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地宫的发掘,远没有于飞想象的那么简单。特别是叶建军这货,在研讨发掘方案的时候说的那番话,把见多识广的专家们都惊呆了。
这货大大咧咧的说道:“这有什么难的,我让‘二建’挑几个技术好的工人,带上家伙过来,一个下午就能把地宫打开!”
看着他洋洋得意的表情,专家们都傻了。
栾明贵沉默了半天,说了一句话:“这是哪里来的包工头?”把叶建军脸臊得都红透了。
于飞心中暗笑,谁让这家伙不懂装懂,还爱表现呢。
听了栾明贵的解释,于飞才明白:发掘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
挖掘本身就是一个损伤性过程,出土更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时刻,脆弱的出土文物置于急剧变化的环境中,有可能完全被破坏。刚出土的文物十分脆弱,要过了前3年,出土文物的内在状态才能初步稳定。
当初在发掘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时候发现一锅藕片汤,刚揭开容器云纹漆鼎的时候还可以看到非常完整的藕片漂浮在汤里,但很快就变成了一滩水。因为经过一千多年时间,藕片内在的物理、化学结构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旦让它回到常温常态中,根本无法保持原貌。
因此在发掘之前,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从挖掘到提取,再到运送,要考虑到防湿、防霉、防震、防盗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好在的是京都的冬天温度很低,这对于文物的保存还是很有帮助的。不过就是这样。还是要在现场准备冰柜,而且运输也要用冷藏车。
“从目前情况看。地宫外沿保存完好。不过,经过了几百年,其内部究竟是怎样的形态始终是一个谜。我很担心地宫内会不会已有积水,也可能会流入一些细泥,这些对里面的文物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也要充分做好预案。”栾明贵眉头紧锁的说道。
挖掘地宫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而不当的操作则又可能对文物带来难以想象的破坏!
其实,地宫内的情形。于飞“看”得是清清楚楚了,栾桂明担心的积水或者流入细沙的情况都没有出现。
但是无奈,他没有办法说出来呀。
不然人家问他你怎么知道?他怎么回答?猜的?还是说我能看到?恐怕都不行。
最终还是由栾明贵出面找了一个德国的考古发掘队伍,这个考古发掘队曾经成功的发掘和保存了埃及的金字塔,经验非常丰富。
对此,于飞的心里是有些不舒服的。无奈中国的技术在这一方面确实是差了一些。如果硬上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就非常有可能对地宫内的文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坏。
栾明贵也只能劝解于飞:“我们这一次并不是和德国考古队合作。而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严格说起来,他们不过是我们的伙计罢了。”
栾明贵这种自欺欺人的说话,于飞也只能是默认了。
唯有叶建军还一直喊着要到二建找几个技术好的工人。当然,没有人会搭理他。
地宫的正式挖掘是在第三天开始的。之前当然由叶建军出面搞定所有的手续。
因为担心德国考古队会故意使坏或者因为疏忽而损坏了《永乐大典》的正本,于飞坚持要求要一同参与发掘。
经过一番谈价还价。最终敲定了两百万劳务费的价格。
对此,于飞再一次跳了起来。
“两百万?!你怎么不去抢呀?”于飞叫道:“两百万,都够我盖两栋别墅了。这个洋鬼子也太黑了。”
于飞倒不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本来让德国人来挖掘,他心里已经很不爽了。现在竟然还要付出这么大一笔钱,他的心中火就更大了。
“而且。我们这些人也是要从始至终帮忙的,难道连一点工钱都不算?”于飞又咋呼道。
“事实上,就是因为您的加入我们才要两百万的。否则的话一百八十万就可以了。”德国考古队的队长丹尼尔说道。
这一下于飞傻眼了。原来自己在德国人的眼中竟然是累赘呀。看这意思,多出的那二十万似乎是学费一般。不过让于飞不参与,他也不放心,这些洋鬼子的技术是过关了,但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尽心呢?
花两百万元如果能保证《永乐大典》正本的出土,那么这个价格也是值了。而且也省心了很多。
秦小衿也全程参加了发掘,不过当着这么多人,两人也无法过多的交流。
地宫为最常见的竖坑形式。和普通的地宫不同的是,这个地宫在距离地表近10米以下位置,如果不是探测显示出了地宫的位置,洋鬼子们几乎都要放弃了。他们之前也发掘过地宫,但是一般不会超过五米的,挖掘十米还没有达到入口,这种情况确实非常罕见。
而大雄宝殿的坚固程度也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地基是由最外层基槽、夹石夯层、内圈原始山体土层组成,其中夹石夯层为一层夯土一层石头的“三明治”式,居然有36层之多!
考古队在土中一点点“掏”出了直径约2.2米的地宫竖坑,在离地9.2米的地下,考古人员最终发现了一块青石板,石板长约0.9米、厚约0.25米,外围还有一层青砖紧紧箍着它,看模样似乎是覆盖地宫门口的盖板。
看到青石板,叶建军等人非常的兴奋,以为这就是地宫的门。
但是栾明贵却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应该不是最后之门。在青石之下,应该还有至少50厘米的多层夯土夹石层。这块青石它并无建筑上的实际功能,而是一种“提示”:此地离门大约不远了。”
“嘿,这就是电影正式放映之前的预告片是吧?”叶建军说道。
对于叶建军的外行,栾明贵早就习惯了,因此并未理睬。
接下来的挖掘,洋鬼子明显小心了很多。而于飞等人也被勒令不许再动手,否则话,要是对文物造成损坏将由他们全权负责。对此,于飞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停下了手脚。虽然他能清晰的看到地宫中的一切,但是却不代表这他能够将地宫中的文物安全的取出,毕竟他只是一个门外汉。
考古队首先将青石板和覆砖清理和吊运出去,并继续下挖,清理夯土和积石,直到最终发现地宫盖板。
发现了地宫盖板后,考古队并没有立刻解开盖板,而是先对地宫进行加固处理。因为地宫为竖坑结构,极容易发生坍塌,必须采取对地宫壁进行加固保护。最终考古队采用了沉井技术队地宫进行加固,即在地宫壁安放一个圆柱形钢架,以避免地宫的坍塌。
在开门前,考古队又利用遥感设备对地宫的大致形状、容积和物品位置进行测量,这样的小心让于飞很不耐,因为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地宫在他的眼中一点秘密都没有!不过考古队如此的小心,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体现了洋鬼子的负责。
发掘进行的第三天,考古队终于决定打开地宫大门。随着一声沉重的声响,地宫终于暴露在众人的眼前。面对黑洞洞的地宫入口,于飞拿着手电筒想往里照照看,但是被考古队长阻止了。因为手电筒的光束很有可能对地宫中的文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接着他们对地宫中的环境气体、温湿度以及液体酸碱度等一一测量,然后才是重头戏。
如果把地宫挖掘比喻成一道菜的话,那么之前可都只是餐前甜点,正餐还没有开始呢!对于挖掘来说,最终要的就是制定文物提取方案。如果这一步做不好,那么之前可就都是无用功了!这次提取的《永乐大典》正本,又都是保存了数百年的古籍,提取起来最是麻烦。德国考古队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吗?要知道任意一本的损失就有可能是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