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白衣神将薛仁贵

第105章 白衣神将薛仁贵

关羽的事迹并没有小说里的那般精彩,但这并不妨碍后世百姓乃至帝王对他的喜爱和推崇。

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关二哥身上的精神——“忠、义、仁、勇、礼、智、信”,他无疑就是华夏精神的集大成者!

如果能改掉他那高傲的脾气就更好了。

第七名关羽的盘点视频播放完了,紧接着,马上就出现了第六位!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短视频:盘点历史十大猛将!】

【制作者:苏迁】

【历史十大猛将排行第六位:白衣神将薛仁贵!】

标题隐去,一首《七律.薛仁贵》出现在了画面当中,

【三十充军离晋窑,出师高丽白衣袍。】

【征鞍马挂士穿甲,腰下长悬带血刀。】

【要佩男儿封将印,柳梢门外月星招。】

【天山三箭定迎下,西讨东征为国豪。】

秦始皇望着这首七律诗,喃喃问道:“出征高丽?!是杨广还是李世民的部下?”

在他的印象里,苏迁好像只提到了杨广和李世民有东征高丽的事迹,而且都还没拿下对方.

对于薛仁贵的身份,视频很快给出了答案,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

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啊哈!竟然是朕这个时期的名将?”李世民看到这儿不由得欢呼起来,但很快他又疑惑道:“可是朕现在好像都没听说过这个人物啊!”

杨广却很不爽的撇了撇嘴道:“靠!怎么又是李二那小子手下的人才?不行,朕得把他挖过来!!”

而百姓们则兴高采烈的议论了起来,

“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果然有他!!”

“白衣神将啊!俺的偶像啊!!”

“为何没有秦叔宝上榜?我不服!!!”

“.”

【薛仁贵是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他的曾祖父,祖父,以及父亲都在朝中为官。不过到了他父亲薛轨这一辈,因为他父亲死得太早,家道便开始中落。】

【薛仁贵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过着底层贫苦人民的生活,好在他的妻子柳氏,一直对他不离不弃和鼓励着他。

直到薛仁贵三十岁那年,正好赶上唐太宗李世民准备亲征辽东。

他的妻子柳氏在听到消息后,觉得这对于丈夫薛仁贵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就鼓励丈夫薛仁贵去报名参军。】

【而这一年,正是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御驾亲征,出兵讨伐高句丽!】

【在一次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的一场战斗当中,郎将刘君邛被高句丽军队埋伏,陷入重重包围当中。

危急关头,正是薛仁贵单枪匹马,冲入敌军阵营,干掉了敌军的将领,导致敌大乱,这才使刘君邛成功脱困。

而这一战,也正是薛仁贵一生传奇战绩的开始!】

“好!”李世民喝了一声彩后,这才又说道:“贞观十九年三十岁.意思是,他现在也有十几岁了,可以提前找出来打磨一番了!”

“还是个小屁孩儿啊.不过既然有名将之资,朕还是愿意调教一番的。”杨广嘿嘿一笑,显得有些猥琐。

能再抢李二一个得力大将,杨广感觉心里比喝了蜜汁还甜。

【经过这场单枪匹马救刘君邛的战斗之后,薛仁贵的名声也在唐军中逐渐传开,名声起来后,他也得到了更多的重用。】

【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唐军的先锋已经打到了高句丽的境内,一直打到了安市城下。

安市城是当时高句丽最重要的一个城市,战略意义十分重要。

面对唐军的到来,高句丽将领高延寿、高惠真,率领总共二十五万人马前来阻击唐军。

放眼历史也是非常著名的安市城之战,就此打响!】

“二十五万大军.这高句丽的实力,不容小觑啊!”李世民再一次开始重视起了高句丽。

“高句丽军队的实力虽然不如大唐,但他们占据了地利、人和,我军想胜实在不容易。”大唐军神李靖,此刻微微皱眉,若有所思。

唐朝另一位极擅领兵的统帅李绩,也对这一战无比的重视,“看样子,要想拿下高句丽,还需制定一个万全的策略才行。”

“嘿?这薛仁贵是谁?咱们都没上榜,他凭什么上?!”程咬金嚷嚷了起来,他有些不服气。

虽然自己排不上号,但至少秦琼和尉迟恭有机会啊!

但现在这两人都没上,却上了个不认识的薛仁贵,唐初这些骄兵悍将心里自然非常不爽。

奈何苏迁已经出了两大期视频,在众人心里已经打下威望,所以有些人虽然心里疑惑但至少还没到质疑到苏迁头上。

【彼时,唐军与高句丽二十五万大军于驻跸山对峙。

李世民命诸将分头进击,只见一位白衣骑士,手持戟枪,腰挎双弓,率先冲向敌阵,所向披靡,几乎以一己之力打乱敌军阵型,唐军掩杀,斩首无数。】

【这一战之后,李世民召见了这位犹如神兵天降的骑士,当时的薛仁贵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李世民见了薛仁贵后,当即便感叹道:“朕旧将病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唐朝这次征讨高句丽,虽然战场上取得了大胜,但因为气候原因,进入冬天后,唐军不得不暂时退回国内。

回到长安后,李世民想到薛仁贵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便直接升薛仁贵做了右领军中郎将,负责守卫皇城。

在这次征讨高句丽之后,李世民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已经无法再自己领兵外出征战了。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一直到李世民去世,唐朝都没有再发动什么大型战事。

几年之后,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登基。】

【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时代,薛仁贵依然受到重用。

而且,随着许多开国武将渐渐老去,薛仁贵在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李治对其更是极为信任,每次出行,必然都是薛仁贵领兵护驾。】

“啊,这家伙运气可真好!”有些自诩勇武却一直怀才不遇的人,酸溜溜的说道。

“是啊,俺的太宗和高宗在哪里呢?”

【就这样,在连续给李世民、李治两代人当了好几年保镖后,薛仁贵终于再次迎来了上战场的机会。】

【这一次,唐朝的敌人,依然是高句丽。

只不过这次战事,距离当年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已经过了十年之久。

而且更大的不同是,上次大战之中薛仁贵只是一个小兵;而这次,薛仁贵已经升任为唐军副将,已经可以直接参与战事的指挥了!】

(本章完)

244.第244章 初战薛延陀,六千破八万!229.第229章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第57章 宋太祖之忧第134章 临敌不乱,镇定自若第113章 那位闪耀历史的少年郎啊!第4章 大型社死现场226.第226章 赵构带教你什么叫做“怂”第103章 威震华夏!192.第192章 拿下六贼,砍了祭旗!第92章 生不逢时的悲剧英雄,卢象升第122章 楚汉争霸第122章 楚汉争霸241.第241章 强大的奖励第75章 惨痛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第67章 儿皇帝石敬瑭!第99章 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第7章 发放奖励233.第233章 安史之乱,安禄山第67章 儿皇帝石敬瑭!216.第216章 被黑化的战神,大唐苏定方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开始蠢蠢欲动了第119章 两脚羊第67章 儿皇帝石敬瑭!第35章 都疯了吧!273.第272章 历史十大谋士!第153章 最早的汉奸?第135章 祸从天降,晚景凄凉第61章 昏君,暴君,能君166.第166章 汉初三杰,兴国名相萧何。196.第196章 香喷喷的诱饵,你咬不咬?267.第266章 料敌先机第30章 从南杀到北,复我华夏大好河山!291.第290章 李沁智慧252.第252章 从南杀到北,如犁庭扫穴,所向第110章 没错,我又活了!!247.第247章 倾举国之力,灭心腹之患!185.第185章 软饭硬吃198.第198章 一入风尘深似海第48章 被皇帝耽搁的才子第39章 过于求稳的李世民?第66章 群像第62章 急功近利,穷兵黩武的杨广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择第98章 被社会教育的年轻人第101章 武圣关羽164.第164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139章 千古诤臣,人镜魏征第114章 匈奴人的克星,大汉朝的天选之子274.第273章 自比张良的张宾第48章 被皇帝耽搁的才子第38章 贞观四年,唐灭东突厥167.第167章 逐渐疏离的君臣第16章 让我们成全彼此吧!(感谢【秦九指】第51章 君王死社稷,而他是真的死了第68章 有时候尊严也是决出胜负的重要一环276.第275章 寒门天才谋士刘穆之第68章 有时候尊严也是决出胜负的重要一环第11章 永乐大帝,四面开花第158章 王猛的文治武功第150章 六出奇计定社稷,毒士陈平!第20章 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174.第174章 震天弓,方天戟,看我薛某人杀190.第190章 奖励:文化繁荣光环,才女变神289.第288章 唐朝的救火队员,李沁214.第214章 西域烽烟起249.第249章 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第27章 “汉”,一个民族的符号(感谢【秦九第68章 有时候尊严也是决出胜负的重要一环226.第226章 赵构带教你什么叫做“怂”第133章 文武双全寇老西第105章 白衣神将薛仁贵209.第209章 赵佶的吹嘘时刻237.第237章 收复长安,光复洛阳,虽吾之家288.第287章 布衣之交,道士宰相李沁第73章 回来第一件事:招揽忠臣,点杀奸臣!第109章 起死回生?! (月底了,求个月票啊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择227.第227章 将门虎子,生子当如岳(云)应207.第20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277.第276章 刘裕与刘穆之第122章 楚汉争霸第137章 关键时刻总有他的身影180.第180章 另一个大秘境,官渡之战!第116章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246.第246章 灭国,我们是专业的第40章 终于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272.第271章 我走了,顺便带走了一群人第58章 开始焕发新生的大明第41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第100章 他生生为大明打下了半个江山!第9章 高贵的打工人212.第212章 华夏历史十大军神!第72章 疑惑的石敬瑭286.第285章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第29章 开局一个碗,谁能比他惨?第53章 不是皇帝却行使皇帝权利的人第99章 文武双全,智勇兼备159.第159章 金刀计,无解的阳谋第20章 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第19章 隋文帝,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