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归来

“怎么还没到?”

兵部尚书李承乾裹着厚厚的披风,依旧冻的脸青唇白,瑟瑟打着冷战,到底已经年过六旬,虽说身子还算康健,但和年轻人比不得。

大冷天的迎出这么远来,别说心里不乐意,便是身子骨也折腾的够呛……

他旁边的吏部尚书方谦露出个僵硬至极的笑容,“应该快了,方才就来报,已经离这里不远了。””“

他比李承乾年轻一些,也年轻不到哪里去,而且是正经的文人,底子就不如李承乾厚实,这时只觉着风寒直往骨头缝里钻,真的是难受至极,一边和李承乾说着话,一边心里苦笑……

大将军灭夏回朝,这要是第二天,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两个都病倒了,也不知朝中又得传出多少风言风语出来。

这次迎候大将军回朝的人可是不少,和他们两个身份差不多的还有两位,一位参知政事,文正殿大学士刘煜,一位职位差些,但宠信上却比众人都要胜上一筹,正是大理寺少卿张世杰。

张世杰曾为东宫太子侍讲,当年的太子殿下,如今已经登记称帝,东宫旧人自然皆得重用,张世杰四十出头年纪,做官晚了些,也非正途出身,能到今日地步,应该说是际遇非凡了……

尤其是此人还是大将军赵石的堂兄,有这一层关系,其实也就决定了一切。张世杰别看资历浅了些。但将来能走到哪一步。真的说不好。

这一次出迎大将军回朝,来的人可是不少,但就份量来说,当以他们四人为首。

枢密院那里也来了人,但怎么说呢,这个时候,即便是很不服老的李承乾也不得不承认,朝堂之上的老人太多了。年岁老大,连出迎得胜回朝的大将军这样的朝堂大事,枢密院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出来。

不过这能说什么呢,天子优容?能让朝臣善始善终吗?

这可不见得,许是看景兴一朝的旧臣死的死,老的老,也就有那个耐心等上几年罢了,当今陛下啊,心肠可不比先帝软上半分。

当然,这些话。打死李承乾也不敢说出口,只不过在脑海中转上一圈而已。连想都不敢多想什么。

枢密使韩思功又病了,就算不病,那么大的岁数,身份又尊,不可能大冬天的让其郊迎在外。

上次大将军从河东回来,是魏王李玄道领头迎的,如今魏王殿下也病了,一个是累的,一个是让魏王府中突然多出来的那个魏王世子给气的。

这几年,谁都清楚,魏王府世子是魏王的私生子,不过魏王一直无后,到了这个岁数,即便是私生子,皇家也不得不承认其世子的身份了,不然的话,不但要得罪魏王,还要得罪皇室中的一些老人,谁又愿意在这个上面作梗,跟魏王殿下过不去。

这位世子殿下,谁都能看得出来,不是为官的材料,小家子气的很,根本没有半点乃父之风。

不过魏王对世子期望极深,独子嘛,在所难免,但话说回来了,魏王府世子不成材,就算是刚强的魏王殿下手段再多,也是没辙。

这一回就是世子的几个国武监同窗寻他耍乐,跟别人起了口角,之后便是大打出手,魏王世子可好,先自逃了,几个同窗被人揍的鼻青脸肿。

魏王闻听此事,大怒之下,抽的世子殿下满地找牙,自己也当即头晕眼花,摔倒在地,年纪老了,骨头都脆,一下就摔折了一条胳膊。

这下可好,枢密院一下成了群龙无首的局面,若非大军已然南归,不然的话,枢密院不定要乱成什么样子呢。

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于前方将士论功行赏之事上,枢密院这次几乎失去了发言的权力……

这对于枢密院来说,几可以称之为灭顶之灾,要知道,枢密院若是连说话的权力都丢了,岂非成了摆设?过不多久,枢密院还能不能存在?

不过,有远见的人都知道,枢密院断不会就此沉默下去,前方军将立功越来越多,立下的功劳也越来越大,枢密院的职权,只会越来越重,不会越来越轻。

像这一次,大将军挟灭国之功而回,枢密院很可能便会易主,这也是许多人不想大将军赵石太早回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方过而立之年的枢密使,让许多人不舒服,也让许多人满心的疑虑。

好在,皇帝陛下并未有明显的圣意露出来,怎么奖赏,还能拖上一段时日,最好……是大将军自己能推辞一下,选个合适的职位,那样一来,也能让人安心一些。

今日前来迎接大将军赵石回朝的人选,其实也算是千挑万选……

张世杰不去说他,李承乾,方谦两人,皆为景王府旧人,先帝在时,景王府这几位虽都位高权重,但却各行其是,并未有所联结,甚至于,兵部尚书李承乾和大将军赵石还有些间隙。

但时移世易,到了今日,不光向来自恃清高的礼部尚书方谦有意与大将军赵石交好,便是兵部尚书李承乾,也低下了倔强的头颅,开始跟大将军赵石越走越近了。

只要论到这个,许多人心里多数要感慨一下,宦途之上,风波险恶,能走到最后的,怕都是些能忘记前尘旧事,度量极大之人。

当然,还有一位参知政事刘煜,此人在中书向来不怎么起眼儿,也没多少实权,估摸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挑出来迎候大将军回朝。

中书向来权重,不愿过于逢迎,坏了中书威信,但灭国之功在前,却不得不来,选了此人,到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此时已是十月末尾,天寒地冻。

一杆大旗在凛冽的寒风中迎风飘扬,马蹄阵阵,一哨人马已经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很快,蹄声大作,片刻便来到眼前。

为首一人,猛的勒住马缰,战马长嘶声中,来人已经一甩披风翻身下马,雄壮的身子灵活的好像猿猴一般,正是伐夏诸路兵马总管,兴国公,冠军大将军赵石。

众人看的清楚,一下便跪倒了一片,为首几人也是躬身为礼。

赵石快走了几步,虚扶了一下,便朗声笑道:“让诸位大人久等了,别顾什么虚礼了,这天气冷的,走走走,赶紧回城,别要冻坏了身子……嗯,对了,看这冻的,都忘了……不是有圣旨在吧?”

只一句话,就让众人心中一暖,有那沉不住气的,还抬头盯着大将军赵石打量了一番,这是大将军赵石?不对吧?

大将军赵石威严素重,这是京师百官的共识,如今得胜还朝,竟然是这么一副样子,让很多人都感到有点发蒙。

不过抬眼仔细打量一番,大将军赵石虽是笑语晏晏,但也掩盖不住那一身的凛然之气,到底在外征战多时,就算笑着说话,也让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大将军赵石到是面色红晕,丝毫不像长途跋涉的样子,到是他身后的那些亲兵卫士们,脸上的霜花都好像能盖住脸庞了,一个个挺立在那里,好像一尊尊雕像,散发着杀气,果然是众人想象中百战之军的样子。

先开口接话的自然是兵部尚书李承乾,四个人中,数他资格最老。

“大将军劳苦功高,我等在这里等一等,是应该的……呵呵,陛下也知天气寒冷,不欲大将军再在路途上受什么风寒,所以也没派人传旨,只是让我等带来了口谕,让大将军赶紧入城,先归家瞧瞧,休息几日,再入宫面圣不迟。”

又是口谕,赵石目光闪了闪,笑着朝众人依次见礼,然后才道:“如此,咱们就别客套了,赶紧入城,柱国也想家的很了呢……”

一句话,为首的四个人皆都笑了,这般最好,嗯,好像……大将军赵柱国好说话了很多啊。

李承乾当先作揖道:“这里确实不是说话所在,我等也就不客套了,还请大将军恕罪。”

赵石抱拳回礼,“后面还有车队,要如何安置,请诸位大人多多操劳,柱国可就不管了啊……”

方谦此时笑着道:“大将军操劳日久,今日方自回京,怎么再敢让大将军烦心琐事,不然朝廷要我等还有何用?”

“此事已经定了,等过两日,过两日,下官便过府一趟,请大将军行献捷之礼。”

之后,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寒暄几句过后,众人上轿的上轿,骑马的骑马,一同回转长安京师。

瞅着长安雄城越来越近,赵石心怀不由大畅……

(出去跟人吃饭,回来码了一章,算是三更,晚上要歇一歇,这个星期没推荐,更新可要少一些,大家懂的……)(未完待续……)

第11章 明晰第1309章 君臣第608章 夜谈(三)第319章 夜谈(一)第599章 皇子第1027章 丰厚第1382章 骑兵第16章 血战(三)第1161章 李府第265章 拜访(三)第1353章 捉拿第321章 相见第40章 阴谋第316章 来意第1458章 北上第1173章 入宫第850章 闹剧第1351章 周枋(四)第251章 为谋第1489章 收获第1349章 文武第1398章 激战第467章 插曲第691章 新鲜(五)第1488章 雄豪第1221章 夺门第1378章 政治第1015章 旧部第219章 诘问第819章 天妖第57章 夺功(二)第813章 着凉第1565章 相议(二)第481章 行进第1393章 质询第823章 天妖(五)第1439章 做歌第246章 故人第232章 黄雀第1096章 商人(二)第95章 说破第714章 无题第1107章 盟约(二)第1359章 缩编第1216章 弃军第486章 发作第1466章 参劾第677章 余孽第719章 开端(八)第931章 见客第1020章 安达第1170章 内外第1295章 求恳第1541章 怨恨第1011章 朝野第623章 相斗第1080章 分裂第531章 上门第418章 圣旨第1497章 内讧第1141章 家宴第590章 要命第797章 见驾(三)第729章 决断(一)第1428章 稍定第990章 决定第242章 劝语第136章 密议(二)第1393章 安抚第818章 南宫第385章 归去第30章 残军第795章 见驾第552章 接战第407章 奖惩(十二)第1181章 相悖第1556章 古北第691章 新鲜(五)第496章 风起(五)第714章 无题第1500章 运气第1429章 提议第1372章 交托第80章 收徒第998章 号角第128章 选择第124章 顽劣(四)第1406章 目的第1542章 南下第1350章 周枋(三)第1354章 放权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六百一十八章 家族二第517章 云涌(十七)第1090章 终结(三)第94章 应答(二)第172章 厚礼(二)第1181章 相悖第912章 行程第480章 蜀亡第89章 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