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李谢二人复相2

下方,刘健双手捧着朝笏,与许多道目光的注视之下走到中间,他的步子很慢可以看到出来这是他故意的。待到行到班列中间的时候,他郑重向弘治皇帝行了礼。

然后说道“回陛下,此次西北战事乃朝廷大胜。鞑首之书实在无礼,不说朝廷乃是胜方并且河套乃是大明历来固有之国土,就说大明军队现在之所在一地也是大明古早之地,各地皆有太祖太宗皇帝时设立之卫堡,大明此时不过是重新管辖而已。而且历来兵家难有己方胜利却被败方要求退兵之理,所以臣以为不能撤兵。鞑虏历来反复无常,屡次对我大明边地袭扰,劫掠边地杀虏边地军民。”

“再说,大明已经在宣大立有多处马市榷场足够双方互通,边地防御重中之重马上榷场不可轻开。鞑首求和在臣看来不过缓兵之计,一旦鞑虏回复实力必定在对我大明有所袭扰。”

果然,刘健的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也是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这位新人的首辅一改前任的温和求稳之态度,变现出了他历来奉行的强硬态度。对于鞑虏就不能有一丝放松,更何况是在现在大明战胜的情况之下呢?

一时,刘健的话引起了班列之中文武们的小声讨论之声。对于他们来说一位强硬的首辅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些年来他们已经适应了徐溥那种温和稳定的执政方式。所以一时间刘健的言语冲击了很多人,这样以为对于外地很是强硬的首辅对于内部一定也不会有所保留。

尽管文武们议论的声音很小,但是几百人的小声加在一起声音也是小不到哪里去。所以御座上的弘治皇帝都是有些皱眉,一旁的通政司与鸿胪寺官员见了,也是慌忙在朝班两边行走开始稳定朝班秩序。

言说谁要是在说话,便是记上失仪罪名。顷刻朝班便是安静,弘治皇帝也没有说话而是看着刘健。刘健则是继续说道“故臣请设立河东三司专门管理河套军政,派员前往。并由户部拨款,兵部屯边人员前往各地恢复故土,屯边驻兵!”

这是刘健抛出的一个甜枣了,既然你有主张那么你也要有能够让人接受你的主张的甜头,刘健这一番话增加的这些官位就是甜头。

而刘健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这个甜枣能够甜到弘治皇帝,更是能够甜到一众官员们,且无论文武大明现在两京一十三个布政司,有那个皇帝会嫌弃自己治下土地多了?而那些官员会不想主政一方,那个武勋不想领兵驻镇一方?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权力,说起来好像京官更好。但是以现在的朝廷方向来看,以后边地定有大成就与大功劳。毕竟有这样的一位首辅在,还有着一位与其特别相似的太子在。

“父皇,儿臣以为首辅大人所言极是。我大明此番乃是战胜,岂能够让这些鞑子要求?所以儿臣以为西北不撤兵,对于鞑首把秃之要求全部驳回。并且追究其屡次纵兵劫掠标边地之罪。而把秃之所以求和也是浪子野心,其想对河套两部动武却是被我大明识别,此番求和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此时河套两部使节也在不如宣他们一同觐见当面对质。”

朱厚照的话同样是直接之中带着回转,朱厚照根本不提其他的就是抓着一点,那就是刘健说的鞑子都不可信的这一点。如果大明的官员都是这样想的,不放松一点对于鞑子的警戒心那么鞑子如何能够屡屡突破那重兵把守的千里边关?

鞑子坏,鞑子不可信,鞑子都是背信弃义之人。

现在朱厚照更是让鞑子们自己在朝会之上当面对质,好好的说一说西北战事是因何而开始又是怎么结束的。大明的官员甚至是后面的华夏,。历来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对自己的刻薄对外人好像很是仁慈。内霸外法,以霸道对待自己,却是以礼法对待外人。这样的人都是畜生,没有什么第二种解释。

就像一个人换了国籍,你在回来!我是应该欢迎你弃暗投明还是故国难忘?叛徒就是叛徒,一次叛徒就是终身的叛徒。冠名堂皇的理由,就是大道理人人都是懂的。你主动的投向了别国,因为各种原因我们不管,回来之后你却是对从始而终的我大加教育与指导,你他妈不是畜生就是狗杂种。

老子要你教?

什么叫国家?什么叫故国,你本身是外国籍或者你家里有个外国籍的人,你说你爱着这个国家?记住一句话自从人类有了公私之分之后,什么东西都是有着界限的。要么是你,要么是我。

彼其娘之,竖子,全家皆不没。

大明的官员就是有着这样一种病?对于国内他们一如既往的霸道,恨不得天下就是他们最尊贵其他人都是蝼蚁,但是对待外人他又是很是仁慈,常常喜欢将心比心。其实他们及时安逸惯了,以为他们不找别人的事,别人也就是走了。即便是来了,不威胁他们的地位与财产就是好了。

所以朱厚照并不希望这些官员一直是这样,他要先将这些官员对于鞑子的一些幻想打破。然后告诉他们,他们的一切都是来自大明。他们因为亲和对待的是大明,以及大明的百姓。对于外人,如果有可能就是淹死最近的马桶,要么就是直接踩在脚下。

仁慈,这东西也分界线。

你对于大明内之仁慈是仁慈,是大道;对于大明之外的仁慈就是对大明的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也是对所有大明人的道貌岸然。

兵部对于辽东朵颜三位的处置不就是道貌岸然的一种吗?并且还是极致的道貌岸然,是对大明国体的侮辱。

“宣诸部使者觐见!”弘治皇帝开口了,也就是说道刘健的说法被肯定,而朱厚照的说法被准奏。

不一会儿,诸部的使节就是被带到了奉天门前广场之上,虽然他们都是被鸿胪寺接待,但是鸿胪寺卿陈寿也是一个深谙东宫心意的人,毕竟是东宫一手提上来的人吗。对于东宫总会有些研究,所以他们这几个使节在来到京城之后,就是没有见过到其他的人,一直到现在在朝会上几人才是正式的看到了对方。顿时几人就是一番火气涌上来,要不是周边的红盔将士还有大汉将军都是虎视眈眈,更有几个府军前卫的禁军一身武装的全程跟着他们,恐怕他们几个在甫一见面的时候就是已经打起来了。

把秃的使节巴根此刻最为难受,因为袄儿都司还有永谢布部的使节看着他都是一种要咬死他的眼神,但是他还是努力的让自己保持镇定。因为他知道他是安全的,因为明廷怎么都是不会让自己这个大元可汗的使节出问题的,这样的后果明廷没人能够承受。

来到广场中间,看着周围一圈明廷的文武百官,巴根本想着表现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态度。但是在他一旁的河套两部使节却是很轻易的跪下了,所有当他还在傻傻站着的时候。后面的两个府军前卫士兵却是走到他们,一人一脚狠狠踢在他的腿弯处,然后又是压着他的肩膀使它重重跪在地上,膝盖上的剧烈疼痛让巴根一阵龇牙咧嘴。

但是,无法。这样的一个场景里,高高坐在奉天门‘金台’之上弘治皇帝绝对是一个宛若天神一般的人,高大而气势临人。比起在草原随便找个地方扎上一个与紫禁城里随便一间小房子比起来都是相形见绌的帐篷的把秃,弘治皇帝的高大是无可比拟的。

第49章节大同忠民到来第151章张鹤龄的变化第115章南边也不安宁第142章羽翼丰下狠手第156章朝堂势力突显4第75章京营占役问题第153章朝廷势力突显1无题第71章内廷已无威胁第130章科举试题泄露4第104章南都夏氏入京 下第40章围歼小股鞑子第114章兵戈难止新坟第129章弘治帝的决心第126章科举试题泄露第124章科举前的京城第150章弘治十三年到第107章偏殿宫闱日常第95章吵架也有目的第144章大明户部专营第168章适乌母子到来无题第4章一定亲自去看无题第124章科举前的京城第28章于无声处改变上第54章恩旨引发争斗第102章搅乱大明文坛第119章佳节代天慰问上第26章安排与童趣园第28章于无声处改变上第116章丝绸引发恐慌第11章那年的那句话第60章言无锋可杀人第153章朝廷势力突显1第50章烟火渲染的城第40章围歼小股鞑子第154章朝堂势力突显2第164章孤之底气所在第14章平静时才最险下第72章强硬平定叛乱第12章救灾情况明朗第3章上命两路赈灾第48章节前京师局势第5章还有“赎尸银子?”无题第115章南边也不安宁第143章谢迁莫名背锅第71章内廷已无威胁第125章此科科举新规第140章严海禁封海令第59章做了笔大生意第149章模范城市通州下第56章光阴跨过窗台第120章佳节代天慰问下第74章边事成了心病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议第92章战火蔓延边地第116章丝绸引发恐慌第126章科举试题泄露第51章颁恩旨与御宴第33章右卫鞑影再现第18章十大罪达天听第137章咄咄逼人之人无题第68章皮岛升起龙旗第107章偏殿宫闱日常第60章言无锋可杀人第127章科举试题泄露2第96章吵架也有目的2第125章此科科举新规第87章屋漏又有暴雨第37章大同升起狼烟第110章李谢二人复相3第91章开战便是死斗第159章西南米鲁生乱第17章你不认我不仁第1章瑞雪不兆丰年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议无题第145章大明水师威武上第156章朝堂势力突显4第62章辽东哈密之谋第162章大军已然南下第108章李谢二人复相1第126章科举试题泄露第117章亡羊补牢不晚第123章神机营大换血第162章大军已然南下第57章私人武装力量第151章章懋巡九边归第166章平判战前准备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51章颁恩旨与御宴第134章故衣社是个啥第38章战争从来残忍第157章朝堂势力突显5第86章乱糟糟的中都第30章于无声处改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