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朝廷势力突显1
张鹤龄的变化,带来的是整个京城勋贵圈子的变化。因为张鹤龄现在头上的亲军都督的名头实在是太响了,勋贵们不管是开国系、靖难系等老牌勋贵;还是外戚们的戚贵系、或者是靖难后才是出现的新兴勋贵,以及那些没有世爵而有着世职的外戚们;他们都是有着野心的。家族如何延续是勋贵们最注重的问题,与国同休也是有保质期的。过了保质期即便爵位在,待遇也是有高有差的。
有世爵的家族想要权力与地位的双赢,没有世爵的家族想要一个可以世代延袭的爵位,有世职没有爵位的人想要一个可以更是光耀的爵位,没有世职的人更是想要一个能够使家族荣华世代的世袭职位。
这都是人性,都是人心。
但是人心与人性是没有底线的,谁都是想要最好的。
谁不想自己头上顶着个爵位?说出去多好听?
文人们想几元及第想想中状元,武人们想一战成名想封爵,那么本身就是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就是更想了。
所以,他从张鹤龄的改变之中,似乎看到自己未来的方向。楚王好细腰有时候也是一条良策,就是看你会不会使了。朱厚照现在愿意做这个楚王,同时也希望张鹤龄能够扮演好这个‘细腰’的角色!
勋贵们的变化不说,现在朱厚照需要注意的是,朝堂上面官员之间已经慢慢露头的‘朋党’苗头了。弘治朝其实最尴尬,大明什么问题都在这个时候出现,也同时在这个时代萌芽。就比如说嘉靖时的‘倭寇’,万历时的‘朋党’多多少少现在都是有着萌芽的。即便是崇祯时期的‘小冰河’现在也是一样。
细究下来,‘中兴’真的有点笑话的成分在。还是那句话,朝廷上君子多了,也是个麻烦事!
毕竟都是君子的情况下,伪君子就是数不胜数!
朝廷对于西北动作频频,但随着弘治十三年的到来,新内阁正式辅政的第一年,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也是渐渐凸显。以文报还有文刊为中心的文人世界,也就是所谓的士林之中,现在已经是派系分明。文报以及文刊还有新闻出版署等等朝廷控制手段的出现并没有之前那种‘阻塞言路’的情况出现,反而是让文人在表达上更加专业。
什么意思?
这其实也之朱厚照的初衷之一,那就是文人就是应该好好的谈论文化文学诗词歌赋或则上升一下高度,说一些思想、儒家正统什么的。别没事找事的成天对于国家政策指手画脚,一张嘴就像放屁噗噗个没停。
这就是专业,专注于己业。
至于‘阻塞言路’这个罪名并没有被人联想到三报以及新闻出版署之上,毕竟这种‘读书人不议政’的做法说来也是祖宗制度,而设立报纸还有新闻出版署就是朱厚照遵循祖宗制度的一种体现,所有人都是不能说什么。
你反对,就是违反祖制。对于太子这种一直将祖制挂在嘴上,并且事事都是以祖制为借口的行为。无论朝堂还有民间都是只能受着,因为你在怎样你敢和祖宗作对吗?
可以说,亘古至今没有人敢和自己祖宗开玩笑的。
三报还有新闻出版署的越来越专业,文人们也是被引导的更加专业,让朱厚照在与文官就舆论制高点的争夺取得了胜利!并且的取得的他自己对于控制文人计划的第一步胜利!
三报已经是成为了太子以及皇家的喉舌,而新闻出版署就是朱厚照的铁齿铜牙。
而文人们的这种对立或聚众在官场之上就是被称为‘朋党’!这个‘朋党’表达很广,指一切官场之上的聚众行为。而‘朋党’也很多其他的的别称,但是不管如何变它都是不被接受的,是乱国的前兆。
他们最简单直接的理解就是三种,曰清浊之流,曰乡党,曰朋党。
所谓清浊之流,就是以对立的清流还有浊流划分;清者可以为清高,可以为清廉,可以为忠臣。浊流可能是贪婪之人,可能是乌合之人,也有可能是奸邪谄媚之人。当然这样的划分是很可笑的,完全就是清流自己的划分还有定义。清流就清?浊流就浊?
除此之外清浊之分还是涉及到官场上一种歧视链,就是进士出身为官是清,进士未及为官则是为浊!由此看后来的海瑞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浊流!可是,他浊否?
而乡党,则是很简单的以故乡、地域或者为官之地聚在一起的;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他们在任何时候‘同乡’的名义,都是会让他们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尤其是在官场之上,做官千里行哪里都是要去,所以这个时候的同乡就又是多了一种‘他乡遇故知’感觉在其中了。
这种以地域而聚集在一起的行为,在如今大明因为南北而形成的纷争实在是太多了,简直是数不胜数。前端时间的‘南北之争’波及之广,到现在也是没有完全停息。只是朝廷给强硬压下来了而已,现在朝堂之上‘南党’‘北党’也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变现了。
至于朋党,他们就是更加简单了,他的相互之间以朋友、友人、同年、同学、亲属或者其他某种关系为纽带聚在一起的!
而除此之外朝堂之上还是有着其他的分类的,比如常常可见可以知道的‘主战派’‘主和派’‘实干派’‘理想派’‘改革派’‘守旧派’。从古时到今天这些有的,只是可能因为处于的时期不同他们的主张不同,理念不同罢了。
这些派别其实不在简单的‘朋党’之内了,‘朋党’可以将他们视作利益集团,而这些派别就是到了政治主张的范围了。
当然,不管是什么样,这些‘聚众行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尤其是不能被皇帝接受。而朱厚照同样也是不能够接受,甚至是连一点容忍度都是没有了,虽然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是做人有时候没有必要那么理智,要保持愤怒。我就是容不下这个啥子,你能够怎么滴?
当然现在的这些所谓的‘派系朋党’在明面上都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人傻到说自己是某某的派系。如果真的有那么恐怕也是已经进了锦衣卫的大牢了,但是现在的朝堂之上以及慢慢显露这种势头了。
弘治皇帝注意到了,朱厚照也是注意到了。还是要说回到科举之事,本来已经是渐渐不了了之的南北之争又是因为科举一下子爆发起来,虽然没有上一次严重。
虽然朱厚照一直是用‘故衣社’问题意图压过南北之争,但是没有想到即便是有着‘故衣社’事件的出现,还有程敏政被闲住,也是没有能够有效的阻止南北之争,反而是有种越压着越强烈的感觉。
因为‘北榜’还有‘南榜’的问题让科举几乎每一届都是如同如履薄冰,这次因为这个又是将原本还没有完全消去的南北之争再次复来。让朱厚照还有弘治皇帝都是十分头疼!
进士名单刚刚已公布就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本来就是有着南北榜的存在,让即便是这科南方进士更多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因为泄题案一发生,又是有来自南方的考生还有考官卷入其中,以及状元是南方人这就是让北方的士子们感到不满了。
所以到现在,京城之中还有大批的北方举子贡生滞留京城!
一遇到这种情况朱厚照本来是想着当鸵鸟的,想着弘治皇帝过不久就是会还政到时候他会处置,所以不愿意面对。但是弘治皇帝根本就是没有出手的打算!
朱厚照明白了,当鸵鸟没用了。只有自己出手了,所以他先是命令滞留京城的北方举子们都是免费到了福生书院中安置,继续读书不耽误学业也是最重要的。
之后又是与内阁还有詹事府紧急商议,但是不商议还好,一商议一讨论确是让朝堂之中隐藏南北之争顿时就是凸显了出来。
真的有些东西就是不能重视,稍微重视或者多问了一句,就是使得问题越来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