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一章 官办官督

深夜,洛阳城外,定鼎门下。

“河东喜报,太子铸成精炼钢铁,为陛下献刀,开城门!”

萧世廉带着两百精锐铁骑,一路护送着锻造出来的第一把钢刀,从河东星夜赶来洛阳。

城防的守卫一听太子名号,从城门的门洞之中验查来人名牌,确认无误之后,将城门大开,引萧世廉等人入城。

从定鼎门开始,一道道城门打开,两百铁骑最后只剩下十余骑直入皇宫,向皇帝杨广禀报这一喜讯。

眼下已经是丑时了,杨广早已熟睡,殿外,负责守夜的麻老六敲响殿门,由内侍通报给居住在寝宫深处的皇帝。

“陛下,陛下,河东有喜报,”

杨广皱眉起身,迷迷糊糊道:

“河东怎么会有喜报?”

外面传来内侍兴奋的声音:“闻喜高炉制成精炼钢铁,材质非凡,坚韧无匹,太子派人,将锻炼而成的第一口宝刀,敬献陛下。”

精炼钢铁?杨广坐在榻上愣了半天,突然双目一凝,猛地掀开被子就往外走。

“掌灯!”

推开殿门之后,杨广令麻老六将送刀之人引入大殿。

只见萧世廉双手捧刀,跪在大殿中央,神情激动道:

“新炼宝刀削铁如泥,吹毛断发,乃古今未有之神器,太子令卑职星夜送呈陛下,供陛下御览。”

杨广朝老六使了一个眼色,后者接过刀来,递给杨广。

左手握鞘,右手握柄,杨广缓缓拔出宝刀。

只见一抹寒光迸射,在灯火的映照下,整个刀身光亮照人,杨广的面容也映照在了刀身上。

他整个人都呆住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比镜子还要明亮的刀身,这无疑是千锤百炼、呕心沥血之作啊。

杨广眼中眼中神采迸发,手腕一转,看向萧世廉道:

“太子可曾试刀?”

萧世廉道:“回禀陛下,陛下手中之刀,斩甲三十副,刃口不伤。”

杨广顿时一愣,下意识的看向麻老六。

麻老六是高手,擅用各种兵器,见状道:

“齐人綦毋怀文的宿铁刀,便可斩甲三十扎,但三十过后,刀身崩裂,陛下手中之刀,连刃口都未有丝毫损伤,应属精品了。”

杨广顿时开怀,大笑道:“看来吾儿并未在河东虚度光阴,还是有成效的。”

“陛下,”萧世廉道:“太子试刀之时,斩的是灌钢明光铠,整整三十副,断口齐整。”

杨广大惊,一脸的不能置信。

皇宫禁卫,基本上就是配装的灌钢铠甲,如果以灌钢刀劈砍,非常难砍,如果说手里的这口宝刀,能砍断三十副明光铠,那这份工艺,简直就是骇人听闻了。

麻老六不用皇帝吩咐,已经领殿外侍卫入内,脱下身上的明光铠,置于地下。

杨广将宝刀收回鞘中,扔给了麻老六,老六握刀上前,毫无征兆的一刀劈出,随即收刀入鞘,动作干脆利落。

再看地上的明光铠,齐齐的断成两截。

那名脱下甲胄的禁卫浑身一颤,这特么的,这是什么刀啊?这要是砍在我身上,我岂不是一命呜呼?

杨广疾步上前,查看铠甲断口,半晌后,只见他双拳紧握,兴奋的朝高野道:

“立即召百官进宫。”

今天的朝会提前了。

自打杨广继位之后,这是第一次于丑时便召见百官举行朝会。

群臣自然晓得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所以接到旨意的官员一个比一个麻溜,拼命的往宫里赶,有的都是在路上才整理好朝服。

等到百官齐至,杨广令殿外候着的萧世廉携宝刀入殿。

献刀者萧世廉跪地高呼:“河东炼窑工艺大进,此刀为出炉之第一刀,乃吹毛之利刃,无坚不摧,太子令卑职献予陛下。”

杨广面带微笑,扫视群臣脸上的表情。

殿内已经哗然,群臣左顾右盼,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原本安静的朝堂,此刻热闹如洛阳坊间清晨的集市一般。

宇文述愣道:“吹毛断发,本为形容之辞藻,大殿之上,不可用此夸大之词。”

萧世廉嘴角一动:“夸大与否,陛下一试便知。”

不用试了,人家杨广已经试过了,今天拿到朝会上,是让别人来试一试,让他们开开眼。

于是杨广道:“取木桩套甲,试此刀之锋锐。”

不一会,五根木桩被抬了进来,上面套着灌钢的明光甲、细鳞甲、锁子甲,步兵甲、以及轻骑皮甲。

试刀者,这一次换成了萧世廉,他先是拔出宝刀,双手捧着,于殿内来回走动,由群臣们观摩刀身。

这里面识货的可不少,杨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见状,他第一个惊呼出声:

“明可照人,刀锋锐利,此为难得之利器也。”

太府寺的元寿也是行家,立时就看出精妙所在,惊诧道:

“这是从未有过的精炼之钢,刀身毫无杂质,通体一色,这是什么工艺?”

宇文述自打第一眼看到刀身,就知道这道绝非寻常,毕竟是军伍出身,刀光剑影半辈子,兵刃好坏,不用上手,一看便知。

整个大殿立时哄闹起来,本来有一些因为早起而昏昏欲睡者,眼下也打起了十倍精神,

试刀开始。

萧世廉没有麻老六那么干脆利落,他先是朝着那副轻骑皮甲,一刀挥出。

皮甲应声而断,断裂的皮甲后面,木桩上被划出一刀深深的刀痕。

这就是功夫不行,要是换成麻老六,斩甲就是斩甲,绝对不会有丝毫接触到木桩。

斩断皮甲还不能说明问题,于是萧世廉又是一刀,将那副灌钢的步兵甲,齐胸斩断。

“嚯~~~”

群臣已经惊呼出声,所有人都忍不住向前进步,好能看的更加清楚。

接下来,剩下的三副甲,也在众人瞠目结舌之下,一一被斩断。

萧世廉还是双手捧刀,由众人观摩刀锋是否破损,转了一圈后,萧世廉跪地道:

“此刀已斩甲三十副,请奏陛下,是否继续斩甲。”

杨广哈哈一笑:“斩!”

就这样,一副皆一副的灌钢铠甲被套上木桩,由萧世廉试刀。

一副两副三四副,五副六副七八副

再斩三十副,刀刃翻卷,已经是斩不动了,但是其刀身却无丝毫开裂之象。

也就是说,把刀刃再磨一磨,还能接着砍。

群臣沸腾了,

裴矩站出来,兴奋道:

“恭贺陛下,今于我大军将发之际,太子携此重礼以奉陛下,可见陛下远征之策得皇天眷顾,是天要助我大隋皇帝,一举攻灭蛮邦。”

杨约也赶忙道:“冶炼工艺百年未有精进,千年来削铁如泥仿如传说一般,今得见神兵,臣之幸也,太子献礼,实为陛下御驾亲征之奠基也,臣请陛下立即派人前往河东,接管炼窑,以免工艺泄漏。”

“爱卿之言,甚合朕意,”杨广神采飞扬道:

“传诏,河东增设都督府,直属门下省管理,独孤怀恩为检校太府寺卿兼河东大都督,专责监督炼窑,以防工艺外泄,参与之工匠,尽数编入太府寺,改炼窑为官办官督,着令太子再献宝刀,备身府杨庆杨和,携宝刀于东都城内,演练斩甲,朕要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我大隋神器天降,助我国威浩荡。”

工艺泄漏,基本上是防不住的,但如果防范得当的话,至少也能维持个一二十年。

毕竟朝廷不可能只在河东推广这一工艺,一旦各地铺开,懂得人越来越多,那么泄露是早晚的事,但是核心机密,必须严防死守。

接下来,苏威站出来奏请道:

“臣以为,此神兵若能提高产量,我隋军将立于不败之地,若以此精炼钢做甲,试问谁可伤我大隋儿郎分毫?太子应该在这方面,再动动心思。”

宇文述脸色难看,心里复杂至极。

杨广点头赞同,看向萧世廉道:“此刀做成,需耗几月光景?”

萧世廉道:“回禀陛下,太子已然新设炼场,如一切顺利,一座高炉所炼之铁水,可铸横刀三百余柄,眼下已造高炉七座,仍在增设当中,其工艺复杂,据太子估算,年底之前,可交付甲胄六千副,各类兵械数万。”

眼下已经是九月了,距离年底也就三个半月,三个半月出六千甲,数万兵器,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杨广目瞪口呆。

群臣更是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半晌后,杨广猛地拍桌站起:“告诉太子,朕要更多,关中国库任他调拨,倾关中山西之物力,务必要在年底之前,给朕交付两万甲。”

萧世廉嘴角抽搐,太子没有乱来,你乱来了,这甲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你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卑职遵旨。”

这个时候,宇文述终于表达出自己的疑惑了:

“太子怎么会懂冶炼呢?”

杨约直接嘲讽道:“天子之子,自然是要比凡人懂得更多,你我皆凡人,自然不能窥得其中玄奥。”

伱这张臭嘴是真会吹捧啊,宇文述发觉皇帝在听完这句话之后,非常高兴,心知杨约的马屁又拍到位了。

“我只是疑惑,太子是怎么懂得改造炼炉,精炼钢铁的?”宇文述道:

“毕竟太子此番之功劳,前无古人,数百年来无数大匠不能在工艺上有丝毫寸进,太子竟一举功成,学问技艺,总归是学来的,总不会是天生的吧?”

杨约直接道:“龙生龙,凤生凤,我以为,就是天生的,也只有陛下的儿子,才会奇才天纵,你我的儿子,肯定没这个本事。”

你有屁的儿子,你个没鸟货,宇文述无奈的摇了摇头:

“与你争论,实为对牛弹琴。”

杨约丝毫不让道:“彼此彼此。”

这俩人的矛盾,完全就是摆在明面上的,不像裴矩表面笑呵呵,背地里捅刀,杨约现在是脱胎换骨了,不玩阴的了,就当着皇帝的面跟你明着干。

反正皇帝好像还挺喜闻乐见。

杨广当然不会在百官面前,谈及太子是从哪学来的本事,于是直接岔开话题,看向元寿道:

“你也别在洛阳闲着了,去河东给太子帮忙,招募山西工匠于闻喜,增设矿场炼窑,太府寺设置于关中的一应官办窑场,选良才赴闻喜,学习工艺,改造各地官炉,朕要在明年年底之前,我大隋将士人人披甲,以护我儿郎身躯。”

“臣领命!”元寿道。

杨广这番话,放在一个时辰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人人披甲?这比做梦还玄乎。

但是眼下,所有人都觉得,这不是不可能。

杨广也比较保守,目下只打算在关中地区改进工艺,不打算在全国推广,毕竟山东、江南、西南、岭南,还未彻底归心,如此精妙之工艺,不宜传授。

这时候,杨玄感突然站出来道:

“臣听说,闻喜的炼窑是太子私募,眼下朝廷接手,是不是该对太子稍加弥补?”

好家伙,谢谢你啊,裴矩听了这句话,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闻喜的炼窑,他们裴家拿的大头,眼下朝廷兼并,应该得给点补偿吧?

杨广微微一笑,点头道:

“确应如此,就封荥阳王杨瑾,为魏王,以示朕对太子的褒奖。”

入你娘啊,你连你儿子的钱都黑啊?我特么就不该张这个嘴,杨玄感硬着头皮道:

“陛下圣明。”

杨广这一次,可真不是挑拨离间,而是为了给裴家一点甜头,因为他知道是裴家花的大头。

太子的儿子封王,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杨昭的三个儿子,眼下都是亲王,杨铭的儿子将来也都会是,只是分早晚而已。

至于黑儿子的钱,杨广更不至于了,关中国库我都让你动了,要是缺钱,你自己从里面支一点不就好了?

做假账,黑公家的钱,这应该是必备技能吧?自己的儿子肯定懂。

但自己的那个三弟杨俊,他就不懂,连假账都懒得做,明目张胆侵吞国库,这样的傻子,怎么会是朕的弟弟?

第639章 举个例子九一章 终于见面一九八章 南北夹击第545章 双眼皮六五章 书房一五四章 大忌三八一章 范阳卢氏第763章 告状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背负星辰七一章 朱雀大街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732章 第二次辞职二七九章 透心凉第496章 山西吐万绪二零一章 牵马执鞭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594章 双子同出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679章 看透不说透第665章 目有重瞳一二八章 要钱要命七七章 孤魂野鬼一八四章 仁寿宫之变(一)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七八章 五牙大舰三六四章 辽西走廊四四七章 门不当户不对第483章 一代巨匠二三八章 快请御医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七十章 一车美酒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535章 大鱼吃小鱼二十二章 撩妹第584章 十八路反贼进京师一五二章 下蛊之人第611章 就是这么不客气四三二章 七贵二六零章 八关都邑三五七章 贼军势大二三九章 江南陈六二章 买卖难做第522章 自诩逍遥仙第486章 军辎开运二九零章 鞭罚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二五七章 一代权臣第633章 种族审美差异三零五章 两杨将军四零七章 齐人之福第711章 杨广离京第540章 没钱九四章 换防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491章 军府乱象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494章 齐郡张须陀第501章 指桑骂槐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476章 项籍虞姬二零三章 一出好戏二七二章 民部尚书第692章 四大关系一零五章 所谋者大二六八章 京郊约战三三二章 大闹朝堂九七章 吃软饭第662章 解百姓于倒悬第703章 如嫡七五章 舐犊情深一三五章 文人优点第689章 巨马河三七八章 弃卒保帅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96章 名和利的选择第700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四二章 倒霉崔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养第529章 进退无路九二章 建成小儿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三一四章 元帅长史三一八章 东拉西扯第499章 羁縻政策第558章 蛋糕就这么大三二八章 唇枪舌剑第749章 君臣相合一九五章 大军开拔第740章 留活口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没了啊)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四一六章 肝脑涂地第614章 岭南西道行台尚书令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575章 杀人者,杨坚也九九章 黑吃黑二零三章 一出好戏五五章 吃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