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进京(三)

清晨时分,赵石才大体上安排完毕宫中保卫事宜,然后才到宫内复旨,不过这次是在后宫之处的皇帝寝宫。

正德皇帝半躺半卧的依在床榻之上,脸上瘦的依然脱形,只余一双依旧威严如故的眼睛还闪烁着光芒。

在座的除了一直在照顾皇帝起居的淑妃娘娘外,景王也坐在旁边,还有就是枢密院的两位重臣宰执,大将军折木清,再加上参知政事大学士李圃,其余并不见其他人等了。

不过也就这几个人,基本上已经代表了大秦如今军政体系中的重要势力,赵石见到这些人,心里也是暗自凛然,再看床上这位大秦君主,心中依然确定,看样子过不了多少时日,这大秦就要换一位新主人了,而毫无疑问的,眼前这位虽是强自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把脸板的跟个什么一样的景王殿下,一飞冲天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给赵石看座。”床上的正德皇帝虚弱的道了一句,眼睛在赵石身上瞅了又瞅,见这个少年新贵皮肤又黑了不少,也粗糙了很多,脸上身上都是一副风尘仆仆之色,但在他身上却找不到一丝的疲惫之色,腰杆挺的笔直,一双时刻透着沉沉眸光的眼睛在在座众人身上扫来扫去,依稀能看到里面野心勃勃的火焰。

正德皇帝心中立时便是一动,这人也太年轻了些,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再看看这是正襟危坐,点头向赵石微笑示意的儿子,还有周围一群白发苍苍的大秦重臣。心中的忧虑在这个时候竟是如同野草般冒了出来。

身体微微动了动,随即感到身体内快速流失地体力,也只暗叹了一声,野心勃勃的朝廷新贵,未来大秦的权臣,年纪竟是比儿子还要小了一旬。希望自己这个儿子能驾驭的了吧,如今来日无多。也顾不得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感觉到自己力气不济,遂朝杨感微微颔了颔首。

“三月十二,武学大典,此乃朝廷盛事,我等都要在场的。”杨感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言道:“这个时候皇宫宿卫都交到你地手中,赵石你要仔细了,皇宫一旦生变,我不问其他人,只问责于你,为了你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你要慎之又慎。

除防闲杂人等入宫之外,内外太监宫女一律不准出宫,便是皇妃想要出去也不行,本来你年纪太轻。我也恐你行事毛躁轻浮,不想将如此重任托付于你,其实只要折大将军坐镇。整个长安便安如泰山。。。。杨感语气温和,但话语之中却直接地可以,这个时候却停顿了一下,瞅了卧在床上闭着眼睛的正德皇帝一眼,随即话锋一转。语气中却带出了些感慨来。“但我等毕竟已经年老,将来大秦的天下是要你们这些年轻干才来支撑的。

陛下思虑深远。要在大事上历练你等,为我大秦添一良才,所以嘛长安的事情就都交给你了,望你不要负了陛下这番心意才好。”

有些话他并没说出来,大将军折木清在军中威望无两,跟在景王身边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就算长安变乱,有这位大将军在身边相助,变乱也是不日可平,这等地后招这个时候自然是不会说于赵石听的。

出了皇帝寝宫,赵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心中有些烦躁,垂垂日暮的帝王,野心勃勃的儿子,还有老谋深算的臣子,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几分不真实,就连这巍峨的皇宫也透着那么几分虚幻。

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他心中有些忧虑,但却也有些期待的缘故了,事情和他前世时上战场可是大相径庭,有太多不确定的地方,一切都好像有可能发生,但又有可能不会发生,他本就是个控制欲望极强地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些许的担心和忧虑也在常理之中,没什么好奇怪地。一口气吐出来,春寒料峭,何况这时又是清晨,这样的天气却是使他精神一振,转身待要跟着领路的太监离去,身后脚步声响,却是景王脚跟脚的走了出来。

刚要行礼参见,景王李玄谨已经笑着扶住了他的胳膊,挥手斥退了周围人等,这才正容道:“明日雄武军开拔离开长安道潼关去。。。。。。

说到这里,扬首望天,也是生出了几分感慨来,“嘿,没想到能走到今日地地步,去年此时本王还在家中闲坐,一心想着给父皇弄个什么祝寿物什才好。

语到此处,转头看向赵石笑道:“走,陪我走走,也许以后。。。。。。。。。。”说到这里,觉得有些不吉利,便停住了话头。

两人都是默默无语,沿着宫中小径便走了下去,良久过后,李玄谨好像才从刚刚地情绪中脱离了出来,语气却是沉重了许多。

“这些天皇宫内外诸事就都交给你了,你得给我看好了,不说你乃本王子侄,本王简拔你至今,正是到了用你之时,这件大事关乎你我身家性命,一旦出了什么差错,嘿,本王也不怪你什么,只道时运不济罢了,但全寿那里你得给本王照看好了。

本来依我的意思,你是要随在我身边地,大将军折木清坐镇京师,以大将军的威望,即使有变,也只要缓上一时三刻,到时你再带兵入京,这才是万全之策。

奈何父皇执意要左卫驻守皇宫,所以不是本王不体恤于你。不过话又说回来,你乃本王心腹之人,你留在这里,本王也放下了很大的心事。

你旁的事情都不要管,只为本王守好了这皇宫,之后封侯拜将,咱们为大秦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让后世子孙都念着咱们,想着咱们,别让他们说到咱们,就想到玄武门之变的建业和元吉这才是真的。。。。。

这一番话娓娓道来,说到语重心长之处,景王也有些情难自禁,不过最后还是开了一句玩笑出来,不过两人都没笑出来。

“好了,这两天本王要忙一些细务,武学也是心血所在,容不得半点轻忽的,所以这两天本王就不见你了,记住,万事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你还有什么话要跟本王说的,现在就讲,若是无事,就忙你的去吧。”

“王爷。。。。。。。。。”赵石眼光闪了闪,这位殿下说的虽然动情,但却都无关紧要,显示这位殿下心里也起了患得患失之情的,最后虽只是随便一句,但他却是真的有事跟这位殿下说的。

“右卫那里王爷是否另有安排?”

听他突兀的问了这么一句出来,李玄谨愣了愣,这才道:“右卫指挥使宋胜是五哥的人,这些时日来也没什么别的动静,接旨换防也还痛快,应无多大。。。。。。。你是否听说了些什么?”

“这到没有,不过右卫驻守内城,宫中一旦有事,左卫无暇分身之际,若右卫再有变故,内外交攻,我怕左卫成军不久,分不出人手来对付。”他这话也是半真半假,对于如今的左卫,就算是右卫来攻,保证宫中无事他还是能做到的,但毕竟左卫人数少了些,事情若发展到了那个地步,稳守皇宫有余,但进取却是不足,只能算是失败,他想了这么多天,还是觉得让右卫群龙无首好上一些,所以才有此一问,至于怎么行事,他心中已有定计的了。

李玄谨皱着眉头沉思良久,还是觉得五哥和太子斗了这些年,这时不会主动帮助太子,若长安乱起,潼关那里人心慌乱,金国来攻,那位五哥也没什么好果子吃,如此玉石俱焚的做法,他不认为向来稳重的五哥做的出来,若是换了那位三哥到还差不多。

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你可是有什么打算?”

“到时我会派遣亲兵擒拿宋胜,右卫便不足惧了。”

“你可有这个把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顺口说了一句在书本上读到的话,接着便道:“宋胜有兵卒在侧,皇宫便谈不上安全,若殿下点头,殿下回京之时,便会看到宋胜的人头。”

李玄谨吸了一口凉气,他如今威权虽重,但毕竟掌握大权不久,还缺了些帝王应该有的冷酷和决断,若不是觉得太子那里必定会破釜沉舟一搏的话,他立时便会拒绝的,但此时犹豫了半晌,最后才道:“好,本王准你便宜行事,不过宋胜只准扣押,不得伤了他的性命,还有,这事你要仔细万分,一旦事情不成,反而逼得右卫。。。。。。。。你便只有提头来见本王了。”

“殿下放心,若真个起了什么乱子,一群趁火打劫的败兵冲进指挥使府的事情也是可能发生的,绝不会使殿下名声受损。”

第225章 谋算第1060章 杀人第733章 决断(四)第1343章 大事第297章 先锋第128章 选择第422章 杂事第384章 凶险(一)第863章 收官(二)第38章 解围第1299章 小事第1101章 中心第828章 小人第1128章 安置第1457章 密谈第379章 风雪(二)第924章 骑兵第606章 夜谈(一)第992章 小胜第989章 将军第1075章 分封第1369章 结巴第75章 团练第176章 寿宴(三)第1382章 骑兵第1022章 出兵第132章 先生(三)第690章 新鲜(四)第553章 夺关第143章 出行(二)第1268章 使者(二)第654章 建府第1303章 女子第127章 分说第47章 铲除第954章 自荐第421章 明尊(二)第1478章 突兀第219章 诘问第1122章 盟约(十七)第214章 年关(七)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六百一十八章 家族二第1264章 韦州(十)第188章 开始第1268章 使者第1017章 封号(二)第483章 金州第928章 大势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257章 变起(三)第1090章 终结(三)第485章 种氏第536章 勇气第832章 御卫第1137章 相见第1349章 周枋(二)第115章 迁陵第1251章 陆相(二)第126章 波澜第1482章 人事第199章 严苛(一)第378章 风雪(一)第1001章 血色第1326章 消息(二)第1512章 宫闱第1265章 韦州(十一)第1501章 护卫第1281章 天狼(二)第580章 战后(一)第73章 相谈第1105章 商人(八)第671章 伴驾第1245章 西凉(九)第460章 原委第1389章 横扫第408章 奖惩(十二)第1024章 挥兵第971章 忽难第1547章 大将第1158章 拜会(八)第236章 血夜(四)第339章 遇敌(四)第146章 出行(五)第1356章 大将第78章 操练第1193章 公主第1136章 回京第1447章 游玩第1314章 君臣(六)第1345章 肺腑第673章 长街第1199章 指点第739章 唠叨第56章 夺功(一)第681章 相遇(四)第1452章 夜饮第1385章 糊弄第261章 府中(一)第492章 风起(一)第612章 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