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务之急

魏楚钧以尚书右丞兼领五路度支使,在庐江城里也设立独立的行辕,有诸多幕职官吏辅左,确保江西、江东、荆南、荆北以及广西等五路钱粮租赋,能直接调度到淮西,填补战事的巨大消耗。

理论上,魏楚钧与刘衍一样,在淮西地位都要高过其他将吏,仅次于徐怀。

罗望乃是追随葛伯奕多年的嫡系部将,与身为葛伯奕长女婿的魏楚钧关系当然非同一般。军议过后他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就直接来到魏楚钧的住处说话。

“徐怀此计乃是要釜底抽薪啊!”罗望在军议时见众人无法反对徐怀的部署,憋着一肚子话,这时候到魏楚钧面前倒起苦水来。

目前荆南调入淮西的增援兵马总计还有两万五千人,要是按照徐怀的部署,相当于有六成人马将脱离他这个荆南最高统将的掌控。

他就算再念徐怀的解围之情,就算以往没有那么多的恩怨纠葛,他心里也绝不可能痛快。

“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寿春之围,”魏楚钧皱着眉头,宽慰罗望说道,“你与高峻堂率部前往清流县,从练子山、清流关击虏兵侧翼,我们多少还能抓住一些主动权……”

“诸路将帅就都没有意见了,任其拿捏?”罗望问道。

庐江之围得解已经有半个月了,但在此之前,庐江一直都是虏兵重点想拔除的对象,罗望作为统将也多次披甲上城头督战,稳定军心,他在城头有两

次受箭创。解围之后,他一边养伤,一边统兵转往无为县休整,很多事情都没有来得及往深处想。

魏楚钧听了罗望的质问,只是苦涩一笑。

在周鹤等人的坚持下,朝廷二月中旬新设五路度支使一职,他赶到铜陵走马上任已经有一个半月了,对渡江作战的进程还是相当清楚的。

渡江作战前期非常残酷,一方面需要将勤王兵马拆散开来分批渡江,这主要也是受到裕溪河沿岸所能展开的空间及地形限制;另一方面渡江将卒伤亡如此惨重,都虞侯、都指挥使一级的地方将领自身也不愿意亲自统兵上阵。

甚至在登岸建立岸营及滩头阵地之后,高级将吏也都情愿留在安全有保障的南岸铜鼓山行辕之中,而不是据简陋营寨去直面虏兵持续不断的反扑。

勤王兵马渡江之后,较长时间里统兵军将都是以营指挥使或者更低一级的都将为主。

这时候对战场划分小的片区,进行联营防御,与虏兵拉扯,京襄军以及宿卫禁军的指挥使当然有优先节制权;更不要说京襄及宿卫禁军还有王峻、孙延观、萧泫、陈缙等都指挥使、都虞侯一级的高级将领渡江坐镇督战。

另外,诸路勤王兵马的构成以“战时穿甲、闲以归田”的团练兵、乡兵为主,诸路勤王将吏对兵马的统制权都没有那么敏感。

哪怕是原神武军一系、对京襄(楚山)怀以最大敌意的淮东军将,

此时也没有心思去争什么统兵权。

毕竟他们从淮东调到荆北,在兵马都部署司以及诸州兵马都监司下面担任都虞侯、都指挥使这样的地方高级将职,在正常情况下仅统领少量的卫戍兵马,可能也就三五百人不等。

现在因为战事激烈、局势危急的缘故,诸州军急剧扩编到四五千人众,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等到战争结束或局势得到缓解,诸州军八九成人马都会解甲还田,他们这时候打破脑汁争统兵权,不是嫌自己活得太滋润吗?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徐怀,或者说京襄有能力绕过诸路兵马都部署司,直接去掌握、指挥分拆开来的勤王兵马,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使得他们没有立场去质疑徐怀作为主帅做出的作战部署。

而这一点也恰恰是魏楚钧所深深忌惮的。

对淮西的增援,京襄都并没有出全力,甚至都没有出大力,直接调动的嫡系人马,数量都未必及得上宿卫禁军。

徐怀一面要安排人手加强对宿卫禁军的控制,一面要绕过诸路兵马都部署司,直接在接敌战场有效的去掌握总兵马将近十万、彼此互不统属、关系错综复杂的诸路勤王兵马,这是何等恐怖的掌控力及统治力?

魏楚钧长期以来都在葛伯奕身边襄助军务,对这点的感受或者说畏惧,可以说比一般的统兵将领都要深刻得多。

他现在唯一的念头,不是鼓动谁去争什么对勤王

兵马的统制权,而是想着尽快解寿春之围。

到时候诸路勤王兵马,包括诸路义军都将还归地方,就不存在什么统制权之争。

到时候京襄就算不将宿卫禁军的兵权交出来,就算刘师望、陈缙、余共这些人铁了心跟京襄一路走到黑,徐怀所直接掌握的嫡系兵马也就在十万左右。

而寿春之围得解后,他们所掌握精锐兵力,也不会太过劣势。

魏楚钧最不敢想象的是寿春沦陷,韩时良、葛玉所部被赤扈人歼灭,他们所面对的局面将是何等恶劣、惨澹。

到时候不要说高氏、顾氏极容易会被京襄所给予的好处收买过去了——只要京襄许诺的好处足够多、足够大,高氏、顾氏犯不着力保绍隆帝——魏楚钧怀疑连顾藩及邓珪在楚州都未必可靠。

魏楚钧目前最紧张的两件事:

第一就是劝谏绍隆帝立齐王寅为储,重新争取胡楷、钱择瑞、张辛等先帝旧臣的支持。哪怕令他们保持中立,也要远比将他们都推到京襄的怀抱里好得多。

第二就是解寿春之围,而这才是真正令京襄有所忌惮、收敛的筹码。

之前魏楚钧也没有机会跟罗望当面交代当前的微妙形势,此时也是难得有机会与他促膝而谈。

灯烛烧尽,天色微晓,魏楚钧才拖着疲惫的身子送罗望离开……

…………

…………

仲长卿勒马停在将军岭之巅,驻足远眺,回春返绿的原野之上,一条颇有丰潦

之姿的河流往北蜿蜒流淌,还有一条河流往东偏南方向流淌。

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他脚下的将军岭,流向却截然不同,水流也谈不上多宽阔,但在历史上却赫赫有名。

这两条河流就是令前秦八十万兵马闻风丧胆的淝水:往北经寿春境内注入淮河的水脉,又称东淝水;往东南注入巢湖的一水脉,又称南淝水。

东淝水、南淝水两条水脉原本并不相通,但在汉末曹魏时期,为江淮兵马粮秣运抵达合肥,曹操在将军岭以东,开挖运河贯通两河——这条运河又称为曹操河。

将军岭周围的地势还是高了,淝水流程又短,想要维持曹操河有足够高的船运水位非常困难。

隋唐之后,随着邗沟水运体系日益成熟,以及中原通过邗沟对东南的财赋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原王朝也就没有太强的动力,花太大的代价去维系淝河运道的贯通。

近百年来,曹操河基本上就荒废下来,淝河重新变成两条隔绝的天然河流。

不过,在这一刻,在将军岭以东,已经有成千上万的民伕被驱赶过来,在曹操河旧址上开挖河道。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巢湖南接长江的濡须水已经被南朝兵马完全控制,不这么做,撤到合肥以西河道之中后水师战船就没有办法撤回到淮河,将彻底沦成荆州水军攻打的活靶子。

当然了,平燕宗王府更希望打通寿春与合肥之间的水道联系,

成为长期占领合肥的纽带。

仲长卿却不觉得他们目前有长期占领合肥的机会。

就算能及时歼灭韩时良、葛玉部,占领寿春,仲长卿也觉得他们应该将防线收缩到寿春,或者将寿春也放弃掉,彻底撤回到淮河以北更为妥当。

因为此时他们并不能确认淮河不会被京襄的铁甲战船所截断。

荆州水军的发展时间很短,期间京襄还与京西、河洛高度对峙作战近两年之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荆州水军至少装备了超过三十艘铁甲战船。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襄装备的铁甲战船只会更多,同时还牢牢控制着淮河上游河道,赤扈还有什么信心觉得自己能始终将淮河中下游控制在手中?

仲长卿为接下来的战事发愁,也注意到这时有数骑快马从北往南驰向将军岭西麓的营寨。

那里驻扎着仲长卿撤下来的五千残部。

因为将军岭控制着淝河的河源,同时又是西接六安的要冲,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仲长卿被安排率部驻守于此。

仲长卿不知道有什么紧急信息从北面传来,他看了看西垂的斜阳,带着护卫下山去,半道遇到从大营赶来的信使:

“宗王已至芍陂北营,特召仲将军前往议事!”

“……”仲长卿愣了一下,心想屠哥就在芍陂北营督战,又哪来“宗王已至芍陂北营”一说?他转念想到信使所说是镇南王兀鲁烈,而非平燕王屠哥,惊讶问道,“镇南

宗王到淮南了?”

“宗王与岳帅昨天夜里都到了寿春!”信使说道。

1秒记住网:

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十七章 县政第一百零三章 风雨茅津渡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六十四章 示敌以弱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脸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舆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营第二十章 再访悦红楼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梁换柱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五十章 楚山有名甲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后真面目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营第十九章 援至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六十七章 巧辞善辩第一百三十一章 萧林石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雪第八十三章 鏊战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为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九十九章 凿穿第一百六十三章 隐秘真相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围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四十五章 临战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三十八章 峡道第一百三十章 议策第四十三章 饮宴第一百四十四章 杀人放火招安事第四十九章 联结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炼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五十七章 火烧歇马山第九十八章 夺军之谋第九章 信任第八十二章 杀人算赏钱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九十三章 溃逃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再有脱壳时第六十章 职事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第六十六章 揭过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九十二章 筹划第六十七章 巧辞善辩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亭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话第六章 献策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继统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四十七章 极限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择第九十章 赴襄阳第十五章 登城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二十八章 残兵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一百章 当机立断第二十七章 将变第十九章 援至第四章 徐徐图之第四十四章 选城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七章 武技不斗官技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贵送上门第七十八章 夺马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六十四章 长夜惊魂第一百一十章 初战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十八章 悦红楼里说风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离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七十二章 还归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锋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二百二十九章 间歇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二百二十九章 间歇第三十六章 金蝉脱壳计第六十二章 归去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一百零二章 绸缪第七十章 丰月楼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五十二章 大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