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书信(二)

“近闻赵公临洛阳,不胜欣喜。”

“赵公名传天下久矣,世之名将不过如此,览赵公生平,顿觉余子皆不足道也,可惜,悠悠十数载,赵公纵横北地,余困居荆襄,至今竟无缘一见,憾甚。。。。。。。”

赵石毫不犹豫的拆开了信笺,并轻声念了出来。

此时他弹了弹手中纸张,笑道:“此人到是自负的紧,即便是些吹捧他人之言,也能自抬身价。”

这话算是说到张培贤心里去了,只是并不能让张培贤感觉舒服多少。

他在岳东雷手里没少吃了亏,往远了说,当年秦军攻河洛,孟珙守洛阳,秦军猛攻不下,岳东雷领兵来援,使秦军狼狈退兵而去。

直到翌年,孟珙身死,岳东雷引兵回河洛,秦军再次兵临洛阳城下,一战而定河洛。

这一番征战杀伐,秦军伤亡可谓惨重,就算最终占据河洛,也让张培贤觉得脸上无光。。。。。。。

说起来,这算是张培贤第一次和岳东雷对阵沙场,差不多是以大秦潼关精锐,对阵后周一国之力,应该说是虽败犹荣,而之后一退一进之间,也能显出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的名将风范。

但光就领兵之能来说,张培贤统领的是大秦最精锐的潼关守军,那时应该说是东军主力,而且,当年魏王李玄道就曾率领他们与金人战于河中,一战而溃三十余万金兵。

更何况,张培贤当时麾下还有殿前司禁军精锐相辅。

而再看岳东雷所率。则为后周各路援军临时拼凑而成。可谓是乌合之众。

其人领两淮兵马。在汝州败段从文,江善两部,然后汇合各路援军,追着秦军一直杀到函谷,大小数十战,让退兵中的秦军狼狈不堪。

怎么说,张培贤都不会觉着当年攻取河洛的那场战事是他生平得意之作。

而往近了说,不说这些年在汝州一线。跟岳东雷相互缠战,从没占到过便宜,就说去年那场战事。

岳东雷起兵太快,就算秦军有所防备,还是只能困守汝州,让其掠汝州百姓从容而去。

这还不算,其人还派部将邓科顺小路直入河洛腹地,弄的河洛一片狼藉,至今邓科一部,还未曾被完全剿灭。。。。。。。

可以说。经这一战过后,河北李任权。两淮岳东雷这两个名字,皆被河洛将士恨之入骨。

邓科,张柔两人也算是一战成名。

邓科已经战死,张柔则鼠窜而去。

而张培贤,也算是再次于岳东雷手上吃了大亏。

不说这些,只说这些年过去,河洛大军在他张培贤率领之下,南压两淮,东逼虎牢,不说稳如泰山吧,也算是随时都掌握着主优势。

但这么多年对阵疆场,却从未见此人送过来只言片语,而等赵石赵柱国来了河洛,立马送来了书信,大有惺惺相惜之态,张培贤就算知道对方不怀好意,但这心里,又怎么能舒服得了?

按说,一封书信不会让张培贤失了平常心,就算想的多些,也不会如此难受。

但这封书信来的太是时候,他和赵石间隙已深,这封书信的到来,不啻于火上浇油,而他此时心底的滋味,真的无法用笔墨来形容。

听着赵石的调侃,他也只是牵动了下嘴角,“此人自负不假,但这些恭维之言,当也出自真心,和国公比起来,当世之上,谁堪称道?”

赵石瞅了张培贤一眼,这酸溜溜的话语,亏你张培贤说的出口,看来啊,这次真将这个老家伙刺激的不轻。

敏感易怒,正是为将者之大忌。

不过他也没谦虚,他如今的功绩,听到的恭维话太多了,已经没多少感觉,再者说了,灭亡西夏之后,他的功勋也不用旁人评说,藏于宫中的史书之上,自会给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对他本身而言,多少功勋,多少后世之名,也不如眼前的权势来的实在。

“恭维话还没完呢。。。。。。。”

“。。。。。。。。。”

在轻声的念诵当中,两位闻名而未见面的知己,就此跃然纸上,旁的不说,光就这份文采,大秦两位上将实在是黯然失色的很了。

不管张培贤怎么想,赵石念着念着,便有点羡慕,看人家这话说的,中听而又带着恳切,看人家这字写的,怎么看怎么舒服。

嗯,想来大秦这些将军当中,也就镇守夔州的大将军赵方能够比一比了,其他人可都差得远。

当然,如果没让幕僚多加润色的话。。。。。。。。

而他不知道的是,人家岳东雷写信的时候,不但未假手于人,而且为了照顾他,也并未引经据典,弄的词句过于艰深,而是分外浅显易懂,这才让他看的如此顺遂。

不过赵石这样心志坚凝之辈,羡慕归羡慕,也不会有其他太多的情绪了,而赵石也向来认为,武人不用耗费太多精力在笔墨上,又不用去考状元,看得懂书,写得了大字也就完了。。。。。。。

弄的那么出彩,就是本末倒置,你一个武人,再怎么下功夫,还能比得上那些文官怎的?

文人领武事不成,武人舞文弄墨,也是扯淡。

像岳东雷这样的,虽未亲见,只看其书信,将来到了襄阳城下,也许。。。。。。只需要将荆襄百姓驱赶至城下,襄阳也就不攻自破了。

当然,领兵之人要有这个狠心,也能不顾及自己的名声,而就算攻下襄阳,估摸着下场也不会太好。

文人们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你,皇帝陛下也不会喜欢,军中将领们也会说你手段太毒,那下场还能好了?汉人毕竟不是异族。。。。。。

琢磨着,就转到了战阵厮杀,若是岳东雷知道,自己一封书信,就能引出这位大秦上将这么歹毒的一番心思,定然不会写了这么一封书信出来才对。

“此番传书于赵公,稍显唐突,赵公定心存疑虑,余也深知,两国交战,无情义可言,但依旧下笔千言,一来,为谢赵公手下留情,放我臣民归于故国,此仁义之事也,不涉国仇,余当谢之。”

“二来,虽为敌国,然你我同领大兵,一言一行,决万千人等生死,余又久闻赵公盛名,心甚佩之,但有几言,不吐不快。。。。。。”

念到这里,赵石抖了抖手,“看看,正题来了,同为武人不假,这厮废话也实在多了些,放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回去,又不是把孟青那样的大将送回去任他处置,这有什么好谢的?”

张培贤这次没接话,只在心中道,那你也得敢。。。。。。而且人家送了书信过来,总要有个名头儿,你道岳东雷是你不成,在朝堂上仗着陛下宠幸,肆无忌惮惯了?

你赵石上次回京,弄的长安天翻地覆,这次在京师呆了一些时日,就将朝堂上再次弄的乌烟瘴气,掉了多少人头先且不说,那些朝堂老臣,可有一个曾放在你赵石眼内?

他这里腹诽连连,却弄的自己憋气不已,紧着呼吸了两下,才算将那口浊气吐出来,他这会儿甚至有点后悔亲自将书信送过来了。

而赵石这边还在继续。

“遍观古今名将,或惜名,或惜身,皆有所归,无人能外,二者有别,实则殊途同归。。。。。。。。”

“即有所畏,行事便可有度。”

“而赵公从军以来,挥兵伐蜀,杀人盈野,率兵攻金,杀人盈城,遍地涂炭,领兵灭夏,一夜间,灵州便为废墟,添冤魂数十万,赵公令大军入长安,血满长安街市。。。。。。。”

“今赵公临河洛,人头滚滚。”

“以余观之,赵公功勋盖世不假,然杀戮太众,难免有干天和,长此以往,恐怕日后身名具裂矣。。。。。。”

“交浅言深,多有唐突,但余实在不忍见赵公如此英雄,异日却身名皆休,岂非世间惨事?”

“唯劝赵公常存宽仁之心,时时以天下百姓为念,则天下幸甚矣。。。。。。便如之前,赵公放还大周之民,归得故国,此辈皆焚香祷告,为赵公祈福,日后,也可传赵公宽宏之名于天下,如此,岂不美哉?”

赵石念到这里,不由哈哈大笑。

“这厮说的若是真心话,而非故意咒我的话,此人到不足为惧了,张将军说是不是?”

张培贤点了点头,这话他到是非常赞同。

两军争锋,无所不用其极,统兵大将若是心慈手软,遇到旁人也就罢了,遇到个棋逢对手的敌人,难免就要束手束脚。

就说那些放回去的周人,岳东雷怎么安置?

还为人祈福呢,先自己能活下去再说吧,在河洛呆了这些年,就算不当间隙抓起来,到了两淮,也要受到当地大族的排挤。

岳东雷稍微手软一些,说不定就有的闹了。。。。。。。

就像在北海边放了多少年羊的苏武,世人皆传其名不假,但其人被迎回大汉后,日子真有那么好过?(未完待续。。)

第527章 比武第327章 鏖战第727章 意外第802章 传话第1034章 相争(二)第537章 来临第1261章 韦州(七)第837章 突破第774章 鏖兵(七)第278章 关下第517章 云涌(十七)第695章 宫争第417章 家事第15章 血战(二)第1355章 偶遇第1142章 禁军第261章 府中(一)第385章 归去第299章 夜战(二)第55章 奴才第1406章 目的第441章 游园(四)第1387章 兄弟第1361章 结果第277章 初到第108章 谈论第240章 血夜(八)第929章 姿态第466章 准备第1064章 秋猎第109章 茶饮第1165章 远见第7章 征兵第1038章 掌握第22章 说服第648章 完工第309章 两帅第551章 夜战第1181章 相悖第1546章 挑拨第262章 练兵第323章 大战(一)第1030章 交战(三)第730章 大防第754章 离间第611章 劝说第825章 枢密第371章 誓言第1267章 军心第941章 刺杀第1498章 内外第153章 相抗第43章 书吏第304章 为将第1285章 汉官第920章 死战(三)第371章 誓言第13章 遭遇第1479章 张承第1458章 北上第62章 追踪第1003章 活着第1278章 犹豫第423章 来客(一)第1417章 商议(二)第1471章 盛会第1071章 夺旗(二)第954章 自荐第1086章 震撼第989章 将军第1366章 赐婚第140章 来访(三)第364章 庆功(二)第1529章 相议第1293章 家宴第76章 波澜第921章 死战(四)第101章 捉贼(五)第1章 聚会第1473章 大案第952章 辛苦第724章 洛阳第1198章 县衙第111章 夜宴(二)第207章 严苛(九)第264章 拜会(二)第1421章 种因第124章 顽劣(四)第458章 童生第805章 种氏第127章 分说第307章 聚歼(二)第695章 宫争第1259章 韦州(五)第1233章 山匪第475章 大战(一)第112章 迁陵第77章 重阳第3章 盐监第1174章 宫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