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敬的出现完全让局势又是一变,冷启敬的武艺功夫的确是令人望洋兴叹,可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张君策嘿嘿一笑,说道:“冷先生,我张君策如今又怎么会怕成为众矢之地?”
冷启敬肃容说道:是吗,那么你是真的想要让我把此事公之于众?”
张君策截口,正颜说道:“如此,我有何惧?”
冷启敬嘿嘿一声冷笑,说道:“想必江湖上对你的家世知之甚少,而且你身上应该有龙鳞玉佩吧。”话锋微微一顿,又说道:“张君策只要你交出龙鳞玉佩,我可以保证你们平安离开五台山,如何?”
张君策闻言摇头,长叹,说道:“原来冷先生费此番周折,设下计谋,为的就是龙鳞玉佩?”
冷启敬直言不讳说道:“这只是其一,我就是想要利用你来铲除江湖上的一些人而已。” 说着又道:“怎么你不考虑一番,一块玉佩和你身后所有人的性命吗?”
“恕我直言,你说的东西张君策身上没有。但……。”
冷启敬听张君策如此说来,冷冷地一摆手,道:别跟老夫来虚套。龙鳞玉佩是数十年前金哀宗亲手交给你祖父手上的。同时还交给你祖父一张金国宝图,作为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可是没想到你祖父惨死南国,至此龙鳞玉佩和宝图消失。我查遍一切,最后的结论就是龙鳞玉佩就在你的身上。实不相瞒派人远赴西域也是为此。”说着话锋一顿,双睛陡瞪,目光如刃地射视着张君策。
张君策沉声怒道:“为了你的阴谋如此下作呵呵……冷先生我真的为你感到羞耻。”
冷启敬丝毫不在意一本正经地道:“我只要我得到的,张君策我敬你是一条汉子,而且你在江湖威望不浅,不过在我看来也只是蜻蜓点水而已。只要你将龙鳞玉佩交给我,我便放你们离开五台山,若不然你应该知道,如今的五台山元军压境,你们无路可走、” 说着眼珠一转,继而又道:“张伯符难道你真的不想为先人报仇?”
“时过境迁,往事如烟,若是报仇我也应该先找元廷不是吗?”张君策说罢,脑海里却是回荡着自幼家人的一言一行,往事如烟,却深深印刻在心里。
而与此同时当冷启敬说出要逼张君策交出龙鳞玉佩的时候,躲在暗处,一直没有露面的安然与风雷二老,心里也是无法平静,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多少辛酸苦辣,不堪回首。
一念之间,便是六十年光阴,眼眸中时光流转回到了过去……
话说此时正值宋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年号),蒙古太宗六年)就在前一年也就是金天兴二年(1233年)六月,蒙古大汗窝阔台挥军南下,征讨大金的主帅便是蒙古大将成吉思汗手下四杰之一的木华黎。
蒙古大军弯刀蔽日,很快便侵占金国土地,此时已经到了蒙金大战的关键时期。金国五京几乎都已经陷落,金国已经到了土崩瓦解,离心离德的地步。
虽然各地的金军还在抵抗蒙古大军的南下,然而因归德形势恶化,金哀宗完颜守绪仓皇南逃,又逃往蔡州(今河南汝南)继续组织力量对蒙古大军展开反扑。
却已经为时已晚,蒙古大军又怎么会放过金国还有金国的皇帝,眼见唾手可得的食物,蒙古军兵是不会丢弃的,于是蒙古大汗窝阔台(后被尊为太宗皇帝)又派大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在蒲城歼灭了金国后期最骁勇的大将完颜白撒的八万精兵。这一下子就将金国军力大大降了下去,从此一蹶不振。蒙军随即进兵蔡州,将金哀宗完颜守绪围困在蔡州城内。
同年八月,蒙古大将史天泽召宋兵攻破唐州(今河南唐河),金哀宗闻讯欲与宋朝连和解围,于是亲笔书信派使者向宋朝求解信上说道:“而今天下蛮夷蒙古灭国四十有余,纵横东西,铁骑横行,西夏被灭屠城万人,西夏已亡而今争我大金,如若我大金亡国必及赵室。还请宋皇明察,唇亡齿寒,自然之理。如果助纣为虐恐怕宋国也不日祸起萧墙。”
然而南宋朝野上下,痛恨金国已经百余年,自从徽钦二帝被掠北国,可谓是丢了半壁江山,签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几次北伐反而损兵折将,也是草草收场,此仇此恨国人铭记不忘,而今前来求解又怎么会同意。
朝野上下自然一心要灭金报仇,更何况还有权相权臣,为了自己的私利,都劝皇帝举兵联合蒙古,南北夹击灭了金国雪耻。
宋皇也有此心,毕竟要是可以收复太祖打下的江山那可以说是一件功不可没的大事,中兴大宋,北伐收复宋朝原有江山,还朝汴京重返中原可谓千秋功业,青史留名。
于是同年十一月,宋皇派大将孟珙、江海率军二万、运粮三十万石出兵助蒙灭金,合围蔡州。
话说金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蔡州已被围三个月,城中粮尽。初九夜,这一天可以说天空阴云密布,寒风阵阵,城外蒙宋联军严阵以待,势必将蔡州拿下,
城内的金哀宗深知亡国之日将至,不愿当亡国之君,遂下诏禅位予宗室完颜承麟,完颜承麟乃是金国宗室一位骁勇的名将,因此时宗室大多不再身边,只好传位于完颜承麟,完颜承麟初执意推却,后来金哀宗苦苦哀求。
金哀宗完颜守绪含泪说道:“朕将江山社稷托付给你,这也是迫不得已。朕身体肥胖,不能策马出征。万一城陷,必难突围。考虑到你平时身手矫健,而且有将才谋略,如有幸逃脱的话,可延续国祚,这是朕的心意。卿家不要辜负朕,你我都是完颜子孙,都是太祖苗裔,江山社稷恢复我大金,保我完颜一脉能够延续。”
完颜承麟见金哀宗心意已决,眼中含泪类,跪拜叩头,含泪说道:“陛下!臣怎么敢当此大任,陛下能放心,只要有我完颜承麟一口气在,定保陛下离开蔡州,只要有陛下在复国大业也会有望。”
完颜守绪摇头叹息,因为已经知道无望了,说道:“唉,国本已经坍塌,先帝施政无方,贻害子孙,若日后能重新复国,定要好好治国,国之根本在于民。”
完颜承麟说道:“陛下,还是恳请陛下不要悲观,臣甘愿保护陛下和后宫杀出重围,只要主公还在,陛下我们还可以东山再起啊!”
金哀宗完颜守绪苦苦一笑,说道:“太祖太宗打下了这片江山,如今到了朕,你看看被人家围困在小小的蔡州,真是愧对先皇愧对百姓,勿要执意朕心意已决,你快受命便是。”
简短解说完颜守绪苦苦哀求之下完颜承麟唯有答允继位。十一日,完颜承麟正在行登基大礼时,蔡州城外炮火连天,蒙宋大军开始攻城,蔡州城南已经立起宋军旗帜,炮号连天,喊杀不断,刀光剑影,尸横遍地。
完颜承麟身披黄龙甲亲带守军与宋蒙联军抗衡。宋军攻破南门,蒙军攻破西城,双方展开激烈巷战,四面杀声震天。金军将士顽强抵抗,几乎全部战死或自杀殉国。
与此同时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内,享年37岁。临死前金哀宗自自评,对身边宦官说道:“朕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恨矣。所恨者祖宗传祚百年,至朕而绝,与自古荒淫暴乱之君等为亡国,独此为介介耳。”说到此,金哀宗心情沉痛,眼中含泪。
继而又说道:“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往往为人囚絷,或为俘献,或辱于阶庭,闭之空谷。朕必不至于此。卿等观之,朕志决矣!”
金哀宗完颜守绪自杀而亡的信息传至战前,昭宗完颜承麟闻知哀宗死讯,退守内城,率群臣叩拜于棺椁前,与群臣议,谥曰哀宗,完颜承麟对手下群臣说道:“先帝在位十年,勤俭宽仁,图复旧业,有志未就,实是可哀。”哭奠未毕,蔡州外城被宋蒙联军攻破,完颜承麟无奈退保子城,继续与宋蒙联军死战。同日死于乱军中,金亡。
再说近侍完颜绛山遵奉完颜守绪的遗嘱,将他的尸体火化,残骸埋葬在汝南(今河南汝南县北面汝水旁)。另一说是蒙将塔察儿和宋将孟珙见在焚烧完颜守绪尸体,忙上前扑灭余烬,捡出余骨,一分为二,各取一份回去报功。
据蒙古伊儿汗国宰相拉施特主编的《史集》载,塔察儿仅获得金哀宗的一只手。金哀宗大部分遗骸被宋军带回首都临安告太庙。宋廷最后按洪咨夔的建议处理了金哀宗遗骸,藏于大理寺狱库。
金哀宗自杀后,群臣上庙号为哀宗,后有金朝大臣认为“哀”字不足评价完颜守绪一生,故又上庙号“义宗”。宿州有僭位者,谥曰庄皇帝。故官侨于宋朝的人,私谥曰闵皇帝。完全谥号为敬天德运忠文靖武天圣烈孝庄皇帝。
这些不提。
单说一人,金朝权参知政事(代理副相)张天纲,字正卿,霸州益津人也。至宁元年词赋进士。性宽厚端直,论议醇正,造次不少变。
且说金哀宗和金末帝相继去世,就在金哀宗自缢之前,金哀宗完颜守绪安排后事,逐将张天刚叫到身边,托付道:“正卿!现在正是国难之时,朕已经抱定一死去见先帝,奈何现在宫中,随朕逃到这里的梁妃为朕诞下一女,此乃朕之骨肉不忍随朕赴义,朕就把这母女托付给正卿了,只希望你能保全这母女平安方可。”
说到这里,不禁长叹一声,继而说道:“什么复国重兴就不希望了,我大金气数已尽,已无复国之力。况且开基之本在白山黑水我们已经离的太远,而且自海陵之后,国之根本南迁,早已融入这片土地……。”说着抬头望向北方,似乎看到了那片故土。
张天刚闻言,跪倒施礼说道:“太上皇!陛下,臣愿意保着太上皇杀出重围,陛下年富力强更切仁爱,只要陛下活着我们大金就不会亡国的。”
金哀宗完颜守绪一声苦笑,摆手说道:“杀出去谈何容易,现在蒙宋大军已经将蔡州围得水泄不通了,朕不走,朕决不做俘虏,就算死朕也要死得其所。”话音未落此时外面是炮火连天,杀声阵阵。
闻听炮号声声,完颜守绪说道:“快,你快保着她们母女逃命去吧!我就把这孩子托付给你了。”
张天刚知道金哀宗是不会离开的,没有办法叩头应允。
在临行前,完颜守绪屏退所有人,与张天刚密谈,将一块龙鳞玉佩和一卷画轴交给张天刚,说道:“此物乃是海陵王所传下来的,深藏内廷尘封,若不是国破家亡,恐怕要永久尘封了。这画卷中藏着一个富可敌国。若是完颜承麟能够杀出重围,你可将此物交给他。”
张天刚双手接过,这么沉重的担子,完颜守绪能够交给张天刚可见其信任程度。
不久张天刚离开,带着禁卫军中挑选的数十人,保着梁妃和襁褓中的小公主,杀出蔡州子城,夺路而走……。
张天刚带着数十名金国最骁勇死士保着一辆小车冲出了重围,在夜色下向蔡州城外而行。张天刚看着星斗月光不禁眼含热泪,一天之间二帝归天,金朝百年已经不复存在,此时的一声婴儿的啼哭让张天刚待住了坐骑。
“吁”战马停住,张天刚翻身下马,言道:“先都休息,派几个人放哨,如果追兵赶来,马上通知。”说着走向小车,这些誓死效忠的女真死士,弯刀出鞘,在四方戒备休息,每个人脸上泥垢不堪,衣衫肮脏,但是绝对掩饰不住他们的豪气和一死之决心。
张天刚腰悬佩剑来到小车前,施礼说道:“娘娘,您还好吧?”
车里梁妃的声音传来说道:“还好,只是难为了孩子,张大人现在我们可是离开了险地?”
张天刚沉吟,方才说道:“回娘娘,尚未离开险地,现在到处都是蒙古和宋国的军队,不过娘娘放心臣就算一死也会保护娘娘还有小公主平安的。”
“唉!让张大人受苦了,如果不是然儿尚在襁褓,本宫也就随陛下而去了,怎奈然儿刚刚出生不久,此乃先帝苗裔,本宫不忍……”说着车中的梁妃抽泣说道。
张天刚闻言也是心里难受,暗下决心道:“为什么会这样,好好的大金国如今却要如此,真的是让人痛心。哎,难道这就是天数吗?百姓流离失所,国破家亡。身为臣子不能尽忠报国已经有愧先帝,既然留我这残身,那我就要保住这完颜一脉,延续先帝香火。”
就在这个时候,有军兵来报发现了追兵,已经离得很近了,张天刚闻言,自然是心惊肉跳,虽然他不怕死但是毕竟还有娘娘和小公主,她们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张天刚想了想叫过来一位女真汉子,此人年纪也就在三十岁上下,一身戎装,很是干练,可以看得出来是一个久经大战的的将军。
张天刚说道:“安虎现在我要交给你一个任务,你马上带着娘娘还有小公主钻进密林躲起来。”
安虎闻言,就是一愣“大人……”
张天刚一摆手说道:“不要多言,来不及了听我的便是。”
安虎知道张天刚的性情,点头回道:“是,大人吩咐,安虎这条命都是大人的自然都要听大人的。”
张天刚点点头,说道:“安虎,你现在指天为誓,你要保护好娘娘还有小公主,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都要舍命保护母女平安,不管多么艰难也要将娘娘和小公主保全下来。”
张天刚一脸严肃的看着安虎,一脸威严令人生畏。安虎闻言知道张大人的意思,也知道自己的责任,连忙跪倒,指天为誓,说道:“我安虎对天盟誓,誓死保全娘娘和公主的性命,甘愿以身报国!决不出卖娘娘和公主,如有违背誓约天诛地灭,不得好死!”安虎一言一语,字字清晰的在张天刚面前发下誓愿。
张天刚双手相搀说道:“安虎,你跟随我多年,我知道将军是一位忠骨之将,而今国家受苦,百姓遭难,二帝身亡,现在我大金就剩下这一点骨血,还望将军念在都是族人情上保护好小公主。虽然不指望小公主可以复国,但是也不要让她就这样惨死在蒙古人和宋国人的手里。”说着心中难受,眼望小车说道:“娘娘,请移步。”话音未落,
车帘挑开,梁妃抱着一个婴儿走了下来。看了看张天刚说道:“我大金有张大人这样的忠臣真是万幸!只可惜家国不存……”说着不免伤感,因为恐怕在也看不到金国重振的那一天了。
“大人,宋军杀上来了。”一名亲兵跑过来说道,
张天刚闻言,说道:“安虎,快点带着娘娘和公主离开,记住一定要保护好娘娘和公主,拜托了!”说完,命人牵过马来,翻身上马,看着不远处追来的军队,火光冲天,马嘶之声清晰可闻。
张天刚将肋下宝剑抽了出来,喝道:“金国的勇士们现在是我们为国报效的时候了,和我冲啊!拦住他们!”说着跃马而出,带着手下数十名女真勇士杀奔赶来的宋军之中……
安虎看着张天刚带着这些女真士兵杀奔宋军,心里知道这一去九死一生,为的就是给自己争取时间,带着梁妃还有公主离开,所以安虎对娘娘说道:“娘娘,我们还是快走吧!张大人为我们做的已经够多了,臣定会保护你们离开这里,将小公主养大成人,伺机报仇!”说着安虎保着这母女二人钻进了漆黑的密林中……
却说张天刚带着手下数十名女真勇士和前来的宋将孟珙的军队展开一场厮杀,女真勇士果然厉害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战斗力很是凶猛,喊杀震天,马嘶刀鸣。大火飞腾,尸横片野,但是最后因为寡不敌众,张天刚受伤被宋将孟珙所擒。
当孟珙得知张天刚是金朝权参知政事可以说高兴的不得了,张天刚作为一名被俘的金国高级官员押回临安自然会受到封赏,张天刚就这样被孟珙打囚车装木笼押解回临安。
一路上受到了诸多羞辱,不日来到临安,宋国此时闻听收复失地,那可是高兴万分,于是宋国朝野备礼告庙。
礼成之后,那些曾经臣属金国,苟安一隅已满百年的南宋官员们,这一回可算扬眉吐气了。纷纷抓住这个可以献媚的表达自己忠贞赵宋的诚心以及爱国情怀的有利时机,咸鱼翻身般的争相侮辱掳来的敌国俘臣。
个个慷慨激昂以战胜国的高傲质问张天纲,好似言语间就雪尽了百年前的靖康耻辱。然而张天刚只是冷冷一笑,
且说这些人中,其中就有临安知府薛琼,又一次审问张天刚用嘲讽的语气问张天纲道:“哈哈……金国以亡,二帝惨死,你怎么还活着?你不是忠于你的金主子吗,如何有面目到此?啊!哈哈哈……”得意的笑着,似乎是看到了张天刚的屈颜一样。
然而张天纲闻言蔑视的一笑,反唇相讥,回敬道:“不错我大金国是亡国了,但是我大金国没有亡其志,太祖之雄心依旧还在,然而再看看你们……”说着用手一指,环伺四周,继而道:”一副丑恶的嘴脸,摇摆不定,我大金虽败犹荣,我大金之亡,比你们宋国二帝何如?哼……”
张天刚一副傲骨的看着高高在上薛琼,薛琼闻言尴尬的气急败坏,用手一指张天刚喝道:“你身为汉人竟然做了金人的臣子,你这是投敌叛国,你还敢说我,还敢对先帝不敬,你这个汉人的败类。”
张天刚闻言仰天长啸回道:“叛国?哈哈……笑话,我可食了你大宋一粒米,我可喝了你大宋一口水?徽钦二帝无道,闹得天下大乱,宋高宗无能,不能收复河山,坐收这江南一隅,可想过我中原百姓死活,你说我卖国?那么说赵构是不是也是一个最大的卖国之贼?拱手将中原大好河山让了出去,不思复国,苟且偏安,残害忠良……。”
张天刚横眉立目说的薛琼哑口无言,只好将张天罡拖入牢中了事。
在此之后宋理宗亲自召问张天纲,在大殿之上,张天刚立而不跪,躬身施礼,说道:“大金国权参知政事张天刚见过宋国陛下。”
张天刚虽然一身囚衣,仍然是气节不减。朝中全臣一见都是大怒,纷纷呵斥张天刚,要求处决张天刚,
宋理宗一摆手,说道:“你真不怕死吗?”
张天刚一笑对宋理宗说道:“大丈夫就怕不能死得其所,国破死节,何畏之有?还请宋国陛下赐我一死,了我忠义。”
张天刚继而祈死不已。宋理宗没有听从。复将张天刚关在狱中等候发落,不久,宋廷令张天刚书写认罪的供状,并强令其书金帝为“虏主”。
张天纲闻言喝道:‘要杀便杀,弄这些有何作为?我就算死也不会写的,因为我主陛下乃是仁义之君,怎奈天下大乱,生不逢时!’
有司衙门无奈不能使张天刚屈服,听其所供,张天纲依然在书卷上写下故主而已。闻者怜之。
这位忠节志士,赢得了宋人的尊敬,却因食禄金廷,让宋国君臣惋惜,宋理宗无奈只好囚禁张天刚,然而张天刚一心求死,最后绝食而亡。宋理宗为表其忠孝将其埋葬……
滔滔江水忠魂,亡国几时得见,光阴荏苒十年,风雨又来硝烟。英雄儿女初成,北邙万仞孤山。
那么说完颜守绪交给张天刚的龙鳞玉佩和画卷又下落如何。原来张天刚在乱战中,在紧要关头,他的侄儿张泽知赶到,张泽知是金国江湖中的一位名侠,为人忠勇好义,得知叔父被困蔡州,孤身纵马赶往蔡州。
恰巧在此相遇,叔侄二人自然骨血亲情,然而张天刚为了忠义,毅然决然,将二物交给了自己的侄儿张泽知,告诉自己的侄儿去寻找安虎,你二人共同保护好这宝图玉佩,照顾梁妃与小公主,待小公主成人将此二物物归原主。
张泽知深知叔父为人脾气,也只好应允,带着二物,杀出重围离开,寻找安虎和梁妃母女下落。
由于战乱,兵荒马乱,蔡州周围硝烟四起,张泽知寻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安虎下落,后来听到了叔父死于南宋之手,心生恨意,立誓非报此仇。
单说张泽知这一寻便是十七年,因积劳过多,最后病故于老家霸州,把这件事便托付给了叔父的小孙子张圣云,因为张天刚忠君义胆。
而且张家誓死不降蒙古,被蒙军追杀,四散逃走,多死于蒙古军之手,可谓是家破人亡,好好一个大家族最后,散落江湖,隐姓埋名……其中张圣云被一位隐士所救,将张圣云带到了燕山。
张圣云在燕山跟随隐士学艺十三载,下山后,锄强扶弱,替天行道,几年间便在江湖闯下名声,后来机缘巧合,张圣云与张泽知相认,病危时张泽知便将叔父所托之事交给了张圣云。
张圣云立誓继承先人遗志,张泽知死后,张圣云为其守灵三月,便带着二宝离开霸州,踏上江湖,寻找完颜守绪的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