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难题

其实,赵石有更好的办法,只是他没说。

原因嘛,简单的很,以他的身份,手段若太过下作,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ωωω¸ Tтkǎ n¸ ¢〇

他现在已经非常清晰的感觉到,越是光明正大,对他才会越加有利,因为堂堂正正之师才符合他现在的身份,效果也更好。。。。。。。。

阴谋诡计,也许能得逞一时,但对他而言,却疏无益处,有的时候,更会适得其反,所以只能以之为辅。

就像战阵搏杀,兵力雄厚的一方,总会占据优势,选择也更多,更愿意跟敌人正面交锋,胜算也大。

剑走偏锋,以少胜多的事情,会承受极大的风险,自古以来,往往越是这样的战役,越是被人津津乐道,但作为领兵将领,却绝不能以此为荣,不然的话,离败亡之日也就不远了。。。。。。。。

“其实,我们需要尊重这些人,尤其是他们拿出来的东西,朝廷毕竟不是强盗,如果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天下也就乱了。”

一句话让女人消化了半天,才咋摸出点味道来。

赵石说的,差不多等同于尊重个人财产,推而10↘广之,尊重个人获得的各种成果,承认个人不同于国家集体的地位。

而自古以来,华夏历代王朝,在这个上面,做的可谓是非常之糟糕,这个不用怎么赘述,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在这个年代,想要把这事完完全全做下来,那简直就是做梦。不说赵石。便是皇帝坐在这里。有心推动,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来个就事论事罢了。

女人自然不会完全明白赵石话中最深处的意思,不过套在当前的事情上,却也能理解的容易一点。

女人觉得想明白了,便翻了个白眼儿,积攒了一段时间的怨气也发泄了出来。

“还要怎么做。。。。。。将军是不知道,妾身亲自寻了两个老头儿说话。以为人老点,道理总会明白的多点,最后怎么样。。。。。。。”

“本来劝了他们拿出几个得意的方子,不过人家一听,要在杏林会上摆出来,立马便翻了脸色,妾身再说什么,人家也不听了,不是他们不想扬名于世,是这个出头鸟不好当。照将军这么说,妾身到想问问。将军有什么具体而微的法子没有?”

赵石笑了笑,这其实也是整件事不好办的缘由之一,瞻前顾后本来就是读书人,乃至于儒家经义的精髓所在。

敢为天下先的读书人,自古以来便是凤毛麟角。

敢为天下先的大夫,呵呵,说笑呢吧?

实际上,在赵石眼中,这只能算是一群老实人,和朝堂上那猾之辈比起来,他们也只能是大夫。

“这事好办,朝廷的承认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咱们的请柬也不是那么好收的,声势起来之后,哪里还有得了他们,请柬送到的时候,让他们拿出最得意的方子来,想在杏林盛会上扬名,不拿出点真才实学怎么成?”

女人呲了呲牙,心说,到是好法子,但就是。。。。。。好像有点无耻,好像还有点不妥当,至于到底哪里不妥当,她也说不上来。

其实吧,香侯府最错误的地方,就在于女人们办起事来,总是先拿出自己最大的诚意,然后期望别人会有所领会。

但显然,她们确实有着诚意,但说起来,她们的诚意却又不足,才将事情办到了如此地步。

赵石的做法,其实正和她们相反。

先要压的别人低头,然后再谈诚意,这才是真正官本位的思维。

什么强盗不强盗的,这个根本不以赵石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他本就是这个时代官僚体系中的一员,在这个上面,反而不如香侯府的女人们,手段更柔和一些。

两人又商谈了一些时候,最终差不多还是演变成了一问一答。

说起来,赵石很少有这样的经历。

一个呢,是他没有那样的耐心,再一个呢,他常年身在军旅,军中皆以军令为准,即便是众将齐集,也不会有人有那个胆子揪住他不放,问个没完,一般都是在等他拿主意。

和府中幕僚,那就差不多完全颠倒过来了,大多数时候都是他在问,别人来回答。

说到底,就是很少有人在他面前提出如此多的问题。

赵石本就不是什么好为人师之人,若非对方身份搁在哪里,问的又认真无比,他也早就不耐烦了。

这会儿他的感觉就是,自家儿女都没这么照顾过,这女人都快赶上十万个为什么了。

赵石最终祭起了杀手锏,不停的与女人碰杯。

女人就算轻酌慢饮,也喝下去了两杯。

于是赵石又有点后悔了,因为这女人酒量实在不成,加上之前那杯,三杯酒下肚儿,脸已经红成了猴屁股,说话都有点不利落了。

这要是把香侯府的香侯灌个酩酊大醉。。。。。。。嗯,不传出去还好,若是传了出去,就算是赵石再聪明,也猜不到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女人酒品不好不坏,喝的多了,话也多了,不过没有大叫大嚷的发酒疯,还算勉强可以忍受。

终于,女人开始离题万里。

开始先说公主府的事情,言有小人作祟,让赵石防范一些。

接着又说起晋国公府,埋怨着已经有两个香侯府派过去的内宅护卫,动了真情,离开了香侯府,嫁给了晋国公府家将,长此以往,香侯府的清誉还要不要了?

言外之意,是让赵石约束一下府中人等,不要行那勾三搭四之举,而且。人家还说了。旁的府邸就没这样的糟烂事儿。。。。。。

这个嘛。赵石就只当耳旁风了,他可是知道,别说自家府邸中有这样的事情,就说国武监那边儿,女人在那里呆的时间长了,应该也有香侯府的女子动了凡心才对。

婚丧嫁娶,人之天性,香侯府还真当自己是尼姑庵了?弄那许多清规戒律。听着就让人心烦。

而当女人说起香侯府中的事情的时候,赵石终于哈哈一笑,招手让外面的香侯府护卫进来。

过来的两位目瞪口呆的发现,自家府主竟然被灌醉了,嘴里还是嘟囔着老府主如何如何,自己儿时又是怎样怎样,神色大恐,然后不约而同的怒视赵石。

赵石打个哈哈,掉头就走。

香侯府的这位,豪爽洒脱。一如男儿,但喝起酒来嘛。可就远不如弹琴的那个了。

说起他的妻妾,也多是善饮之人。

像李金花,种七娘两个,从来没喝醉过,李金花是有节制,种七娘可以说是好酒。

没事就能和达达儿真以及琴其海两个凑在一起,喝上一些,每次都能把不服气的达达儿真灌醉了了事,到是琴其海,随心所欲,高兴了就多喝几杯,没有兴致,怎么劝都没用,让种七娘和达达儿真都很无奈。

不过那都是赵石的妻妾,没事弄的妻妾酩酊大醉,别说赵石,便是随便找个男人,都不会这么没谱儿。

所以说,真正被赵石灌醉的女人,屈指可数。

在吐蕃,到是把新娘子给灌多了,让李匪很是恼火了些日子,任谁被搅和了新婚之夜,都是这个德性。

再有嘛,就是陆归琴和陆飞翼两个了。

到底是一个姓儿,这么短的时间内都碰上了赵石,想想就挺奇妙。

赵石出了凉亭,还不忘回头吩咐,“等你们府主醒了,别忘了给我传个话,十天,十天之后,应该就差不多了,若再有什么碍难之处,不妨派人过来商量。”

吩咐完了,也不再耽搁,招手唤陆敖等人过来,翻身上马,带着三人,便径自走了。

只留下几个香侯府的护卫,在四周静静把守,而凉亭之内,两个妇人扶着自家主人,咬牙切齿。

这些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而这边儿,陆敖随在赵石身边,频频回头,她离的有些远,只知道,赵石离开的时候,香侯并未起身相送,不由有点担心。

香侯心高气傲,而晋国公。。。。。。。更是峻冷有加,别是两个人谈崩了吧?

不过好像又不太对,她可是听见,香侯笑的很是欢畅呢。。。。。。。

长安高大的城墙,渐渐出现在视线之内。

赵石有点高兴,却又有些烦恼。

高兴的是,时隔几个月,终又能跟家人团聚了,烦恼的是,还是闲不下来,而且,等着他的事情,好像没几样是顺心的。

这时陆敖又来给他添堵。

“国公,过几天,郑家那边是终礼,您要不要去?”

所谓终礼,其实就是后来的五七,也就是过了这一天,除了自家人需要守丧之外,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家的丧事就算结束了。

当然,对于郑家这样的大阀来说,最终应该还有送丧之礼,而那就要看郑家什么时候出殡了。

不过,那跟赵石就没多大关系了,送丧的人,除了主家的亲朋友好之外,谁也不会没事凑上去,晋国公府这边,最多最多,也就是赵君玉出面了。

不过终礼,赵石又在长安,多数就躲不开。

赵石在马上瞥了一眼陆敖,心情大坏,“你说呢?”

陆敖立马就知道,这厮兴致不高,心里的担心更甚了几分,不过嘴上还是道:“是陆敖多嘴了,国公自然不会落人话柄。。。。。。。。”

赵石哼了一声,却道:“让君玉走一趟就是了,就说我旅途劳乏,病了。。。。。。。”

陆敖愣了愣,随即心道,呀,去河洛走了一圈,回来又难伺候了几分。。。。。。

再说,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情,对于三品大员的是丧事,朝廷自有规制,轻忽不得,尤其是赵石这样地位的人,用万众瞩目都不为过,一旦失礼,事情可不在小。

虽然心中腹诽不已,但她还是以为,也许是之前的谈话确实不太痛快,或者,是因为自己拦路将其带到了那里,所以受到了迁怒,才有了这么一说。

所以,不由小心劝道:“国公,郑老大人德高望重,逝后也极尽哀荣,还望国公三思而行。”

赵石听了,哈哈大笑,摆手让身后的两个护卫离的远些。

这才笑道:“姓郑的在吏部一呆就是几十年,七老八十了,还占着位置不肯离去,什么德高望重,老而不死而已,就算他活着,老子也没将他放在眼中,见了面,他还得先给咱施礼问好,怎么,如今死了,就改我低头了?”

有些突兀,却让陆敖无言以对,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这位是发的哪门子疯。

不过,听着确实让人有些振奋。。。。。。。。嗯,也有那么点的道理,不过人死为大,这么说话,虽然痛快,却真的有点不妥,显得心胸未免小了些。

赵石这里又接了一句,才让陆敖恍然大悟。

“这些天,除了香侯府来人之外,一概不见,呵呵,李承乾到是好命,直接回了乡,不用给姓郑的上香了。”

这么一说,陆敖一下就明白了。

李承乾辞官归乡,枢密使之位可一直空着呢。。。。。。。。

想到这里,陆敖不由一阵惭愧,这一点,她还真的有点疏忽了。

一旦在郑家碰上那两位大人,确实不太妥当,当然,这是没有想好的缘故,如果定下来,也就不用顾忌什么了。

至于会不会碰上,根本不用想,应该一定会碰上才对。。。。。。。。。。

这样转着圈的说话,确实能让清晰的感受到话语中的力量。

陆敖在马上躬身道:“还是国公虑的周全,学生受教了。”

赵石没多少得意,这事儿真的不好办,不提成峦,因为他没多少机会,而张承和种燧两个,就有点麻烦了。

这两人,都可以说是以他马首是瞻,就算不用选择,到时皇帝陛下问起,也很难办,而今更让为难的是,两个人都想争一争,也更加凸显出赵石态度的重要性。

这才是他回京之后,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难题。。。。。。。。。(未完待续。。)

第887章 靖佳(二)第446章 关城第259章 女真第1510章 较量第1371章 聚饮(六)第1118章 盟约(十三)第728章 变故第688章 新鲜(二)第718章 开端(七)第480章 蜀亡第1419章 借人第1092章 终结(五)第863章 收官(二)第889章 殴斗第531章 上门第1388章 深谋第445章 栈道第1431章 整编第555章 汉中第987章 退却第749章 攻城(二)第543章 准备第421章 明尊(二)第398章 奖惩(三)第1410章 枢密第81章 捉贼第1157章 拜会(七)第1380章 邀请第294章 精兵第1077章 分封(三)第114章 盛怒第1161章 李府第1463章 亭会第934章 论赏第680章 相遇(三)第1215章 谄媚第913章 屠杀第238章 血夜(六)第783章 议和(五)第19章 血战(六)第1152章 拜会(二)第474章 飞燕第103章 先生第1522章 长亭(四)第512章 云涌(十二)第146章 出行(五)第905章 献计第382章 豪杰(六)第897章 交底第76章 波澜第643章 瑰宝(一)第1360章 阴暗第617章 家族第163章 明断第1098章 商人(四)第1565章 相议(二)第350章 山寨第533章 揭短第1041章 对战第332章 山匪(二)第706章 乱子(五)第11章 明晰第1550章 享受第936章 权势第1454章 老僧第675章 寻源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406章 夜宴(二)第183章 刺杀第376章 蒙古第706章 乱子(五)第151章 杀人第748章 攻城第155章 比斗第246章 故人第1010章 螟蛉第1004章 所见第257章 变起(三)第679章 相遇(二)第1346章 聚会第19章 血战(六)第987章 退却第810章 相绝第388章 回京(三)第1127章 回府第700章 乱子(一)第440章 演武(二)第1273章 霹雳第275章 争强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战第212章 年关(五)第1066章 深意第1422章 太子第1461章 怪事第252章 决定第1157章 拜会(七)第469章 贵客(二)第1126章 迎候第648章 完工第182章 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