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视学院

翌日,罗昭云一大早就在宫门外整装待发,上午出宫,去太学院改名为长安学院的校区去参观,御林军、禁卫军、都骑军、大内侍卫里三层外三层,宣政院、枢密院、六部、御史台、丞相府等机构都有官员随行。

队伍浩浩荡荡从皇宫外出发,沿着王城的街道,向着城西南的长安学院进发,长安城有一百零八坊,反复完善,加大了城池的建筑和防御,分有外郭、内城和王城,层层设防,城池的规模比旧长安、洛阳城大很多,当地富家贵族聚集。

原名大兴城,是隋文帝在位后期才兴建起来,然后迁徙关陇诸多门阀势力大家族搬入此城居住,富贾云集,非富即贵的很多。但是隋炀帝杨广登位之后,迫切想要脱离父辈的影响,斩断关陇门阀对皇族的干涉力,所以,大业之初就开始派人新建了东都,把年轻有为和中流砥柱的大臣,以及商贾富户、各大门阀家主都,强行迁徙去洛阳城。

杨广出发点虽然是有利于控制门阀,加强中央集权,但是他没有善始善终,对东都逗留时间不够,也没能一直稳定发展朝政,不断征讨高句丽,西巡北巡和下江南,朝堂局势一直没有真正安稳下来,后来天下动乱,无法控制了。

罗昭云继续教训,在出征之前,要先稳定局势,选拔人才,使朝堂运转自如,而且把心腹们安插在重要部门,监督他们的才能、权力、人品等,是否经得住考验,这样他才能放心出征。

大华陛下巡视学院来了,非同小可,街道早已戒严,不少商人和百姓听说陛下出宫巡视,考察学院学风,早已聚集在大街小巷,目睹这个盛大场面。

“陛下万岁万万岁——”

皇帝龙辇每过一处,那里的百姓自发地高喝叩拜着,正是古代的君民之礼。

罗昭云坐在车厢内,听着外面百姓的呼声,心中一叹,醒握杀人剑,醉握美人膝,追逐自己的古代梦想,是每个现代人都梦寐以求的事。

现如今,自己这个穿越者,经过一番努力却实现了巅峰梦想,见证了隋唐交替之际的动荡,天下大争,朝代更迭,诸侯割据,热血激荡,大丈夫当该如此痛快!

长安学院新校区,建在内城与外郭之间,占地甚广,高楼房舍,画栋雕檐,划分不同院系校区,俨然一副现代大学首府的样子。

由于学院内大多手无缚鸡之力的学子和儒生,男女都有,为了保护朝廷栋梁之才,因此在学院附近驻扎着一营兵马,日常任务除了操练外,就是昼夜巡戈,守护学院安全。

罗昭云下了龙辇,学院的国监、教习、大儒、大学者都出门迎接,这个时代,文人的禀性还没有向后世那样清傲,越是酸雅的大儒者,越觉得君权天授,对君王更加敬重,仿佛天经地义一样。

刘禹辰让这些‘大学教授’平身后,进入长安学院,古代选拔官吏,历来以德行贤明和学问来推举,学的也多是某一流派的学说,而兴汉学院融会百家思想,儒墨道法兵医名杂农纵横阴阳各家都有涉及,大致分为三个大综合学院,细分成七八个院系,二十几个专业。

不过仍以文综院人数最众,占了十之有七,概括了诗词文学、治国为官、法墨儒道、乐礼医学等,重点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大多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被选拔入朝,飞黄腾达,出人头地。

其次武综院占了十分之二,包括了武艺、射术、兵法、带兵布阵等知识,不少愿入军中历练者,希望能从学院学到一些杀敌带兵的本领,等到大华军队北伐征讨天下的时候,好立下汗马功劳。

理综院占了十分之一,包括天文地理、数演算术、科技研究、能工巧技、力学光学和一些新奇理论研究等,学的人比较少。

罗昭云倒是能够理解,就好像现代人上大学一样,谁不选热门的专业,出来好找工作,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学历和工作读书的。在古代也使如此,学文综方面能入朝为官,成为贵族,还不用冒险上阵杀敌,自然报名的最多了。

长安学院,聚集了太学院,国子监、西北学院等,好几个学校的文人士子,都放在这个综合学院内,作为首府,人数众多,上千学子都停课了,隆重迎接大华陛下的驾临考察。

罗昭云走到广场上,黑压压叩拜一片,学院师生聚集在一起了,朝着皇帝施子民跪拜君王的大礼。

“陛下万岁万万岁!”

“都平身吧——”罗昭云说完,宦官高诺出去,这些士子和国监大学者都起身,一副恭敬的神态,虽说文人有傲骨,但文人更重视的前途,君君臣臣的规矩他们看得最重。

罗昭云环顾广场上这些书生,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目前关中创办的第一学府的莘莘学子们,第一批接受融合了一点现代知识的综合教育的人,心中有些激动,朗声道:“我们人族繁衍了几千年,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陆地板块,其实世界很大,远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大,朕建立这第一所学院,就是让学子们能学以致用,开阔胸襟,擅于思考,敢于去研究新事物,为我大华效力,为天下苍生谋福,文能治世,武能安邦,科技兴国,将来大华的栋梁之才,大多数都会从这里学成走出,因你们而成就千秋大业!”

大华皇帝的一番话,鼓舞士气,非常有感染性。

所有学子们听得震惊、激动,从没有被皇帝看得这么重要过,他们还没有爵位,没有官职,只是底层士子,此刻满腔热血涌动,更加自信起来,在热烈鼓掌。

周围跟随得六部官员们,也都感受到了陛下重视人才得豁达心情,为之称赞和钦佩。

随行得御史文官正做着笔录,要将汉王的金口龙言记录下来,封给学院供奉。

这与温水煮青蛙的理论类似,等到察觉的时候,已经无法脱身了。治国变法也如烹鲜之道,倘若大刀阔斧,伤筋动骨,过于激进和急躁,如杨广那样一心大业,操之过急搞大跃进,远超出百姓得接受力,肯定会使得其反。

罗昭云同时宣布,明日将是大华第一届科举取士,给学院里报考的士子们打气,让他们好好复习,争取在殿试中取得好成绩,不过,朝堂会公平公正,那些从各郡县赶来科考的士子,也会一视同仁,择高分成绩来录取。

这样一来,通过学院就传达了罗昭云的公平思想,让长安城内涌入的各地士子吃了定心丸,也为科举造势了,关注越多,影响力越大,对门阀垄断仕途的冲击也就越大。

在学院内考察一番,罗昭云心中谓然一叹,日后大华真正要繁荣发展,就要靠这些人才了,也许他建立的大华国,会比历史上的盛唐更优秀,推进历史进程,使得华夏文明提前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辉。

补一补上个月欠下的章节,本月开始提速了,争取在完结前写的精彩一些,下个月就能大结局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乱第六十六章 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一百二十六章 谋划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二百四十一章 平局收场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帼俏公主第八百六十八章 粮道出事第八十八章 人比黄花瘦第五十章 铁甲锵锵雄威壮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备而来第五百章 板荡识城臣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二百六十七章 惊险一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夺定远城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将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寿辰第四百四十四章 铁勒盟会第四百四十四章 铁勒盟会第一百零四章 开幕了第三十八章 传授经验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国朝局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开心扉第二十七章 退敌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将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见欢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军汇合第六百四十章 话不投机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抚后宫第二百六十章 征讨吐谷浑第九百一十七章 温馨的相聚第一千一十五章 发明不断第七百六十二章 梁国困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帐内议事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恨晚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难与共第五百五十一章 复国军反击第两百零七章 朝议科举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为帝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论惊人第八百五十一章 鏖战太谷城关第四十八章 神武飞扬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战屈人之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忧各不同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会虎牢关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八十五章 画舫听琴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关漫漫真如铁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围聚第三百零八章 兑现承诺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国反应第八百二十三章 罗英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来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辽水第八百零九章 发兵洛阳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锋血战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滩之战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袭与反偷袭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自反应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不能万敌第五百零二章 突厥撤兵第三十八章 传授经验第二百八十七章 过祁连雪山第八百六十八章 粮道出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孙密谈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国反应第三百一十章 杨族密谋第九百八十九章 任重道远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压力第二百六十章 征讨吐谷浑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势第四百二十九章 半路截杀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别归长安第一百零六章 逍遥游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华虽远必诛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术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辽水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丝苦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军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渡江做说客第八百九十九章 谈经济第二百四十八章 临羌城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布于众第四百七十二章 趁机陷害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八百三十八章 安抚东都第四百九十九章 救驾而来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决雌雄(下)第二百八十章 冠武侯第三百零七章 回东都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杀第三百六十五 举步维艰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铁生意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追击江东盟军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