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决定(三)

“你要去我也不拦你,。”李金花神色越见温柔细致,她性子虽有些优柔寡断,是个外刚内和的人,但领兵多年,又出身大族,性情之中却也不乏英武,思愁别绪渐渐爬上眼角眉梢,但她却并不像平常女子般万般阻拦,而是开始为赵石打算。

“你得带上些得用的人,杜山虎跟随你多年,性情沉稳,身有勇力,有他在你身边我就放心了,还有张锋聚,听说他认了你当大哥?嘻嘻,他可是比你岁数大的,不过看他的样子,对你可是服气的紧呢,所谓上阵亲兄弟,他你也带上吧。

张嗣忠这人有些不安份,但并不是什么事都胡来的混人,打起仗来有些疯,也只有你能管的住他,不如也带去。

至于段瑞,性情有些阴沉,没有你在,我怕压制不住,京兆军是你一手带起来的,若是回京,你又不见了踪影,朝廷怕是要让此人领军的,到时恐生波折……

李树是看着我长大的,也是我父亲的亲兵,我最是信得过的人,有他在你身边打点前后,方便许多。

段从文……”

还待继续往下说,赵石已经笑了,“我带这么多人干什么?去攻城拔寨吗?此去千里之遥,人多了反而碍事,杜山虎,张锋聚都留下领兵,京兆军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但回京之后,就算我在,这些军兵也不见得能留下多少。多数是要返还禁军的,只要能留下一半儿,我就满意的很了,这时不用想那么多。

我去草原只不过是走走看看,又不是去打仗,再说了,我会先到汪古部,那是草原南边儿地道的地头蛇。听说还是什么圣狼的血脉,身份都尊贵的很,想来打着他们地旗号进草原,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现在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魏王那里,魏王的存心你也应该明白,魏王手下有十余万大军,若是一个不好。现在大秦应该是兵荒马乱的局面了,你带人回去,最要紧的是给我看好了家人,段从文,杨胜。折沐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和我关系又近,有这些人在,就算……魏王带兵入了京师。只要不见我本人,也不会累及家小……”

“这……”李金花心中一惊,不由自主的握住了赵石的手,她这时才明白,赵石去草原也许并不是为了送什么信,不过是防患于未然罢了,这种国朝大事,赵石说起来虽然轻描淡写。但李金花已经是满心震恐,局面若真到了那个地步,她想也不敢想,在这等风雨飘摇地政局变幻当中,将掀起多大的腥风血雨。

说到这个地步,赵石也不打算隐瞒什么,他确实也担心大秦如今的政局,握着李金花有些粗糙茧子。但却依旧柔软的手。继续说道:“我还是很佩服你大伯的,他这人不管到什么地方。都能站的稳脚跟,眼光也很是不错,在京师的时候,两位帝王都对李家深有恶意,但最后还是没有牵连到他。

到了潼关,魏王那里也很看重他,这就是本事,,我就不行,进了京就是在当今皇上的府里,以后不管能到什么地步,一个圣上心腹地名声肯定是跑不了的了,若我是世家出身到也没什么,但我不是。

没有牢固的根基,又顶着这样一个名声,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上面有人看着你做事,下面的人盯的死紧,一旦有了变故,就很难收拾。

嘿,你不用这么看着我,这都是我府里那几个聪明人想出来地,打仗我还算在行,但这些事情上,也许我还不如常人看的清楚呢。

若是咱们有两万兵,这个时候就不用在山里窝着,而是挥军直向潼关,管保又是大功一件……”

“嗯,说的有些远了,所以你回京我是放心的,不管那位魏王殿下怎么折腾,有你那位大伯在,李家总不至于出太大地乱子,若真不幸被我说中了,咱们的婚事估计也只得作罢……”

说到这里,却是感觉手上一紧,知道

李金花的担心,也不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什么,“不过这只是猜测,皇上那里说不准早有准备和成算的,这次魏王回去,只有两个结局,一个是乖乖回京,作个安乐王爷,一个便是起兵了,成算也不大,,国朝这么多年,你听说哪个皇帝是靠着兵权当上皇帝的?多数是自寻死路,说不准你回京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没有呢。

好了,不说这些,我这回去草原,只带他们几个就足够了……”

随手向不远处的铁金刚几个一指,不容置疑的道:“这几个人性子是野了些,但本事都还不小,有他们在,你尽可放心,这世上想一辈子作山匪地能有几个?有个正途出身,是他们求之不得的,所以也不用担心他们的忠心。”

接下来,两个人又说了些细节,两个人初定婚盟,说的却是这些冷冰冰的东西,若是旁人,一定烦厌无比,但两个人都没觉有什么异常,却也算得上是有些默契了。

结束了话头,赵石这才挥手将在不远处,一个个心不在焉,眼睛都时不时贼溜溜的瞟过来的众人叫过来。

众人初时神色间还透着暧昧诡异,在两个人脸上来回扫来扫去,直到李金花受不了,眉毛竖了起来,众人才才作若无其事状看向了别处。

直到赵石将事情一说,众人惊异之余,却都是齐声反对,众人都是一个心思,草原乃蛮荒所在,那里的人说不准还在茹毛饮血,觉得此去肯定是凶多吉少,哪里会想及其他?

直到赵石将脸沉下来,将话说死,众人这才不甘作罢,但杜山虎,张锋聚这几个人却又都唾沫横飞地想要跟着去,赵石心中一暖之余,却还是摇头让几个人闭嘴,将事情一个人决定了下来。

接下来地日子,赵石却也并未立即启程,一些事情还需处理,将众人一个个叫去吩咐,怕的就是这些家伙在自己走后不听号令,擅自行事,尤其是杜山虎和张锋聚两个,,这都可以算作是他地心腹之人,回京之后,家里需他们照看,有些话不说不行。

再一个就是找李铜头交代一下,也将自己要去草原的意图说个清楚,也不管这位大寨主脸色阴晴不定好久,也许是以为这位大秦的将军又要到草原上搞风搞雨,毕竟大秦和金国刚打了一场大仗,心里自然是想到,这位大秦将军一定是想再在金国后院放上一把火。

不过这些事情都和他无关,汪古部已经答应为山寨每年提供马匹,一个山寨能贩多少马?最多时也不过数百匹罢了,就算是打起仗来,对他这样的小买卖也影响不大,想到这些,便也放下心来,痛快的答应派出几个熟悉草原的向导供赵石差遣。

接下来,赵石又找到琴其海和老塔赞,两个人一听他的来意,琴其海笑颜如花,没等老塔赞说话便答应了下来,老塔赞也是一脸的惊喜。

说起来,自从知道了这些人来自大秦,他们这趟南方之行便是想看看那个汉人国家是否有结盟之意,但说起来有些丧气,听说那个汉人国家虽是与金国交界,但中间有西夏隔着,离着鞑靼草原更是有十万八千里远,这样的盟友就算实力再强,有也等于无的。

不过这些时日仔细观察,这些汉人的战士确实与众不同,身体强壮,铠甲刀枪都极是精良,最重要的却是在这些秦军身上,依稀能让他记起金国最强盛时的那些精锐军伍,纪律严明,进退有度,一个人看上去虽是没有什么,但只要五个人,十个人,百个人站在一起,立即就让人有种不可匹敌之感,给老塔赞的感觉就是,这些人就像是草原的狼群,人数越多,战力则是越强,这和草原战士截然不同,草原上的战士们也许百个人,千个人和同等数量的金国军队还能一战,但人数若到了数千,数万,正面交锋却是必败无疑。

虽说结盟之事看上去有些不切实际,但也许请这些汉人到汪古部做客,给自己部落里那些勇猛的战士一些指点也是不错……

第463章 洞房第781章 议和(三)第1008章 赐名第290章 弑君第332章 山匪(二)第784章 议和(六)第1478章 突兀第117章 夜谈第751章 崎路第1376章 学说第407章 奖惩(十二)第971章 忽难第1362章 开监第762章 归人第455章 惊变第469章 贵客(二)第1167章 言储(一)第125章 打斗第1196章 县事第310章 心结第1513章 请假第1219章 攻守第1369章 聚饮(四)第1533章 登门第1232章 匪类第1089章 终结(二)第63章 杀戮第820章 天妖第1428章 稍定第1411章 相谈第73章 相谈第739章 唠叨第1555章 覆灭第475章 大战(一)第1346章 聚会第449章 笑语第367章 狂战(三)第77章 重阳第782章 议和(四)第417章 家事(二)第788章 惊异第1161章 李府第1021章 游说第1566章 不安第28章 等?退?第1422章 太子第428章 游园(一)第180章 寿筵(七)第1003章 活着第1123章 盟约(十八)第1385章 寺庙第364章 庆功(二)第441章 游园(四)第1177章 女人第1405章 发飙第1461章 怪事第1404章 请命第1349章 周枋(二)第1326章 消息(二)第1187章 酒楼第1369章 结巴第1344章 大坑第1006章 忠诚第1117章 盟约(十二)第550章 天荡第326章 盗匪第810章 相绝第751章 崎路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六百八十九章 新鲜三第1340章 入府第610章 出城(一)第631章 人来(四)第1116章 盟约(十一)第914章 安达第894章 战争第1303章 女子第439章 演武(一)第1章 少年第809章 桃林第1016章 封号第86章 风云(四)第586章 宴饮第135章 密议(一)第672章 勘议第676章 追查第1088章 终结(一)第1421章 种因第646章 冬日第977章 乃蛮第1425章 宫中第302章 斩获第340章 遇敌(五)第266章 阵前第568章 绝情第1550章 享受第1451章 揪心第1124章 盟约(完)第302章 斩获第1241章 西凉(五)第965章 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