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谈判,唐人代表是崔千寻与张仁愿,突骑施人代表是克朗长老与察律晶。
方略来自于韦晞定下的对外十策。
去国:世间再无突骑施国,对此克朗长老与察律晶表示从来没有压力,毕竟从来没有一个正式的突骑施国,他们突骑施人是突厥的别种,大唐西边的边远部落,而突厥早就亡国了。
说汉语:这点突骑施人表示接收,同一个国家当然要说同一种语言。
起汉名:用了汉语,起汉名是顺理成章的事。
到了正式合并的时候,突骑施各族拿本百家姓给自个儿起名罢了。
更其衣:这点唐人并不作强硬要求,毕竟草原寒冷,穿着厚实用是保命要务,唐人相信突骑施人迟早会跟随汉衣,毕竟他们喜欢丝绸!
没有谁不喜欢丝绸的,丝绸做的汉衣是最好看的衣服。
改其俗:暂时不作要求。
信宗教:唐人可以在草原上推行佛教,对于突骑施人的传统宗教不作强行消融,两者并行。
除经济:大力发展经济,双方互通有无,唐人相信经济联系越多,大家的关系将会越紧密。
变饮食:根本不消说的,唐人饮食天下第一,只要突骑施人吃上唐人的酒食,不怕他们不投降!
迁其民:必要性不大,他们已经成为唐人,他们相对友善,与唐人没有怎么大p过,要是造反厉害就得迁其民了。
不过还是需要迁移一些唐人进草原混和,大家多接触,多在一起,促进民族大融合。
多通婚:得,戏肉来了。
“我族乌质勒大人膝下有一小女,名叫阿史那月盈(乌玛),生得花容月貌,品性贤良淑德,愿献与驸马为妾,俾使贵我双方成为亲戚!”克朗长老含笑道。
他的话很快传到了韦晞和太平公主的耳中,听到汇报,太平公主似笑非笑地道:“驸马,突骑施人想与我们加强联系,送了贵女进门,听说长得很漂亮,你幸福啦!”
她拖长声音道,韦晞哪还不知道当中的险恶,立即表明立场道:“不娶!此议万万不行!”
“你就不怕突骑施人不安心?到时造反?”太平公主嘿然道。
“当然不怕!”韦晞硬着头皮道:“他们既然来了,自然是怕了我们,而我方的策略乃阳谋,不怕敌人变化多端,必可取胜!”
“真要造反,待我铲平他们!”韦晞傲然地道。
“三十万控弦可不是好打的,而且突骑施人既与我和谈,友善居多,你不娶不行!”太平公主本来绝非这么好说话的人,却有两个原因让她点头放行。
一是之前韦晞已经纳进的女人,说起来,太平公主与她们相处甚好,尤其是她与唐甜已成闺蜜,甚至两人一起侍奉韦晞因此觉得纳多一个女人进门,没什么大不了的。
要是女人之间战争频繁,那休想她同意。
韦晞家宅中女人为什么会这样好,这是韦晞的本事,他身体健美,能力出众,让她们倾心,还关键在于让她们忙起来!
唐甜当了热海女王,太平公主则是西域女王,她们所处的位置,让她们的眼界高企,根本不会在意宫斗!
家中事多,原因往往在于女人太闲!
让她们忙起来,各得满足,往往削弱她们之间的争斗之心。
二是太平公主主政,懂得了算账,娶进一个胡女,得到三十万控弦的相对安心,这笔买卖绝对不亏!
“唤总管来!”太平公主吩咐道。
总管武成秀连忙过来听令,他是武家的远房支派,为人聪明,一心跟紧公主与驸马,对于武家人并不感冒。
“准备三千两……”太平公主说出:“黄金!”
听得武成秀不禁抬起了头,“准备三千两黄金,到碎叶报聘,娶那位阿史那月盈给驸马作妾!”
无怪武成秀惊讶,这价码实在不低,当年吐蕃松赞干部迎娶文成公主时,聘礼为五千两黄金,韦晞纳太平公主进门聘礼翻倍,是一万两黄金,也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
除了真金白银,还有大量的上等茶叶、丝绸、珠宝,其价值也有千两黄金之多!
且说克朗长老与察律晶正在馆舍对坐喝茶,他们喝的可是贡茶,喝得有滋有味,唐人对他们的待遇很高。
见着崔千寻急冲冲进来道:“大喜!大喜!”
还没等突骑施人问什么喜之有,崔千寻径直道:“我家主公愿以三千两……”他竖起三根指头道“黄金报聘阿史那月盈郡主!”
三千两黄金!
有够大气!克朗长老与察律晶齐齐失神,让崔千寻满意极了。
唐朝流行铜钱和丝绸(因钱荒代钱用),黄金和白银是普通人家见不到,用不上的,正合适权贵使用。
虽说突骑施人有时抢掠,但他们抢也抢不来三千两黄金,见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黄金。
为了迎娶突骑施女郎而送出三千两黄金聘礼,足以表明重视态度,而能够送这么多,必定经过太平公主同意(他们还不知道是太平公主主动说的),这亲事是杠杠的了。
亲事一成,双方极高兴,谈到重要的一点:突骑施人的待遇。
突骑施人加入大唐,成为大唐正式子民,大唐在突骑施境内实行州县制,所有的突骑施人上层都要经过大唐培训后才可以上岗当官,从上层起,宣誓效忠大唐!
这一项是重点,表明大唐对突骑施实行了正式的管治,所有的突骑施人都得到大唐国籍,实行唐律。
而大酋长们,俱为郡公,中小的部族首领,按其部族子民多少封为侯伯子男诸爵位,各有封爵。
这是明码标价,人马多的爵位高,郡公不低了,韦晞现在还是个侯爷。
在突骑施设立六州,以乌质勒、帕罗特、克朗长老和察律晶及二个大部族酋长为都督,但与唐朝其他民族都督府不同的是,韦晞在都督府内设立“通判”一职,一般由唐人担任。
通判即“通判州事”,掌管职司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都督、通签书施行”,再有“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乃都督副职,还起到监察的作用,以加强对民族州县管治,防止地方官员职权过重,专擅长作大。
通判必由西域都护府直接委派,都督及州刺史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由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
此乃韦晞首倡,之后上报武则天,武则天认为不错,认可后陆续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