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难以入眠

bookmark

(记得以前说过,输入法不习惯,经常把自己打成自已,现在回头看,居然又出了很多这样的错误,我快疯了,稿子里能够替代改回来,VIP章节里实在是改不动了,请大家多多担待,这是第二章,还有一章,争取三点半前出来。)

城守府里的人们,没有用多长时间便发现钟大俊被人掳走,开始在阳州城里四处搜查,诸阀的武装显示出很强的控制能力,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查到了一些线索,然后举着火把来到城外的这座破庙。

在破庙里,他们看到了满地鲜血和血泊中惨不忍睹的钟大俊,确认这位贵人已经没有呼吸后,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不安。

富春江畔的那些名园,因为钟大俊的离奇死亡,也变得紧张起来,尤其是随着后续的线索被查到,气氛更显压抑。

“半个时辰前,那两名僧人上了南晋的官船,这时候应该已经到了湖上,就算用快艇去追,只怕也要到对岸才能追上。”

崔湜看着老父亲脸上的皱纹,沉默片刻后说道:“钟家的反应很强烈,要求马上派人登船去追,暂时被我压了下来。”

这位崔阀的阀主,看上去就是一名普通的富翁,然而和他的父亲——清河郡真正的主宰者相比,依然显得还是不够沉稳。

老太爷曾经做过一任大唐宰相,在清河郡拥有无上的威望,翻手便是云雨,让清河郡重新获得了千年难觅的良机然而他是如此强大的老人,看上去和普通的老奴没有任何区别,事实上他便曾经以老奴身份见过宁缺。

“钟家就这么一个成材的子弟,死的这么惨,反应强烈一些是自然之事你的处置很得当,不能让他们的愤怒,破坏了清河难得的安宁。”

崔老太爷把手伸进铜盆,缓慢地搓揉着被滚水泡烫的毛巾,有些疲惫的声音也渐渐被烫的舒展开来,说道:“但那两名僧人的身份一定要查出来。”

清河郡诸阀对今夜的血案反应如此低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最大的嫌疑对象是两名僧人。当今世间佛宗如往年一般低调,然而随着书院和道门拼的两败俱伤,人们渐渐开始警惕那些僧人的力量。

老太爷把滚烫的毛巾覆到脸上,沉默了很长时间。他觉得钟大俊的死应该另有隐情,却没有任何办法。

“安静些,再安静些。”他苍老的声音穿过湿毛巾,混着热雾在安静的书房里不停回荡“在这种时候清河必须安静。”

崔湜清楚父亲的担忧或者说恐惧来自何处,只是西陵神殿一日不能把唐国灭了,清河便要恐惧一日,再安静又有什么用处?

崔老太爷把毛巾揉成一团扔进铜盆里,看着他说道:“明天的寿宴你也低调一些,至于红袖招,……把她们礼送出境。”

崔湜看着父亲脸上的白布忽然带着恶意想到,这真的很像那些老人死去时的画面,然后平静应下便走出了书房。

书房里安静无声,老太爷颤颤巍巍走到案旁,端起温度正好的茶杯,搁至唇边浅浅饮着,满脸的皱纹里写满了忧虑。

手里的茶杯在轻轻颤抖,澄黄的茶水漾成波浪便如他此时的〖真〗实心情。知道钟大俊死讯后,他像过去的那些年里一样表现的极为平静,然而谁能知道,他已经开始恐惧,开始不安。

从在族学启蒙开始,他便立下了一个宏大的愿望,要带领清河郡重新回复千年之前的独立和荣光,和那些野蛮而不知教化的唐人切割开来,然而他一直什么事情都不敢做,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待着。

他调养着身体,严格控制着饮食,活了一百多岁,依然身体健康,甚至还能再活很多年,才终于让他等到那一天。

夫子离开了人间。

崔老太爷开始在青史上留名。但他依然恐惧,尤其是每个夜晚,看着那轮明月照在富春江上时,他甚至恐惧地无法入眠。

观海僧和悟道乘舟破夜而去,他们将会直接去西陵参加神殿召开的光明祭,也许路上悟道会从那夜的血腥里得到某种契机,从而离开。

王景略带着草帽消失在阳州城里,除了宁缺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来过,更没有人知道他现在藏身何处,在准备做什么。

钟大俊死了,清河郡开始不安,富春江畔的那些名园开始恐惧,宁缺做完自已想做的事情,便离开了清河,来到了大泽上。

这是一艘很普通的客船,和在大泽上四周巡游的南晋水师船舰相比小到可怜,甚至稍大些的风浪,便会让船荡的非常厉害。

这种客船的速度很慢,要横穿大泽需要两天的时间,坐这种船的人,自然都是没有钱的普通百姓。看似茫茫无垠的大泽、迅速枯燥起来的湖景,加上气味难闻却无处躲避的船舱,让这些本就有些神情麻木的人变得愈发麻木,只有时不时响起的呕吐声,才能让人知道这是一活人。

宁缺坐在船的尾部,没有去舱内和那些人挤出一个睡的位置,两天的旅程对他来说谈不上艰苦,如果不是怕引人注意,他甚至不需要进食。

湖上的风很大,里面蕴藏着很多湿意,他坐在船尾,看着湖面上的那些白色泡沫,没有任何诗意,只是在默默想着别的事情。

他的念力正在天地之间感受,不想惊动南晋水师里的修行者,被精确地控制在小船后方的湖面上,一部分则是落在了湖水里。

那个风雪天,他在雪街上写出了那个字,斩出了千万刀,从那一刻开始,便是酒徒和屠夫,也不敢踏进长安一步。

然而他终究不可能永世困坐愁城,他不想成为长安的囚徒,尤其是在桃山上传回那些消息后,他便知道自已要离开了。

若让世人知晓他离开了长安城,迎接他的将是无休无止的暗杀,甚至有可能下一刻,他便会在船上看到那个酒壶在湖风里摇摆。

他需要在长安城外,也能写出那个字。

然而如今世间的人们,就像这艘客船里的旅客一样神情麻木,面对着无法逃避的事情,便用沉默来承受,有谁能与他同道?

无人同道,又如何写得出那个人字?

宁缺看着湖上的沙鸥,右手在铁刀的刀柄上握着,默默思考着这个问题,从白天直到夜深,再到晨光把湖面照成鱼腹。

依然一无所获。

第134章 那颗头暴了开来第50章 一刀破樊笼第142章 登场第94章 通往那个世界的第一扇门第7章 我们都看见了路尽头的夜色(下)第四 卷卷末闲唠第371章 冬至也第134章 影子与钟声第53章 一场修行的开端第116章 二十三年听蝉声第11章 困兽开头第31章 青山不得出第153章 修佛第53章 我要看见太阳第162章 春风化雨,慈航普渡第217章 舷畔的黑色桃花第217章 雨街,燃烧的人第43章 那些放不下的事第104章 一心安处第143章 辩难始第10章 去接她第83章 夜宫静第185章 三本书(上)第165章 后山第120章 痴第13章 前事如尘第11章 小瓷瓶第143章 鸽子汤(下)第152章 来自烂柯寺的邀请第269章 授业第107章 青春作伴好还乡第201章 那人说了一句话第44章 裁决的剑(下)第79章 东一刀,西一刀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113章 都怪你第149章 前来的咫尺,或者天涯第60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第89章 败在一时第38章 难道我会说假话?(中)第176章 君子国的不甘(下)第10章 去接她第68章 不起眼的叶子有很多种颜色第85章 下阳州(中)第160章 春晨之风光第290章 摇篮曲第66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上)第16章 杀贤人第292章 你死以后第274章 唯一的选择第163章 御宴开头第169章 兄妹第10章 山后,栅栏后第16章 心血第12章 光的琉璃,黑的疆域,谁在看着你?第135章 天要劈你第79章 入魔(四)第117章 书院依然第118章 城头说旧论堵疏第189章 茶叙汤言第75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下)第16章 市井之中,自有圣人(上)第7章 斩雪(下)第20章 上马为贼(四)第251章 总有群星坠落的那时第100章 盛宴(中)第67章 师徒的手段,身后是长安第19章 上马为贼(三)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阶第213章 不好糊弄的男人们第6章 第一剑第178章 千万人第11章 富春江也洗不尽第42章 御史张贻琦之悔怅第68章 这种感觉第206章 坐困愁城第108章 真好看第143章 二师兄的规矩(下)第253章 夏意浓时人疲惫第102章 铁剑,木剑,一念间第84章 入魔(九)第54章 瓦山小镇第134章 影子与钟声第100章 围巷第49章 睽违千年的裁决第33章 坐地成魔第23章 相看两厌(下)第90章 入魔(十五)第66章 一鱼万法第132章 当年你若不曾舞第10章 山后,栅栏后第53章 一场修行的开端第191章 公主府里的卖艺者第252章 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第190章 新东西,新学生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5章 湖的彼岸,血的世界第82章 秋宫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