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大同升起狼烟

大同,右卫县城的北城墙上。

县令魏李已经在站在右卫墙头几个时辰了,不说话也不动就是这么站着。修缮一新的城头是到处是右卫的士兵,守着的却是身后空荡荡的右卫城。

微风一抚,扑面而来是泥土的气息。不知道沙土进了眼睛还是情感的爆发,魏李的眼睛红红的。几队右卫的士兵此刻正是按照新任指挥使张禹的命令在城墙上不停的巡逻着,前几日发现了鞑子斥候的踪迹之后右卫城就是变回了右卫。

现在城中,也只有兵,并无一人百姓。

看着那边的魏李,张禹并没有过去打扰。已经年届中年的他能够体会魏李的心思,从一介流民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八品县令。年纪轻轻的他本就是不是一个官,只是被现实命运以及命令,强行推上了县令的位置。

他是右卫人,面对的那个方向上是魏家村的方向。

前日,为了让了那些魏家村的村民能够搬离,他亲手将自己的祖坟给挖开了。魏家村仅有的十户人家,就是这样带着自己的祖先一起离开的。

“你也走吧!”张禹走到里魏李不远的地方,看着他也看了看前面说道。

“我没有读过书,年纪又小,官职也是太子赏的,所以太子殿下说让我守好右卫,那么我就是守好右卫。现在祖坟没了,家也就是没有了。不亲手杀两个鞑子,怎么对的起祖宗?”魏李终于是说话,脸色好像很轻松。“所以这次我就是不走了,十几年来走走回回的到现在却是真的把家把祖宗丢了。留下吧!不走了。”

小小的年纪,不高的身体却是被那顶不重的乌纱帽压的喘不过气。魏李落寞的离开城墙,张禹心中也是一紧。

他已经是一个不孝的人了,便是不能再成为一个不忠的人了。忠孝自古都是不能两全,现在既然是已经是跨出一步了也回不了头了。

“果然,这孩子能够被太子看重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此刻在紫禁城的乾清宫里,弘治皇帝将阁府六部都察院领头人都是召集在一起,朱厚照也有份列席会议。

今天会议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而是鞑靼可汗命人送来了一份国书。国书内容很简单,我承认你是皇帝,你给我钱。言外之意就是我没钱没粮食了,你给我,不给我就自己去抢!

这哪是是国书,简直就是在下战书。

国书中鞑靼可汗巴图蒙克“请求”大明再是多开几市,并且加大对于草原的粮食出口。大明的皇帝需要你个鞑子来承认?简直是笑话,不过有人却是不认为这是一个笑话。

就是上呈国书的礼部尚书徐琼,一个有着很有境界的名字与不俗容貌却是没有多大的能力的人。作为天顺年间的探花郎徐琼学问是有的,但是这个人做官没有原则也没有主张,是随波逐流的哪一种,还是随大流的那种。

他最大的污点就是在成化年间,有个司礼监的太监的老母死了。翰林院的没有一个吊唁,只有徐琼上蹿下跳的要联系要去前去吊唁,被翰林陈英好一顿的骂。骂的他几天都是不敢再翰林院出现,你说一个太监的母亲死了,你一个翰林去参合什么?

内官结交外城是乱,外臣结交内官则是大逆不道。

所以虽然是礼部的尚书大人,但是徐琼的风评不是很好。就像他的名字,他的名声资本很穷。

他能够当上礼部尚书完全就是因为裙带关系而已,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给大馅饼,他的某一个小妾是国子监生张峦的女儿,或许徐琼自己都是没有最后这个小小国子监生竟然是成了大明国丈,寿宁伯继而成了侯爷。

所以他的人生从此就是坐上的火箭,这也是朱厚照为什么敢计划着从礼部手里将宗人府夺回来了。

这样的一个人简直就是朱厚照的神队友,而这样的一个礼部尚书也挡不了朱厚照。

但是,今天徐琼的话却是让朱厚照很不爽。

因为他竟然建议弘治皇帝答应那个鞑首把秃猛克的要求,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真是个草包。

不战而屈人之兵,前提是你的拳头比他硬。不知道这样的一个道理,朱厚照都是知道为什么大明朝廷的礼部尚书却是不懂?

是名为眼蔽,还是利令智昏?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马文升一听了徐琼的话就是站了起来,向着弘治皇帝连连说了三个不行。“陛下,鞑子现在来书就是在迷惑我朝,根据边镇奏报鞑首已经是驱兵赶奴而来,连营三十里最少十万之众,现在却是来说什么请求?根本就是司马昭之心,而且竟敢在国书自称大元大可汗,这是在轻蔑我朝,伪元以死!哪里来的什么大可汗?可有我朝册封,伪国虏寇之辈!”

对于这种事马文升向来是有啥说啥,作为兵部尚书马文升不是一个喜欢打仗也不是一个有请战习惯的人。这个时代里在大明没有主站派也是没有主和派,马文升不是主战派,徐琼也不是主和派。只是打击还没有醒,即便是土木堡一场大败,也是没有多少人能够长久的记住。

华夏的人,自我愈合能够力是最强的,健忘就像遗传病,从古至今。

但是这老爷子最受不了的就是那些鞑子自称自己是什么可汗,大汗这汗那汗的了。因为马文升一直固执的认为是世间没有大明皇帝册封的都是伪,而且伪元在在太宗时就是被攻灭。现在草原上的不过是一帮子鞑子借着前元名义意图颠覆大明的夷虏!

对于这一点朱厚照也是很认同的,就像大明从来不说自己宋朝一样。现在的边外的这些鞑子和前元是一定关系都是没有。现在的鞑靼汗把秃猛克的血脉是金属家族的吗?虽然他是这么说的,就是一定可信吗?

朱厚照很怀疑他的血脉成分,就像朱厚照怀疑那个衍圣公家族的血脉一样。既然大家都是看中血脉,那么为什么你鞑子说把秃猛克是金属家族的,我大明就是要信呢?

至于那个金属家族,就是个笑话。也先没有把他们屠尽,朱厚照未来会把它屠尽。还金属家族,老子朱厚照还是天之一族呢!

切!

有本事,你一次把我弄死啊!

“父皇,儿臣以为马尚书所言不假,鞑子送来的不是国书而是战书。大明皇帝何时要他区区漠上鞑虏承认,儿臣以为这是对我大明天子莫大冒犯,儿臣请命前去大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时候有些东西打不破。在弘治皇帝的朝廷之上官员没有好的也没有坏的,因为真正的世界里谁都是好人谁都是坏人,以好坏区分人简直是用大炮打蚊子,胡闹!

朱厚照的区分很简单,只是他自己好恶。他认为李广死坏人那么就是直接弄死,手段什么的都是不重要。而相反的他不认为萧敬是一个坏人,所以他还活着。

而弘治皇帝的区分则是从他们这些对国家的用处,这是两人最大的不同。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太祖太宗朝的朝臣,弘治朝的朝臣质量是很高的。

毕竟,这个时代,大明的天空群星闪耀。

几人的话之后,又是有人在说话了。弘治皇帝听着也是在思考着,他心里是愿意接受的这份国书的但是听到马文升的话之后,他又是动摇的。因为他也是认为自己这个大明天子乃是上天而定,什么时候需要你一个鞑虏来承认?

弘治皇帝的位子得来不易,当然是珍贵与珍惜。已经是成了弘治皇帝的羽毛,弘治皇帝又怎么会让人家污染了他的羽毛。

所以,弘治皇帝最后做出了决定。退回国书,不予理睬。吏部尚书徐琼被请出会议,回去处理部务去了。至于朱厚照说道好要去大同,弘治皇帝完全就是无视了。开玩笑我就是你这么一个儿子,你住在东宫我都是怕出事还让你去大同!

再者说了,你去大同能够干什么?领兵还是打仗?

接下来,便是要议一议如何应对鞑子的进犯了。

因为太子说的很对,鞑子虽然还没有来但是京城离大同几百里,消息一时不得而知。说不定这边我们在谈着呢,那边鞑子已经是到了大同边墙了,所以朱厚照提议朝廷现在就是调兵遣将开赴大同。

鞑至,为增援;鞑不至,则为练兵。

既然是已经是涉及到的出兵了,那么一直都是不说话的五军府此刻就是又来参与进来的理由了。只见英国公张懋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请带兵前往。”

张懋是个聪明的人,所以这次“我为大明修长城”的活动中,他以第三人的位置紧接着寿宁候两兄弟成功的取的皇帝的关注。为此,英国公可是付出不少,足有五万两以至于都是快让英国公都是快把自己的别院大门前的上好青玉狮子卖了才是筹齐了钱。

当钱交到户部的时候,真的是让户部周经感动的直骂娘。

无耻,谁都是知道你英国公一年吃喝的钱都是不止五万两。不过这是捐款又不是抄家,所以也是没有人能够多说什么。并且弘治皇帝还有东宫都是先后下旨夸奖了英国公的深明大义,为国出力果然是国家柱石。

弘治皇帝并没有答应张懋的请求,而是点了平江伯陈锐的名字。要他在京营之中选精兵一万驮马五千,立刻出发前往大同。然后让太监杨穆为监督,庄鉴、马昇充左右参将。并且还命兵部穿旨延绥镇选取官军五千,让副总兵朱谨统领随时准备策应大同守军。最后弘治皇帝还是有些不放心,又是命令在团营选择马步军二万以备调用,由宁晋伯刘福统领。

朱厚照听了弘治皇帝的安排,本是有心说些什么的。但是最后还是忍住没有说,毕竟这种是他一个太子不好说什么。弘治皇帝对于他说去大同不予理睬,是在拒绝也是在表明态度。涉及到军队了弘治皇帝也未必会一个仁厚的人,所以还是不要掺和的好。现在大同的无论是官场军队对他来说都是大好一片,他也是不用急着插手军队的事。

不是没有必要,是不能急。

皇帝都是下令了,那么底下的人就是要动起来。无论是兵部还是户部或者是五军府都是被调动起来,好在现在是弘治天子在位,朝廷官员还是很是能力的要是先帝在位,那或许就是另外一种场景了。

先帝朝,官员互相之间的扯皮那是出了名的。但是即便是弘治天子在位,所以官员的办事能力也就是那么样。天子吓到了,各个人也是领了差事但是从京营之中拖拖拉拉的集合来看。大明似乎是到了不得不治病,不得不手术的时候。

而看着这些,朱厚照也是只能干着急。

右卫的城头上,两个穿着有些破旧军服的士兵靠在城墙之上,聚精会神的盯着前方的天际线方向,一旦是有任何的情况他们都是可以及时的发现。

在他们脚下有一老卒将军刀倒在怀中,坐在地上背靠着城墙护栏。对一边的两个士兵说道“你们两个小子一定要注意看,这些鞑子虽然善战但是几十年下来也就是一招。骑在马上虽然能够日行百里甚至千里,但是下了马他们也是就是和咱们一样。”

“伍长,我听说这些鞑子下来马也是个狠的,弯刀砍人一点都是不含糊。”一个士兵对老卒说道。

老卒一听了这话顿时就是不高兴了,踢了那士兵一脚之后说道“放屁,什么狗屁的话,鞑子是战力不弱但是他们的马也不是长着翅膀,能飞到墙上来吗?”

“你们几个都是记住了,要是鞑子来了不要乱,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要记住。”老卒平和下来说道“鞑子不可怕,老子和他们打了一辈子,杀的鞑子没有一百也有五十。我还真不怕他们!”老卒虽然语气轻松,但是其他人都是知道老卒的五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那都是死于鞑子之手,所以老卒即便是今年这个年纪,五十多了,依旧是不愿离开军中不愿放下手中的刀。荣军院的人已经是来找过他不知道多少次,但是老卒从没有答应过说要去荣军院住着。

他,想要的就是杀鞑子,然后倒在杀鞑子的路上。报仇,为他的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以及妻子,也为了右卫被鞑子害死的那些人。

你不要去管什么时代,总有人在默默做着自己并不伟大的事。但是就是这样的人,才是成就一个伟大国家的必须。老伍长其实就是不适应军队生活了,但是他却是有着自己的信念。那就是杀鞑子,尽可能多杀!

“来了,鞑子来了!”一声高呼让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老卒也是麻利抄起军刀一下跃起,大吼道“防备!”。随后在城头的右卫士兵立马就是迅速反应,很快所有人都是进入到自己的位置上。身为边卫还是最为前线的边卫,右卫的战力不弱,比起来内地的卫所右卫就是精兵。

所有的人反应都是不是训练得来,几乎是日积月累的习惯强制而来的。鞑子在右卫不是新鲜东西,像女人的月信治不了也好不了。

“到位,弓箭手立刻准备,随时放箭。”

在刘宁还要张禹没有到达城头的时候,士兵们就是自己默默的完成自己的动作。并不需要长官一一吩咐。如果你在场你一定会惊叹于这些穿着并不是多精良的士兵的战斗素养,比之那些在京城之中待了百年的京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很快刘宁还要张禹就是带着人来到了城头,作为指挥官他们两现在就是右卫城的核心。本来刘宁是不要来到城头的,但是他很同意东宫的那句话。身为战争的指挥着就是必须要的和士兵在一起,在前线,才是能够真正做到指挥战斗。

虽然是不知道东宫从哪里知道这些的,但是刘宁很同意东宫这句话。两人来到城头上,极力极力向远处看过去。目光所能够到达的地方鞑子不是很多,约莫就是上百骑兵而已。虽然骑兵不多但是两人却也是发现鞑子分为两翼,而在中间确是人数上千的步军。

“大人,鞑子看来是有备而来啊。前面派人冲击边墙,这边有事派骑兵护着步军前来攻城,您看他们还有攻城器具!”

“终于是来,这些日子他们可是让我好等。”刘宁一拳打在城墙之上,然后对一旁张禹说道“吩咐下去,待到鞑子进前就是直接放箭,不予接触也不予叫阵!”

“末将遵令。”

不过就在鞑子越来越近的时候,张禹发现虽然对面滚滚而来骑兵大概也就是两百骑左右,但是让张禹青筋直跳的是这些鞑子竟然是赶着数百人汉人走在前面,这是鞑子惯用的招数了。

怎么办!

第69章东番海上盗影第62章辽东哈密之谋第32章文人文官文事第109章李谢二人复相2第158章雨绵绵愁长长第44章前面打后面玩第58章番邦要有觉悟无题第3章上命两路赈灾第36章朝廷积极安排第94章大胜亦是大败第45章圣旨点燃的城第143章谢迁莫名背锅第40章悲欢并不相通无题第26章安排与童趣园第159章西南米鲁生乱第57章私人武装力量第72章强硬平定叛乱第116章丝绸引发恐慌楔子第122章父子夜话大明第91章开战便是死斗第44章前面打后面玩第146章大明水师威武下第98章边打边占边谈第91章开战便是死斗第86章乱糟糟的中都第103章南都夏氏入京 上第107章偏殿宫闱日常第129章弘治帝的决心第141章封海为了海贸第160章西苑是大军营上第42章右卫保卫之战第19章青菜刘都不留第75章京营占役问题第134章故衣社是个啥第116章丝绸引发恐慌第67章喂饱老狐狸们第103章南都夏氏入京 上第128章科举试题泄露3第161章西苑是大军营下第53章君子大比开始第72章强硬平定叛乱第92章战火蔓延边地第19章青菜刘都不留第38章战争从来残忍第124章科举前的京城楔子第131章丝毫蛛丝马迹第128章科举试题泄露3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第109章李谢二人复相2第20章锦衣现大同变第22章锦衣起大同变下第156章朝堂势力突显4第154章朝堂势力突显2第10章有些事天注定无题无题第37章大同升起狼烟第8章终有消息传回第104章南都夏氏入京 下第124章科举前的京城第87章屋漏又有暴雨第132张狡兔三窟皆庙第52章公子自南而来第14章平静时才最险下第58章番邦要有觉悟第140章严海禁封海令第92章战火蔓延边地第4章一定亲自去看第146章模范城市通州上第124章科举前的京城第101章舆论不是小事第15章不择手段做强第128章科举试题泄露3第104章南都夏氏入京 下第27章未来京城中心第140章严海禁封海令第20章锦衣现大同变无题第59章做了笔大生意第67章喂饱老狐狸们第67章喂饱老狐狸们第159章西南米鲁生乱第134章故衣社是个啥第13章平静时才最险上第117章亡羊补牢不晚第42章右卫保卫之战第3章上命两路赈灾第105章市井才有真言第14章平静时才最险下无题第32章文人文官文事第58章番邦要有觉悟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51章颁恩旨与御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