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用人不疑

张铉回到益都已是第三天了,这三天来他处理了大量积压的公务,各种繁琐的事情着实令他头痛不已,其实张铉不知道,容易处理的琐事苏威等人已经抢先处理了,留给他的当然都是一些棘手之事。?.?

上午,杜如晦从侧帐拿进来十几份奏卷,对张铉道:“这些牒文都按殿下的意思批复了,殿下请过目!”

杜如晦是张铉的记室参军,他不仅替张铉整理文书,同时也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事务的决策,在很多事情上,张铉也会听听他的意见。

这时,张铉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苦笑一声道:“我就不用看了,直接转发下去吧!”

“卑职遵命!”

杜如晦转身刚要走,张铉忽然想起一事,连忙叫住他,“那份北平郡的牒文再给我看一看。”

杜如晦取出其中一份牒文,递给了张铉,“请殿下过目!”

张铉铺开文卷仔细看了一遍,这是关于重新启用幽州船场的建议,是北平郡太守赵耕写的一份奏卷,重启船场的提议张铉已经同意,着令工部实施,但张铉关心的却是另一件事,那就是赵耕在报告提到北平郡盛产适合造船的红稠木以及白蜡木,这让张铉有了很大的兴趣。

现在无论骑兵用的战槊还是步兵的长矛,都是用细柘杆浸泡油晾干后,用鱼泡胶黏合而成,虽然不是像制作马槊那样几年制造一根槊杆,但工序也同样十分繁琐,需要耗用大量人工和物资,而且现在善于做兵器杆的工匠奇缺,他们现有的工匠每个月最多做两千根兵器杆,根本不够军队消耗。?`

他们现在只能耗用从前朝廷的兵器存货。可一旦存货用完,他们在长兵器上就会出现断档的困境。

所以张铉一直在考虑怎么取代现有的兵器杆,最好的天然兵器杆无疑是稠木杆,但红稠木十分稀少,其次就是白蜡杆,白蜡杆坚而不硬、柔而不折。在宋朝以后开始大量使用。

可惜青州、河北地区无论红稠木和白蜡木都很少,尤其红稠木极为稀少,偶然有也不成林,现在北平郡居然盛产红稠木,这让张铉心中十分惊喜,他把奏卷还给杜如晦,又对他道:烦请参军去找一下军器监的罗少卿,让他派人去北海郡调查红稠木和白蜡木的分布,看能不能替代我们现在的油浸槊杆。”

杜如晦点点头。转身快步走了,这时,一名亲兵在一旁道:“大帅,王善求见!”

张铉想起来了,他是要见一见这个太原王氏的重要人物,裴矩和卢倬先后推荐他当国子监祭酒,张铉对此人倒有了几分兴趣,

“让他进来!”

片刻。亲兵将一名身材瘦小的老者带进了大帐,老者跪下行礼。“微臣王善拜见齐王殿下!”

“王先生请起!”

张铉请他起身,又仔细打量他一下,只见王善年约六十余岁,塌鼻子,厚嘴唇,相貌十分丑陋。张铉从来不喜欢以貌取人,那样会错失很多人才,他见这个王善虽然长得又瘦又小,但精神很足,一双眼睛格外有神。看起来就是一个精明能干之人。

“我找王先生来,其实是有一件事想问问先生。 .? `?”

王善心中很紧张,他以为齐王找他是为国子监祭酒一事,据说卢倬大力推荐自己,吏部已经将他提名上去了,苏相国也表示同意,关键就在齐王张铉这里,他才是一语定乾坤。

张铉笑了笑道:“王家和虞世基是不是很熟悉?”

王善心中一怔,但他忽然明白过来了,一定是为了虞世基存在王家的那笔财富,难道是虞世基是要把这笔财富给张铉吗?

他迟疑一下,缓缓道:“家兄和从前虞相国私交极好,年轻时曾是同窗挚友。”

“原来如此,难怪了。”

张铉笑着点点头,他取出一块玉佩递给王善,“先生认识这块玉佩吗”

王善接过玉佩,这显然只是半个玉佩,他当然认识,因为另外半个玉佩就在他兄长手中,他亲眼见过。

“原来虞世基是把他的财富留给了殿下,我们还以为他要留给......”

王善说不下去了,张铉笑着替他补充道:“先生是想说以为留给李渊吗?”

王善有点尴尬地点了点头,“不过我们没有给李渊,他没有拿出殿下手中的玉珮。”

“放在太原并不一定是给李渊,而是他相信你们,现在东西在太原吗?”

“在榆次县的一座田庄里,殿下可以随时派人来取。”

“多谢了,我会派人去和令兄联系。”

说到这,张铉取出了吏部的推荐书,推荐王善为国子监祭酒,上面有韦云起、裴矩和苏威三人的签名,也就是说吏部、内史省和门下省都通过了,只要自己签字,任命就生效了。

张铉当然知道这其实是裴矩的极力推荐,这个王裴两家世代联姻,一直是官场上的盟友,这是裴矩想为并州系拿下国子监祭酒之职,这对并州士子十分有利,并州士子不是王家门生就是裴家门生,说到底,裴矩还是在考虑自己的利益。

张铉很了解裴矩为人,当初他极力拉拢自己,也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几时考虑过大隋的利益?

虽然这一点让张铉很不高兴,但他确实需要拉拢并争取太原王氏,为自己将来争夺并州打下基础。

张铉沉吟一下道:“令兄在家中做什么?”

“回禀殿下,我兄长身体不太好,这几年都在家中静养。”

张铉点点头,又把话题转回来,“虽然吏部和苏裴两位相国都建议任命先生为国子监祭酒,不过我想让先生自己决定,现在有两个职务,一个是国子监祭酒,一个是尚书左丞,先生可以任选一个。”

王善顿时怦然心动,国子监祭酒是从三品,官职虽然高,却是个清闲之职,而尚书左丞虽然是四品官,但权力极大,尚书省六部的内部牒文都要先汇总到他这里审查备案,然后再上报内史省。

王善着实有点为难,他知道裴矩一心想让自己出任国子监祭酒,去培养太学弟子并建立人脉,但王善在国子监已经做了十几年,早就做得腻烦了。

现在终于有个机会让他掌握权力,他怎么能让这个机会从自己手中溜走。

明明知道会得罪裴矩,但王善还是咬牙道:“微臣愿为尚书左丞!”

“很明智的选择!”

张铉微微点头赞许道:“王使君知道这个选择的深意吗?”

王善一怔,他想了想,还是摇头道:“微臣愚钝,还是没有想到,请殿下明示。”

“这样说吧!尚书左丞是我对太原王氏的尊重,明白了吗?”

王善顿时恍然大悟,国子监祭酒是看在裴矩的面子,但尚书左丞却不是,而是张铉对他们家族的敬重。

国子监祭酒其实是裴矩的官职,只是他王善替裴矩小心翼翼捧着,一言一行都要听裴矩的安排,但尚书左丞却是属于他王善,属于太原王氏,和裴矩无关,齐王殿下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就王家从裴家的阴影中拔了出来。

王善心中顿时充满了感动和感激,他再行拜礼,“殿下之恩,王家铭记于心。”

张铉笑了笑又问道:“王使君和温大有熟悉吗?”

“当然很熟悉,温氏三兄弟的长兄,他原本在李渊帐下为官,因身体不好辞职了,现在应该在太原。”

张铉淡淡道:“他现在在安阳,民部尚书李纲向我推荐他为国子监祭酒,如果先生放弃国子监祭酒之职,那我就决定任命他了。”

王善默默点头,原来齐王真正看中之人是温大有,他更加庆幸自己没有选择这个官职,虽然温大有也是并州人,但温大有的父亲温君悠和裴家的关系很糟糕,尤其和裴矩是死对头,齐王选择温大有,岂不是在给裴矩上眼药?

王善心中忽然有所感悟,张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裴矩有所不满了。

不过王善并没有多言,他诚恳地对张铉说道:“殿下,论学识我不如温大有,殿下选择他为国子监祭酒,可谓名正实归。”

张铉点了点头,这个王善是个聪明人,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是一个懂得进退之人。

.......(。)

第1159章 天下大战(十七)第469章 武娘归心第21章 三家猎杨第1182章 天下大战(四十)第660章 夜袭唐军第890章 滔天大祸第98章 用人之道第1086章 三管齐下第656章 不战而退第704章 袭击粮队第708章 蚕食战略第366章 达成交易第471章 局势突变第864章 悬崖勒马第1086章 三管齐下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673章 辽东消息第314章 尉迟初战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143章 阊阖事件第31章 山东名将第253章 夜晚来客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1101章 诡异战术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588章 重赏攻城第298章 英雄大会(十四)第910章 第三势力第1118章 女儿心思第1040章 推波助澜第1242章 杀将夺军第33章 谁是真凶第890章 滔天大祸第164章 山东首战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838章 收复会稽第575章 形势使然第1027章 夜袭北城第1024章 出兵灵武第875章 当廷对质(上)第70章 意外收获第310章 王孙联手第727章 长远规划第430章 欲擒故纵第677章 老将到来第494章 瓦岗内讧(上)第977章 太原战役(十八)第1139章 紧急求和(下)第466章 传信裴矩第571章 青州赈灾第962章 太原战役(三)第442章 窦府讣告第287章 英雄大会(三)第1021章 横山之困第731章 分而歼之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809章 阴魂不散第848章 紧急撤退第789章 搜查疑踪第1124章 于筠事件(中)第626章 江都兵变(下)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248章 校场比武(上)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597章 瓦岗夜火第1033章 喜讯到来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1156章 天下大战(十四)第351章 釜底抽薪第793章 兵临城下第484章 势不两立第1172章 天下大战(三十)第744章 威压江南第970章 太原战役(十一)第82章 言而无信第94章 卢府寿宴(六)第536章 第一条件第514章 埋下种子第850章 心如毒蝎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219章 紧急应对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921章 意外发现第872章 第七相国第437章 威胁逼问第968章 太原战役(九)第547章 新兵训练第1043章 力辩担保(下)第625章 江都兵变(中)第270章 文武双会第781章 帝王心术第913章 给个交代第69章 人踪乍现第382章 龙舟失火第356章 补充兵源第189章 北海驻军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1070章 王郑野望第833章 困兽之斗第591章 午餐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