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大降速

第146章 大降速

第二天一早,张嘉慧夫妻俩首先把顾院长约到了家里,对方毕竟是两人的老领导,不看僧面看佛面。

顾院长对房子非常满意,没有绕圈子,当场问起了房子的售价。

“这房子,你们打算卖多少钱?”

“院长,我们家这套房子总共有一百三十八平,市场价是五百二十多万,咱们一口价五百万怎么样?”

曹政主动给对方抹掉了零头。

已经算是很大让步了。

“价格倒是很公道,五百万我要了。”顾院长答应得很干脆,“不过,我女儿一家要等几天才能过来,能不能晚些时候再过户?”

“没问题,其实我们还没买到火车票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

张嘉慧忍不住抱怨道。

“是吗?要不要我帮忙?”

“老领导,您能帮我们买到票?”

顾院长笑着点点头:“我跟铁路公司的王总认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那麻烦您了。”

张嘉慧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们家老曹虽然也有关系,但肯定比不上顾院长这边。

“不用客气,说起来应该是我要谢谢你们才对,最近进城的人很多,像你们家这种优质房源,可不好找啊!”

顾院长忍不住感慨道。

张嘉慧顺嘴问道:“老领导,按理说连城不比咱们崂山差多少,伱们家淑艾为什么要急着搬过来?”

“连城太冷了,今年冬天,他们那边的平均气温在零下四十度左右,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东北好歹煤炭资源丰富,不比咱们崂山强?您瞧瞧,咱们这边缺煤都缺成啥样了?”

顾院长无奈摆摆手:“你说的那是以前,东北的煤炭经过了几十年的开采,早就挖得差不多了。

实际上,蒙州和晋州才是真正的产煤大州,东北三州连前十都排不进去,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美好。”

“真的假的?”

“真的,东北现在是又冷又缺乏能源,要我说啊,接下来恐怕更留不住人喽,人口流失只会越来越严重。”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南方?”曹政趁机询问道。

“南方更缺煤,虽然可以进口能源,但海外形势谁又能说得准呢?所以综合考虑下来,咱们崂山就很不错,而且一家人在一起,多少有个照应。”

“老领导,还是您考虑得周到。”

张嘉慧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呵呵,其实我倒是挺羡慕你们的,去惠城绝对比留在崂山强,等我哪天退下来了,咱们说不定还能做邻居。”

顾院长此举,也是走一步看三步。

他现在不想轻易冒险。

“好啊,我们家老曹想出来创业,老领导您来了替我们把把关。”

张嘉慧满脸笑呵呵。

顾院长精神一震,转头看向曹政:“老曹,你找到投资人了?”

“我们还没真正做决定呢!”

曹政双手摊了摊。

“有条件不妨尝试一下,当前形势特殊,医疗行业的前景还是不错的,即便开一家小诊所,也不比你这个主任赚得少。”顾院长鼓励道。

他早听说了对方有一个厉害的小舅子,据说身家上千亿,这个羡慕不来。

曹政郑重地点了点头。

一番闲聊过后,两边正式确定了房屋交易的具体事宜。

临走之前,顾院长看了一眼客厅里的物资,忍不住询问道:

“老曹,你们家这一堆生活物资,打算怎么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东西太多了,带肯定是带不走的,只能忍痛卖了,卖不掉的再送人。”张嘉慧抢着回答道。

其它地方不清楚,崂山这边还是挺缺粮的,市面上粮价普遍很高。

她原本有意送给乡下的二叔家。

可惜交通不便。

顾院长顿时迫不及待道:“既然如此,那一起卖给我怎么样?咱们也别墨迹了,我直接出一百万全包了。”

他们家女儿同样缺少物资。

早就拜托他们帮忙买一批粮食了。

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真是巧了。

“行,那就卖给您了。”

张嘉慧立马答应下来。

这批物资都是小凡外婆帮忙采购的,总共也就花了四五万块钱,相当于获利二十倍,已经大大超出了预期。

……

5月12日,张嘉慧一家终于处理完了所有杂事,坐上了南下申城的高铁。

为了安全考虑,高铁毫无意外进行了大降速,基本徘徊在每小时一百二十公里左右,只比普通火车稍微快了那么一点。

不过车上乘客很多,就连过道中间都挤满了人,当然了,有人急着离开,同样也有人急着进来。

刚刚在车站里,出现了大批拖家带口的霓桑人,这些人都是从北边过来的,高丽太小了,容纳不了太多外来人口。

张嘉惠的对面坐着一对年长夫妻,两人带着四个小孩,但只有两个座位。

老奶奶占据了其中一个位置,同时怀里抱着一个小娃娃,另外三个大点的小孩子共同挤在另一个座位上,老爷爷只能靠在座位边。

曹凡见状,赶紧把自己的座位让了出来:“大爷,您坐我的位置吧!”

“不用了,我站着就行了。”

老爷爷连连摆手。

他和老伴的车票都是通过黄牛买来的,一张站票两千块出头,一张座票却要上万块钱,两者相差了五倍,他实在是不好意思占人便宜。

“没关系,我可以和我爸换着坐。”

曹凡指了指一旁的老爸。

曹政帮着劝道:“大叔,您别跟我们客气了,这一趟要十多个小时,您这么大年纪,怎么受得了?”

“谢谢…我把票价补给你们。”

老大爷赶忙掏出钱包。

“大爷,真不用,我们家不差这点钱。”张嘉慧笑着阻止道。

“哎,这怎么好意思?”

老大爷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老头子,咱们遇到好人了。”

老奶奶紧跟着附和道。

通过交谈,双方很快就熟悉了起来,老大爷和老奶奶跟他们家一样,都是坐到终点站申城,只是两家最终目的地不同,一个去惠城,一个去杭城。

那四个小孩子都是老俩口的孙子辈,三个是大儿子家的,一个是小儿子家的,两个儿子都在杭城安家了。

ps:月底了,别忘了投月票。

(本章完)

第28章 家财万罐第206章 天价彩礼第128章 杨家第342章 宴会进行时第69章 人情世故第180章 定亲第439章 富不过三代第264章 圣诞节大型散步行动第333章 新旧交接第337章 环渤海一体化第213章 争相投资第209章 深城之行第37章 安保第174章 热心肠的张嘉琪第357章 改革试点第162章 发薪日第112章 财帛动人心第126章 李大娟的日常第285章 孕第162章 发薪日第176章 终于来电了第62章 预售第204章 大洗牌第354章 豹式坦克第323章 初闻喜讯第447章 四合院和废钞第339章 遗留难民问题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245章 代工第349章 罪恶之城第48章 兼济天下第265章 联邦88年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330章 举世瞩目第337章 环渤海一体化第46章 第一波抢购潮第53章 全家南下第377章 李大娟催婚第318章 惊天丑闻第170章 闻风而动第463章 动荡不安第401章 要当爷爷了第408章 缅北真相第217章 曾经的联邦首富第35章 父慈子不孝第83章 海盗第117章 竭泽而渔第118章 尘埃落定第450章 缺粮危机第343章 稳字当头 谨慎乐观第316章 联邦振兴计划第346章 一条弯曲的线第277章 拍卖会(2)第440章 分级制度第201章 潜在危机第42章 关门整改第185章 渔业公司的谈判第429章 回来了第3章 “浪子回头”第53章 全家南下第136章 暧昧第47章 顺应民意第432章 倒数第五名第355章 军事演习第362章 端午节日常第274章 接盘侠第98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401章 要当爷爷了第391章 豪门生活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232章 “度蜜月”第367章 国事艰难第220章 鬼主意第395章 《超级避难所》计划第212章 崂山商会第448章 暴雪突袭第309章 领取救助金第256章 薄利多销第60章 囤煤第245章 代工第54章 乔迁之喜第431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第290章 愈演愈烈的抢购潮第301章 大丈夫不拘小节第193章 科学岛第231章 “三年能源危机”第246章 迟到的彩礼第190章 内陆现状第440章 分级制度第339章 遗留难民问题第150章 供暖公司第68章 发言人第261章 海上油井和背叛第396章 天堑变通途第168章 老牛吃嫩草第397章 未成年人抚养中心第139章 雪梨港第182章 植物肉第212章 崂山商会第239章 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