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朝议科举

转眼到了三日一轮的朝会上,隋炀帝杨广抛出了一个政论话题,要增多寒门选士之路,对过去的九品中正制和荐举制等,要削弱它的选官职能。

朝堂沉默了片刻,然后就有大臣站出来反对,比如李浑等人,代表了关陇贵族的李阀,他以国柱、郕国公身份站出来,顿时朝堂数十位李阀的高官,也纷纷附议。

“臣觉得,当前贵族阶层掌握着文化传承,累世公卿,钻研学术,代代人杰辈出,寒门的读书人,学的都是末流,难成气候,让他们大批进入朝廷庙堂,他们会仇恨贵族,从而引发朝堂内斗,消耗国力,万万不可呀!”郕国公李浑陈述自己的观点,说的极为严重。

“臣附议,郕国公所言,句句如矶,自大汉以来,察举制就开始兴起,儒术兴学,也不入民间,那些寒门根本就没有什么学问,如何能进入庙堂与贵族共论朝政?”

“臣也附议,九品中正制,自魏晋施行,颇为有效,北周灭齐,隋能统一,都是这种制度选拔人杰,如何能轻易改之?”

许多门阀士族官员纷纷站出来,其中不乏六部的尚书,如刑部尚书梁毗,民部尚书长孙炽等人,兵部尚书卫文升、侍郎斛斯政等,内史令元寿等人,多是关陇贵族和门阀出身。

其实,许多人心知肚明,杨广打算限制门阀发展,企图削弱贵族的权势,这是皇权跟整个豪门贵族之间的利益之争。

杨广的脸色阴沉下来,没想到阻力这么大!他忽然想到文帝在位的时候,就曾跟他提过多次,关陇贵族,不能轻易动,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杨广偏偏要这样做,他觉得自己是皇帝,应该凌驾众人之上,说一不二,一言九鼎,没有任何世家和贵族,胆敢抗命,威胁皇权,他们的权力是皇帝册封的,可以给,也可以收回。

而且杨广要做大业,就必须打破关陇贵族的制约,加强中央集权,才能推行大事的实施,比如迁都洛阳,开凿新的运河,比如巡视北疆和江南等等,这些没用绝对的权力,是很难执行的。

如今,杨广就是要立威,先从这个小事做起,扭转大臣们的思路,扶持一些听话的大臣,而不是为了维护家族利益,跟皇权对立的那些臣子。

杨广瞅了杨素一眼,对方老奸巨猾,这个时候,杨素不动声色,微闭着双眼,并不参与进来。

右仆射高熲站出来道:“请陛下三思,这种大力提拔寒门之举,实在过于仓促,不如,过个几年之后,再议不迟。”

高熲毕竟也是贵族,牵扯到自身利益,肯定也要站出来表态。他上次因为拥护太子杨勇,跟杨广、杨素作对,但是杨广登基之后,为了宣扬自己明君形象,依然启用了高熲,还官复原职,甚至还多了几个虚闲散职以表荣耀,这是杨广要拉拢旧太子集团的能人,这高熲的才能很强,是做宰相的料,所以杨广破格重用了,暂时放弃了过去恩怨。

杨广哼道:“诸位卿家,还没有听到朕如何推行,就急忙站出的拒绝,不由让朕生出一些其它疑点,尔等是针对寒门,还是真的针对制度?依朕看,是有些人,用心叵测,危言耸听罢了。”

他的话说出后,整个金銮大殿内,气温都寒冷几分。

黄门侍郎裴矩站出来问:“不知殿下的选才之法是何,不如宣出来,让臣等参议一番”

这是杨广设下的托儿,抛砖引玉的作用,杨广城府并不浅,也擅长阴谋,早就猜到大臣们不会轻易同意,所以先开了头,并不说具体细节和步骤,让反对一方先攻击,却没有攻击的点,说起来就比较泛泛,杨广再开始反击。

杨广文采了得,自然说得很有煽动性:“当然是公平的科举!朕当然明白,关陇贵族和天下豪门世家,给国家带来的稳定和支持,以及在这几百年的扶危河山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制度,不可能一直使用,需要因势利变,符合当下朝局,如今天下安定,南北交融,当年东晋永嘉南渡,演变宋齐梁陈,儒术南传,北方与南方的受教不同,寒门与贵族的分化也不同,朕不能只顾着身边臣子的利益,而放弃了全天下!大隋要长久,就要做到公正,以德、才为主,为朝廷注入新血,纵观许多富家子弟,已经失去了血性和才学,整天在京城养鹰斗犬,无所事事,全靠祖上荫功,这样下去,我大隋朝岂不是日薄西山,一代不如一代,如何能更进一步?”

内史侍郎虞世基站出来道:“臣附议!陛下所言,心装天下,实乃圣君之想,以科举来确保选拔人才的关键,不论南北儒生,还是贵族和寒士,只要有真正才学,公平科举考试,这样就公正许多!”

“臣附议,赞同陛下所言,此乃天下大同的思想!”

纳言苏威、张衡、御史大夫裴蕴等人,纷纷附和,他们多是南陈血统,或是贵族以下,出身士的阶层的人,都想冲破关陇贵族的打压,因此联合起来赞同此观点。

其中,还有宇文述,他本是北方门阀贵族,但是他心中知道杨广想法,作为亲信宠臣,已经不考虑什么整个门阀的利益,而是只考虑自己家的荣耀和地位了,也站出来支持隋炀帝的观点。

第三十章 废立太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虑细微第四百四十五章 拔里速对决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选择第二百四十五章 愿得一人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红拂女的经验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猪养大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驰骋疆场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得不防第六百一十四章 做说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袭杀第八百零五章 叙话第二百九十四章 少年战神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潜瓮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条鞭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烟雨楼第五百三十九章 办学院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谋第九百三十六章 祭旗出征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浑女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盘算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战告捷第三百八十八章 骤然夜袭第二百九十九章 干柴和烈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谋划北伐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临渝关第八百五十六章 绝户计的实施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诞生第一百零二章 大隋风月第八百七十九章 宫内温情第四百五十六章 周密计划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军第五百二十三章 长兄逼婚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门相见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八百零五章 叙话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钩第九十七章 相言甚欢第六十六章 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九百九十八章 悍勇夺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巨鹿之战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围杀第一百三十九章 仁寿宫变 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禁典预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七百四十四章 三方结盟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二百八十七章 过祁连雪山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峡州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一百八十四章 弃城投降第六十九章 打压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烟起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献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谋计第两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国恨第六百零七章 谋划战略第七百五十九章 两虎相争必一伤第一百一十二章 红颜知己第两百零七章 朝议科举第二百九十三章 龙争虎斗第三十四章 积累财富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辽水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课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后余生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宫内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关破第八百七十三章 杀身成仁第七百五十二章 迎战突厥先锋第六百章 血拼荥阳第二百九十三章 龙争虎斗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一百一十六章 烟雨楼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战河滩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揽八郡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布于众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败垂成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七十二章 刀法绝伦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七百五十九章 两虎相争必一伤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后诽议第五百二十一章 奇妙符号第一百四十七章 诓骗之计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门臣子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将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见欢第四百一十二章 剑谱下落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议(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杀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