端门前,大周万民颂德天枢高高耸立,仿佛大周的定海神针一般,洛阳的百姓已经早早得站在了周围,宽广的端门广场之上,人声鼎沸。

当女皇登上端门,随着一声声高呼,“圣人驾到!”

端门之外的百姓都跪伏下来,山呼万岁,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热闹之气氛,彻底扫清了旱灾、洪涝、兵灾带来的阴霾。

女皇高举双手,缓缓落下,她深深地吸了口空气,闭上双眼,感受着那遗世而独立的帝王成就,她心中满怀激荡。她,武曌,建立了武周,她以女人的身份立国,成亘古未有之能事,她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之上,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沉沦,历史将记住她,她是一代女帝!

随着司礼太监,一声声高呼,献俘仪式开始。随即当一队队衣衫褴褛的突厥士兵缓缓被押着走过端门的时候,神都的百姓发出了狂热的呼喊,这其中有激进的理学生,大声呼喊着魏王的名字。

在理学中,理学生是可以直呼武柲姓名的,特别是在演讲的时候,必须直呼性命。这也是武柲要求的。

数万俘虏缓缓而过,最后便是成群结队的牛羊马匹,这些将会暂时由司仆寺和司农寺处置。当然俘虏只是一部分,而牛羊马匹更是不到一成。但如此规模的献俘仪式,是亘古未有的。女皇的心膨胀到了极点,此时此刻,她再也不把契丹当回事了。

也是此时此刻,她,她的帝国将会是前所未有之帝国。

百官中很多重臣也捋须摇头晃脑,准备在接下来的酒宴中赋诗一首,以博女皇欢心。理学官员手握着双拳,盯着那些俘虏,此时此刻,他们也是难以用诗赋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侍中娄师德点着头,不时向臣僚解说吐蕃一战的精彩之处。

武承嗣则已经死心,加之这一年来身体每况愈下,他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所以便死了那份太子之心,由于没有知政事,平日里已经很少出门了。武三思倒也看开了,他也不是傻子,魏王之能力远在自己之上,更何况,如今掌管天下兵马,他也只能当好他的春官尚书。武氏诸王心中所想各为不同。

太平公主站立女皇身后,心中却不是味道。对于武柲,她如今内心很矛盾,一边是自己的夫君。一边是她的李氏家族,她忘不了李旦的哭求,也忘不了李显如今穷得连一身衣裳都穿不起。

永安王武崇元、永宁王武崇润,弘农县主武媛儿紧紧地依偎在太平公主身侧,这是太平公主所生的三个较大点的孩子,最大的武崇元已经十二岁,武崇润十岁。武媛儿八岁。年纪如此小,就被女皇封了爵位。由此可见太平公主受宠程度。武崇元特别像武柲小时候的样子,深得武柲老娘的喜爱,武媛儿最像太平公主,深得太平和女皇喜爱。武崇润倒是很文弱的样子。虽站立这城头,却想着早上没有做完的作业。

一个时辰后,献俘仪式完毕,紧接着便是要祭祀太庙,把献俘这件盛事告知先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一般情况下女人是不可以参与的,但奈何这个帝国的皇帝就是女人,所以告太庙男人女人都有。

在一套繁琐而宏大的仪式后。女皇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宫中,晚上还要宴请百官,所以她得回去好好休息一阵。

太平公主没有在宫中逗留。便牵着儿女的手上了马车。

马车中,太平公主想着事情。武崇元问道:“阿娘面容忧愁,可是担忧父亲?”

太平公主一愣,想当年武柲在十二岁时,便已经名扬天下,自己这孩子虽笨了点。但已经懂得很多事情了。

“你阿爹在外征战,阿娘如何不担心。你啊,要快快长大,才能帮助你阿爹。”

“娘,媛儿想爹爹了。”武媛儿插嘴说道。

如此,太平公主和孩子们便说着话,向着尚善坊的宅院走去,自武柲出征后,太平公主如今大多时候都在这一处宅院居住,在这里密会重臣。至于有没有其他娱乐节目,在武柲布满整个洛阳的眼线的扫视下,暂时还没有发觉。

而且武柲相信,太平公主暂时还没那胆子,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发妻给自己戴顶有颜色的帽子。更何况如今权势深重的今日,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当马车在尚善坊的太平公主府前停下后,武崇元下了马车,便说道:“阿娘为何不回家,却要在此处居住,是为了接见那帮人吗?孩儿亲耳听闻他们偷偷辱骂爹爹,娘为何要接见?”

太平公主一愣,顿时发觉,三个孩子都用异样的目光望着自己,一时间,她竟然不知如何回答。

武崇元似乎开窍了一般,说道:“若爹爹将来登上皇位,娘为皇后,一生荣华富贵享用不尽,阿娘荣辱寄于父亲一身,娘为何还要在此接见那些人?”

太平公主变了变脸色,问道:“是谁教你如此说的?”

武崇元躬身,道:“天下皆知父亲将为皇储,阿娘为何还要执迷不悟?没人教孩儿,孩儿已经不是小孩了。崇润,小妹,咱们走。”

“站住!”太平公主厉声道。

三个孩子顿时站住,诧异地望向母亲,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太平公主缓缓说道:“好了,崇元,崇润,媛儿,娘只是在那老宅里闷得慌,在此小住,等明日咱们回去吧。”

武崇元想要说什么,但还是点头道:“请阿娘原谅孩儿适才唐突,孩儿不应该责问母亲,先生说,此为不孝。”

太平公主没想到,平日里有些愚笨的武崇元竟然如此聪颖,不禁露出笑容,“我儿再有错,阿娘怎么会怪你呢?走吧,进去吧。”

随着太平公主母子进入府中,对街的阁楼上,一个狐媚而妖娆的女子露出笑容,她身材前凸后翘,臀肥腰细,斜倚着栏杆,任那秋风把那一头青丝吹拂,她伸出葱白一般的素手,把那额前的刘海抚弄到耳际。

其实她很不喜欢这个发式,可是老师喜欢,所以她只好如此了,不过如此一来,她也变得很懒了,只要老师不来,她便很少打理自己。

她每月有百贯薪俸,数年来,她身家数十万,即使离开老师也能美美得生活,可是,她就是离不开。

“颜如玉,你怎么呢?不就一个男人吗?男人不很多吗?”

颜如玉看着太平公主进了房间后,轻声自言自语,她寂寞了,很久没有见到老师了。(未完待续)

第78章 一晃五年第498章 一代帝王(三十六)第471章 一代帝王(九)第312章 明堂成,天下颂德第297章 再次出征第324章 为魏王第157章 理学之争第44章 用计谋初治教坊第465章 一代帝王(三)第108章 大战丐帮第229章 少林寺(二)第26章 温国寺中巧解困第451章 帝王之路(二十二)第363章 各方压力第322章 阅兵第148章 兰陵萧氏第494章 一代帝王(三十二)第182章 出征(七)第461章 出征之前(四)第38章 锒铛入狱谁知祸福第477章 一代帝王(十五)第459章 出征之前(二)第420章 庐陵王风波(二十一)第197章 太平生了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116章 公输后裔第177章 出征(二)第145章 新的战略第114章 清湖之上第279章 陛下您第211章 肉夹馍第272章 与师姐谈第389章 来俊臣之死(一)第324章 为魏王第237章 武清关于生命的思考第247章 太后令第27章 跟和尚论道第152章 三大才子第74章 武一刀第135章 长史来访第336章 灭灭酷吏的威风第16章 官逼民反第417章 庐陵王风波(十八)第441章 帝王之路(十二)第322章 阅兵第128章 他乡遇故知第379章 草原的夜很黑第491章 一代帝王(二十九)第205章 羽林卫(三)第6章 一晃三年第372章 后突厥末路(下)第190章 出征(十五)第128章 他乡遇故知第155章 元日夜(下)第217章 吏部 铨选(续)第295章 神都周报诞生第475章 一代帝王(十三)第197章 太平生了第232章 少林寺(五)第464章 一代帝王(二)第199章 网罗人才第221章 再相逢第30章 生意是逼出来的第268章 师姐第81章 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第289章 扬州平叛(四)第83章 再相逢已是男俊女俏第461章 出征之前(四)第38章 锒铛入狱谁知祸福第381章 神都献俘事第403章 庐陵王风波(四)第134章 且让奴家宽衣吧第116章 公输后裔第213章 醉香楼第400章 庐陵王风波(二)第118章 发明创造第208章 研香阁第180章 出征(五)第212章 政事堂议事第448章 帝王之路(十九)第69章 神童争艳第127章 浔阳楼上题诗第258章 先拿夏侯家开刀第88章 到润州第480章 一代帝王(十八)第219章 天后临幸第185章 出征(十)第411章 庐陵王风波(十二)第199章 网罗人才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绝唱第134章 且让奴家宽衣吧第475章 一代帝王(十三)第388章 魏王的爱情观第235章 天后的底线第287章 扬州平叛(二)第37章 生意火爆第30章 生意是逼出来的第3章 这是大唐第495章 一代帝王(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