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你怎么看?

bookmark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主要是,市场上的赝品实在是太多了,在看到耄耋图的刹那,在场之中的每人个,都在脑中浮掠这个念头。

这个时候,杨老也抛开了刚才不先看画的想法了,借了王观的放大镜,仔细的研究起来。反复的观摩图画上的花草猫蝶,以及文字题跋。

良久之后,杨老才皱眉苦思的坐了下来。

“杨老,你怎么看。”发福中年人连忙问道。

“我先不说,让他们说。”

杨老摇了摇头,和声问道:“小哥,你们也看了,有什么心得吗?”

“飞白,你来。”王观示意道,对于字画,他真的了解不多,在旁边观赏了半天,还是觉得迷迷糊糊的。

“我也说不准啊,要是错了,你们不要笑话。”

俞飞白迟疑了下,发表自己了意见:“曾友贞这个人,她的事迹,我知道得不多。所以,只能从图画笔法上分析了。”

其他人轻轻点头,觉得这个切入点不错。毕竟,作者的生平事迹之类,不过是个大概的参考而已,真正能够鉴别书画真伪的,还是书画的本身。

看见大家认可,俞飞白也多了几分信心,慢慢说道:“猫蝶图,也叫耄耋图。古代八十为耄,九十为耋,画了猫与蝶,就是寓意长寿。”

“再结合题跋上的内容来看,这位曾友贞女士,本身就是清才雅艺,是个以工笔花鸟为著的画家。她图画的特点是风韵静逸,学的是徐黄之法。”

俞飞白笑道:“这个徐黄,正好我清楚。两个人,都是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徐是指南唐的徐熙;而黄,就是西蜀的黄筌。尤其是黄筌,与曾友贞一样,同是蜀人,想必她学得最多的恐怕是黄筌的笔法吧。”

“有道理。”杨老与发福中年人纷纷点头。作为蜀中本地人,他们就算不知道徐熙是谁,但是对于黄筌,肯定有所了解。

我想,大家都有过同样的经历,只要是家乡人,但凡有点儿名气的,而且能够在史书之中有记载的,一定会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宣扬。只要你稍微的关注一下本地的文化宣传,就会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家还有那么多的名人啊。

这时,又听俞飞白继续说道:“黄筌,以画供奉内廷,曾任西蜀翰林待诏,绘宫中异卉珍禽,所作花鸟用笔极新细,以色彩多次渲染,细致而华丽著称,人称黄家富贵。”

“如果说,曾友贞真学了黄筌的笔法,那么所作的图画,应该是比较华丽的。”俞飞白也不怕得罪人,十分直白的说道:“可是,我在这画上,看不出有华丽的感觉。”

“色彩斑斓,怎么不华丽……”发福中年人一听,顿时不乐意了,急忙反驳起来。

“大叔,听我把话说完。”

俞飞白更快,摆了摆手,声音如连珠炮一样响起:“还有,题跋都说了,曾友贞画的猫,形似虎,今善孖独以画虎名,循流溯源,意必承颜奉教为多。意思是说,张善子画的虎图,是跟他母亲学的,非常生动,具有神韵。可是,再看这图画上的猫,懒散的模样,又肥又大,哪里有丝毫的虎形。”

张善子,作为巴蜀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虽然没有弟弟张大千有名,但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画家,以画虎而扬名。张大千就是靠着他的提携,才有今天的名声。兄弟俩齐心协力,一起创办了大风堂。要是在当时,他的虎图,可以与齐白石的虾图齐名。

这样的人物,他画的虎,发福中年人肯定看过,不过,并不代表他认可俞飞白的评价。

“小兄弟,你的分析,太过于主观了。”

中年人摇了摇头,毫不犹豫的反驳道:“要知道,曾友贞只是学黄筌的笔法,并不是意味着她就要画得跟黄筌一样。每个画家,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不然,不是学,而是临摹了。张大千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师古人;中年了,师自然;到了六十多岁,就是以心为师,随心所欲,怎么想就怎么画,终于成为一代画坛宗师。”

“再说了,曾友贞又不是宫廷画师,她就是个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家庭主妇,恐怕华丽的东西也不适合她吧。”

发福中年人说道:“我查过资料,当时张家的条件,也不算很好,曾友贞经常走街串巷为人绣花描帐,补贴家用。有的时候,忙不过来,就让儿女帮忙。正是由于她的启蒙引导,培养儿女对于绘画的兴趣,才有了后来的画坛大师张善子、张大千兄弟。”

“这个,我倒是可以肯定。”

这时,杨老点头道:“而且,题跋上说,曾友贞取法徐黄。黄是黄家富贵,但是徐,却是徐熙野逸。徐熙的图画,以笔墨为主,花草只是略施丹粉而已,十分清雅。”

“这是由于两人的社会地位不同,环境与生活习惯不同,志向不同,审美情趣也不同,各自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杨老若有所思道:“曾贞友的家境与身份,也决定了她的画法。清雅的蝶草,以及懒散淡漫的家猫,倒是有几分符合她的风格。”

“杨老这样说,是觉得这是真迹了。”发福中年人喜形于色。

“我只是说,画法符合她的风格而已,并不能确定,这是她的作品。”杨老摇头,又问王观道:“小哥,你呢,又有什么看法?”

“让我看呀?”

王观眨了眨眼睛,也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低头凝视起来。

借着垂落发梢的阻挡,旁边的人都没有看到,王观的眼睛顿时变得特别的纯净,好像稚子孩童一样的漆黑明亮。之后,气机延伸,把图画完全包裹起来。

一瞬间,整个图画的细节,全部映照在王观的眼中。

过了片刻,王观已经心里有数,轻轻抬头,微笑道:“就像大叔所说,字画笔法之类,如果没有对比,就太过主观了。所以,我就从图画的材质入手,谈谈自己的见解。”

要不怎么说,鉴定书画困难呢。能够鉴别的地方太多了,需要面面俱到。某种程度上,是给鉴别真伪增加了许多难度。

...........................

感谢书友“月无尾鱼”打赏。

冬至日,气温骤降,天寒地冻的大晚上没吃火锅,反而码字。

苦B的写手,求收藏,推荐啊~~

第674章 大浪淘沙的过程第943章 讹诈来了!第897章 我能说吗?第71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878章 蹬鼻子上脸第518章 您看这玩意怎么样?第690章 金光闪闪的生财大道第235章 王观同学太过分了第36章 天下第一品第586章 传说中的玉扳指第617章 武则天画像第234章 一代天师张道陵第11章 真正的富贵人家第801章 祸害遗千年第40章 咦,有美女第1014章 安排了后手第125章 世风日下,古道热肠第41章 怦然心动的感觉第732章 被封杀的苏东坡第108章 亏了?第389章 简单却实用的招术第612章 盯梢,捉贼第705章 事不过三,还要继续下去吗?第733章 又一件轰动全国的重宝第632章 天上掉馅饼?第1011章 朱大先生第384章 蔡鲁公,王馆长第727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第218章 我不伺候了第898章 不去英国不行了第250章 声名鹊起③这东西有妖气第791章 巧夺天工,以假乱真第806章 龙眼木雕,仿古彩绘第544章 黑乎乎的东西第921章 艺术的价值第855章 真正的赤霄第439章 关系无处不在第3章 变异第861章 十墓九空第608章 纯粹直接的理由第22章 平平淡淡才是真情第408章 漏儿!第727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第342章 时间就是财富第599章 坐拥宝山第1031章 草书天下称独步第991章 画中之秘第988章 海盗王的传说第323章 需要佛缘第207章 争一口气第203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第92章 避风头去了第137章 弹刀论证,前往眉山第7章 影青第776章 警告,报复第125章 世风日下,古道热肠第488章 风水轮流转第908章 贵族范儿第789章 发现了端倪第111章 露一手绝活第160章 厉害的斫琴师第538章 没事学人盗墓第1046章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第216章 这是谁在说话?第125章 世风日下,古道热肠第665章 扮猪吃老虎第1017章 金属薄片第439章 关系无处不在第875章 “叛徒”第331章 乖乖赔礼道歉第85章 运气要逆天了第511章 片材无异圭璧真第672章 一致表示鄙视第101章 你太贼了第530章 宝藏?幌子罢了!第1018章 摩西十诫第136章 赫连勃勃大王第585章 未必是我吃亏第293章 让人惊喜的访客第465章 逐渐明朗的线索第1028章 矢志必得第653章 去找他聊聊第320章 鸽血红第70章 关键的一票第952章 坑谁呢?第544章 黑乎乎的东西第839章 水和火的艺术第37章 真假难辨的宝贝第903章 织金彩瓷!第444章 一代奇人,贵重礼物第167章 看他能玩什么花样第495章 奇妙的镜像第926章 铺路第463章 镂雕桃式玉杯第82章 揭开你的面纱第288章 我们需要谈谈第243章 王观的坏习惯第234章 一代天师张道陵第129章 又一条生财之道第395章 寿山田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