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噩耗”之后,凤凰台的街上就多了许多新鲜看。
披发赤足像疯子一样在街上跑的;
当街大哭的;
当街大骂的;
先诵唱诗歌再哭再大骂的;
拿头撞地的……等等。
这些人中奇异的并不全是头发花白的老人,还有很多头发还乌黑的年轻人。
从姜姬的观察看,这个时代的人普遍早衰,普通人三十岁左右基本都可以看见白发了。所以头发乌黑,可以判断人在二十岁左右,未及而立,还是个年轻人。
这样当街发疯的年轻人真是多不胜数。
宫墙边上最多。
时常能看到宫墙边窝着一个像是乞丐的人,身边围着一圈衣著正常的家人,苦口婆心的劝人回家,别在外面发疯。
比起自尽的,这些发疯的已经算是想得开的了。
信仰崩塌确实容易让人发疯,他们本是天之骄子,自视都挺高的,突然被人把脸皮揭了,体无完肤了,怎么还能见人呢?
自尽不敢,再不疯一疯,都不好意思说了。
反正姜姬觉得这里头装疯的怎么着也该有一半。
白哥:“公主高看他们了,我觉得八成都是装的。”真受不了的早死了,还肯活着的都是不肯死的。
再说,世家对皇帝真没太多敬意。特别是他这一代。徐公当时告诉他时,他也就害怕了几天吧。
——是害怕,不是难过,不是觉得没脸见人。
他怕皇帝这事瞒不了多久,被揭穿后,天下将乱,无人可扶。
徐公就赞他有高智。
这是说他不是一般的聪明人,他比一般的聪明人还要再聪明一点。
白哥跟着递出了一封写给他的“密信”。
“这才是真正想做事的人呢。”
信是写给他的,或者说是希望他能提供帮助的。认为他虽然身在敌营,但仍心在大梁。
这还是徐公弟子给他添加的光环。人们到现在都还相信徐公的操守,连带辐射到白哥身上。哪怕这人白哥都不认识,见都没见过,也把信送给他了。
白哥拿出来时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姜姬发现……其实徐公真把白哥教得不错。白哥虽然心存善意,但不是没有原则的,不是把善意随便给出去的。
他对这封信的主人,可以称得上冷酷了。
信是几个人合写的,或者说这是一个文会的思想结晶,是他们商量好的,这才写出了这封信。
信上说,既然现在的皇帝是个傻子,安乐公主身为女子之身又不可托负,所以他们需要再找出另一个皇帝备选来。
大梁皇帝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当皇帝继位后,跟皇帝一辈的公子们都必须“弃位出宫”。
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当官,皇帝也不会给他们封官封爵,他们甚至不能留在凤凰台,只能出走。
还必须主动出走,表现出一点也不眷恋权位的洒脱来。从此后徜徉于天地之间,逍遥山水,何等快意?
他们离开后多数——也是必须——改名换姓。起一个假姓,借一个假名。然后从不在一地长久停留,这里住几年,再去那里住几年。
当然,他们不会缺衣少食。当地的著姓旺族都很乐意供奉他们。
他们也会收下当地之人献上的女子,当然也会生下孩子。但这些孩子都不会姓段。有的会被当地世家收养——兴高采烈的。
也有的会留下与当地世家联姻,不管男女都很受欢迎。
所以其实备选一点都不少,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虽然都不姓段,名份上也许会有问题,而且天长日久,血脉到底还剩下多少都很难说……
但现在不是已经没有办法了吗?!
这些人就打算按图索骥,照着曾经留下的些许线索去找大梁段氏遗脉。
最近的就是瑶光帝,也就是当今皇帝他爷爷的弟弟了。
白哥当即翻出宫中典藉,指出瑶光帝继位时,宫中有八位公子出走,一年后就死了四个。
姜姬听到这里很感兴趣的问:“是瑶光帝下的手吗?”
白哥也很有讨论的兴趣——他以前还跟徐公研究过这个呢!
“不是。那四个据说都是因为从宫里出去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死的。”
徐公是认识瑶光帝的,他觉得瑶光帝没那个脑子。
姜姬心有戚戚。这个世界最容易死的病不是别的,其实就是拉肚子和食物中毒。所以她从能扶着姜武的腿站直起就命令全家饭前便后要洗手,锅碗必须每顿都刷干净,喝的水必须煮沸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
那四个人根据记载是没有留下孩子的。剩下的四个,有一个失踪了。按说这些公子们说是“出走”,事实上从出宫起就是有人送车送马送人,一路送出去的。每走一步,都有人跟着,有人知道。
外面的世家都会抢着招待这些公子。
但是就有一个在某城之外丢了,生死不知,大概率是死了。瑶光帝听说他弟弟不见了还特意在第二年召见某城城主时“亲切询问”听说他弟弟去某城玩了,现在人在哪儿呢?
把那个城主吓得不轻,不得不送出重礼才让瑶光帝息了怒,没找他的麻烦。
余下三个都留下了孩子。这其中又剔除掉生下的是女儿的,这就又减去两人。
结果最后就一个人……的子孙后代有可能可以被送来推举为皇帝。
姜姬听到这里,不由得问白哥:“他们是故意不留下子嗣的吗?”
仿佛是有些刻意了。
白哥也在少年时研究过这个,当即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他跟着细数了一下有过记载的这些公子们,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没留下超过两个的孩子。
而他们对那些孩子也不怎么看重。他们有的把生下来的孩子教成奴仆,不起姓名,随便驱使。也有的弃之于野——白哥说这个可能是故意的——后来被人捡走,收为养子。
也有的随随便便就送人了,男女都是这样。
还有另一点,姜姬一直觉得这个世界的世家其实不怎么追求结婚生育这种事,换句话说就是生育的欲-望不强。大概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战争的缘故,世家的男男女女都不怎么着急成婚,没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意识。这一点上,男子尤胜女子。她见过的没成婚的男人就有不少,远的有冯瑄,近的有风迎燕。
他们每年春天祭祀的时候会给青年男女交往的机会,但这也是唯一的一个跟男女相亲有关的了,其余时间,世家并不催促自家的子弟赶紧成亲生子。
不过那是以前。她到凤凰台以来,就听说很多世家在悄悄的联姻,男女成婚的事也比往年多了。白哥虽然有妻子,都被介绍了好几次相亲,都被他气呼呼的拒绝了。他对青焰还很有感情,对徐公和徐家的感情更深,结果他拒绝之后,名声变得更好听了,都说他重情重义。
那个唯一留下一个儿子的公子所有的记载都只到这里了。宫中典藉只对那个公子有记载,对他生的那个儿子毫无兴趣。
所以现在没人知道那个公子的儿子在哪里,子孙后代在哪里。
白哥认为这个“备选”不会是问题。
姜姬也这么想,她看了那封信,只是感叹了一句:“遇上这些人,也真是够倒霉的了。”
白哥转了一下脑筋就明白了。
那个公子的后代应该早已成亲生子,子又生孙,过着平静又安祥的日子。五十年后,在祖先早以作古以后,他们一家人突然被这些人翻出来,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姜姬举着信问,“他们想怎么做?是把这后代的姓名家乡传出去,让义士去接他们进凤凰台?还是他们打算自己去?”
这就好比是把一块肉挂出去让一群饿狼抢还是自己去独占。
……她觉得以凤凰台世家弟子的脑袋来说,有很大概率是前者。
他们把这个后代的事说出去后,等于把他们送到了断头台。区别只在于得到这个消息的人有十个还是一百个,最后是十个人来分他们一家人,还是一百个人来分他们一家人。
白哥也觉得应该是先者,“他们肯定不止是把信送给了我。他们需要多找些人一起……共攘盛举。”他冷笑着说。
换句话说,他们需要人手,需要钱,需要声势。
跟着姜姬就听说这些人开了文会,在文会上倡议大家一起去寻找、迎回备选们。
白哥没有出席这个文会,哪怕这个文会一再的邀请了他。
“当年先生就从没考虑过这个。他们竟以为自己比先生还高明。”白哥气哼哼的。
徐公早在发觉皇帝有问题之后就一直在思考解决办法。将遗失在外的帝脉迎回来是下下策,因为这会破坏帝位继承的规则。
为什么所有的公子必须在皇帝继位以后离开凤凰台?为什么他们不能再冠以帝姓,甚至不能在一地久留?不管这些公子的离开用多少美辞去称颂,都掩盖不了帝位之下的累累杀机。
但至少大梁从没发生过兄弟相残的丑事。那些公子肯心甘情愿的离开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留下什么也得不到,离开至少还有命在,出了凤凰台,外面的世家也愿意追捧他们,愿意奉养他们,日子其实也不算太难过。
他们毕竟是去“逃命”的。
如果在这一代开了个头,让那些已经没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公子们发现了一个办法,不但不用再逃走,还有可能继承皇位,那才真的是灾难。
何况徐公就对白哥说过,对现在的大梁来说,能依靠的其实不是新皇帝,而是制度与秩序。
他当时还不太理解,直到见到了姜姬,他才发现制度与秩序至少能保证和平与安定,新皇帝的性情没人能预测,他们如果不喜欢凤凰台的制度与秩序,他们就会选择打破它,建立一套他自己更喜欢的。
徐公说:“没有皇帝,未必不好。”
不过当新皇帝出现时,其实他们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顺从,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存他们想保存的。
这些人的文会吸引了一部分人。
在风迎燕打点行装准备出发之时,关于遗脉的消息已经流传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