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燕京,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都市,它是华夏无数劳动人民用庞大的人力和天文数字的财富堆砌而成的;
自公元938年辽国在这里建都以后,历金、明、清各代的改造和完善,直到今天方才筑起这座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燕京辖下分十八个辖区,其中海淀区很有代表性。海淀区位于北京城区和近郊区的西部和西北部。东至八达岭高速公路,与昌平区、朝阳区、西城区接壤;南至莲石东路,与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接壤;西至阳台山、天宝山、西五环路,与门头沟区、石景山区接壤;;这里科研院所林立,高等院校密集,经济发展迅猛,文化旅游资源丰厚,中央、军队机关众多,拥有首都政治和科技、教育、人才优势以及文化、自然地理优势等明显的区位功能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海淀区是用黄金和钻石建造起来的。
在海淀区这个地方可以说的上是寸土寸金,但是却有这么一条老巷子显得有些异类。东明胡同是海淀区内一个以燕京四合院为主的聚居点,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古老住房建筑,才能在房地产迅速发展的今天得以保留下来。
老巷子中的住户多是外来人口,而且人口组成十分复杂,其间涵盖了社会中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群;按理来说如此复杂人口组成,这里应该十分混乱。事实却不然,东明胡同不仅治安环境十分好,而且这里的住户还很抱团。
这是因为居住在这里的多是初入首都的外地人口,他们刚到燕京本身尚没有什么固定的经济来源,而且大家都是外乡的农民,能够得到这样一方可供立足,但条件和价格又很实惠的住房,大家心里都很满足、很踏实。
同样
是在这条胡同中,也居住着这样两个他乡祖孙,老汉名字唤作贲震源,是一个年逾70的胖老头,长着一张大圆脸,眉目硬朗黑亮,大鼻头、开阔口,头发稀疏,稍微有些秃顶;老头身材略胖有些大肚子,因此平时喜欢穿一件黑色长袖褂子,手里面经常拿着一把扇子,整个人透着一股慈祥、和蔼的劲。
除了两个祖孙之外,另外还住着三户人家。正屋是一对老夫妻,老头姓沈,排行老大,人送外号“沈老大”,夫妇两个是这座院子的房东;
他们在改革开放初从山西到燕京讨生活,后来由于二人头脑机敏,又正好抓准了时机发了一笔小财,后来他们就从一个急需用钱的年轻人手里,用较低的价格盘下了这座院子。
老两口有一双儿女,届时已经成家立业啦。大儿子叫沈怀民,是一个国家公务员,在燕京市文化局上班。现在已经结婚了,有一个小女儿叫沈莲心,二人也很孝顺,时常带小莲心回老院子来看望二老;
其他两房也是沈老爷子夫妇的房客,都是附近大学的大学生。虽然他们也按时交房租,但是因为年轻人没有什么定性,所以隔三差五的见不到人。
这栋小院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布局,院子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加围墙合围而成,正屋(北房)三间,倒房(南座)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院门设在东南角的位置,倒房的西边一间是公用厨房。院子里没有厕所,厕所在胡同东头,燕京人叫“官厕”。
季节更替、岁月如梭,小院中的居民又迎来了一个春天,这天是三月末的一个周末,宽阔的院子里的两棵海棠树,挂满了鲜红明艳的海棠花。中午略显烁热的阳光铺撒到院子里,将院子照得通亮。只有枝叶还算茂密的海棠树
下才有那么几点阴凉。
海棠树的树荫下的的几点阴凉,自然会被院里的居民给利用起来。这不树荫下现在就横卧着一个小小的身影,只见这是一名约么十四五的少年,他正手捧着金庸名著津津有味的阅读着。
这少年是贲震源的孙儿,名叫贲中郎也是这个院子的老住户了。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给小男孩取贲中郎这么难听的名字?听巷子传闻震源老先生无儿无女,膝下只有这么个小孙儿,取个赖名图个好养活。
话说这个少年双目注视着线状版的书籍,眼睛专注富有神采。少年读到得意处嘴角微翘、笑上一笑,读到气愤处也要义愤填膺、牙关紧咬。似乎那书中的主人公是他自己一样,他漫游在自己的书海中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全身心的进入了书中的世界,就连一直小飞虫落到鼻子上也没在意。
忽然巷子中一阵车轮碾过青砖地面的声音,穿过院墙传入小少年的耳中,少年耳朵微微耸动,紧盯着书本的眼睛,忽然从书下挪了出来。
这个时候隐藏于书后面稚嫩面孔方才露了出来,这是一张干净略微黝黑的脸庞,脸膛上挺拔硬朗的鼻梁上面顶着一副掉漆的黑框眼睛,或许是长时间佩戴眼镜的原因,贲中郎眼睛显得略小;鼻子下面的嘴巴稍大,嘴唇红润厚实,口中长着两颗尖利的小虎牙;嘴巴上浅浅的绒毛在阳光下显得透明、稚嫩,两侧腮上沿发迹分布着两道透明的绒毛。最引人注意的是少年眉心的一颗胎记,只见这胎记是一枚金黄色火云纹饰,生的活灵活现好似真的火焰一样,给这张并不是很出众的大众脸,增加了一股迷幻的灵异气质。
听到门外传来的声响,少年知道是爷爷回来了。他当即随意的将书籍扔到一侧,站起身一溜烟的跑出了院门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