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人间高士

河畔的边缘,草地依旧是深青色,南方的气候总是这么“温暖宜人”,虽然再向南走一些,恐怕就会变成燥热.....

其他人没有感觉到那股气息,但身为七十二贤者之中最负盛名的子夏又怎么会感觉不到呢。

他的面孔朝向马车的方向,而在四周聚集的很多人中,没有人会在意那停留在外侧的马车。

因为到这里来的士人,也有其他驾车马来的,更有一些路人,听闻了子夏先生要在此地讲学,特意转路到了这里。

程知远的马车并不惹人注意。

子夏露出微笑,这是许久以来他第一次开始笑,是发自内心的笑。

杨乐过来,此时子夏已经不笑了,但杨乐依旧敏锐的发现,自己先生的嘴角似乎还是微微翘着的。

先生乐了?

先生为何而乐?

杨乐心中很是惊讶。

先生自从丧子之后,他的双眼便因为哭泣而失明,再也无法得见这片人间的美丽,后来曾子专门到子夏那里去慰问他,吊唁他的儿子,曾参说,他听说老朋友的眼睛失明了,所以现在来为这件事情哭泣,说完,就在子夏先生的面前哭起来。

曾参一哭,子夏哭的更厉害了,口里还说:“天啊!我有什么罪过啊!得到这样的果报,儿子死了,自己的眼睛又瞎了。”

然而,曾子却突然生气了,说他怎么没有罪过?以前他和子夏在洙水、泗水侍奉老师,后来子夏年纪大了回到西河,而西河的人都把子夏当作老师,而不知道我们老师孔子的名字,这是子夏的第一条罪过。

子夏自己的父母死了,子夏并没有做出可以让人特别称道的事情。也就是说,对于老师提倡的孝道、礼节等,子夏并没有去弘扬,没有在一方起到表率的作用,这是子夏的第二条罪过。

“你的父母死了,你都没有哭瞎眼睛;现在你的儿子死了,反而哭瞎眼睛。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

“难道你没有罪过吗?”

子夏先生听了之后,马上反省自己,赶紧丢掉拐杖礼拜起来:“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朋友,自己一个人独自居住太久了,都不知道这样的道理。”

曾参是子夏的老友,两人的立场一致,曾经子夏做出很多的“错事”,都是曾参过来骂醒他的,但是杨乐在知道这个故事之后,他的心情却很不好,对曾参的印象极差了。

父母死去,生老自然有天地之数,孩子死去,本是违背天地纲常的凄惨事情,孩子死了应当哭泣,父母如果无疾而终自然应当高兴,然而曾参却强行把孝道捆绑在“父父子子”上,这让杨乐感觉很虚伪。

他知道自己的先生是极重视感情的,与曾参的关系极好,故而会反省自己的错误,但是在杨乐看来,子夏先生并没有错误。

先生也是一个凡人,父母死了,长辈去世,要做出什么称道的事情呢?难道要想神农氏一样,抱着拐杖放声高歌吗?

太古时期,妸荷甘和神农一同在老龙吉处学习。神农大白天靠着几案、关着门睡觉,中午时分,妸荷甘推门而入说:“老龙吉死了!”神农顿时抱着拐杖站起身来,“啪”的一声丢下拐杖而笑起来,说:“老龙吉知道我见识短浅心志不专,所以丢下了我而死去。完了,我的先生!没有用至道的言论来启发教导我就死去了啊!”

难道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才是正确的吗?

各人有各人的道,神农和老龙吉学的是自然之道,故而他们视生老病死为一种解脱,无疾而终就是最大的善,而神农把老龙吉的去世看做是老龙自己带着道跑走了。

老龙吉的精神脱离了腐朽肉体,那他去哪里了?

神农认为,或许是去了那个,曾经南华真君遇到过的死人骨头一起的死亡国度,那是真正大逍遥的地方。

神农说自己见识短浅,因为他放不下人间。

杨乐这样想着,就去问他:“先生为什么高兴呢?”

子夏便终于不经意笑了起来:“有一位高士在这里听我讲学,我自然是很高兴的。”

杨乐狐疑:“高士?”

他望了望四周的那帮人,却没见到哪怕一个看上去有风度的人。

杨乐不由得愈发奇怪,只是此是,子夏对杨乐道:“看谁是坐马车来的少年人。”

子夏当然不可能知道,来的人究竟是谁。

但他见到那颗心,即使他双目失明,那颗七窍玲珑的琉璃心,在他的黑暗世界之中,也依旧熠熠生辉。

子夏的心情便变得很好,但同样,他心中又有一丝忧虑。

刚刚那道锁定的剑意之中,杀生的感觉过于沉重,子夏看人速来准确,就像是当年他看吴起,一言便断定他会左右天下大势的走向,但为人刻薄,不择手段。

最开始,吴起是在曾参儿子手下学习儒法。

然而曾申自视甚高,因为吴起没有回去给他老娘吊丧,便说他不孝,直接断绝了师生关系,导致吴起直接出走儒门,改学兵法。

后来,吴起果然杀妻求将,在魏国期间拜子夏为师,后来去给楚国变法,左右了天下的战争大势,开楚国数千年之强盛,然而最后也被兔死狗烹,射死在楚王宫内。

吴起在魏时,魏强,在楚时,楚强。

子夏不太喜欢刚刚那道剑意,在他的认为中,七窍玲珑之人,不该有这么重的杀心以及如此大的死气。

杨乐侍奉他坐回去,四周的人们眼看之前的事情平息,也纷纷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尉丹神色不定的坐下,他时不时望向荆轲。

荆轲低着头,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愈发难受,而四周那些人看他的目光也不太对劲,有怜悯有嘲笑,荆轲心中苦涩至极,喃喃自语道:“学习剑道,大丈夫生于天地,看尽人间冷漠,然而又确实毫无本事.......”

“还有何面目留在这里......”

他咬着牙,感觉屈辱至极,想到刚刚情景,却又心生惭愧,亦不知道是谁救了他。只是此时,身边有一道身影席地坐下。

“如果真的没有面目,你又怎么会不拔剑呢,曾经的荆轲,可是一个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主啊。”

荆轲愕然转头。

程知远坐下来,望向前面,指着道:“荆轲,那老者便是子夏吗?”

第三百八十六章 仙人 · 庚桑楚第四百六十七章 仙威无上第三百零三章 四怀疑,呈者见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一太乙第二十三章 天下之物,何物不争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界(四)第二百六十章 可使你为出题人(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斩蛟剑下斩蛟龙第十四章 盛怒于土囊之口第七十五章 察晦尘于微第五章 人间喧嚣第三百一十二章 齐国的打神鞭第二百零七章 奎!第三十九章 山河鼓剑(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风雨大作!第四百三十八章 往古混沌氏第六百零三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拉钩上吊第五百五十六章 华山将倒第六百九十八章 有人生灭于岁月第一百二十六章 最早的刺客无双第一百三十三章 吾未见此厚颜无耻之人第二百四十章 礼乐之征!第六百六十章 人间大乱第五百零四章 黄金大道第二百九十章 梦 ? 磨世第三百五十二章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第四百六十三章 先生可为少良造!第四百八十二章 安期生的真正目的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第四百八十九章 梦 · 牧野之战第六百一十四章 勇者无惧(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烛火(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天门大开!第三百一十四章 半数天下皆白首第十章 人资如玉,各有本根第六百九十二章 葬土(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逼其动,离其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庚子与程子(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时大祭第五百五十八章 我本想拒绝,但他给的钱实在是太多了第六十四章 确认过眼神,是可以砍死的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轩辕十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剑叩天门第一百八十三章 择碑记(二)第三百零八章 九卦前,止应天第一百五十一章 列宿第四百八十九章 梦 · 牧野之战第一百七十九章 洞中方一日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渐离第九十九章 狂浪生(下)第三百四十章 君子如向矣(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梦 · 青秧遍野,望橓为花第七百零一章 东皇与太乙第四十八章 七色鎏华,灰霞溅血第六百九十五章 青史与梦第七百三十四章 无功之世第三百七十七章 方士与大化学家第三百九十五章 月退于蚀第六百四十三章 虚藏之相第三百九十三章 莫测时天舞二日鬼门关开第十七章 独剑术乃是往教第三百二十九章 来自仲良氏的阻力第六百八十九章 殷墟青日起长虹第四百五十八章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的巫女第一百二十八章 颜如玉(一)第五十七章 神思铁面第六百七十章 绝望(下)第四百零五章 无能剑者(下)第一百零八章 相马记(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仙藏于山林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的道理第二百八十九章 梦 · 稻花香第六百一十二章 九重乐土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地游龙(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生真天人也!第一百三十六章 论倾世之勇者第五百七十二章 圣战(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颜如玉(一)第一百零九章 相马记(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梦 · 劫粮?劫命!第五十四章 十步之内,人尽敌国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佑之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没有睡醒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辩第八十六章 梦 · 夫妻打架(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仙人盗跖第五百二十六章 平素里谈笑风生第五百九十九章 饭和油(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白云之宴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断走偏的道路第七百三十五章 无论何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便宜剑仙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牢势第四百九十四章 山海彼方的天子命第六百三十章 进一步,海阔天空!第五百八十八章 血溅霸宫第六百四十八章 背弃天命第五百四十一章 食帝者!